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敘利亞衝突:土俄力圖避免攤牌 埃爾多安放出首波難民潮震懾歐盟


敘利亞衝突:土俄力圖避免攤牌 埃爾多安放出首波難民潮震懾歐盟

土耳其軍方為27日在空襲中陣亡的士兵舉行葬禮

在歐洲東南部、黑海、地中海以及中東,地緣政治鬥爭從19世紀的克里米亞戰爭至今,本質其實未曾改變過。那些或會引發重大事變的地區危機,表面上看是土耳其和俄羅斯的矛盾,但背後更多的是大國強權的角逐。

2月27日在敘利亞慘遭重創、至少33名士兵陣亡的土耳其,28日深夜再度與敘利亞政府軍爆發炮戰,已知土軍1死2傷,2月份陣亡累積53死。土耳其目前全國國殤,但土國總統雷傑普·埃爾多安過去24小時先後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及俄國總統普京親通電話。但彼此試探的過程中,被認為是“敘利亞政府軍靠山”的俄軍,先是放出風聲稱“是土軍攻擊俄國空軍在先”,之後又全盤否認俄軍曾反擊土軍。與此同時,憤怒的埃爾多安一方面擴大敘北攻勢,另一方面則調動自己的商界資源,以志願車隊的方式,將數千敘利亞難民大舉送往希臘、保加利亞的“歐盟國境”。但這只是埃爾多安為了“敲打歐盟”的震懾手段,因為安卡拉並未同步打開土敘邊境,放難民進歐盟的無限制通道,也預計將在24-72小時內關閉!

在27日的空襲災難後,損失33名士兵的土耳其軍隊,對敘北的敘利亞政府軍發動了數百次空襲。除大舉派遣F-16戰鬥機隊朝前線基地大轟炸,土軍更派出大批無人機,對伊德利卜省與阿勒頗省的敘軍展開“掃蕩打擊”。

敘利亞衝突:土俄力圖避免攤牌 埃爾多安放出首波難民潮震懾歐盟

攻入伊德利卜省城鎮的敘利亞政府軍

但是敘利亞官兵的戰損規模卻有待評估,而各方主張的死傷數據,存在著極大落差:如土耳其媒體第一時間聲稱報復作戰“擊斃敘利亞政府軍隊1,700餘人”;其他的敘利亞內戰觀察組織,則有敘國部隊“僅傷亡40餘人”的通報。不過各方目擊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敘利亞政府軍確實遭到猛烈空襲,並損失大批坦克(29臺)、裝甲運兵車(14臺)、自行火炮(17臺)、武裝直升機(5架)...…等超過百輛重型載具。”

這樣的打擊成效雖然明顯,但不算“致命”,更稱不上是“扭轉戰局”。當前,敘利亞政府軍仍保住了足夠的反擊力量,甚至直到28日深夜,都還能對土耳其軍隊發動炮擊,並在伊德利卜省造成土軍1死2傷。

土耳其國防部長鬍魯西·阿卡爾28日公開表示,土軍27日的遇襲地點,“事先只有俄軍知道,因為我們為了避免誤擊,曾事先知會過俄方土軍駐點。”但是當天土軍卻遭到空襲猛轟,儘管遇襲過程中土軍曾多次通報示警,但該架戰機卻仍輪番狂攻,“甚至連趕來馳援的救護車都被炸翻!”

在敘利亞內戰中,儘管先進裝備損失慘重的敘利亞政府軍仍擁有少量的空軍部隊,但一般認為,掩護敘軍的空中武力,主要應由俄國空軍派往敘利亞的遠征部隊所擔任。因此究竟是誰空襲土軍?各方猜測的矛頭,也指向了戰力強悍的俄國空軍。

敘利亞衝突:土俄力圖避免攤牌 埃爾多安放出首波難民潮震懾歐盟

土軍向敘軍陣地發射火箭彈

一開始,俄國方面先是把責任推回給土耳其,指控土軍“硬要協同「恐怖分子」(敘利亞叛軍)行動,才是被誤射的主因”,誰知土軍卻憤怒回應“空襲周遭根本沒有其他部隊”。而隨著事件的進展越來越不妙,俄方才又修正了說法,聲稱事發當下“附近空域完全沒有俄國戰機”,俄國總統普京與外長謝爾蓋·拉夫羅,更親自致電安卡拉表達哀悼,同時“全盤否認”俄軍涉案。

但與此同時,敘利亞北部前線的眾多觀察組織與俄國媒體,28日卻也報報了一起神秘的“空中衝突事件”。內容指土耳其軍隊曾在2月26日,於敘北邊境用“肩射防空導彈”攻擊俄羅斯空軍的蘇-34“鴨嘴獸”戰鬥轟炸機(因為近期俄軍對土軍的零星空襲不斷)—雖然這架俄軍戰機驚險擺脫導彈追擊,但憤怒的俄軍卻認為“該給土軍更強烈的警告教訓”,這樣才會發生27日土軍33死的空襲事件。

