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8090後有多少人手裡有存款啊?這次疫情你們能撐到什麼時候?

酸丫兒


存款?你先問一下有多少人是貸款買的房,首先目前就這個現狀房價本身就從資產轉為了負債,然後沒有房產貸款的,手上有存款的,再接下來是沒有房產的沒有存款的


alexloop


我90年,手上現金1w,房貸100w,20年,每月房貸7500,1月初分期12個月給爸媽報了旅行團,每個月還要還一千多點兒

公司受疫情影響押後發工資,1月的工資2月15發了一部分,剩下的3月31和5月才發。2月的工資不要想了。


除了現金還有基金差不多2萬。實在不行基金也得賣了。雖然並不想賣。去年10月才裝修完房子,存的錢都投進去了。當時房子買的挺好的,基本上說是目前最成功的投資。

因為自己是做線下教育的,也做了很多年了,工作經歷和工作能力要找到一份工作很簡單。希望疫情早點過去。

這次疫情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不要以為自己收入上萬,過著小資生活就真以為自己是中產階級了。以前被消費主義吹暈了頭腦,有什麼喜歡的就是立刻,馬上就要買。

退潮之後,自己才是裸泳那個!

現在每天在家自己做飯,沒有網購,生活還是一樣的過。這次真的是給自己一個極大教訓,自己的經濟基礎非常薄弱,任何一場意外都可以被打回原形。

對於年輕人來說,做好儲蓄真的太重要了。不要看到什麼就買買買,很多聚會不去也不怎麼樣,衣服錢買一件也不會怎麼樣。


洪三十


我是一個八零中的人。打工十幾年,前幾年在北京呆了四年,一分錢沒剩下,還欠了上萬。17年底迴歸了找到工作。兩個月把欠款還清,18年存了幾萬塊。買了幾萬塊的摩托車。19年就沒花什麼錢了。一年存了六萬多。現在在家四個月花了五千塊。你說我這樣還能挺多久~這個疫情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過去。好讓我踏上征途之路😔😔


桂平漁樂


我是80後,真的很多事情的,靠兩個人真的覺得力不從心,雖然掙得也還行,一個月1w多,但是你的不辦什麼事情,要不然真的沒錢用,孩子6歲了,都說我們再要個二胎,但是真不敢要,以來我體質不怎麼好,而來怕給不了他們好的生活質量,而且平平常常還好,要遇著什麼事情真的怕應付不來,而且跟老公感覺沒那麼好,也許是七年之癢吧!



文文軒佳


我,91年的,標準90後,工作第五年。

年前剛買了房,貸款41萬。

這次疫情對我的經濟影響還是有一些的。但是撐下去一段時間還是沒問題,畢竟當前公司工資還是照發。

我剛工作的時候,有人一直跟我說:

年輕人留錢幹啥?!掙錢不就是用來花的嗎?

我至始至終是不搭理的,我相信有備無患,所以我一直省吃儉用。危機來了之後的情況還是顯而易見的,略微有點積蓄還是能解燃眉之急。

另外,疫情持續,那這段時間對於上班族來說真的是充電的好時機。趁此機會,好好學習一番,等待疫情結束,迎來新生的自己。

加油,努力,跟著環境改變,才能儘快適應,才能走得更好!


趣方言


我是00後,現在還在上學,說說我們家吧!還好有存款,真的,我外婆從小就教育我的媽媽,要存雨來時的糧食,一定要有存款,手有餘糧,心中不慌,按我們一家四口來算,月生活費,我們還有七八個月的支用,以前我一直不以為然,現在我真的明白了,存款的重要性


秋楓蕭瑟56


蟹邀!作為一個96的,工作2年半,存款一.5w,這次疫情確實沒有想到會如此嚴重,怎麼說,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剛好搬到我弟房間住(我弟回老家了,不住也是需要交房租的,剛好我自己租的到期了,本打算年後回來換工作,我弟自己創業,所以工作情況需要,我需要晚上下班給他發貨,所以就先住著),所以在房租這一點我不用擔心,我省了一大筆支出。

