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腦科學日報|新痛覺感受器被發現;液體活檢監測小兒腦瘤治療效果

1,Current Biology | 曹玉傑等揭示微管負端相關蛋白介導的神經細胞微管骨架調控機制


腦科學日報|新痛覺感受器被發現;液體活檢監測小兒腦瘤治療效果

KIFC3和CAMSAP2調控微管結構模式圖。


神經元是高度極化的細胞,在形態和功能上具有不對稱性。細胞骨架中的微管是由微管蛋白二聚體聚合形成的中空圓柱體,由負端向正端聚合。微管的正端和負端在結構和性質上也具有差異性。微管的正端(MT-plus Tip)更為動態和活躍,而負端(MT-minus Tip)更為穩定。基於微管的極性,其在軸突和樹突中存在兩種分佈方式,即微管的正端(Plus-end-out MT)或者負端(Minus-end-out MT)朝向軸突和樹突的遠端,也被簡稱為正向微管和負向微管。

2月20日,荷蘭烏得勒支大學Casper C. Hoogenraad團隊(第一作者為曹玉傑)在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發表文章Microtubule Minus-End Binding Protein CAMSAP2 and Kinesin-14 Motor KIFC3 Control Dendritic Microtubule Organization,揭示微管負端相關蛋白CAMSAP2與Kinesin14家族的KIFC3參與調控神經元中的微管結構。

閱讀鏈接:

2,今日《細胞》封面:人工智能找到全新抗生素,可殺死超級耐藥菌!


腦科學日報|新痛覺感受器被發現;液體活檢監測小兒腦瘤治療效果


2月21日,頂尖學術期刊《細胞》雜誌刊登了一篇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論文。科學家們通過一種深度學習系統,讓人工智能發現了一種潛在糖尿病藥物的抗菌潛力。在動物實驗中,這種全新的抗生素能有效殺死一種對已知所有抗生素都耐藥的超級細菌。這一重磅發現也登上了當期《細胞》雜誌的封面。

據麻省理工學院的新聞透露,研究人員們致敬經典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將該分子命名為halicin(電影裡的人工智能系統叫做HAL 9000)。

閱讀鏈接:

3,Cell | 疼痛如何被感知?


腦科學日報|新痛覺感受器被發現;液體活檢監測小兒腦瘤治療效果


機械力傳導(Mechano transduction)是指將機械力刺激轉化成電化學信號最終引起細胞反應的過程。細胞膜上的機械門通道(MSCs)是感知和傳遞這些機械力刺激的關鍵所在。Piezo蛋白可以感知和傳遞觸覺信號,TMC1和TMC2則被發現是聽覺的感受器。

2月20日,來自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Reza Sharif-Naeini教授與其合作者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TACAN Is an Ion Channel Involved in SensingMechanical Pain的研究(該工作於2018年6月就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發佈),報道並命名了一個此前功能未知的離子通道蛋白—TACAN,是痛覺的感受器。

閱讀鏈接:

4,《柳葉刀》:拯救中風患者的腦細胞!新藥改善術後神經功能,死亡風險減半

多項試驗成功表明,血管內血栓切除術(即通過導管取栓)能為缺血性中風患者臨床益處,然而,手術後仍有半數患者恢復不佳甚至死亡。在取栓基礎上,通過神經保護劑來改善患者預後,代表著巨大的未竟需求。

《柳葉刀》最新發表一項名為“ESCAPE-NA1”的大型臨床試驗結果,一款實驗性藥物為這部分中風患者帶來了改善腦細胞存活與神經功能的新希望。ESCAPE-NA1是一項多中心、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由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研究團隊領銜,在北美、歐洲、澳大利亞和亞洲共8個國家地區的48家醫院完成。

Nerinetide是一款在研藥物,通過靶向PSD-95蛋白,從而抑制其觸發細胞死亡信號,進而避免腦細胞死於缺血。這款在研藥物在急性缺血性中風的獼猴模型中表現得非常有效,並且已在人體中初步證實了安全性。

閱讀鏈接:

5,識別最優的數據驅動特徵選擇方法以提高分類任務的可重複性

在機器學習研究中,特徵選擇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很多腦影像機器學習研究者更多追求的是所選特徵的預測精度,而本文的作者更關注所選特徵的可重複性。作者提出的基於圖論的FS-Select算法,在挑選出具有可重複性特徵的同時,兼顧了其預測準確性。該研究由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科技大學的Nicolas Georges 等人發表在最近的Pattern Recognition雜誌上。

閱讀鏈接:

6液體活檢有望監測小兒腦瘤的治療效果

對於醫生而言,腦癌的縱向監測有一定的挑戰性,因為他們很難獲得活檢樣本。不過,液體活檢技術通過對血液或其他體液中腫瘤遺傳物質的分析,為跟蹤這些腫瘤開闢了新的可能。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提供了早期證據,表明液體活檢可以幫助醫生監測瀰漫性中線膠質瘤患兒的治療效果。這項成果發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雜誌上。

閱讀鏈接:

前文閱讀

1,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