02.29 你們學校送書了嗎?你有沒有好方法高效安全地把書送到學生手中?

一言一語一書箋


有一個學生朋友說,學校讓學生或家長到學校領書怎麼辦,並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學校老師都回學校給學生髮書,要求學生(家長)都去領書,這不是聚集性事件嗎?

而且農村好多家長已經返工,基本上都是學生去學校領書,路上都是去學校領書的,各位家長之間,學生之間不都是聚集性事件嗎,學校的老師要短時間內面對多少學生和家長?上級為什麼會這樣要求呢?而且現在口罩根本就買不來,學生出了家門跟脫韁的野馬一樣甭提多高興了,出了門誰知道都和哪些人接觸玩耍了,這樣跟開學有什麼區別?

學生都說電子教材看著難受,尤其作業也看手機做電子版,很不舒服、很不習慣。這是我一個教師朋友他們學校的做法:把書給孩子到家!值得其他學校學習。

學生多次說用手機看課本的電子書不方便,而且字還比較小,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電腦。沒有課本就影響學習,而且手機使用的時間長會對視力不好。這位教師,他們學校的教師就迅速把情況反饋給校長,然後校長和學校的班子成員商量之後,做出了一個讓人感動的舉動:給學生送書!

沒錯,不是學生領,而是老師給學生送書。學校的校長和部分老師先去新華書店把書拉回學校,把這些書先放在了學校的餐廳,因為餐廳比較大,可以把這些書都放下,並且餐廳的通風效果良好。書本全部按照年級由各個班主任和各科教師領回到自己班的指定位置放好。

全程都是老師帶著口罩,把學生的書分好。每個班都有60多人,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就把書搬回到指定位置後,然後按照學生的人數,每位學生一個塑料袋,把學生的書裝到塑料袋裡面。初一學生的書比較多,一個學生有37樣(課本、練習冊等書籍),厚厚的書有十斤左右。一個班的書大概有五六百斤。

把書分好,這還沒完。老師要把書給學生送到家門口,送到和家長約定的位置(比如小區的門口),然後教師在旁邊等著家長來領書。每個學生的書都是用紅色的塑料袋裝著,上面寫清楚了學生的姓名,班級,還有家庭的住址。

由學生到校領書,變成了教師給學生送書到家。而且用塑料袋裝好,送到小區門口。教師充當了快遞員,這讓家長放心,更讓孩子們感動。一個班的老師要給全班60多學生送書。真的讓人感動。

希望有讓學生到校領書的學校可以參考這所學校的做法。別讓孩子來領書了,咱給他送過去吧!都是為了孩子!


一師者


我是小學老師。我來根據我所知道的談談這個問題。

我們的學生手裡還沒有下學期的課本。孩子們使用的還是電子課本。因為孩子住的比較分散,老師送書也有困難。所以孩子們使用的還是電子課本。

我鄰居阿姨是村裡的老師,她說她們已經把書發到了孩子的手裡。我趕緊問她們是怎麼把書發到學生的手裡的。

鄰居阿姨說,她們學校是所中心小學,周圍好幾個村子裡的孩子們都在這所學校上學。於是學校和村裡的幹部們說好,老師們把書從新華書店裡領回來,按班級和村子分好,一人一兜,然後用車拉到各村的村委會院子裡,村委會在大喇叭上喊家長們來領書。分年級來領書,戴著口罩,排隊時人與人隔著2米,然後在本子上籤上自己和孩子的名字,來防止有領錯的。

聽了阿姨講的,為她工作的老師和村裡的村幹部們點個贊,關鍵的時候,他們為了為了孩子們的學習,毫無怨言、心甘情願付出,這是值得我們表揚的和敬佩的。

我們學校也想過給孩子們送書,但是最後作罷了。因為孩子們住在全市的角角落落裡,如果都給學生們送,無疑是加大了老師們的危險,後來領導考慮再三,還是叫孩子們使用電子課本吧。我自己天天講課也是看的電子版的教材,的確有點費眼睛,看的時間長了,我都覺得我都有點視力下降了。看東西都有點模糊。給孩子們網上看作業,1和7傻傻看不清楚。

孩子們也跟我反饋說眼睛有時候不舒服。我現在每天都縮短我的授課時間,講一個重點,留少量的練習題。其他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期盼疫情早點結束,我們儘快恢復過去傳統的授課模式。其實這也給大家留下了思考,有人一直在宣揚高線上教育,現在用事實給了大家最好的答案,線上教育可以是線下教育的補充,但是永遠替代不了傳統的課堂教學。

