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明朝朱棣5次征伐蒙古,學者說已征服蒙古,為何瓦剌部落會崛起?

OneSky


1.明成祖征服過全蒙古,只是太過短暫;2.明宣宗背離永樂戰略,導致瓦剌稱強。

朱元璋八徵漠北尤藍玉捕魚兒海大捷後,北元徹底崩盤,分裂為韃靼、瓦剌與兀良哈三部。其中,偏居今內蒙東部的兀良哈,實力相對較弱,且已歸屬大明;在今準葛爾盆地、蒙古國與中亞部分地區,韃靼與瓦剌東西雙雄對峙。

永樂之初,明成祖主動握手蒙古各部,希望大家和睦相處,臣屬的兀良哈沒有問題,與明敵暗通款曲那是後話;瓦剌也響應來歸,七年(1409),首領馬哈木、太平和把禿孛羅分受為順寧王、賢義王與安樂王,但韃靼卻殺了明使郭驥,宣佈與明斷交,結果引爆戰爭。

明成祖先派靖難名將丘福率軍北征,沒想到全軍覆沒,於是親自掛帥,從永樂八年至二十二年(1410-1424),開啟了他前後十四年的五徵漠北偉業。

蒙古:就這樣被短暫征服

首徵韃靼,明成祖先在斡難河畔擊潰大汗本雅失裡,後在貝爾湖東打敗太師阿魯臺凱旋而歸。戰後逃奔瓦剌的本雅失裡被殺,阿魯臺則向大明投誠,並在兩年後(1413)被封為和寧王,部下3765人也受封各類官職。

自此,大明開國以來四十餘年浴血奮戰,終令整個蒙古稱臣,不僅實現了太祖朱元璋的宏願,也讓帝國武功攀至頂峰。既如此,隨之而來的便是墜落了,從來不變的道理嘛,只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原來伴隨韃靼的滑落,瓦剌迅速崛起了,其三王之首馬哈木越來越桀驁不遜,並有犯邊之意。就在阿魯臺封王的第二年(1414),明成祖再次親領大軍北征,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南)一戰大敗三萬瓦剌鐵騎,馬哈木所立傀儡大汗失蹤(可能陣亡),瓦剌自此重新歸順,直到三十多年後的明英宗正統年間。

不過瓦剌暫時消停了,韃靼又不安分起來,永樂十九年(1421)起,羽翼再豐的權臣阿魯臺開始不滿臣大明,並在帝國邊境屢釁事端。明成祖豈會任他囂張,之後又三次親征討伐。由於阿魯臺採取游擊戰術,明軍雖然大草原上縱橫馳騁獨孤求敗,但也收貨甚微,韃靼終究未再歸順,直到被瓦剌吞併。

戰略:就這樣被嚴重遺忘

因為永樂十九年起,阿魯臺就叛明瞭,兀良哈也暗通韃靼並被明軍教訓過一次,成祖對整個蒙古的統治,實際上也就十年光景,但不管再短,畢竟還是有的,何況大帝北征還有一重大戰略,那是得到了“認真貫徹落實”的,就是對蒙古各部抑強扶弱搞制衡,防止一家獨強威脅大明。

那次北征瓦剌,很大因素跟這有關,不單單馬哈木不聽話,而對後來的阿魯臺,也同樣如是。當初馬哈木戰敗沒兩年,阿魯臺乘機攻之,挑起了韃靼與瓦剌的再次爭雄,永樂大帝並未出手,而是靜觀其變視情而發,待雙方三次大戰,阿魯臺贏得勝利不斷變強後,制衡一下他,才成了當務之急。還有其所領導的韃靼根紅苗正,成吉思汗嫡系後裔,蒙古正統之所在,明成祖自然更為防範些,綜合多種因素,才三徵韃靼的。

當然,如果明成祖不在最後一次北征返途中逝去,看到瓦剌又乘機超越了韃靼,定然會把矛頭再次對準瓦剌的,誰都不能越過那根紅線嘛。可惜一代大帝撒手而去後,他的繼任者仁宗,尤接下來的宣宗,卻嚴重背離了抑強扶弱的制衡戰略,任憑瓦剌膨脹式發展,不僅滅了阿魯臺,還吞韃靼並兀良哈統一了蒙古,反過來差點滅了大明。