俄方提供的相關控訴內容,包括蘇-34被導彈追擊的驚險視頻;但土耳其軍方卻否認涉入,俄軍亦拒絕公開回應,並否認“存在任何對土耳其盟軍的敵意情事”。

敘利亞衝突:土俄力圖避免攤牌 埃爾多安放出首波難民潮震懾歐盟

美國稱俄軍使用蘇-24戰鬥轟炸機在27日空襲土軍

“打爆土軍的還能有誰?就是俄國人啊!”27日事發之後,美國國務院官員在目擊土俄雙方彼此怒目卻又不敢公然翻臉的尷尬狀態後,私下對媒體說:“土俄無法承擔正面對決的結果,所以只能裝死、把攻擊的責任推給戰力爛爆、可笑的、毫無紀律、強徵義務役的敘利亞政府軍?這種卸責法,真的是搞笑!”

“殺死33個土軍士兵的,就是俄國空軍—我們講得再更具體好了,具備這種精準夜戰、致命打擊能力的,就是俄軍的蘇-24戰鬥轟炸機。”

為了安撫土耳其的舉國悲憤、更擔心影響俄國對於敘利亞內戰的戰略佈局,俄國總統普京28日也直接致電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並敲定“兩人下星期將在莫斯科會面”以共同討論敘北問題—但交涉過程中,普京除了要求土耳其冷靜外,俄方卻完全不回應“埃爾多安所要求的全面停火”,且拒絕追究敘利亞軍方的戰爭責任。

實際上,在敘北戰局中,土耳其與俄羅斯都無法承擔、也正極力避免“土俄翻臉”的結果。但安卡拉所要求的,卻是讓莫斯科督促敘利亞政府軍“全面撤出敘北戰線”,讓伊德利卜省繼續成為“叛軍與百萬難民的緩衝控制區”;唯俄方對此不置可否,並強調當前的首要之急,就是要幫助“敘利亞政府軍打下敘北、贏得內戰的終局之戰。”所以,俄方才會啟動“兩手策略”—一方面向土耳其釋出談判善意,一方面卻又完全放任敘利亞政府軍繼續攻擊。

另一方面,在安卡拉持續與莫斯科保持“高來高去”的元首外交之際,土耳其也多管齊下、軟硬兼施地向傳統的“西方盟軍”求援。之中稍有不同的是,安卡拉對華盛頓採取求情的低姿態;但對歐盟方面則是激烈地放出了“難民潮”示警。

敘利亞衝突:土俄力圖避免攤牌 埃爾多安放出首波難民潮震懾歐盟

28日,土耳其放行部分難民湧向歐盟國家邊境。

自2月28日上午以來,土耳其就透過“內部命令”,要求全國警察、軍隊、移民署與邊境海關“全面放行境內難民往歐洲前進”。在與歐盟合作管制規範下,土國境內的370多萬國際難民,原本需要“特殊通行文件”才能在土耳其境內跨市移動、搭乘交通工具。但自28日清晨起,相關命令卻全面解禁,以伊斯坦布爾為首的都會區,甚至還出現“民間自主動員”的接駁大巴,將成千上百的國際難民,“免費送到土耳其對希臘、保加利亞的歐盟邊境。”

而且,開放難民移動並協助難民“出境”的政策,並沒有通過土耳其政府官方文告公佈。但土國的各大媒體卻紛紛同步放送“風聲消息”,連埃爾多安總統的商界樁腳“土耳其巴士工總”(Türkiye Otobüsçüler Federasyonu)都動員派出了“免費難民接駁車”,其間還有移民官員從旁安排“建議從海路進希臘比較有效”。

安卡拉極度明顯的政治操作痕跡,又引發了希臘、保加利亞的強烈不滿與憤怒。“難民們也清楚,埃爾多安與土耳其政府是在利用他們當外交籌碼。但大家不在乎,人們只想免於戰禍,只想爭先恐後地轉進更安全的歐盟歐洲!”與內戰難民有密切接觸的敘利亞問題專家伊麗莎白·祖爾科夫說:“埃爾多安不是真心想要讓難民淹沒歐洲,他只是要恐嚇歐盟、表達土耳其人對於盟友支持不力的憤恨。因此土耳其才沒有開啟敘北邊境,讓困於伊德利卜的百萬難民也一起入境...…埃爾多安的門戶洞開政策,預計只會持續72小時,甚至24小時...…要放多少難民,要看歐盟的反應態度是否足以讓土耳其人覺得滿意。”

祖爾科夫表示,敘利亞的難民們都很清楚埃爾多安的盤算,也都知道安卡拉對歐盟邊境的無設防狀態“很可能隨時要關”。這導致在土耳其各地搶搭車、搶速度的難民加速移動,正全力向西衝刺,希望能在24小時內搶進歐洲。

但對此,本身就已因“反難民問題”而於近期多次發生大暴動的希臘,卻對“世仇”土耳其的做法極度憤怒,除了緊急派遣重兵守住陸路關口,更對國境大門前的上千難民發射催淚瓦斯,誓言“一個子兒都不會讓你們踏進歐盟!”

