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齊達內的傳控,我給59分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在做皇馬VS曼城前瞻的時候,我內心其實是非常糾結的——曼城的打法是非常明確的,不太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動,頂多就是在一些小細節上做出改變(比如熱蘇斯陣地戰回撤防守),但皇馬的不確定性太多——是回收打反擊?是兩邊拉開了傳中?還是打傳控走地面滲透,用曼城的防守跟曼城硬剛正面?

最終,齊達內選擇了第三條路,即隨曼城鬥傳控、鬥滲透,然後輔助一些反擊。最終皇馬1-2落敗了。不過如果只考慮戰術安排,我可能會給齊達內一個59分的分數——他這麼做不是沒道理,但肯定不是最好的選擇。

一開場,“偽右邊鋒”伊斯科,就已經多少把這個意圖展現出來了,因為這麼踢,皇馬除了慢下來打傳控,實際上別無選擇。即便能夠通過長傳在邊路實現速度較快的推進,最終也只能等著後面隊友上來,尋找進一步滲透機會。比如這樣: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其實按說這種斜長傳打出來,已經推到了底角附近,本澤馬完全可以直接傳中。但他傳了也毫無意義,因為門前接應的只有一個維尼修斯。很多人會指責本澤馬頻繁拉邊。但有一說一,本澤馬確實一直有這個所謂“策應”的習慣,以皇馬如今的人員配置看,這實際上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但這球本澤馬不這麼跑也不行,因為他不去右路,右路就沒人了,大家全擠到中路,才是錯誤選擇。我們來看看莫德里奇傳球時的靜態截圖: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這裡我們看不到本澤馬,但卻可以看到陣型圖上給出的“右邊鋒”伊斯科。伊斯科在哪?在中路,而且是很靠後的中路。要知道這時候卡瓦哈爾還沒上去,本澤馬不去右路接應,皇馬甚至連這種推進都打不出來。

如果你仔細看半個小時的錄像,就會發現,齊達內其實根本就沒設右邊鋒。球隊的右路進攻,其實是交給莫德里奇的,比如這樣: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小圖看不清不要緊,剛好此時導播給了一個特寫,那個碩大的10號應該很清晰吧?此時伊斯科在幹嘛呢?我們來看靜態圖: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伊斯科在這個位置等著接應,完全是一個“打不成了彆著急,拉回來再打”的意思。其實這時候他和巴爾韋德應該至少有一個人去禁區內搶點的,而不是隻有維尼修斯和本澤馬再搶點。

整個上半場,伊斯科基本上是既不進入禁區,也不嘗試邊路下底。他是一個純粹意義上的中場球員。經常斜線往底線跑的,是莫德里奇;而當維尼修斯不去搶點時,和本澤馬一起出現在中間的,是中後場其他人,比如下圖,是卡塞米羅上來了: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上靜態圖: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齊達內這麼做只有兩個解釋:

第一,他賭曼城會在邊路圍搶,而搶了就會暴露空當,所以皇馬有足夠的機會在邊路滲透。

問題是,我在前瞻裡說了:曼城確實經常因為圍搶而放給對手滲透傳球的機會,但是,曼城和皇馬一樣,後衛回追能力極強而皇馬在阿扎爾受傷後缺少頂級持球人,即便在邊路真的破掉了對手的圍搶,實現了滲透,最終仍舊要訴諸傳中。此時禁區內接應點的數量就尤為重要——這些都是我在前瞻裡反覆強調的。結果呢?伊斯科的這種踢法,意味著你在對手禁區內就不大可能擁有足夠數量的接應點。下圖就是很典型的邊路打穿對手,但卻因為缺少搶點人數,最終導致進攻無果的案例: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這次推進漂不漂亮?很漂亮;最終結果如何?打飛機。我們分兩張靜態圖來解析一下: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第一步,曼城在邊路集中了一大堆人,3中場全部靠了過去,加上回撤的馬赫雷斯,球隊圍著持球的門迪一通搶。

但門迪成功把球傳了出來,此舉直接把曼城的中場完全打穿,皇馬在邊路的推進豁然開朗。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然而曼城的回撤也很快,維尼修斯拿球試探了兩下後,曼城全隊7人回收——注意,瓜迪奧拉本場比賽非常謹慎,曼城中場雖來不及到另一側補位,熱蘇斯卻從前場殺了回來幫忙防守。

而皇馬呢?邊路確實有傳中機會,但中路只有本澤馬一個接應點。伊斯科在哪?在中路禁區外……

第二,齊達內有一個解決禁區內接應問題的預案:拉莫斯……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鼠標標註出的是拉莫斯的移動軌跡,看看這搶點意識,簡直完美有木有?!問題是,你總不能指望一箇中後衛在陣地戰中頻繁壓上去吧……

而且,大舉壓上還會放給對手快攻機會。我們不談1-2落後之後的搏命階段,只說僵持狀態下,皇馬這麼做到底是不是合適?前瞻裡我也說了,別看曼城這賽季反擊效果一般,但給了他們空間,這批球員的個人能力是完全能夠發揮的。比如下半場0-0時,皇馬就差點因為為這一側一個勁傳控,最終出錯: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好了,說了這麼多,是不是覺得齊達內確實佈陣被完克了?

倒也不至於,因為齊達內至少賭對了一點:曼城的逼搶式防守,確實會給皇馬留出滲透空間。比如這樣: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只不過,這樣走鋼絲繩式的操作,成功案例有點少了……

其實,曼城真正的防守弱項還就在於禁區內的肉搏上。齊達內還真不如直接硬橋硬馬的往裡砸。即便是這場如此匱乏禁區內接應點,皇馬的傳中,也仍然具備威脅: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我知道維尼修斯的射門有多麼拙劣,但戰術層面這次進攻是打成了的。至少本澤馬跟奧塔門迪、拉波爾特爭頂絲毫不吃苦,甚至還可能有一點優勢。那下回合能不能用起來呢?

尤其是,如果你能讓一名中後場球員上去,比如拉莫斯,那威脅就會倍增——千萬,千萬,千萬別學利物浦,範迪克都上去了你還死活不傳中。比如這樣: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另外還有一個不知道怎麼評價的消息:皇馬鋒線上最具有身體優勢的球員,這賽季展現出的頭球水準,讓人有些無語——從這個角度上看,你說齊達內不用他上去打傳中,到底是對是錯?他能強點,卻老是頂歪,這就很蛋痛了——對,我說的就是貝爾:

歐冠覆盤~齊達內憂大於喜的傳控

呃……我給貝爾的這次跑位選擇打滿分,這就是他應該乾的事;但射門效果……你隨便給個分數吧……

總的來說吧,曼城和皇馬這組對決,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曼城一定是以不變應萬變,怎麼折騰都是那一套打法;皇馬則可以以萬變應不變,可選擇的戰術變化非常多。其實皇馬最近這幾年歐戰老是在跌宕起伏中驚險晉級,有一個原因也是在於,這隊選擇多,所以老是預先安排環節出問題;但調整能力又太強,動不動給你玩出什麼臨場施法的玄學——比如17-18賽季,齊達內在懸崖邊上扔出來個442,氣死大巴黎。

次回合我估計齊達內大概率是不會再這麼搞傳控了,其進攻手段一定會更直接。當然,保留維尼修斯打反擊還是有可能的,但反擊策略應該會追求直接打到禁區裡搶點。卡塞米羅、巴爾韋德都要多進入禁區,約維奇甚至哈梅斯也應該會有機會。

壞消息是,他們下回合沒有拉莫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