漢吾軒


朱元璋在打敗陳友諒,張士誠等農民起義軍後,統一了長江以南地區,這為他攻打元朝奠定了基礎,在常遇春、徐達、以及藍玉等大將的打擊之下,元朝被迫退出中原,回到蒙古大草原,回到了他們起家的地方,由於繼承人的問題,他們發生內訌,曾經強大的元朝分裂為韃靼和瓦剌。

燕王朱棣的封地在北平,由於地理位置原因,其經常能與蒙古接觸,深深感受到蒙古人對國家的威脅。所以在政變之後,他取得了國家政權,為了顯示抗擊蒙古的決心,依然將首都遷到了北平,成就了“天子守國門”的佳話。在朱棣平穩國內局面之後,先後五次攻打蒙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為什麼二十多年後瓦剌就迅速崛起,並俘虜了明英宗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明朝國力有限,難以支撐持久的戰爭。在元朝統治時候,統治者對基層民眾的壓迫達到了極致,大量圈地放牧,經濟發展遭到嚴重破壞,並且大肆收刮民脂民膏,供統治者揮霍,基層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之後不統一的農民起義軍為了壯大自己,互相之間攻伐,社會經濟已到崩潰邊緣。雖說朱元璋在位期間,與民休息,社會經濟得到了很大發展,但多年的戰爭給社會留下了創傷,難以短時間恢復。

二是蒙古高原地域遼闊,部落眾多且分散。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所以他們時而聚攏,時而分散。在面對明朝大軍的圍剿時,他們可以化整為零,依靠強大的機動性逃出生天。朱棣在位期間並未統一西域,難以對蒙古部落進行分割包圍,進而徹底解決後患。

三是朱棣的戰爭策略出現了問題。明朝國力有限,難以進行持續戰爭,朱棣只能在策略上下功夫,扶植了兀良哈三衛,在韃靼、瓦剌三者之間玩平衡,讓他們互相攻打,減弱他們的實力。三者之中誰的實力變強,朱棣就發兵攻打,當時韃靼實力強大,朱棣就多次攻打韃靼,最終降伏韃靼,保持他們之間的平衡。隨著明朝實力的衰退,這種策略已得不到強大武力的支撐,就留下了隱患。而瓦剌距離明朝較遠,得到喘息的機會,逐漸強大起來。在打敗韃靼,收服兀良哈三衛後,就順勢南下,攻打明朝,而明朝此時奸臣當道,太監掌權,最終釀成了“土木堡之變”的苦果。





究史明智


朱棣也就是永樂大帝,他幾次征伐蒙古是打的蒙古很是狼狽。但他還是和以前的漢朝一樣,完成了打擊但沒有真的佔領和統治。更沒有將中原文明帶入蒙古,沒有行程文化融合。草原是什麼樣的社會?放下武器放羊拿起武器征戰。而永樂使用的是平衡之道,就是打壓強大的而扶植弱小的。而瓦刺就是很聰明的,先是明目的和朱棣對抗。被狠狠教訓以後就開始抱住大腿,慢慢發展。這也就有了緊緊隔了兩代獵人和獵物就完成了角色的轉換。土木堡也就成為了一個結果,如果當時永樂選擇築城。融入文化,更好的團結事情的結果也就不會變成這個樣子。




該死的風


朱棣對蒙古和周邊實施懷柔政策,平衡蒙古各部,不讓任何一支壯大威脅明朝!


談古論今7333


朱棣確實已經把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打殘廢了。瓦刺部落會崛起應該是託了明朝官僚集團的福。沒有任何人會認為瓦刺會是大明的威脅,他們希望蒙古能壯大一點,安定一點,人口多一點,和明朝多做一點生意,沒有任何人希望嚴重打擊蒙古。好不容易建立的貿易渠道,說破壞就破壞?也就是歷史上常見的“玩敵養寇”。


手機用戶76884995676


短暫的臣服只有在政治上有意義,缺少實際的控制手段,永遠無法真正的馴服北方遊牧部族。古代社會,在社會組織和武器技術上,農耕民族對於遊牧部族只是領先卻沒有代紀的碾壓。永遠都是陷於征服-叛亂的循環。一旦大一統的農耕文明遇到危機,遊牧部族就容易南下入侵甚至入主中原。


圖爸說史


明初征討的是成吉思汗系的東蒙古人而瓦剌蒙古人是來自貝加爾湖東岸泰加森林部落的衛拉特人一六一三年衛拉特部分為四部綽羅斯部杜爾伯特部土爾乎特部以及和碩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