大家覺得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淺淺的教育


我們學校沒有送書,但在網上看到過一些學校的老師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習,想法設法給學生送書的,給他們一個大大的贊。

我前兩天去了一趟超市買東西,當時超市門口為了限制人數,就在入口量體溫的地方安排了一個發號碼牌的,沒發到我的時候我還在想這種號碼牌會不會出現問題啊,等拿到手的時候看到號碼牌溼漉漉的,瞬間就明白了,這是用酒精處理過的。說這的目的也是為了告訴大家,做好防疫工作很重要。

說到給學生髮書,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送書,而不是讓學生自取。

1.首先,學校先統計學生的分佈,將學生分為幾個區域。

2.選擇一部分合適的老師,對地理位置熟悉的老師,按劃分好的區域給學校送書。提前在班級群通知書本送到的時間,這樣避免大家在戶外逗留的時間過長。

3.重要的就是做好防疫工作,例如老師在分書的時候,送書的過程中,以及家中拿到書之後,都要做好自我保護工作,以及消毒工作。

這次疫情,前方有醫護人員為了防疫辛苦工作,我們的老師其實也不輕鬆,“停課不停學”,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習也是煞費苦心。每一個為了防疫做出貢獻的人都值得我們為他點贊。


然規教育說


我們私立學校沒送書,因為學校沒書

每年書籍回來的都比較晚,都是讓男老師去拉書搬書,然後班主任把每個人書分分放課桌上,像保姆一樣,這是南方校長出的主意[捂臉],學生們完全沒有我們小時候坐在座位上發書的那種快樂,還把班主任累得要死,不把書擺好還通報批評,扣一百,擺好不獎勵[淚奔] 另外提下,發書制度比較亂,上學期,還有五六個學生沒練習冊,年級主任還讓自己解決[捂臉],只好讓他們天天看人家別人的。

我們學校好幾個校長,都是南方人,放寒假都回南方了,這邊學校的事都沒人管。再者,畢竟民辦吧,出發點和公立不一樣。

不過,給學生們發的有電子書的鏈接,讓他們抄一抄重點,準備好知識點本上,開學嚴格檢查。

話說釘釘用著自己手機網絡播課,好費流量[淚奔],學校就算不發課時費,能補點流量費也算是真的為教師考慮了。唉。。。。。



騎著蝸牛追野驢


今天我們單位開始在學校大門口通風的地方發放教科書。

其實發放教科書就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把教科書用塑料袋或者垃圾袋,裝好來一個家長寫一個名字,籤一個字,拿著課本走就這麼簡單,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案,通風能夠做到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案。

當然我們這邊也做了一些變通,具體的方案有這些。

學校有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允許一個小區派一個代表,然後把本小區內可能聯繫到的同學的課本拿回去,當然簽名是不可少的,但其實大多數是一個班級內的要多一些。

我們單位的小學生接近3000名,如果大家感覺到一個一個家長都來的話肯定會堵,不成系統但實際上根本就沒有發生什麼人員擁擠的狀態,得益於學校的要求,要求每個家長到學校之後相隔一米以上,同時對於時間段方面也進行了細緻的劃分,上午三個年級下午三個年級。

之所以人數變少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一個小區內很多家長會選擇一個家長作為代表,然後把課本領回去,這樣子一個家長可能會領十幾位同學的,那麼3000位同學就變成300個家長。然後再分到6個小時或者更長時間裡面,一個小時才五六十個人。再發放點,我們實行了6個發放點的方式,那麼一個發放點,一個小時才接待10來位家長,所以顯得很輕鬆。

當然全國各地發放方式並不太一樣,有的實行的是上門發放,也就是學校統一派車,根據小區或統計結果,將課本送到小區裡面去。

其實我個人覺得完全沒有必要發放一些紙質的教科書,因為網絡上已經提供了各種各類的電子教材,何必非得拿紙質的呢?

再說了,網上授課看紙質課本並不現實,大多數網上授課完全可以通過電子科委的方式來呈現。

我們這邊一天就發完了,基本上還可以吧,有20來個沒領的,放到了門衛,家長需要提供相應的一些證明才可以領走。


義誠老師


我們這裡孩子拿期末考試成績的時候,就把數學和英語書發下來了!只有語文書沒有發下來!我們這裡學就不送書了!所以現在上課的時候,只有語文是沒有課本的!老師分享了電子課本,幸虧家裡有打印機,我就把孩子孩子需要的打印下來了一部分! 對於沒有打印機的家庭就很不方便了,只能抄寫下來!不然看著電子書,很傷孩子的眼睛。

有些地區孩子一本書都沒有,這可怎麼辦?針對這種情況,江西部分中小學開始發書,自取或者送書!我認為這個方法 可行。

中小學生一般都是就近上學,距離學校不遠。為了孩子的學習去學校去孩子的課本,家長一定是願意前往的。對於住的較遠,或者家長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的,可以選擇快遞的方式!


