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2020年不限價宅地迴歸,且供應數量日漸增加。你怎麼看?

野馬和尚


2020年不限價商品房土地供應量增加說明市場有需求,我覺得是件好事。可以從一下幾點分析。

1.就拿北京來說2020年1-2月不限價商品房土地供應用收入460多億,比2019年全年不限價商品房土地成交總額還要多,說明市場對房子供應還有需求。

2.2020年1-2月份北京土拍了16宗地塊,最高舉牌76輪爭奪一個地塊,所以說從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來看,純商品房還是有市場的。

3.從2017年北京出現第一塊限竟房到2019年底,紅成交了213塊土地,其中118塊是限竟房,所以說這三年來北京幾乎就是限竟房市場,限竟房必須執行70/90政策,那麼改善型客戶的選擇性就非常少,要麼買二手房要麼買別墅,二手房看不上,別墅總價又太高,所以一直期待能有改善型商品房供應,從2020年北京土拍來看,16宗土地12宗都是純商品房,對北京改善客戶來說可算是酒後酚甘露。

4.開發商也盼著能拿幾塊純商品房地塊,利潤大,不像限竟房利潤小,而且是有限的利潤空間。

5.今後的北京市場就是純商品房+限竟房+共有產權房三足鼎立的趨勢。客戶的選擇性也多,對整個樓市調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6.一城一策的大背景下,每個城市的房價漲跌不得超過10%,北京從2017年的317新政開始,房價一直都是比較穩的一個態勢,現階段的政策也是以穩為主,所以說土地供應量得跟上客戶的需求,才能穩住市場價格。

以上是我對2020年不限價土地供應量回暖的看法,歡迎大家相互討論。評論區留言。





自由人2023


2019年北京成交58宗經營性用地,包含21宗限競房用地、14宗不限價宅地;成交金額約1672.1億

土地

2019年是北京土地市場轉折的一年。這一年,房企拿地更趨謹慎,土地溢價率低位徘徊;不限價宅地重新迴歸,且供應數量日漸增加。年內,北京共成交58宗經營性用地,其中包含21宗限競房用地、14宗共有產權住房用地、14宗“不限價”宅地、1宗租賃住房用地以及8宗商業或其他類多功能用地;建設用地總面積約為357.32萬平方米,建築控制總規模約為733.78萬平方米,總成交金額達到約1672.10億元。

不限價宅地增加,成交14宗

2020年的北京土地首秀讓不限價宅地再度成為行業內外關注的焦點。15家房企同臺競技,融創、中海各落一子,打破了2019年末北京土地市場底價成交的局面。

自2016年下半年起,北京開始採用“限房價、競地價”的供地方式,限競房地塊成為北京土地市場中的主力。

近兩年,隨著限競房項目密集入市,庫存積壓的問題也日漸突顯。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北京限競房已經連續16個月出現供應量大於簽約量的現象。

2019年以來,北京不限價宅地供應量明顯增加,其中不乏豐臺石榴莊、朝陽孫河、石景山首鋼園區等熱點區域。具體來看,去年豐臺區共出讓6宗住宅用地,其中3宗為“不限價”宅地,佔比達半數;朝陽區、門頭溝區、平谷區、懷柔區和石景山區各成交2宗“不限價”宅地,朝陽區成交的2宗土地均位於孫河板塊;餘下1宗地位於密雲區。

房企拿地態度更趨謹慎

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成交的50宗住宅用地中,有28宗為溢價出讓,平均溢價率約為10%,自2016年起連續三年下跌。

在北京土地競價現場觀察到,各房企拿地態度更趨謹慎,在面對高價地時尤為明顯,不少報名參與競價的房企在舉牌環節表現得並不積極。因為土地所佔用的資金量大,對房企的現金流水平要求高,加之對區域發展前景、域內項目去化水平等諸多因素的考量,房企的拿地節奏會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

除去招標出讓的7宗土地外,去年溢價率超過40%的經營性用地僅有3宗,2宗位於通州區,1宗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其中溢價率最高的是通州新城0203街區地塊。該宗地位於五環和六環之間,建築控制規模約為5.91萬平方米。共有11家企業報名參與該宗地的競買。經過45輪的激烈爭奪,最終,北京通州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18.8億元的價格競得該宗地,溢價率達到約42.42%。根據出讓條件,該宗地中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超過52508元/平方米,且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55133元/平方米。

