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最讓你慶幸讀到的書是哪本?

Martin73305410


餘華的《活著》!

我很慶幸遇到,為什麼呢?這本書告訴我一個最深刻的道理: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好!以下是小編的觀點,不當之處,請批評改正。

魯迅先生對悲劇有一句精闢的概括: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是的,的確如魯迅所說,《活著》這本書就是一個悲劇,悲劇更能引起人們的反思,從而激起觀眾的悲憤及崇敬,達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首先,情節的悲劇中,告訴我們活著的幸運。

《活著》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小說的敘述者“我”在年輕時獲得了一個遊手好閒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在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 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啞巴。

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裡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檯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生命裡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當你讀完整本書,突然覺得,他是不幸的,可是他身邊死去的人更不幸,至少他還活著,他能感知痛苦!

作者筆調傾向的悲劇,告訴我們要好好活著。

餘華說,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中國過去六十年所發生的一切災難,都一一發生在福貴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擊或許令讀者無從同情,人物在動物本能和人性之間的苦苦掙扎。餘華加諸於敘述的那種冷酷的意志,使小說超出了常軌,餘華沒有煽情。每一個沉重的悲劇都是痛苦的。每個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偶爾有輕鬆、優美、善良的時刻……

《活著》是一次殘忍的閱讀。餘華不遺餘力地展示誤導的命運如何摧毀人的生活餘華的風格簡潔而有力,直抵人心。小說的結尾令人難忘,唯一活著的老人福貴給他的老牛也取名叫福貴。敘述者看著老人和老牛在暮色蒼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獨自一人:“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同樣召喚著讀者。小說在歷史動盪的背景上以貌似冷漠的語調,織就了一幅人性的掛毯。

其冷靜的風格使讀者與福貴同甘共苦,當好運垂顧他時,我們會欣然微笑,當他遭受厄運打擊時,我們又會黯然神傷。悲劇總是接踵而至,令人無法喘息。正是這樣的格調中,我們一定會以為,富貴會選擇死亡,但最後但他卻還活著。

悲劇中活著的存在,告訴我們活著最好

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束時,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鬥爭與生存的故事,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殘忍與善良的形象,在餘華的筆下,餘華至真至誠的筆墨,已將福貴塑造成了一個存在的英雄。

子孫愛人相繼離世,唯有一頭老牛與自己相伴。作者餘華以冰冷的筆調,書寫震撼人心的生離死別;以平靜舒緩的方式,把富貴以及讀者的美好幻想打破。這是一部很“殘酷”的作品,在結局時,告訴讀者,活著的理由,只為活著。

可能覺得富貴的“活著”只不過是苟且偷生,像行屍走肉一般,碌碌無為,沒有進取心,沒有奮鬥,只有絕望和等死。

活著,是一個極為沉重的詞。現實是殘酷的,我們經歷了夢想的破碎,經歷了親人的離去。曾有過絕望,讓我不知所措,萬念俱灰,但活著,卻成為了我心中最堅定的信念。它意味著無論經受多大的痛苦,遭遇多大的挫折,我們都要面對現實,勇敢地活下去,而輕生的逃避,是真正的懦弱。如同富貴一樣,父母、子孫、女婿、愛人的離世是對他巨大的打擊,每次都如沉重的鐵錘擊打自己的胸口。尤其是年僅七歲的外孫苦根,是他最後的希望,但命運卻不肯放過他,硬要奪去苦根的生命。本以為富貴心中最後的一縷希望也熄滅了,可富貴沒有輕生,活了下去。他不畏現實,不畏痛苦,他心裡只有一個信念——活著,只是活著。

每當痛苦的時候,那就停下腳步,撫摸流血的傷口,擦乾眼淚再上路;每當放棄的時候,那就停下腳步,作出艱難的取捨,振奮精神再上路。

我們停下腳步,只為走得更遠。

人,只要還活著,就是在生活!


山旮旯子


我讀過很多的書。專業的和非專業的,課內的和課外的讀物。

我在上小學的時候,整好趕上文化大革命,那時候受多種因素影響,想讀書,但是能接觸到的書卻是少之又少。記得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從同學的手裡偶爾碰到兩本書,一本是《古代詩歌選》,一本是《革命烈士詩抄》。

當時因時間緊,同學有著急讓還書,我只能是連夜點燈熬油,用鋼筆一點點抄寫在本子上,後來因為喜歡,就背誦了不少的詩歌。

這隻能是算作我愛好詩歌的啟蒙。

後來慢慢的對文學作品的管制就放開了,我又預定了《詩刊》和《人民文學》等多種刊物。當時,是每月一期,在等待和渴盼裡,看到郵遞員從遠處推著自行車走來,將飄有墨跡香味的雜誌遞到我的手上,甭提有多開心了。