第二,學校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學校的值班老師一定要打包好,方便學生家長取書,同時減少家長的等待時間。


2 不同年級,不同班級做好時間安排,避免大量的家長聚集扎堆到學校。


3 班主任和家長做好溝通,哪些學生家長來校取書,哪些學生需要快遞,哪些家中有書,開學後在取,做到心中有數,統計好,製作出表格,方便學校值班老師進行核實!

4 對於到校家長, 做到進門測量體溫,佩戴口罩,做好登記!



肖老師英語課堂


您好,預祝預柱為您答疑!

洛陽紙貴,中國古代成語,原指西晉都城洛陽之紙,因大家爭相傳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賦》,以至一時供不應求,貨缺而貴。

受疫情影響,網課進行時,教學資源是電子版,學生用書涇電子課本,為保護視力,有條件的家長競相購買起打印機來,也頗有洛陽紙貴的味道。

為了更好推進網課進程,提高網課效果,切實把保護學生視力提上辦公日程,學生春季課本發放也是大勢所趨,也符合當前防疫和網課工作實際。

領取課本和發放課本是課本發放工作中人群相對密集的階段,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我建議:

1.壓縮領書時間。將學生課本按年級打包,首先減少家長領書清點等待環節所用時間。

2.分散聚集密度。化整為零,按年級通知發放。年級再按班級分區域發放,減少人員密度。

3.全盤佈局,提高效率。在發放前先做好宣傳,提示家長遵守本村或小區防疫進出規定,看準領書安排和流程,減少誤差,提高效率。

4.做好發放領取銜接,及時簽字登記,減少不必要麻煩。

5.多手準備,及時補漏。學生情況幹差萬別,有家長行動不便的路程遠的要安排派送,其他情況的就不能全面照顧了,必竟特殊時期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我們應到盡善盡美!

你以為呢?





預祝預柱


我們學校是一所贛北的農村初中,150多名學生,5班教學班。學生人數較少,我們採取的方式是上門送書。集鎮附近的學生較多,由班主任發放,非常快速,因為班主任做過家訪,知道學生住在哪裡。少數分散的學生,學校再統一分片發放。

我覺得我們學校的發書方式是快速高效安全的。具體情況,在我昨天寫的一篇通訊報道里。

教材送上門 關愛送到家

——新塘初中老師化身快遞員為學生配送教材

受疫情影響,各地學校開學延期,假期變長。2月10日,江西省開展線上學習,停教不停學。學生上網課,沒有課本怎麼辦?新塘初中按上級有關要求,迅速為學生送教材上門,把關愛送到家。

2月23日,新塘初中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組織行政人員和班主任到校分發教材。一大早,老師們戴上口罩,按年級、班級整理分裝,每個學生一袋。分裝好了教材,以班為單位,每個班主任加上一個行政人員,開始變身“快遞員”,為學生配送教材。

為保證教材的順利發放,班主任們提前通過電話、微信、QQ等與家長積極溝通,提前核實領取教材的時間、地點。做到分時段領取、高效發放,避免人員聚集。能送上門的,一律送上門;不能送上門的,送到防控點,讓家長到防控點領取,做到“一個都不少”。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為了讓學生在家安心學習,做到防疫、學習兩不誤。新塘初中的老師們化身為快遞員,默默的扛起了自己的一份責任,他們的行動溫暖著學生和家長,溫暖著這個寒冬!


江九塘前666


只要不聚集不讓大家扎堆兒,學生的書是可以發下去的。

學生手中沒有教材,只拿著電子課本上網課,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課本一旦到達學校,學校就應該想辦法發下去。

班主任聯繫家委會,家委會可派成員去學校大門口與老師對接,最多兩名家委會成員就可以。

兩名成員把書拉到商量好的位置,把每一個科目都按每小組六人分開。小組成員就按在學校裡的小組就可以了。然後家委會通知組長的家長去指定地方領書。

組長的家長把書拿回家之後,再通知本小組的六個成員,錯開時間去拿書。

最多兩人一起。而且一定要戴好口罩,最好也戴上眼鏡。


史老師初中英語


沒有,還正在思考這個問題。

由於學生住這學校的周圍,可以要求按班級他們錯時來校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