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古詩書法橫著寫與豎寫有什麼要求?

老來樂aA


古詩書法橫著寫與豎著寫有什麼要求?關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

一、橫著寫要求

橫寫是傳統的寫法,自上而下取縱勢,橫寫章法有四種表現形式:

一是橫豎成行。就是豎有行橫成列,這種形式寫法,整齊、清楚、大方、規則,看上去裝飾性很強。

二是有行無列。就是豎有行橫無列。這種形式寫法,行間分明、意態活潑、氣韻生動。如鍾繇的楷書《墓田丙舍帖》等即是。

三是無行無列。就是不論豎還是橫,都不成行列。只見上下左右打成一片,錯錯落落,渾然天成。

四是豎單行。 就是單獨的只有豎的一行,這種形式字數少則二三字,多則五七言,書寫的文字內容是格言警句座右銘等。

二、豎著寫要求

橫式章法的表現形式有三種:橫豎成行、有列無行和橫單行。

一是橫豎成行。同橫式相仿,只是從左向右橫寫,因為工整清楚,尤宜於楷隸書,實用價值大。

二是有列無行。橫式是橫有列豎無行,而直式是豎有行橫無列。有列無行的形式既美觀又實用,最適於行草書。

三是橫單行。篆隸楷諸書,安排儘量規矩勻稱,形式力求整齊清楚;行草書,可以根據字形的大小長短和實際需要來進行布白。

常見的書法格式共有7種,分別為斗方、三開、對幅、中堂、條幅、對聯、扇面。

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通常是由正文,題款、印章三部份構成。題款也叫“落款”、題識。它既是正文的延續或補充,又是構成章法美的重要組成部分。

附圖是選自清代伊秉綬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大盛書法


古詩書法按照古人書寫習慣都是豎著寫的。

先說說古時的豎式書寫: 豎著寫古詩要求首行起首字,必須從右上開始。一列一列字要從右到左排列,一字一字要從上到下書寫。因為,古人開始把文字是刻在或書寫在一片片竹籤上的。按照習慣,古人,應該先把一片片竹籤用線串好再捲起來一捆一捆放好,需要時,再拿來鋪開書寫需要的內容。書寫時,是右手執筆,左手掌控著捲起的竹籤。因此,我們現在無論給人寫豎式信封,貼門對,還是豎式寫書法,按照古人習慣,就是右為上,左為下,從上到下去書寫。信封寫翻了是寄不出去的,春聯貼翻了是讓人笑話的,書法作品如果採用豎式,主題內容和落款都得一致。

再說說現在人們正用著的橫式書寫: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在實踐中感覺豎式書寫有些不太方便的就是,前面寫過的如果墨跡幹不了,那麼只要不採用懸腕方法書寫,有時就會操住前面的字,因此慢慢的人們改變了這種豎式書寫而採用橫式書寫。橫式書寫,要求起始行起始字在左上,一行行字從上到下排列,一字字從左至右書寫,最後落款也是按照這個順序來完成整幅作品。











蓮花佇立


如果是楷書、隸書和篆書,無論豎幅還是橫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橫成行,豎成列,上下左右都要基本對齊,另外,除了對聯內容之外,書寫其它內容之前一定要計算一下,寫多少行,每行多少字,最後一行要剩幾個格,做到心中有數。這幾類書體都不宜寫太滿,未尾一定要留出適當的空白。

再就是落款的問題,落款最忌用同體書法,雖不同體,以上三種書體相互落款亦不合適,最好用行書落款。

如果是行草書,要求就更多一些。無論橫幅還是豎幅,章法上要注意以幾點:

一、字體不要太勻。字的大小均勻,運筆速度一致,缺少變化。行草書法宜大小字錯落有致,疾緩有度。

二、墨色濃淡要有對比。太濃剛板滯無靈氣,太淡則蒼白不精神。

三、注意留白,虛實相宜。行草書法不宜寫得太擠也不宜太散,而要有聚散對比。

四,落款不宜用楷、隸、篆三種字體,最好同體,或著行、草互為落款。

圖示:








秋夜為我長


兩者各有特點,都可以採用,但橫寫和豎寫章法和佈局是不同的。

橫寫是現代書寫方式,古人從來不是從左至右橫寫的,所以沒有“權威的”章法可供參考,而且橫寫也要講究筆畫的內在連續,使之看起來是一個整體,最後落款也要蓋章;

豎寫是古人就用的書寫方式,就遵循毛筆書法的章法就行了。但要注意:豎寫要用繁體字!


BBd正品壞人


你好!

