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本人已自學書法七月有餘。近來感覺越來越不行了,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

歸尋


你的字,比較乾淨,結構也還算到位,但同時,你也存在很多自學者共同的問題,即筆法方面的問題。

關於筆法,有位書法名家曾說,想用文字來解釋,確實很難說清楚,但若當面交流,不用一泡茶的工夫,也就可以說透了。

所以自學書法的第一難點,就在筆法。

比如起筆。你的起筆都過於刻意,以“卓”為例,切入角度過大,力度過大,形成明顯的病筆“釘頭”。正確筆法是搭筆後調鋒即走。

比如收筆。你對回鋒理解尚可,但露鋒尤其是長撇的處理,問題就來了。以“力”為例,撇的末端不是用手腕送到位,而是以手指將筆挑出,故末端筆鋒偏側,且形成病筆“鼠尾”,顯得軟弱無力。

而在一些筆畫的轉折處,更是顯出筆法的問題。以“易”為例,右下的勾,勾出前沒有按筆,直接向上,筆鋒沒有調好以至扁扁地向上“畫”出。

至於你貼出的字中,那些洇得比較厲害的字或筆畫,不知你找到原因沒有?這有水過多的原因,但更大的原因是你用筆猶豫、遲滯所致。

建議你在加強練習的同時,學習一點書法筆法的基礎理論知識,如果有可能,最好與書友多交流,多溝通。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這個字怎麼樣,還有救嗎,練了五天




安還安


老漢我練了六年楷書了,每天都要抽出至少一小時臨帖,寫字,一天不寫字手癢癢,已經養成習慣了。









福山孤客2


本人臨帖顏體,大概四個多月,現在臨帖趙孟頫,一個月左右,請各位指導指導,我的字也對出在哪裡?



雨花臺北門


第一。搞定基本筆畫。書法裡面八個基本筆畫:橫豎撇捺點折提鉤。每個筆畫都應該花大功夫大力氣研究,爭取每一次都寫出質量。筆畫就像建房子所需要的材料一樣,材料不好建出來的房子肯定是有問題的。

第二。多臨法帖汲取書法養分。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能夠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自然是經得住歷史考驗的,也是非常有美學價值的,任何想寫好字的人一定要從古帖中汲取力量充實自己,不斷改正才能找到正確的出路。切不可閉門造車。

第三。結交志同道合的書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習書法的人一定要走出去拜訪師友。讓他們給自己提建議找不足。這樣你才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後很好的彌補不足。

第四。苦中作樂持之以恆。寫書法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事情,學習者應該體會到它枯燥的過程當中給我們帶來心靈上的享受,陶冶我們的心智,開闊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的審美。這樣我們才能持之以恆的學習書法,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總之,你自學書法七個月能寫到這個水平,已經是非常有悟性的。建議你多臨帖。多反思多總結,多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定能寫出自己滿意的漂亮書法。





呆小石書法屋


有一本書,《刻意練習》推薦一下!豎鉤寫不好,我練了3天,每天一個小時,就是豎鉤,其他什麼都不練,現在寫的雖然不是很好,但是個人感覺比以前好多了!練習書法1年的時間!同時懇請老師們指正不足之處,以便改進!謝謝!





環宇智能電子


這是一個有些折磨人的事,或許會讓我們失去信心。不過想明白了,就不會有這樣的認識了。因為這是你已經有所進步的表現。


我們沒有學習書法之前,心中是沒有什麼字形美觀的概念或標準的,雖然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好,也不明白為什麼。

現在好了,隨著自己對美的書法臨摹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心中開始有規範字形的標準了,就是說心中已經也了初步的審美標準和標準字形庫,已經進入了眼高手低的大門。這就有意思了。說明我們在進步。眼高手低。真正意識到自己寫的不好了。但還不能夠做到心於手合一。手不能表達自己心中美觀的字形。

問題清楚了,解決辦法自然就出來了。

繼續按照教程進行嚴格系統的臨摹學習即可。待練習到心與手和法三者合一就可以進入創作階段了。


臨摹進入了眼高手低時,需要我們具有恆心和耐心,特別是細心。堅持不懈的繼續臨摹學習。一定要臨摹到能夠背臨的階段。

學習書法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會有起伏的,特別是完全自學者 。因為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偏差,待發現問題了或許已經養成了不好的習慣。

