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平凡的世界》:人生的意義都是奮鬥出來的

路遙的一生是永不休止的奮鬥出來的,“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自幼家貧過繼給大伯,克服種種苦難上完了初中,在此期間犯下了稱之為夢魘的錯誤,使他的大學之路頗費周折,但是他沒有灰心喪氣,沒有輕言放棄,經過多方爭取,在女友林達的資助下上完了大學。路遙畢業後被分配到《陝西文藝》當編輯,屬於省級的事業單位,這個結果與他在大學期間的不懈奮鬥是分不開的。

《平凡的世界》:人生的意義都是奮鬥出來的

身處苦難的路遙

從《驚心動魄的一幕》到《人生》再到《平凡的世界》,路遙一次次的攀登著文學的高峰。特別是以排名第一的成績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平凡的世界》,是路遙一生永不休止奮鬥的最好證明,更是他對黃土的深情地奉獻。路遙花了6年時間,寫了一部六卷、一百萬字,全景式反應中國當代城鄉社會巨大歷史變遷的史詩性小說。它是一部輝煌史,更是一部奮鬥史,孫玉厚家的四個子女,通過不同的奮鬥,有了不同的人生歸宿。大女兒孫蘭花紮根黃土地,成為了一名家庭婦女;大兒子孫少安,通過辛勤的勞動和敢拼敢闖的勁頭,發家致富,成了當地的“首富”;小兒子孫少平,讀書豐富精神,擁有獨特見解,在外闖蕩磨礪堅韌的品質,成長為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小女兒孫蘭香考入高等學府,跳出了農門,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人生的意義都是奮鬥出來的

《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和孫少安/劇照

苦難和憂愁是人生的和諧曲

人無壓力輕飄飄,只有經歷了苦難和憂愁的生命,才會厚重。不經歷風雨,永遠看不見彩虹,不經歷磨難,永遠不知道生命的意義,永遠不會品嚐到幸福的甘甜。

在《平凡的世界》中田潤葉從小家庭條件優渥,畢業後就有正式工作,可謂是順風順水,當失戀後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痛苦當中,折磨自己也折磨別人。當得知丈夫李向前因為自己喝酒出車禍失去雙腿的時候,田潤葉一下走出了深重的悲傷,理解了幸福的意義,體悟到了生命的真諦,瞬間獲得了成長。

《平凡的世界》:人生的意義都是奮鬥出來的

《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潤葉/劇照

田潤葉的同學杜麗麗,出生幹部家庭,畢業後不僅有正式工作,還和有為青年武惠良結了婚,家庭幸福,美好和諧。但是杜麗麗沒有經歷過苦難,不知道幸福來之不易,為了追求所謂新時代的思想,滿足自己精神世界,和古風鈴跳起了“愛情三人舞”,最終失去了愛自己的丈夫,美好和諧的家庭。

田潤葉和杜麗麗的經歷完美地詮釋了苦難的必要性,只有經歷苦難,才知道幸福來之不易,才會倍加珍惜。生命裡有著多少的無奈和惋惜,又有著怎樣的愁苦和感傷?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懈的奮鬥,在奮鬥中戰勝苦難,緩解憂愁,拋棄感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掌穩人生之船,將它駛向幸福的彼岸。

《平凡的世界》:人生的意義都是奮鬥出來的

只有不懈奮鬥才能掌穩人生之船,將它駛向幸福的彼岸

奮鬥永遠是人生的主旋律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說:“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書中的主人公孫少安和孫少平無疑是兩個通過奮鬥實現自身價值的成功典範。

孫少安13歲就輟學回家和父親一起支撐千瘡百孔的家。通過不懈的奮鬥,他戰勝了貧寒,開辦磚廠,成為雙水村第一個萬元戶。面對磚廠倒閉,欠下銀行的鉅款,揹負每日劇增的利息,拖欠鄉親們的工資,他沒有倒下,而是繼續奮鬥,最終成為了雙水村的“首富”,徹底擺脫了家庭貧困落後的面貌。

《平凡的世界》:人生的意義都是奮鬥出來的

奮鬥中的孫少安

孫少平不甘於在農村操磨一輩子,外出闖蕩,在黃原攬工的時候,風餐露宿,受盡了白眼,品盡了世態炎涼,他沒有向苦難屈服,而是在奮鬥中磨礪了心性,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就是眼界開闊、不流於俗的田曉霞也佩服他戰勝苦難的意志,勇往無前奮鬥的精神,並情根深種,愛上了孫少平。

倘若人生一馬平川,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成功人士就是不斷奮鬥才取得不凡的成績。28歲的俞洪敏28歲被北大開除,冬天拎著漿糊滿大街貼招商廣告,通過不懈努力,造就了今天的新東方;任正非,1987年被騙200萬,被公司除名,妻子與他離婚,通過不懈努力,如今華為公司已經享譽全球;馬雲屢次求職,因相貌“超醜”被拒,4次創業失敗,被人當作騙子,如今又再次蟬聯中國首富。

《平凡的世界》:人生的意義都是奮鬥出來的

奮鬥的成功者

歷經千辛萬苦而釀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得更有滋味。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每個人奮鬥的起點是不一樣的,也許你奮鬥一輩子才能達到別人奮鬥的起點,也許你的奮鬥充滿了荊棘和坎坷,但是我們堅信奮鬥是人生的主旋律,沒有人不奮鬥就輕鬆取的成功的,奮鬥過程越艱辛,它給你的饋贈就越豐厚。

只有奮鬥,人的精神才能夠昇華

在《平凡的世界》的第三部中在雙水村出現了以孫少安為首的修繕學校的一派,和以劉玉升為首的修建廟宇的一派。劉玉升好吃懶做,不努力奮鬥,光景一爛包,靠坑蒙拐騙為生,只知道自己的利益,最終不得人心。在奮鬥中,孫少安深知沒有文化的苦,他不想讓雙水村的孩子再受苦,他動員鄉親和自己一起出資修繕了學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他的這個舉動是造福後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平凡的世界》:人生的意義都是奮鬥出來的

孫少安修繕學校

有人將奮鬥等同於金錢的追求和地位的獲得,一旦不能功成名就,就覺得奮鬥沒有意義。但是人的一生不是看你貧窮和富有,而是看你都做了些什麼。有的時候努力奮鬥了,但是不一定能獲得想要的結果,正所謂:“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不是每一次奮鬥都能收穫理想的結果,但是隻有永不休止的奮鬥,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謝,也是壯麗的凋謝。所以說:“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即使你內心沒有一尊明月,也要給自己留下一方皎潔。”

《平凡的世界》:人生的意義都是奮鬥出來的

金錢名利不是奮鬥的唯一目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生命的意義就是為了自己內心的理想而不懈奮鬥,只有這樣才能把辛勤的耕作當作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穫的指望,也依舊心平氣和的耕耘。在默默無聞的耕耘中,精神就會從瑣碎生活中得到昇華,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無不如此。

當我們迷茫、無助、失去人生航向的時候,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奮鬥,在奮鬥中戰勝苦難,磨礪意志,昇華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意義的度過自己的一生。

你在人生低谷是如何走出來的?是奮鬥嗎?還是有更好的方式,請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