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怎麼評價劉邦和項羽?

漠凡星


劉邦是一個善於用人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英雄。項羽是一個剛愎自用,輕信多疑的悲劇英雄。

劉邦在稱帝以後,有人曾經問他為什麼成功?他說,我之所以得天下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人皆人傑,我能用之,此我所已取天下者也。從這裡可以看出劉邦是一個非常善於用人的人。大家都知道一個有氣度的領導更容易得到下屬的擁戴,所以豁達大度的氣度是劉邦事業成功的第二大關鍵。否則蕭何張良,平等無數能人不可能聚集在他的周圍。“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一生只有一首詩,但卻千古流傳,因為這句話非常的磅礴大氣,也表明了劉邦的非凡氣度。不僅如此,劉邦也非常能聽得進別人的建議。當年劉敬勸他不要建都洛陽,要建都長安,他立刻就去長安。鴻溝劃界,項羽引兵東退的時候,他也想到長安城去休息,張良說什麼條約不條約,要進攻,他就立刻聽了張良的話向東進攻;韓信要求封假齊王,劉邦說不行,張良踢了他一腳,他立刻改口說,他媽的要封就封真齊王,何必要假的……

而項羽雖然擁有卓越的才能,可是卻輕信多疑,婦人之仁,不聽從范增的忠告,在新鴻門宴時,劉邦的幾句辯護之詞,幾句看似甜蜜的言語,項羽為之喜悅為之興奮。他原本對劉邦的怒氣似乎在這一瞬間化為烏有,範曾的那意味深長的眼神他卻置之不理,讓自己迷失在劉邦的甜言蜜語和他自己與日俱增的狂妄心上。如此的剛愎自用,從而失去一統天下的良機。

然而他又是一位悲劇式的人物,秦朝滅亡自稱霸王,忙於分封諸侯,扶持六國貴族的殘餘勢力,違背了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造成了混亂割據的局面。他行為殘暴坑殺秦降卒20萬,入關後火燒秦宮大火三月不息,他燒殺掠奪的暴行,違背了人民的意志,是他戰敗的根本原因。“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這首詩是對項羽的真實寫照。

古語云,成者為王敗者寇。滾滾歷史長河水,不以成敗論英雄。




阿彧說


項羽和劉邦這兩個歷史人物,他們都參加了反抗秦朝起義,滅亡秦王朝的戰爭。兩個人後來為了爭奪天下,進行了四年楚漢戰爭。最後項羽兵敗自殺。開始的時候是兄弟,後來是死對頭。

一個是失敗的英雄,一個是成功的小人,一個是真正的英雄,一個是地道的無賴。或許很多人都有這種評價,但是我不是這麼認為的。

首先來看看項羽的評價

李清照詩作:“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對項羽有了極高的評價。在軍事上非常有才華的項羽在政治上卻是非常的幼稚的,為人處世全憑心情,聽不進去謀臣的勸諫,剛愎自用。(鴻門宴可以看出)

項羽是一個殘暴之人,在入關的時候竟然屠殺了20萬秦國軍隊,使秦國上下沒有人不恨他的。韓信曾經在說項羽婦人之仁,也就說項羽恭敬慈愛。

項羽功績累累,殺敵無數;英勇無畏,身先士卒;急中生智,破釜沉舟,為破秦立下了汗馬功勞。鴻門宴上,他優柔寡斷,起了婦人之仁,又念起了舊情,這恰恰被劉邦利用了。

在看看劉邦的評價

劉邦入關滅秦後,不僅對百姓秋毫無犯,而且還與民約法三章;百姓持牛羊酒食犒勞,劉邦也婉言謝絕。這些舉動,贏得了民心。項羽入關則殺死了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焚燒了王宮,將金銀財寶和美女搜刮一空。

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

得到天下後,害怕功臣謀反,奪了他的大漢江山,利用了各種藉口除掉了異姓功臣。有難同當,不能有福同享。

人誰無過,可以看出劉邦並不是想象中的小人,而大英雄項羽也並不是沒有缺點。






小史微課堂


《自由體詩》

——(劉季與項羽)

評價沒有項羽高,卻因逼死項羽驕。

小兒出身雖市井,終究登上帝王寶。

——(項羽)

失敗英雄是霸王,劉季只宜站一旁。

各種情懷悲中勁,虞姬虞姬此生傷。

——(劉季)

初本無意去當頭,奈何眾人齊肩溜。

暫且代領大哥位,幸來竟將天下收。

——)後人皆仰慕項羽,而毀謗那劉季兒。



如若天風


劉邦就是靠耍流氓發家的,不過能成功就沒那麼講究,俗語“英雄不問出處”嘛。並且有識人、籠絡人的才能,挺有心思的,在亂世中活命尚且困難,他還算是白手起家,多困難可以想象,後來稱帝后集中權力,足以看出來他的精明與狠辣。



