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防疫宅家期間,各位家長陪孩子一起共同閱讀了哪一本書?有何收穫?

豐文豐語


兒子六年級,平常閱讀的書籍大多由我推薦,文學性強的,科學性的,地理歷史類的,都涉獵一些。

寒假中我陪他閱讀的是《世說新語》,小學課本中涉及的古文不多,古文的文法、釋義和現代文不同,早一點了解和掌握對將來的語文學習有好處。因為古文之於他來說,還是枯燥了些,所以與他一同讀,互相探討,更有學習的動力。

寒假他自己讀完了原版的《氷滸傳》,閱讀效果也還好。


曉看青絲


這個寒假很特殊,讓我們都有機會停下匆忙的腳步陪伴兒女,靜下心來感受親情,我和女兒共讀了朱自清先生的《朱自清散文集》。共讀時,我和女兒經常淚眼朦朧,感受到父愛的平凡、偉大!

其中《背影》這篇散文是選自《朱自清散文集》,寫於1925年10月,是一篇回憶性的抒情散文。我們父女對這這篇文章感觸很深!我有感寫了“讀後感。《背影》這篇散文,雖然篇幅短小,但有很高的藝術水準。構思巧妙新穎,佈局凝練精美,白描手法簡潔有力,語言質樸凝練,敘事和抒情有機結合,這些都是值得讚美的地方。但這不是感動我的地方,感動我的是這篇散文的表達情感“父愛”!其深情已浸染了我的心,何嘗不被自己父親的背影深深觸動。

我的父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沒幹過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回憶他的那些平凡小事,我的眼淚也簌簌落下。請大家跟隨我一起追憶一些小事吧!

記得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在家裡犯了錯,被媽媽狠狠地教訓了一頓,賭氣的我沒吃飯就跑向了三里路程的學校。上課了,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地注視著教室前門,我一抬頭,我父親佇立在那裡,我很驚訝,難道父親來學校收拾我?父親給老師打了聲招呼,從懷裡拿出了一個饅頭遞給我,同學們都笑了,我迅速的接過饅頭紅著臉走到課桌上趴下來......等我再抬起頭時,父親已經走遠了,我只看見父親的半個身影,現在明白父親為什麼把饅頭揣在懷裡,想起當時的情景,心裡很酸楚......

後來上了初中,不能每天都回家,只有在假期裡和父親一起幹農活,我姊妹三個都上學,家裡為了多收入點,種了許多蔬菜,從早到晚,父親都在地裡忙著打理蔬菜,長勢很好,但豐產不豐收,價格很低,為了多賣些錢,父親決定拉到城裡賣菜。夜裡12點鐘,我父親從家裡出發了,滿天星星和我們做伴,父親架著“地排車”,肩上挎著繩帶,弓著腰,伸著頭使勁向前拉;我在一側拉著一根繩子向前幫著拉。開始有使不完的勁兒,後來感覺路越來越長,好像走不到盡頭,心裡徹底洩勁了,父親喘氣聲也越來越粗了,但他不肯停歇,他始終弓著腰向前伸著頭;再後來,我的兩腿就不聽使喚了,就機械似的,不停的向前邁......天亮了,我父親終於拉到了雙河橋。考驗我倆的時候到了,前面一個大土崗子,我和父親喘了口氣,父親跟我說:“我們一定要拉上去,你在後面推。”開始了,我拼命地在車後推、擋,父親拉的繩子“崩崩”作響,終於上了坡。我看見父親的腰挺直了,頭上不知是露水和汗水向下流著,滿頭的霧氣。後來父親問我:“你知道嗎?我們一共走了多遠的路程嗎?”我搖了搖頭,他說:從家到城裡有70裡的路程。回去以後,我累癱了,身體一星期沒恢復過來;但我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了。

上完初中,我以優異的學習成績考入了師範學校,親戚朋友都祝賀我考上中專了。記得開學那一天,父親騎著大金鹿自行車馱著我,這時我發現父親的背影,沒有原來寬大、筆直了,但看到他騎車很有勁頭,我心裡既高興又酸楚。

再後來,我師範畢業參加工作,成家立業了。有了孩子,我搬到了城裡住,離老家遠了,回家的次數逐漸減少了。但家裡的父親時刻掛念著我們一家人。父親都是不怕路途遠,扛著袋子,手裡拎著包給我們一家人送鴨蛋、鵝蛋、蔬菜、地瓜、山藥......父母都不捨得吃,它們感覺什麼“稀罕”就攢下來,不怕路遠就給我們送來。有一次,早晨下著雨,我還沒起床就聽見有人敲門,我不耐煩的說:“誰呀?”打開門一看是父親,他全身淋溼了,稀疏的頭髮,能看到頭皮。父親是從一樓扛著一袋子菜邁到了五樓,我想責備他,但忽然發現父親的腰變彎了,我禁不住流下了淚。

現在我們的孩子變大了,怕春節不回家,過年沒地方住,父親和母親特意到集上買了一張大床。現在他年底最大願望就是讓我們帶著老婆孩子回家過年。

我在變大,父親在蒼老,我在遠方,父親在守望,我在奮鬥,父親在祈福。

讓我們稍停一下匆匆的腳步,來感受這份親情,這份父愛!發自內心地為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樸實文樸實無華的文字感動。