有明師的教授,不僅能夠授業解惑答疑,更重要的是能夠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因為他們是學習書法的成功者,且理論和經驗比較豐富。


翰墨書道


▂ ▄ ▅ ▆ ▇ █ 精彩的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一、勿亂寫,書法理論是核心指導學書大致可以分為理論學習和實踐(臨習)學習兩個方面。理論是從實踐中總結。正確的理論往往揭示著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正確的書法理論是成功書法學習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每個致力於學書的人都應該掌握這一"認識論"和"方法論"。所謂書法理論,實是前人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不學前人經驗,就有可能重蹈失敗舊轍,事倍功半。所以善於學書的人,決不盲目實踐,以前賢經驗和教訓為借鑑,努力找到一條適合自己走的光明大道,從而提高效率,簡化和優化學習過程。

二、勿走偏門,臨帖是唯一捷徑臨帖是學書之路的起點,是書法入門的捷徑。歷代書家都很重視臨帖。學書須是無一筆無來歷,方能入雅。古人法帖多為歷史篩選留下的書法範本,記錄著前人用筆、結體、佈局(章法)等法則和藝術思想以及藝術表達的成功經驗。通過對它的心追手摹,最直接地最快地找到書法藝術的真諦和奧秘。臨帖實是入門的一條捷徑。歷代的碑帖繁多,這眾多的碑帖,因書寫者的藝術能力高低不齊或書寫的目的不同,雖然都有價值,但品位不等。有的不能作為"法書",甚至,不值得效法。所以還要審慎選帖,"選帖"如"擇師"。

三、勿虛空,實用是大前提對待書法不能僅僅考慮藝術欣賞的一面,還要兼顧到漢字實用的一面。學習書法要老老實實地寫漢字,既要把漢字寫正確,又要將語言寫通順,起碼要讓人家認清和看懂,因為這是藝術語言與藝術表達的基礎。若能兼善字美文美更好。我們學習書法藝術,並非僅僅要去當個藝術家,更多的目的是要學好和用好中國的漢字,提高對漢字的藝術書寫能力和藝術鑑賞能力,從而優化和改善對漢字的日常使用效果。即使是書家的書寫,也不全是為了創造藝術品。

四、楷書入門最靠譜

古人的法帖,真(楷)、草、隸、篆種類多樣,從何入手最為合適呢?歷來書家(書論家)各持言辭,認識不一。個人認為,相對而言,從楷書入手更為妥帖:

1、初學書法,應先重規矩和法度,方能步入正確軌道。楷書八法(橫、豎、撇、捺、點、鉤、挑、折)齊備,最為嚴格,以此繩之,可算嚴師嚴教,定能精進。楷書筆勢穩健,一招一式,規範有致。其點畫精細,最能訓練基本功夫,最能培養不浮不躁的心境。是得法、入門的正道。近人潘天壽說得好:"開始學書法,必須求法則,要正規,要從正楷開始。"2、初學書法,應遵次序,先靜後動,方能提高效益。楷如立,氣象穩靜。學過楷書,再學行書和草書,正是先靜後動,符合操作程序,更加方便轉換。蘇東坡說:"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足道也。"唐人張敬玄甚至義正詞嚴地說:"初學書,先學真書,此不失節也。若不先學真書,便學縱體,為宗主後,卻學真體,難成矣!"3、初學書法,應從方便之處入手,方能早見成果。在漢字書體形成和演變的時序上,楷書是最後定型的字體,是使用最廣的字體。從此入手,比起從篆、隸、草(行)入手,減少了識辨方面的困難。而且學了馬上益於日常實用,何樂而不為呢?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大家關注█ ▇ ▆ ▅ ▄ ▂


無心撿漏


其實你寫的不錯,不知道你說的越來越不行是什麼意思😳。

建議別練歐體,歐體變化太多,不適合新手,很多人可能練好幾年才開始上道。

書法本身就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功夫,換換字體,也許你的信心就能恢復了






進擊的肋條


心無雜念變成自己的書法就對了!書法沒有一模一樣的臨摹!只有自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