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當地時間2月25日(週二),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Amazon Go Grocery”在西雅圖開業,無人超市比無人便利店規模大5倍,是亞馬遜2020年拓展線下零售業務的重要一步。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2年前(2018年1月22日),首家無人便利店Amazon Go在西雅圖開業,人們首次體驗“無需排隊、無需結賬”的購物方式。目前,僅西雅圖就有4家亞馬遜無人便利店。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拿了就走”初體驗

獲知亞馬遜新開無人超市的消息後,AI報道(ID:AI-Reporting)聯繫了西雅圖的當地居民Joseph帶我們一起去“嚐鮮”,體驗一把“拿了就走”的全自助零售購物。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手機上下載Amazon Go應用程序,打開該程序掃碼即可進入,就和掃碼進地鐵一樣,非常方便。而且一碼可掃多人。和他人一同前往購物時,掃你的碼讓同伴先進去,你進去前再刷一次二維碼,你和同伴拿的物品都會記在你的賬上。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輕輕鬆鬆進來後,“拿了就走(JUST WALK OUT)”標語醒目地映入眼簾。拿著購物袋或者推著購物車,大采購開始!在這裡,你還可以背自己的包進來,把想要的物品塞進自己的包裡直接走人。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當你從貨架上拿出一個物品時,該物品即進入手機程序裡的虛擬購物車,當你把它放回去時,又會從虛擬購物車中撤銷。所以你可以盡情地像在其他超市購物一樣,挑挑揀揀,選好自己想要的,這些店裡安裝的智能系統都能準確識別,但目前的系統還無法識別你把貨架上拿到的物品遞給另一位消費者的情況,所以請不要把物品傳遞給他人。

散裝水果、蔬菜都是按單個計費,無需稱重。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當所需物品都選好,你可以直接通過閘機口,不需要再掃碼或者做任何其他的操作,如它宣傳語說的那樣,“拿了就走,沒有開玩笑,我們是認真的”。很快你會在手機APP裡收到一份賬單。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前方體驗的Joseph剛出閘機口時就收到了賬單,核對無誤,而且賬單上還顯示了購物總時長為7分8秒。據其他網友的一些體驗,有的在出閘10分鐘左右收到賬單,還有在2.5小時之後才收到賬單的(這位網友刻意製造了一些誤導機器的行為,比如東西拿走很遠再放回去、反覆從貨架上拿走和放回等,不過她的賬單是準確的)。據Joseph介紹,他只購買了一盒酸奶,並且在超市喝完再離開,這並不影響賬單的準確性。

目前不確定購買數量、選品時的動作、超市裡停留的時間和賬單出具時間是否有關。

對買了想退的產品,可以直接在手機APP裡發起退款,然後把商品送回超市。亞馬遜對無人超市系統的準確性非常有自信,認為不太可能會出現錯誤,但如果出現錯誤,也可以在APP上直接劃掉錯算進去的物品的花費。

雖然是無人超市,但是仍有工作人員在場,亞馬遜無人便利店裡工作人員的服裝是橙色的,在無人超市中工作人員的服裝是綠色。有工作人員引導消費者下載Amazon Go的APP,出現掃碼問題時協助解決。還有一個特別區域——紅酒區,所有進入紅酒區的消費者需要出示證件,工作人員核實了符合年齡才可進入。

另外,自亞馬遜無人便利店推出,沒有收銀員的商店受到了美國立法者和倡導者的審查,他們說,這些商店歧視可能沒有信用卡或銀行賬戶的低收入人群。自那以後,亞馬遜允許顧客在其便利店用現金付款。亞馬遜公司表示消費者也可以在無人超市用現金付款,只要提醒工作人員讓他們通過閘機口即可。

對於這樣的線下實體店,亞馬遜是否打算在未來實現完全無人,工作人員Michael告訴Joseph:“不會,因為有一些消費者有和人互動的需求,所以人工雖然會減少,但是不會一個都沒有。”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問及無人超市背後的技術時,Michael說他沒有權限透露細節,但表示公司對技術還是很開放的,抬頭就看得見,並指了指天花板上密密麻麻的攝像頭。

跟著Joseph跨國遠程體驗了一把無人超市的購物,不禁再次感嘆科技的力量!Joseph表示,這種購物方式相當棒,因為沒有煩人的排隊,拿好了東西可以直接離開,還有種沒花錢的感覺。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拿了就走”背後的技術

應用在無人便利店的“拿了就走”的技術是亞馬遜歷時5年研究的成果。如今再歷時2年,系統必然獲得了更多的數據和訓練。系統主要運用了計算機視覺、傳感器融合、深度學習算法來實現一個完全不需要收銀員的無人店。亞馬遜表示,Amazon Go系統經過訓練,用在Grocery的系統可以處理超市裡獨有的棘手情況,比如能準確識別客人在未包裝的相似農產品挑挑揀揀後選擇了拿走哪個物品。

亞馬遜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別提交過兩份專利文件:“偵測物體互動和移動”和“物品從置物設備上的轉移”。

“偵測物體互動和移動”:用戶從一個貨架上拿起或放下一個物品,貨物管理系統可以偵測到這個動作,並且更新用戶移動設備裡的清單。

“物品從置物設備上的轉移”:物品被識別,並且當用戶正在拿起物品時,物品自動與用戶發生關聯。當用戶進入或穿過一個“轉移區”,被拿起的物品將自動轉移到用戶,卻不需要用戶有任何的輸入。

該技術涉及到的硬件有:攝像頭、壓力傳感器、紅外傳感器、體積位移傳感器、光幕等。

當顧客走進商店時,攝像頭會自動識別顧客,並在顧客掃碼入場時登記顧客的亞馬遜賬號。顧客進入店內後,攝像頭會一直跟蹤顧客的行動,並通過多個攝像頭的配合鎖定顧客的位置。

當顧客拿起或放下貨物時,貨架上的壓力傳感器和紅外線探頭會感知“有手伸進來”,“重量減少”等一系列變化,並且配合攝像頭的定位,判定是哪位顧客拿走了多少貨物。

為了減少誤差,亞馬遜無人店的貨架和天花板上也裝置了多個麥克風,可以根據音頻回傳的時差輔助定位顧客。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從無人便利店到無人超市,亞馬遜會繼續加註嗎?


