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如何拍攝動感模糊的照片?

無敵馬克兔


動感模糊的照片,我的理解應該是主體事物運動背景徑向虛化的那種照片,給人一種動態的感受。

1、這種照片需要觀測主體事物的速度,它決定了你的快門速度,儘量和主體事物速度一致(注意:防抖不好建議不要低於1/50秒,還需要多次聯繫)

2、選擇運動連續對焦模式

3、拍攝時手持相機與拍攝主體事物同方向一起轉動身體(需要多次練習)

4、選擇高速連拍模式(一次多拍幾張,選擇你需要的)

大概就是這樣,需要多次練習,一定會有收貨[呲牙]



夕陽收割機


你好!

關於動感模糊,這是PS後期的一個濾鏡效果,但是我也能理解你想要的那種感覺和效果。

這裡面有個訣竅就是,快門要慢一點,快就是凝固,慢就是重疊的軌跡,這也就是動感模糊的精髓之所在。

很多攝影師只有在拍攝體育活動或快速移動的物體時,才會想到捕捉動感場面。

但其實在任何題材的攝影中,強調動感元素都可能帶來別樣的趣味,即便動作很小、很慢甚至不易察覺,我們就來說說捕捉動態模糊影像的技巧。

Bikeracer 拍攝

降低快門速度

Mugley 拍攝

出現動態模糊效果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相機快門打開的時間足夠長。

讓相機的影像傳感器能夠“看到”拍攝對象的持續動作、而不只是動作某個瞬間。

因此捕捉動態影像的第一條技巧就是,選擇較慢的快門速度。

如果快門速度很快(比方1/4000秒),那基本上不太可能會拍出動態效果(除非拍攝對象運動極快);而如果選擇較長的曝光時間(比如5秒),那麼拍攝對象不用移動太長距離,你就能看到模糊的效果了。

Camil tulcan 拍攝

快門速度到底應該設置成多少?

當然這得看拍攝對象的速度了。在相同的快門速度下,一隻爬行的蝸牛和一輛開動的汽車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

在確定快門速度時還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就是,在你拍攝的場景中有多少光線。

更長的快門時間就意味著會有更多光線通過鏡頭進入相機,這可能會導致過曝。後文中我們會講一些減少光線進入並讓你能夠選擇更長快門時間的辦法。

那麼,到底應該把快門速度設置成多少才能在影像中表現出動感呢?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根據拍攝對象運動速度的不同、你所希望的動態模糊的程度以及拍攝對象的光照情況,快門速度的設定顯然也會大不相同。其中關鍵就在與嘗試不同的快門速度所帶來的效果(在這一點上,數碼相機是理想之選,你可以想拍多少就拍多少,不會增加一分錢的成本)。

保持相機穩定

拍攝動感影像有兩種方式——拍攝對象在移動,或者相機在移動(或者兩者都在移動)。拍攝對象移動是其中比較簡單、容易成功的一種。

拍攝對象在移動 Brian Auer 拍攝

在拍攝這種照片的時候,要儘可能地保持相機完全靜止,否則在拍到的照片中,除了主體模糊之外,由於快門時間較長,你會感覺整張照片都是虛的。

不管是架在三腳架上,還是把相機放在其它靜止的物體上(可以考慮用快門線,或者用延時自拍模式,它們都能防止因為按動快門而導致的相機抖動),總之要儘可能保證相機完全靜止。

快門優先模式

Andrew Stawarz 拍攝

如前所述,在拍攝這種突出動感的照片時,最重要的設置之一就是快門速度。

對快門速度做哪怕是很小的改變,也可能對最終的影像造成巨大影響。因此要在一個能夠完全控制快門速度的模式下進行拍攝。

也就是說,要麼把相機設置成全手動模式,要麼就設置成快門優先模式。

在快門優先模式下,由你來決定快門速度,而相機則根據光照情況確定其它設置(如光圈)從而確保照片得到良好的曝光。快門優先模式非常方便,它能保證讓你得到想要的動態效果,同時又能讓照片獲得基本良好的曝光。