此外,溢價率在30%至40%之間的土地共有4宗,兩宗位於大興區,朝陽區、通州區分別有一宗。其中,位於通州區臺湖鎮和經開區河西區的2宗土地分別由中建一局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港中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競得,溢價率均超過39%。前者為共有產權住房用地,後者為限競房用地。

從企業層面來看,中海和華潤在2019年的北京土地市場中表現較為積極,通過或獨立或合作競買的方式競得多宗土地。但總體來看,企業拿地的關注點越發由“數量”轉向“質量”,態度更趨理




何懼金錢與權


2019年是北京土地市場轉折的一年。這一年,房企拿地更趨謹慎,土地溢價率低位徘徊;不限價宅地重新迴歸,且供應數量日漸增加。年內,北京共成交58宗經營性用地,其中包含21宗限競房用地、14宗共有產權住房用地、14宗“不限價”宅地、1宗租賃住房用地以及8宗商業或其他類多功能用地;建設用地總面積約為357.32萬平方米,建築控制總規模約為733.78萬平方米,總成交金額達到約1672.10億元。

不限價宅地增加,成交14宗

2020年的北京土地首秀讓不限價宅地再度成為行業內外關注的焦點。15家房企同臺競技,融創、中海各落一子,打破了2019年末北京土地市場底價成交的局面。

自2016年下半年起,北京開始採用“限房價、競地價”的供地方式,限競房地塊成為北京土地市場中的主力。

近兩年,隨著限競房項目密集入市,庫存積壓的問題也日漸突顯。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北京限競房已經連續16個月出現供應量大於簽約量的現象。

2019年以來,北京不限價宅地供應量明顯增加,其中不乏豐臺石榴莊、朝陽孫河、石景山首鋼園區等熱點區域。具體來看,去年豐臺區共出讓6宗住宅用地,其中3宗為“不限價”宅地,佔比達半數;朝陽區、門頭溝區、平谷區、懷柔區和石景山區各成交2宗“不限價”宅地,朝陽區成交的2宗土地均位於孫河板塊;餘下1宗地位於密雲區。

房企拿地態度更趨謹慎

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成交的50宗住宅用地中,有28宗為溢價出讓,平均溢價率約為10%,自2016年起連續三年下跌。

在北京土地競價現場觀察到,各房企拿地態度更趨謹慎,在面對高價地時尤為明顯,不少報名參與競價的房企在舉牌環節表現得並不積極。因為土地所佔用的資金量大,對房企的現金流水平要求高,加之對區域發展前景、域內項目去化水平等諸多因素的考量,房企的拿地節奏會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

除去招標出讓的7宗土地外,去年溢價率超過40%的經營性用地僅有3宗,2宗位於通州區,1宗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其中溢價率最高的是通州新城0203街區地塊。該宗地位於五環和六環之間,建築控制規模約為5.91萬平方米。共有11家企業報名參與該宗地的競買。經過45輪的激烈爭奪,最終,北京通州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18.8億元的價格競得該宗地,溢價率達到約42.42%。根據出讓條件,該宗地中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超過52508元/平方米,且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55133元/平方米。

此外,溢價率在30%至40%之間的土地共有4宗,兩宗位於大興區,朝陽區、通州區分別有一宗。其中,位於通州區臺湖鎮和經開區河西區的2宗土地分別由中建一局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港中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競得,溢價率均超過39%。前者為共有產權住房用地,後者為限競房用地。

從企業層面來看,中海和華潤在2019年的北京土地市場中表現較為積極,通過或獨立或合作競買的方式競得多宗土地。但總體來看,企業拿地的關注點越發由“數量”轉向“質量”,態度更趨理性。


深圳賣房同學


1、疫情對我國整體經濟的衝擊力度還是比較大的,此時政府及時發出這樣利好信號大大增強了開發商拿地的信心和積極性,後續金融政策估計也會出臺一系列的積極措施;

2、目前中國經濟對地產的貢獻是巨大的,所涉及的上大遊產業鏈範圍之火,一旦地產不景氣,上下游的各產業必然會受到波及,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將進一步拉低,這是政府部門不願看到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必然會出臺政策刺激房地產市場;

3、現階段剛需購房者還處於一個持幣觀望狀態,不敢貿然入手。這部分觀望者相信會在金融政策利好下進一步激活,逐漸出手,屆時樓市也會迎來一個小陽春;

總結

為了消除疫情帶來的影響,政府部門將會採取各種措施,首當其衝的就是刺激土地市場回暖,相信疫情過後地產市場會逐漸復甦。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