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市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經濟發展脫貧攻堅大會召開

邵陽日報訊 2月28日上午,市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濟發展、脫貧攻堅大會召開。市委書記龔文密就統籌推進我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事青在講話中就抓好復工復產、項目建設和春耕生產工作作出具體安排。

市委副書記曹普華部署今年脫貧攻堅工作。市領導鞠曉陽、王昌義、張皓、周迎春、李志雄、曾市南等出席會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典維宣讀全市綜治工作、安全生產工作表彰通報,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李萬千主持會議。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主會場設市委常委會議室,市政府、各縣市區黨委、政府設分會場。

會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遵守“三個統一”,把疫情防控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堅持“五早”原則,發動群眾,著力“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立足控制源頭,主動前移篩查關口;按照“四集中”要求,全力救治患者;加強後勤物資保障,確保防控救治有力有效;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有序組織復工復產;做好輿論宣傳引導,強化社會面穩控。目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勢正朝著積極向好的態勢拓展。

會議強調,當前,我市正處於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階段,各級各部門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科學判斷疫情防控形勢,分區分級,精準施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決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會議指出,今年全市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其中產業投資佔比6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5%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5%、9.5%。決勝全面小康的主要工作目標是:實現“一脫貧三促進六覆蓋”,即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促進經濟增長、促進充分就業、促進安全穩定,推動義務教育、社會保障、農村安全飲水、基層一門式公共服務、農村危房改造、農村通組道路“全覆蓋”。

會議強調,做好今年的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將新發展理念落實到改革發展各領域、全過程。重點要做好以下七項工作:一是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好高科技產業發展,加快產業鏈、集群發展,推進滬昆百里工業走廊建設,凝聚發展產業的強大合力;二是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和高質量發展,必須確保不發生重大金融風險,必須完成脫貧攻堅這一硬任務,必須創新思維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三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堅持去落後產能和擴優質產能兩手抓加快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多樣化農產品需求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靠市場機制和現代科技創新加快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四是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擴大對外開放,繼續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多渠道招商引資,加強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完善對外開放平臺;五是全面促進縣域協調發展,補齊縣域經濟發展短板、加快東部城鎮群和西部生態圈發展,促進城鄉統籌,統籌貧困村和非貧困村、貧困人口和非貧困人口發展;六是以發展思維促進民生改善,在穩投資中惠民生,在促消費中惠民生,在發展社會事業中惠民生;七是全面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強疫情防控能力、醫療救治能力、衛生應急能力、醫療物資戰略儲備能力建設。

會議指出,要正確看待、積極應對疫情對今年工作的影響。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為我們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各級各部門要抓住機遇、化危為機。要抓住政策機遇、項目建設機遇、金融支持機遇、穩定就業機遇、外貿出口機遇和相關產業發展的機遇。要積極推動企業復工達產和項目建設,分門別類做實援企穩崗工作。要列實項目清單,劃實時序節點,落實資金渠道,優化施工環境,開足馬力加快項目建設。要圍繞大項目,做強產業鏈,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施後發趕超,發揮邵商優勢,打造“135工程”升級版。大力扶持勞動密集型企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其就業帶富作用。要開展企業幫扶,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會議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全面驗收交賬之年。各級各部門要把防止返貧、提升質量、鞏固成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採取有力措施,補短板、強弱項、抓鞏固、謀長遠,強化“三個落實”,確保現行標準下剩餘的35290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個摘帽縣順利通過國家評估驗收。要繼續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確保靶心不偏、力度不減,精準精細抓好剩餘貧困人口脫貧,確保不漏一戶、不少一人,紮實開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行動,確保村村過關、戶戶過關,按照“四不摘”要求鞏固脫貧成果,確保高質量脫貧不返貧。

會議強調,當前正是春耕生產的關鍵時節,要抓緊做好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農業生產資料調儲和供應。紮實開展種子、農資打假護春耕行動,打通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民下田等堵點,確保春耕生產不誤農時。要抓好春季農業,加強烤煙育苗移栽管理,大力展開全民植樹造林,做好冬修水利掃尾工作,切實做好生豬保供穩價工作。要抓好民生保障,具體解決農產品生產、農民工進城、農資入村、農民下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問題。要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對企業復工復產的安全指導,紮實開展安全生產“春雷2020”暨集中整治行動,切實防範非生產經營性事故發生,積極做好各類自然災害防範應對,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