當然如果你有信心搞定光圈 – 快門之間的平衡關係,你也可以選擇全手動模式。

如何在光線較亮的情況下進行長時間曝光

Andrew Morrell 拍攝

之前提到,長時間曝光(慢速快門)的作用之一就是讓更多光線進入相機。有些時候,這可能會導致照片曝光過度。

下面將介紹3種應對方法(當然還有第4種辦法,就是等光線出現變化,比方等到天色變暗。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包含動感模糊影像的照片都是在夜間、或是晨暮時分拍攝的。

小光圈

那麼怎樣才能減少進入相機的光線、從而彌補長時間曝光帶來的影響呢?把光線進入相機時穿過的那個孔變小,怎麼樣?這其實就是調節光圈的本質。

如果你用快門優先模式拍攝,那麼相機會自動為你設置光圈——但如果你用的全手動模式,那麼就要根據你所增加的曝光時間,按比例縮小光圈。

其實這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因為在相機上,光圈和快門速度都是按“檔”設置的。

你把快門速度放慢一檔,就是把曝光的時間增加了一倍(比方從1/250秒放慢到1/125秒),進入相機的光線就多了一倍。

光圈設置也同樣如此,你把光圈縮小一檔,那麼快門打開時的大小就減少了一半,因此進入相機的光線也減少了一半。這就好辦了,不管你把哪個設置調整了一檔,你只要把另一個也調整一檔就可以了,進入相機的光線總量還是保持不變,照片還是可以得到良好的曝光。

降低感光度(ISO)

解決長時間曝光帶來的光線過量的另一個辦法就是,調整相機的ISO設置。

ISO會影響到數碼相機影像傳感器的敏感度。較高的ISO設定讓傳感器對光線更加敏感,較低的ISO設定則讓傳感器的敏感度降低。

設置較低的ISO值,這樣就可以選擇較慢的快門速度了。

中灰鏡

這種濾鏡會減少通過鏡頭進入相機的光線,從而讓你能夠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

這就像是給你的相機戴上墨鏡(事實上還真有人在沒帶中灰鏡的情況下用墨鏡臨時代替的)。

比方說你在光線明亮的環境下拍攝一幅風光片,你想要用慢速快門來表現雲的動感,結果慢速快門很可能就導致照片嚴重過曝了。

這時候中灰鏡就能幫上很大的忙,它能讓你用慢速快門獲得適當的曝光。

不少在白天拍攝的動態模糊影像都是依靠中灰鏡完成的。

另一種具有類似作用的濾鏡是偏振鏡。

不過要記住,偏振鏡不光會減少光線,它還會影響照片的其它方面(比如減少反光、倒影,甚至改變天空的顏色——這未必是你想要的效果)。

另兩種值得一試的技巧

Ijon 拍攝

如果你要捕捉具有動態模糊效果的影像,那麼還可以試一試慢速同步閃光。

這種手法結合了長時間曝光和閃光燈的使用,於是被閃光燈照射的物體會凝固在畫面中,而其餘部分則會模糊。

Pixel Addict 拍攝

另一項值得嘗試的技術就是追焦。

讓相機追隨移動的物體,儘量讓它們保持相同速度(當然這基本上是做不到的,但是你總得盡力去做,對吧),在運動中按下快門,這樣主體會清晰聚焦,而背景則會產生動感模糊的效果。

這就是兩個相對勻速運動的物體是靜止的應用。

本文大多數素材源於網絡,希望對你有幫助。


好攝丹


你可以去拍攝行人、騎自行車的人等等,這類運動速度慢的元素,用稍微慢一點的快門速度就能拍出來了。這樣不用三腳架就能拍出動感照片。

拍攝時快門速度較慢,所以在拍攝時儘量夾緊雙臂,握好相機,因為稍微動作大點整個畫面就都模糊了。





澤西陶


你好,你所說的動感模糊,是拍出物體運動的軌跡,體現動感,下面結合幾張我拍攝的照片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拍攝方法;

