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舞動無疆大愛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無數醫護工作者和各行各業的志願者奔赴武漢進行救援,廊坊的文藝愛好者們充分發揮文學藝術記錄時代、書寫時代、謳歌時代的作用,用各種藝術形式生動反映抗擊疫情戰鬥中湧現出來的感人事蹟和偉大精神,用優秀的文藝作品,凝聚國魂民心、奏響民族強音。

“為了你,我拼了命,哪怕面對槍林彈雨。隔著生死的一道門,我保證不離不棄……”近日,一段獨特的手語舞在網絡上熱播。“看到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雄心壯舉,我們創作了舞蹈《堅信愛會贏》,為一線的勇士們加油鼓勁。”廊坊市青少年宮舞蹈教師金磊說。

金磊介紹,《堅信愛會贏》是他和助教老師關旭利用兩天的時間,結合當前市民居家生活的特點,創作的一首幾乎原地不動就可表演的手語舞,“我們先編排了一個個舞蹈語彙,然後組成舞蹈語句,最後構成舞蹈語段。通過簡單的動作把心中想表達出來的感動、震撼抒發出來。”他坦言:“當看到那麼多的留言和轉載時,內心還是很激動的,我看到的是大家凝聚在一起抗擊疫情的決心和勇氣。”

隨後,他和其他老師商量著讓學生們在家嘗試創作舞蹈作品。“我先是在網絡上篩選了多首正能量歌曲,最終確定了《武漢加油》這首歌,鼓勵學生們根據這首歌創作屬於自己的舞蹈。”

之後的幾天裡陸續收到18件作品。“很驚訝,學生們做得這麼好。作品雖然很稚嫩,但可以看出他們有意識地將歌詞相對應的含義用動作表達出來。比如,當歌曲唱到武漢加油時,很多學生用握拳、比心等動作來詮釋。”

廊坊市青少年宮開展“防治病毒 我們在一起”主題徵集活動。截至目前,微信公眾號已展示27期,其中包括優秀手抄報、文章、攝影作品、書法作品、PPT等,並且製作了《防控病毒 我們在一起》動漫宣傳片。

拍出平凡感動

一臺攝像機記錄防疫一線工作人員的溫暖瞬間,“他們雖然都是小人物,但每個人舍小家為大家。在抗疫防疫的日子裡,一直想做點什麼,作為一個影視人感覺有責任在肩上。”廊坊胖子傳奇文化傳播公司導演李凱和工作人員,從出腳本到拍攝用了三天兩夜,從醫生家裡、藥房、小區、社區黨支部、防控卡點等十幾處取景,記錄了發生在文安縣城裡真實的防疫故事。

這部名為《堅守》的短片時長4分53秒,在央視移動網、人民日報客戶端、今日頭條等宣傳平臺播放量超500萬次。

李凱表示,拍攝的時候避免人員集中,演職人員都是單線拍攝,每換一個拍攝場景,我們都要自我消毒。他回憶,拍攝過程中人手不夠,只能一個人頂三個人用,“攝影總監王學兵既是拍攝指導又是攝像師,還兼職設備搬運工和司機。”

李凱和製作團隊體會了一線工作者寒風中的艱守,感受到普通百姓無私奉獻的熱情,“短片中送包子的大媽大叔、藥店老闆都是本色出演,藥店老闆免費發放消毒液也是真實的鏡頭。希望《堅守》能夠被更廣泛轉發,讓大家看到所有人的付出和堅守。”

文安縣左各莊鎮黨委政府找到李凱,與河北簡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文安自媒體左社區共同策劃拍攝了視頻短片《今春》,真實記錄抗“疫”一線工作的生動場景和感人瞬間。

李凱介紹,一線工作人員出現在全鎮每一個角落,一個口罩是全部裝備,“當居民足不出戶等待疫情解除時,他們卻要嚴陣以待,他們是這場‘戰役’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短片《今春》全面展現左各莊鎮人民戮力同心、共克時艱的精神風貌,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繪就英雄本色

廊坊民進開明畫院的畫家們迅速行動,用畫筆記錄感人畫面。院長張玉華介紹,自疫情發生後,畫家們助力抗擊疫情,表現形式多種多樣,用國畫、油畫以及素描來表現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或是生活中的感人瞬間,“創作都是以現階段發生的事情為創作主題,內容大多來自新聞報道,我們隨時關注最新的報道,隨時進行創作。”

“衝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都有他們特殊的使命,而每個畫家也用各自特別的繪畫語言,呈現出當下的情況。”張玉華說,除了油畫和素描的形式,許多畫家選擇用國畫形式創作。

張玉華的《恩情》就是為了通過治癒患者出院和醫護人員的擁抱這一溫情的時刻,表達對他們的感激。杜志強的《白衣英雄》展現了醫護人員和“死神”生死競速。劉曉潔的《最美的臉龐》展現的是醫護人員“整裝待發”奔赴戰場的樣子。

截至目前,廊坊民進開明畫院創作了200餘幅關於抗擊疫情的繪畫作品。

病毒無情人有情。一幅幅生動的畫卷猶如一股股磅礴力量,鼓勵著每一個人與疫情戰鬥,直到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