從便利店到超市,規模更大,品類更全,目標客戶側重也有不同。

規模:無人超市的佔地面積是10400平方英尺(約966平方米,包括庫存空間),相比於首次開業的2000平方英尺的便利店,無人超市是其5倍大。

品類:亞馬遜負責實體零售和技術的副總裁Dilip Kuma說,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品類必須不只是食品,還應包括人們通常在標準的超市能購買的物品。新門店出現更多大眾市場產品,店內陳列商品約5000件。而無人便利店到目前為止,一直專注於熟食、小吃和少量雜貨,包括冷凍食品和調味品。

Kuma說:“這並不只是一家更大的Amazon Go雜貨店,這是一種單獨的店鋪模式(format)。提供了一個更廣泛的選擇,迎合了人們購買日用品的需求。”

地理位置:Kuma說:“無人便利店定位在離人們工作地點非常近的地方,這樣你就可以吃到早餐、午餐和零食,無人超市做了同樣的事情,但離家更近。”

主要客戶群體:無人超市面向日常住宅購物者,更多是為社區居民服務。而無人便利店主要面向辦公室人群。

雖然亞馬遜是全世界零售行業的巨頭,在線上零售領域佔據著主導地位,但在美國,人們每年在食品雜貨上花費8000億美元,其中只有大約2%是在網上進行的。多年前亞馬遜公司就開始思考,在“便利”方面他們能做什麼。當時很多調查結果都顯示,消費者“不喜歡排隊”

因此在線上繼續收穫巨大用戶群的同時,亞馬遜花費巨大精力來鑽研無人店技術,第一家無人便利店經過了14個月的內部測試才對公眾開放,迄今無人便利店已經擴展到25個地點,遍佈舊金山、西雅圖、芝加哥和紐約等城市。

2017年亞馬遜收購了Whole Foods及其500家門店,以期在沃爾瑪、塔吉特、克羅格(Kroger)等大型實體店佔據一席之地。但沃爾瑪憑其在全國範圍內的巨大零售足跡目前在雜貨市場的銷量仍處於領先地位。沃爾瑪是美國最大的雜貨商,擁有4700多家門店。克羅格百貨(Kroger)也是如此,它是美國最大的專業食品雜貨連鎖店。

亞馬遜期望無人超市使消費者能夠接觸到與典型的Whole Foods購物者不同的客戶,並最終使其能夠更好地與沃爾瑪和克羅格等公司競爭。

是否會再開多家無人超市?Kuma說:“它的規模有多大,發展的速度有多快,是由客戶決定的。亞馬遜目前沒有開更多超市的計劃。”

儘管亞馬遜正在擴大其零售空間,但是從營收來看,似乎並不理想。據報道,亞馬遜曾預估便利店的營收將會超過6.39億美元,然而2018年的營收僅達到2800萬美元。2019年第四季亞馬遜線下零售業務營收為43億美元,比2018年同期下降1%,這是亞馬遜多業務體系唯一營收下降的業務。此外,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報告指出,亞馬遜的營收不僅不如預期,運營虧損還在擴大。

亞馬遜不斷探索無人商店技術也引發其他零售服務商跟進,歐洲零售巨頭Tesco也在測試類似無人商店技術。生鮮超市零售業務的利潤率較低,現階段難以創建和維護成本高達數百萬美元的無人收銀體系,但隨著技術推廣普及,設備採購成本有望持續下降,長期來看無人商店技術在管理大規模門店零售場景有巨大潛在優勢。亞馬遜也可能授權無人商店系統,技術授權費將是線下零售業務的營收之一,目前暫時沒有在Whole Foods超市推廣無人商店技術的計劃。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One More Thing,美國消費者說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迫不及待想看黑客破解該系統,別說這是不可能的!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我情願排隊和收銀員有一些互動,在我成為像億萬富翁那樣的有錢人之前知道自己還能實實在在在幫助他人獲得收入。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我們需要這樣的無人店,收銀員不知道找錯我多少次零錢了。


超詳細體驗報告:亞馬遜首家無人超市,會是線下零售新業態嗎?

我得戴著口罩去,為了保護我的個人隱私。(關於個人隱私這塊,還有多人對此發言,在此不一一展示)

收集的評論不多,但是反應出來消費者在意的問題,其中之一是消費者的信息安全,另一個是企業對黑客攻擊的防範。在Joseph的體驗中,我們知道該系統收集了消費者在店鋪從進到出所花的時間,還有買了什麼東西。這些是我們看得到的數據,那麼我們不知道的但是被收集的有哪些?那些數據又透露了我們什麼信息?

有消息稱,通過亞馬遜無人便利店收集到的消費者行為和偏好數據是潛在的財富。通過大數據瞭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偏好,亞馬遜在消費者購物之前就知道他們想要什麼、需要什麼。以此瞭解消費者在實體零售店的購買偏好,為亞馬遜定製化服務提供了數據支持。基於這些數據支持,亞馬遜已經在開展一些定製化的服務,比如向家庭免費發放一些試用樣本。除此之外,相信亞馬遜對這些數據還會有更多帶來收益的用途。


(為保護體驗者隱私,Joseph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