下面這張照片,表現飛馳的汽車,拍這類照片,主要是要控制好快門速度,這幾張快門速度大概在1/40秒左右,然後追焦拍攝

下面這張照片,在西安市回民街拍的,師傅在製作牛皮糖,同樣是控制快門速度,這張照片的快門速度1/60秒,要保證手持不虛,而且要保證製作的師傅不能虛。在師傅抖動的一剎那按下快門

下面這張照片,是連拍,快門速度1/100秒,光圈f8,慢慢靠近鳥,野生的鳥,人靠近了就會飛,扇動翅膀的速度很快,1/100秒,定格了剛要起飛的鳥的身體,但是翅膀是虛的。

最後總結一下,拍這樣的照片的核心問題就是快門速度,根據被攝主體的運動速度調整快門速度,多試幾張。


王博的行攝筆記


首先要選擇好拍攝的背景,例如樹木、花草、房屋等色彩斑爛的地方。切忌背景色調單一。

把相機設定為手動檔,快門設置1/8秒至1/60秒左右,具體要根據拍攝角度而定。如果拍攝對象與拍攝呈90度角時速度宜稍快,角度45度時可以稍慢些。另外還要根據拍攝對象的移動速度進行調整,對象移動速度快,快門速度也要快,移動速度慢,快門速度也要慢。


異度之刃


首先,可以使用調整快門速度,虛化運動物體,和使用光圈虛化背景這些方法都可以拍攝動感模糊。

利用調整快門速度虛化畫面裡運動中的物體,使畫面呈現出一種動靜結合的效果

通過調整快門速度來拍攝,主要是虛化模糊運動中的物體,所以來回走動的人不管遠近都不會影響被攝主體,在拍攝中可以用廣一點的焦段視角來拍攝,以展現被攝主體所處的環境,動感模糊強調的是快門速度,為了更好的控制快門速度與其他拍攝參數,可以選擇M檔手動模式來拍攝。

如果拍攝場景光線不是很強烈,可以先不使用減光鏡,通過調整快門速度與光圈來拍攝。可以使用較小的光圈比如F18左右的,儘量不要高於這個數值的光圈(F20以上的光圈),因為太小的光圈拍出來的畫質不理想。ISO保持最低數值。然後通過觀察測光表來調整快門速度,只要測光表處於零刻度的附近,基本上曝光就算正常。

通過調整,當快門速度低於1秒時,拍出來就會有一些動態模糊的效果了。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丁丁炒麵是我


最簡單的方法 你用個三腳架 用比較大一點的光圈鏡頭 然後對焦 你想人實的地方 然後把把光圈放小 快門稍微放慢 這個參數自己設定 一般快門不要低於25 然後按快門的一瞬間 迅速變焦 然後就成為你需要的圖了





溫柔坦誠的你


拍這樣的照片重點是要把快門速度調慢,然後把光圈,感光度都調好,先拍一張看看拍的照片是否正常,就是不能太亮也不能太暗,然後站到馬路上,拍過往的車輛或者騎電動車自行車的人,走路的不行哦,速度太慢了,選中目標以後,相機對準你的目標按下快門,然後跟著他運動的軌跡移動相機,速度要快,要穩,就可以拍出來啦。我是在家門口一個小巷子拍的,對象運動速度都比較慢,如果拍高速行駛的汽車,那視覺衝擊力會更強。




攝影師滿媽


你可以利用低速快門可以拍攝出動感的運動模糊效果。例如,運動員的高速奔跑的場景,可以用相對較低的快門速度——根據不同題材設置在1/30秒到3秒之間,拍出帶有模糊的運動瞬間,體現出速度感。

還可以利用追焦技術,追焦攝影也叫搖拍,是一種特定慢快門的攝影技巧,通過設備鏡頭與目標物體幾乎平行平穩同速的跟蹤目標運動軌跡拍攝手法來實現模糊背景突出主題的效果,會讓照片看起來很有動感以及強烈的視覺衝擊。




綏德漢中漢


左右跟焦、前後推拉,快門在50到100分之一就差不多,手一定要端穩相機,多練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