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鐵娘子”織密社區防疫網

<table> “鐵娘子”織密社區防疫網

黃秀英(右)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table>

“竹園路是市場的重要出入口,要從嚴把好關卡,確保不漏一人!”“現在是復工復產的關鍵時刻,我們要繼續加強對商鋪、居民樓的宣傳,督促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在廣州增城中新社區隨時可見黨委書記黃秀英忙碌的身影,她就像一個不停轉動的陀螺,有條不紊地處理好每一項工作。

忙碌奔走在社區的大街小巷,無時無刻不戰鬥在防疫最前線,勤勤懇懇的黃秀英背後,代表的是一群紮根基層、服務社區的黨員先鋒,他們用自己的辛苦指數守護群眾的健康指數,將黨旗插到防疫復產第一線。

服務基層社區20多年

在本該闔家團圓的新春佳節,平時工作繁忙的黃秀英放棄在家裡陪伴兒孫的機會,義無反顧地投身於疫情防控工作中。從年三十開始,她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緊鑼密鼓地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不分晝夜地堅守工作崗位,這一堅守就是一個月。當孫子打電話問她:“阿婆,我很快要過生日,您能回來陪我嗎?”面對家人的期盼,黃秀英頓感愧疚。

黃秀英從1996年開始在中新社區居委會工作,20多年來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熱誠服務社區居民。

社區防疫工作難度大、責任重,黃秀英告訴記者:“最近一個月老失眠,而且在社區進行封閉式管理過程中,守關卡的同事有時遇到特殊情況,凌晨1點多打電話過來問是否放行。這要詳細瞭解情況,既守好轄區大門,也要為復工復產提供保障。”

做通居民思想工作

中新社區地處廣州增城中新鎮,常住人口7600多人,面對著流動人口多、商戶多等諸多因素,疫情防控難度極大。

社區是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主戰場,黃秀英結合轄區實際,帶領社區黨員幹部和工作人員嚴防死守,一絲不苟織密社區防控網,全面落實疫情排查、群防群治、宣傳勸導等攻堅工作。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來穗人員陸續回到中新社區,社區教師村為保障居民健康安全,不讓外來人員進入小區。然而來穗人員的合法權益以及企業復工復產需要得到保障。黃秀英和居委會的黨員幹部先後10多次與教師村居民代表深入溝通,做通居民思想工作,尋找兩全答案。

“如果企業員工無法復工復產,我們衣食住行都無法保障。外來人員只有上班才能養家餬口,這個時候我們更應積極支持和配合政府的工作,一起共渡難關。”在黨員堅持不懈上門調解下,教師村居民代表在晚上10點多回覆電話給黃秀英:“黃書記,大家都覺得你講的有道理,我們同意符合條件的返穗人員進入本小區,我們堅持做好值守工作,保護好大家的小區。”

當好社區“大家長”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開展,中新社區防疫卡點由原來的3個增加到6個,面臨防控力量不足、防疫物資短缺等難題,黃秀英發揮“頭雁”作用,帶頭髮動社區黨員和在職黨員參與防控卡點值守、開展防疫宣傳,想方設法籌集防控物資。

廣州市廣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黃新明、溫笑芬通過黃秀英得知中新社區物資緊缺後,主動捐贈消毒酒精30罐,緩解社區消毒物資的燃眉之急。教師村7名退休黨員教師自發成立防疫小組,負責該片區防控卡點值守。還有不少人以個人微小的力量參與到守護家園的行動中。

中新社區工作人員郭勇輝說:“黃書記是我們的‘鐵娘子’,也是社區的‘大家長’,很有號召力!”在黃秀英等黨員幹部堅守防控一線的感染下,中新社區人人都是防疫員,個個都是戰鬥員,面對疫情他們不退縮,齊心合力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南方日報記者 朱偉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