此外,在2月28日的北約(NATO)緊急會議上,希臘代表也極端強硬地要求:“北約若要聲明支持土耳其,就必須把2015年土耳其-歐盟難民協議的條文承諾,給放進官方聲明稿中。”但雅典方面的激烈訴求,卻被英國、法國和德國強勢壓制,可北約方面卻也因之無法實質回應土耳其提出的軍事支援要求。

敘利亞衝突:土俄力圖避免攤牌 埃爾多安放出首波難民潮震懾歐盟

1月8日,土俄總統出席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開工儀式。

多次收到土耳其支援“哀求”的美國,目前已直接譴責敘北戰事,並承諾對安卡拉提供情報、設備及政治性的後援支持。但華盛頓也相應指出,“美軍並不打算被捲入敘北的混戰”,至於土國要求的“愛國者”導彈系統增援,美方也“四兩撥千斤”的回應稱,“愛國者”現在在伊拉克及土耳其美軍基地裡都已有部署,若有需要的話隨時能啟用但目前毋須增加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受到極其複雜的地緣博弈和政治因素影響,在空襲造成33名土軍士兵死亡後,作為敘利亞危機最關鍵的當事方,以及黑海、地中海與中東的大玩家,土耳其及俄羅斯事實上正在試圖避免走向開戰邊緣,避開雙方都不想要的戰爭。

此刻,俄土兩國緊張情勢依然高漲,這不只是因為雙方在敘利亞的鬥爭,更是因為美國有意收縮其全球霸主角色特別是從敘北、非洲撤軍,促使俄土兩國正進行一場更廣泛的競爭,競逐成為影響中東地區的主要強權。

敘利亞衝突:土俄力圖避免攤牌 埃爾多安放出首波難民潮震懾歐盟

在敘利亞北部活動的俄軍

俄羅斯自認是世界大國,土耳其則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內軍力居第二位的成員國。莫斯科想要展現其軍事幹預能力得以維護在東地中海和敘利亞的利益,安卡拉則想保護其與敘利亞的邊界安全。

俄土雙方都宣稱,他們想要降低緊張情勢,但沒有一方願意退縮,引發兩國可能陷入戰爭的恐懼、緊張情緒正在高漲,兩國對立根源是敘利亞叛軍最後堡壘伊德利卜省的命運,而這個對立根源正危險地惡化。

莫斯科的俄國軍事分析師伊萬·科諾瓦洛夫預測,隨著華盛頓退出敘利亞,俄國總統普京和土國總統埃爾多安將再次避免發生公開衝突,並且試圖自行處理敘利亞的未來。

但俄土是否能再次避免走向戰爭邊緣?在敘利亞政府軍27日對伊德利卜省附近的土國軍隊發動致命攻擊後,這成為令人擔憂不安問題。

伊德利卜省當前是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軍隊與反政府軍殘部決戰的戰場,叛軍的反抗始於9年前,先後受到土耳其、阿拉伯遜尼派國家支持,大馬士革則獲得俄羅斯、伊朗和什葉派民兵組織協助。

普京和埃爾多安在敘利亞戰爭及利比亞衝突中各挺一方。兩人擁有類似的領導風格與強人性格,雙方經歷了長達9年的謹慎合作,雙方合作因為敘利亞戰爭的憤恨分裂而面臨中斷。

敘利亞衝突:土俄力圖避免攤牌 埃爾多安放出首波難民潮震懾歐盟

土耳其向敘北增兵

土耳其拼命保住阿薩德的最後敵人,減緩敘國難民潮跨越邊界,並且決心避免伊德利卜省淪陷。但普京決意看到阿薩德征服伊德利卜省,以便莫斯科可以宣告勝利,進而結束或至少縮減這場昂貴且日益危險的軍事遠征行動。

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CFR)研究員阿斯利·艾丁塔斯巴斯稱,北約將提供土耳其“大量精神上的支持”,但“沒人希望在軍事上與俄國糾纏”。這意味“埃爾多安將必須與普京解決這個問題”。

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土耳其研究計劃主任索萊·卡加泰說:“土耳其無法獨自與俄羅斯對抗。”

莫斯科受夠了在敘利亞的這場損及國家實力的消耗戰,俄國“正試圖以這次攻擊(27日的空襲)恫嚇埃爾多安讓他屈服”。但一個可想而知的結果是,這可能會將一向反西方的土耳其再一次推向西方,對克里姆林宮在地中海和中東的利益與聲望來說,這種前景是適得其反的。

而土耳其現在能做的是,預計會長期保持並擴大對敘利亞北部的轟炸,除非美國及北約給予埃爾多安強而有力的政治聲援。否則,安卡拉應該會繼續這種“模糊消耗”的戰略苦纏,持續於“不宣而戰”的尷尬狀態中,與敘北俄軍冷戰死鬥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