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走進宿州市埇橋區大澤鄉鎮生產第一線

本報宿州訊(朱明剛)好雨知時節。2月28日,毛毛細雨,悄息無聲地飄落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皖北大地的田間地頭企業工廠,呈現出不一樣的生產圖景。在宿州市埇橋區大澤鄉鎮幸福村的沱河大堤上,該村黨總支書記丁波和村民一道戴著口罩,帶著鐵鍬,扛起鋤頭,在沱河大堤上種植桃樹。

衝出“危機”搶抓“先機”| 走進宿州市埇橋區大澤鄉鎮生產第一線

沱河是宿州市水汙染防治的重點河流,為確保河流水質達標,營造水清岸綠的優美環境,去年已進行了清淤和河沿整治,眼下雨水充足,正應抓緊植樹。2月21日,在大澤鄉鎮政府的組織下,搶抓有利時機,相關人員開始陸續在河堤進行打穴和栽植。丁波和技術人員等專家到所轄的5公里河堤上指導,併到現場宣傳如何做好自我防護等知識。

衝出“危機”搶抓“先機”| 走進宿州市埇橋區大澤鄉鎮生產第一線

雨水過後,“二月春耕昌杏密,百花次第爭先出。”眼下,正是疫情精準防控和復工復產春耕春播的關鍵時期,對大澤鄉來說,以不等不靠的士氣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春耕春播,確保戰“疫”和復工復產春耕春播兩不誤,確保今年經濟有個好收益。

“為確保4月份育苗、播種等工作順利展開,大澤鄉農技部門鼓勵農民通過電話、網絡預訂等方式籌備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確保農資供應配送及時順暢。加強農技指導服務,積極開展非集聚性春耕備耕培訓。”大澤鄉鎮農技站負責人說。

衝出“危機”搶抓“先機”| 走進宿州市埇橋區大澤鄉鎮生產第一線

在大澤鄉鎮和諧村的博宇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丁五寶眼裡來看,當下正是他的養殖廠擴產的時機,目前存欄30萬隻鵪鶉,去年下半年又新建了三個養殖棚,馬上再過半個月又有15萬隻孵化好的鵪鶉運送來,爭取三月底達到新進25萬隻鵪鶉。而他位於宿州百大農貿市場的店鋪每天銷售鵪鶉蛋在3噸左右,雖然疫情期間受到一些影響,但是他還是滿懷信心。

距離鎮政府不遠的宿州市超晟文具有限公司,從這家企業大門進入,例行嚴格的登記、測溫、消毒等一道道必須履行的程序後,在生產線前見到了該公司總經理劉雙超,他正忙碌著按照生產單對生產線進行安排。

“眼下從宏觀看是阻擊疫情最吃勁的時刻,對於復工復產的企業來說,也是最需要拿出韌勁頂得上去的關鍵時刻,只有拿出到位的舉措才能力分兩頭,做到防控疫情和復工穩產兩不誤。”大澤鄉鎮副鎮長王猛如是說。

生產區域內的生產線機聲隆隆,員工各司其責堅守在操控臺前,繁忙中透出井然有序。“防控疫情要求人與人須保持一米多的間距,我們員工的間距都在十米以上。”王猛說。舉目四顧,偌大的生產區域裡十幾名員工忙碌地工作著。

衝出“危機”搶抓“先機”| 走進宿州市埇橋區大澤鄉鎮生產第一線

“公司於2月24日開動機器,這都是年前的產品訂單,能生產到4月份。現在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圍繞全年生產目標努力實現首季的‘開門紅’。”劉雙超的一席話,抖出這家企業在復工復產中搶先一步、棋勝一招的“包袱”。

當下,大澤鄉鎮復工復產春耕春播緊促而鏗鏘的足音,已宣示出“春暖花開”的節點已然臨近。在統籌防控疫情和復工復產春耕春播的大戰大考中,大澤鄉鎮於“危機”中搶佔了發展的“先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