這就要談到書法的篇幅問題了。依據情況寫法各有不同,也不僅僅不限於橫豎兩種格式。格式橫豎皆可,或定扇形,蒲扇團扇形,繪製中堂微縮版等,可看內容。一般古體詩文歌賦適合豎寫,現代文章散句適合橫寫。

請見如下:

書法篇幅格式

由於書寫內容的不同,字數多少的不等,書寫篇幅就要有所不同,紙張就要有大小、橫豎不同的變化。書寫時必須因地制宜,精心設計。書法作品的佈局格式多種多樣,這裡把常見的書寫格式介紹如下:

中堂:也叫整張直幅,用整張宣紙(不裁)豎著書寫,是書法作品中篇幅較大的一種。

條幅:也叫立幅、直幅、立軸,也是豎著書寫的書法作品,比中堂要窄,一般用整張宣紙豎著對開裁一半,或比一半寬一些。

扇面:有團扇、摺扇兩類。團扇上面比較好,摺扇形式獨特成環形放射狀,行距上下寬窄不同,並且每行都圍繞扇軸成斜勢。所書寫文句就要隨形佈局,顯示出摺扇的特點。

冊頁與斗方:為一尺見方的小件書法作品,寫好經過裝裱一般裝在鏡框內懸掛。

長卷、橫幅、橫額:也是常見的書寫篇幅格式,與條幅相反,橫幅用紙橫著書寫,各種書體都可寫,字序一般從右住左。寫春聯時,也常常在大門頭用紅紙寫上幾個字,與上下聯呼應,稱為橫披。

對聯:也叫“對子”。由兩張長方條分別書寫,合起來稱為一幅,右邊的是上聯,左邊的是下聯。對聯文句字數無規定,但上下聯字數要一樣多,要講究對仗、工整。


陳老師愛畫畫


古詩書法橫著寫豎著寫有什麼要求?

書法的創作或書寫,首先確定幅式,也稱款式。一般根據書寫的內容確定書寫的格式,也就是幅式。有以豎向排列的各種形式,也有橫向排列的,還有以弧形、圓形的形式構成的扇面、團扇等。毛筆傳統的書寫格式一般多成豎式,自上而下,由右往左逐行排列。而橫式則可豎寫橫寫任選,一般也是由右往左排列。

具體款式大致如下:

一:中堂,掛在廳堂中間的大幅字畫形式,稱之為中堂。可左右配上條對,也可以單獨掛。書寫內容廣泛,書體不限,是毛筆書法最常用的幅式。

二:條幅,一般比中堂窄,長於中堂。尤以,行草書多采用,以便發揮其行氣貫通的優勢。

三:對聯,也稱楹聯、對子或條對。普遍用於裝飾、喜慶、憑弔之類。一般是懸掛在中堂兩邊或左右壁柱的聯語,書寫內容多是對偶工整、平仄協調的聯語。還有龍門對和琴對,龍門對字數較多要分成幾行寫,上下聯成軸對稱。

四:條屏,也稱聯屛。一般幾幅連在一起,書寫的內容相同,或相近相連,分成幾幅寫組成一個整體。其寬於長的比例一般為1:2,1:3,1:4等。

五:橫幅,指橫向的幅式。亦有橫批橫匾之別。字數較少,一般從右往左寫,多以格言、名言、成語、詩句為內容。

六:扇面,有摺扇面和團扇面之分。因其幅式特殊,摺扇和方團扇均上寬下窄,以折紋為準一般豎寫。

七:手札,也稱之為書札,一般用於書信往來、交流思想和信息的一種方式,書體一般以行、草為主。

八:冊頁,一般裁成正方或長方,尺幅不宜過大,冊頁分單片、單片套裝、摺疊等多種形式。

以上就是書法創作書寫的基本格式。








草根愛書法


古詩書法橫著寫:要求右上角開始寫,然後從上往下寫、從右向左以次排列、最後落款印章;豎著寫方法一樣。



餘老闆YCL


軟筆書法純書法基本都是從右至左,由上而下的寫法,他有一套程式化的佈局形式,在繪畫作品當中的寫法也是從右到左的,但具體要佈局幾行幾列,每行幾字,每行之間的間隔疏密都要研究形式美感。

硬筆書法中,豎寫時由右及左寫,橫寫時從左往有寫


戰狼速寫徐強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徐蔗被曹操用計,反害母親蒙羞,自盡而死,後又礙於情面,身在曹營心在漢,而不是選擇果斷離開,最終一事無成。愚也,故如劉備只用徐蔗沒得諸葛亮,最後別說三分天下,必一無所獲,憂鬱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