本人沒有車貸,房貸的壓力,老家消費低,公司在元宵開始通知在家上班,所以總的來說,還是可以很正常的生活,只不過是2月份會少幾天工資。

不敢跟那些買房買車的人比,畢竟我是窮到沒有存款可以買房買車的人[淚奔]



保護珍稀單身女性


作為一個快要三十的90後一枚,手上存款現金大概也就幾十萬,沒買車沒買房也沒有養番狗,坐等復工計劃啟動,不過現在的人兒都不同,各類的月光族,乖仔族,計劃族,奮鬥兼職族,每個人都不一樣,生活方式和開銷也不同,像我這些一分錢當二分錢花的能省既省,而且現在個個都有信用卡,也是每個人的地位象徵,信譽度好就越高,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就像自己的國庫空虛的時候養那麼久的卡就派上用場啦。

別問我這個疫情能撐多久,剛剛數了數雞鴨鵝,覺得養我們頭條君妾們還是足以的,也出去算過命,說我會給每個給讚的人致敬回禮,我覺得就看大家了[大笑]



鄉村園丁員


存款?讓我們看一些大數據吧!

近期,蘇寧財富抽取了蘇寧金融400萬個1980-1999年出生的貸款申請人作為分析樣本,從多種徵信數據維度來比較80後和90後的真實負債情況。

結果顯示,絕對負債80後更多。80後比90後要揹負更重的債務,80後的平均貸款總餘額是90後的2.15倍。不過,兩個群體的未結清貸款筆數接近,說明90後使用小額借貸產品更多。

可能你會想大多數80後都成家並買房了,會不會是房貸拉高了80後的平均欠款額?畢竟房貸一般金額較大,購房更像投資而不是普通消費。

下面,剔除房貸後再做比較。在剔除了房貸餘額之後,80後、90後的平均貸款總餘額差距不僅沒有變小,反而更大了,從2.15倍增加到2.51倍。

也就是說,房貸並不是造成80後負債高於90後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在於,80後收入相對更高,金融機構給的貸款額度更大,造成了兩個群體的貸款餘額差異。

90後信用卡透支比例更高。

再看信用卡,作為生活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信貸產品之一,信用卡的使用習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個人的負債情況。

從絕對金額來看,80後的信用卡當前欠款額(6.73萬元),差不多是90後信用卡當前欠款額(3.36萬元)的2倍,主要原因在於80後工作更久,整體收入更高,銀行給予他們的信用額度通常高於給90後的,因此信用卡額度使用率可能更能反映問題。數據告訴我們,90後似乎比80後更愛透支信用卡,但兩個群體在這個指標上的差異並不大。

每月應還款額:80後壓力山大

結合貸款和信用卡的欠款情況,可以推算出80後的人均欠款金額達到21.98萬元,90後的人均欠款金額為10.45萬元。2018年統計局給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萬元,也就是說80後的欠款相當於他們7.8年的收入,而90後則需要3.7年的收。

綜上所述:大多8090後手裡沒有存款。能支撐多久就要看信用卡還款時間,自己銀行貸款還款期限。


偉力懸壺


我想這個問題應該分成幾個年齡段的人來回答。首先80-90年代出生的人,他們中最小的也有30歲了,大多數已經娶妻生子(除了個別剩男剩男),但是有一個地方很明確,他們都有自己的穩定的工作,存款因工作而異,但肯定兩萬以上。政府的響應是在家也有工資,所以他們即使不上班也有相應的收入,有貸款的依舊可以還貸。沒有貸款的更是生活滋潤。這個年齡段的人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所以少數沒有穩定工資來源的人手裡存款在沒有其他消費,僅僅在家的消費也夠支撐到疫情結束。

其次90-97年代,這個群體的人結婚的基本都有房貸,而且工作時間就幾年,存款並不多,能有兩萬已經算高的了,但是他們大多數是有固定工作的,即使不上班也會有工資,足夠還房貸,但是相應的他們消費水平也會比較高,這就降低了他們能生存的空間。在合理的消費水平下,撐到3月底是可以的。

最後97-99年代,這群人本科生大多數是沒有畢業的,即使畢業也還沒有結婚,這次疫情可能是在家中和父母一起度過,基本沒有消費的地方,而父母都有殷實的家底,足夠撐到疫情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