項羽算是歷史上最出名的“王”,勇猛過人,年少時就南征北戰,征戰沙場,有英雄那種氣概,手下也都是猛將,但是謀士不多,但沒有正確認識審視自己的能力和身邊的人。單從最後他的不過江,烏江自刎就看出來了,要是劉邦早就跑過去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史記》有點傾向於抑劉贊項


淺思少年


劉邦和項羽。這些都是歷史上著名的人物。他們生長在同一個年代,他們又都是楚國故人,他們是推翻暴秦的主要力量。他們又是權力的主要的競爭對手,劉邦和項羽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異。劉邦本人出身貧寒,到40多歲的時候還還一事無成。劉邦是一個很義氣的人。他身邊有很多信得過的朋友。這些人。互相幫助,互相扶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在以後政治鬥爭中,起到了重了重要的作用。劉邦善於用人,劉邦意識到用人的重要性。他廣羅天下人才。張良、韓信都成為他平定天下的重要的人物韓信。更是為他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的戰略意識比較強。戰術也比較靈活。劉邦靠團隊的力量取得天下。而項羽比較輕敵。個人比較孤傲。有勇無謀。不能聽信謀士的意見。所以。在以後的。戰爭中,逐漸處於是頹勢,以至於自刎烏江。項羽成為天下英雄失敗的案例。項羽是被後人最為惋惜的英雄之一。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句。詩詞。正是對項羽惋惜的真實寫照。





耕讀世界


如何評價劉邦和項羽?

中國歷史歷來只以成敗論英雄,項羽確是個例外,他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我們都承認他是英雄。雖然有太多的遺憾,但他的歷史功績卻無人可以抹殺,他是反秦起義首領,傑出的軍事家,戰神,叱吒風雲,勇冠萬夫,千古不二,一生創造了太多的軍事奇蹟,鉅鹿一戰,打敗了大秦帝國的主要軍事力量,徹底動搖了秦朝的統治。非項羽不可以亡秦。彭城一戰,以三萬幾乎殲滅了劉邦56萬大軍,劉邦也差點被活捉。由於政治上的不成熟,剛愎自用,不會用人容人,最後敗了,卻雖敗猶榮,死亦死得悲壯悽美。他是永遠的英雄。

劉邦是勝利者,勝利者是不可以譴責的。

雖然劉邦有太多的缺點,但他豁達大度,知人善任,情商冠絕古今。雖岀身草根,卻是真正統一中國的人,是創造漢民族的人,是漢文化的保護髮揚者。




又新閣讀史


劉邦是天生的首領,項羽只是一個臣子,如果不是司馬公同情項羽,今天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項羽身上那股英雄氣,應該叫感性,不是一個政治家應該有點氣質,只能做個草莽之人。相比之下,劉邦才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救一國與一人的差別。


Hickaizen


項羽大開歷史倒車,廢除始皇的封建郡縣制度,復辟野蠻落後的西周奴隸分封制度,項羽殺光了秦始皇后代,使得秦始皇今天后代絕戶斷子絕孫。劉邦繼承先進的秦代封建郡縣制度,把土地分給人民,推進社會進步,以無為而治天下,讓萬民休養生息,並善待項羽後人,使得項羽今天有150萬子孫後代。誰是君子,誰是惡人混蛋,一目瞭然。天下的老百姓誰也不想再回到過去做奴隸,都想分田地當農民,所以人民都支持劉邦,反對項羽,最後項羽焉能不敗?


洛神崑崙


劉幫雖然武藝不精,韜略不全。但攏落人才,利用人才,把下屬才能為自己所用,取得了天下。例如蕭何能籌備糧草和兵源,使劉幫軍隊有足夠後勤保障。張良在軍事方面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才。韓信有統兵百萬之才,有這些人才為劉幫打天下,沒有不勝之裡。而項羽一勇之夫,就一個範曾謀土。言不聽,計不從,離他而去,為有不敗之埋。在鴻門宴上要聽範曾一言殺了劉幫,那麼歷史也就改寫了。


黃玉常


毫無疑問,劉邦和項羽都是英雄,只是英雄所重不一樣。劉邦的英雄之處在於馭人,而項羽的英雄之處在於個人英雄主義。大多數人都喜歡自己是英雄,所以喜歡項羽的多,特別是文人騷客多喧染,比如"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但劉邦開創了大漢四百年基業,至少是值得佩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