父愛如山,如今身為父親的我,一樣為女兒撐起一片天。



曹州棍哥


孩子上中班了,喜歡到處遊玩。一個寒假沒出門,突然發現他把中國地圖上的省、城市的文字全認識了。所有的省能默背下來,所有的省會和簡稱也倒背如流。

世界地圖上,只要畫有國旗的國家,名字也全認齊了。。。

所以平時只教了點畫畫和手工剪紙還有鍛鍊身體等。











自駕遊圈


防疫宅家期間,親子閱讀是優質家庭教育的打開方式,不僅能有效地提升親子關係,還有助於構建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

我家寶貝今年4歲了,最近一起閱讀的是《阿羅有支彩色筆》系列繪本。適合2歲——5歲的小朋友。講的是一位名叫阿羅的小男孩,在他天馬行空的世界裡,憑藉著一支彩色筆,畫出了自己的無數夢想。阿羅隨心所欲,阿羅心想事成,阿羅在他的世界裡塗塗抹抹,繪畫著他自己的故事。作者巧妙的運用孩子的邏輯和語言,真切的繪畫出他們自由想象的歷程。作品簡潔生動,充滿奇幻想象。

4歲寶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與書中阿羅一樣,不受限、無定式,他們需要有獨自的時間來編織美夢。這套書是用簡單的線條,去引導兒童走進奇藝的世界,有時我女兒也會翻出書來給我講一些我完全沒有聽過的版本,故事內容稀奇古怪,每每讓我腦洞大開。

通過共讀,我們與孩子共同學習,一起成長;通過共讀,為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通過共讀,可以帶給孩子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

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挑選適合他們的書籍,打造家庭閱讀的環境,正確的引導孩子愛上閱讀。


小鬍子式吾空


防疫宅家期間,各位家長陪孩子一起共同閱讀哪些書?其實咱家孩子已經大了,已經過了共同閱讀期,現在是到了主動自發閱讀期。的確孩子在幼兒成長期是需要父母陪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好的習慣受用終身!要讀的書也挺多!國內國外經典童話故事如國內有《楊紅櫻童話》童話大王鄭淵潔的《皮皮魯西西》等,陪孩子讀是一段快樂美好時間!激發了孩子內心豐富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不僅能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能拓展繪畫能力。(陪孩子讀過的書既能讓他講出來,也能發揮想象把人物畫出來。)經常跟孩子互動寓教於樂更是一件開心快樂的事。多種形式,媽媽講故事,讓孩子編結尾故事,其樂融融!




月下琴絲語


防役宅家期間,各位家長陪孩子一起共同閱讀了那一本書?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我們陪孩子一起閱讀了,老舍的經典名著,駱駝祥子。駱駝祥子就是寫城市貧民悲劇命運的代表作。通過學習這部名著,讓孩子們瞭解在舊社會,中國城市底層人民的苦難生活。


老崔1298


防疫期間也正是學生的寒假,在放假以前,學校根據上級要求,已經給學生列出了假期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如果家長認真參與了孩子的讀書活動,我想還是會有收穫的。





聽濤浪湧


防疫宅家期間。為人民服務。

口號,與務實。

人,食為天,民以食為天,活。

活法。活下去,才有未來,不能空談。

法乎其上,遵紀守法。在非常時期,敬畏生命。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起來在遠方


防疫宅家期間,和孩子反覆閱讀了《秦陵——塵封的帝國》(段清波 著)(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秦簡牘合集》(壹)(武漢大學出版社)等書。

非常有收穫!特別是有關“雲夢秦簡”的內容,就在湖北、就在武漢的西北方向有一個叫“雲夢”的地方,1975年在這裡出土了《雲夢秦簡》……毫無疑問,絕對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動物檢疫及疾病預防的法律文獻;絕對是世界上最早的動物保護、野生動物保護、資源與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等等。

……

這一刻,我非常想讓秦始皇當年的法律文獻資料能一字不漏、一字不差地擺在全世界的人們的面前!

……

另外,我們還讀了毛澤東主席的詩詞:

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

(1973年8月5日)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類似的這些書,看一遍兩遍是不行的,還是要反覆閱讀和學習的!


五千多年的


大家好,我是南昌小強哥,來回答一下你這個問題啊,說防疫宅家期間各位都陪孩子看了一本什麼樣的書啊?有什麼樣的收穫?我在家呢,跟孩子看了一本中華上下5000年,首先,我讓他自己看,每天堅持看兩篇,然後再講給我聽,如果有不懂的話,我再分析解釋給他聽,加深他的印象,然後再讓他自己摘抄好詞好句,什麼收穫?我個人認為有兩點,
第一,對我國悠久歷史有所瞭解,歷史,人物,政治,文化多方面瞭解,

第二,就是摘抄好詞好句,這樣可以增加他的詞彙量,在以後的學習當中,能夠更好的運用這些詞語,對他將來的寫作,各方面都會比較有幫助,讓他在將來的學習當中不會那麼吃力,


第三,堅持每天看兩篇,讓他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計劃,好的學習習慣和計劃對他將來的學習和生活都是很有幫助的,畢竟自律對於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e700018e05513cc75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