當時,我可是遠近聞名的文化人。

後來,上大學;後來的後來,我在單位的機關從事文秘工作。

閒暇時,寫一些詩歌和散文,發表在本市的報紙上,心情也是很愉悅的。

良好的興趣和愛好必須從小時候培養,最終養成習慣,一生都會受益匪淺的。

我希望所有的朋友,必須從小做起。

至今我還依稀記得《古代詩歌選》

和《革命烈士詩抄》的樣子

袖珍的本子,比十六開的本子略小。但是,我永遠不能忘懷,我的“小老師”,是她帶領我,走上詩歌愛好者的道路。


天空中的魚18


首先非常感謝親的提問,印象中我讀過最不後悔的一本書叫《小王子》,因為它的篇幅不長,簡單明瞭又不乏深度,在不同的年齡段去看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剛開始以為這本書是寫給兒童的,誰知道這是作者寫給他大人的朋友,一開始就很吸引我去看接下來的內容。

初次讀《小王子》的時候是在高中,作為全村唯一考上重點高中的娃,肩上扛得擔子特別的重,那時候家裡也發生特別多的事情,一度抑鬱不振,成績也一落千丈,常常一個人躲在圖書館看書、寫詩、寫日記等等,消化那些不開心的事情。《小王子》是一位同學推薦的,他也比較清楚我遇到的事情,希望我可以更勇敢去面對生活。

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喜歡的東西,隨著讀書,隨著讀書,隨著大人的否定,隨著自己的懷疑......已經慢慢忘記自己的勇氣和想象,就像一隻被困籠子裡的鳥,久了竟然忘記飛翔,多麼的可悲,雖然還是不大懂書裡的所有內容,就是喜歡它的純粹。無可否認的是,越是長大越是沉重,大多都是自己徒增的煩惱,再看看那時候的自己,然後學著慢慢的釋懷,正如小王子誤會玫瑰花,當他離開自己的星球,經過很多星球,看到很多人,最後抵達地球......所有的經歷讓他知道,小而美才是他內心所向往的,也是我想要的,於是乎,我努力去完善自己的,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總之,《小王子》這本書不單單我看了不後悔,我相信只要有機會看到這本書的人,都值得一閱,強烈推薦給看到這個回答,還有身邊的小夥伴。直到現在,不同時期我都還會拿出來翻翻,然後去感悟更多的道理來陶冶自己,是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許多東西我們無法左右,許多人我們無法影響,那就讓我們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看透世界的黑白,尋找和守護專屬我們的美好!


我們這裡還有茶


曾經讀過一本書,是英國作家塞繆爾,斯邁克斯寫的《品格的力量》,本書從各個方面講述了優秀的品格,對一個人重要的影響,和無形的鞭策!

十幾年間,我反覆讀了很多次,書上寫滿了小字,充滿睿智的句子或段落,用紅筆勾畫。每次拿起這本書,不知為什麼?心裡總有一種穩穩的,踏實的感覺。

工作中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也遇到各種各樣的事。但是對自己的約束從未放鬆過,有時候偶爾有片刻的疏忽。尤如芒刺在身,心裡極不舒服,必須馬上糾正,心病才能釋懷!

記得書中有一句話,曾像電石火光劃過我的心靈:“一個人真正的高貴,是人格的高貴。”只是,這樣的高貴太稀少了!

這本書,也許在許多人眼裡不實用,他不會教你三天致富,月入萬元。但是,它可以作為珍品,傳給你的下一代!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說過:“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浮靡的社會,除了追求物質的財富,更不該讓精神的家園長滿了雜草...





桔頌子


最慶幸讀過的書是餘華的《活著》。其實很久之前,就聽說過這本書,但是一直都沒有找時間去看。直到有一天,我花了一個下午和晚上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

這本書以主人公福貴悲慘的一生來進行講述,他原本是地主家的闊少爺,因為嗜賭,敗光家產,父親被他氣死,母親因貧困得了病,福貴在給母親買藥的途中被國民黨抓去當了壯丁。好不容易回到家裡,母親已經去世,而後妻子、孩子、孫子都相繼去世,只留下他和一頭老牛作伴。

看完之後,我整顆心都是沉重的,壓抑的,卻又被生命的倔強和不屈感動著,也是這個時候,我才明白為什麼作者給這本書取名叫做《活著》。

活著,多麼容易又多麼不容易的兩個字啊。以前我也會想,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了,但好像我淺薄的閱歷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看完了這本書之後,我也會想,這麼悲慘的人生,福貴為什麼還要活著呢?作為一個旁觀者,我都覺得這樣的日子絕望得讓人沒有一點生存下去的勇氣,可是他還好好地活著,甚至看不到他對命運不公的不滿。

我想這個問題,作者在書中給我們做出了回答。“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換而言之,生命本身就是活著的意義。

有許多人經常說“活著好累”、“不想活了”、“活不下去了”……誠然,活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想要活得好,活得有意義,就更難了,但是活著卻仍然是一件值得高興且值得慶賀的事情,生命的本身就值得高興。

我想,在以後的人生,我必然也會遇到很多讓我覺得很難跨過去的坎,但我想,我會在這本書裡汲取到一些力量。我想我會永遠記得餘華說過的,“你千萬別糊塗,死人都還想活下來,你一個大活人可不能去死啊!”“活著本身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吶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

我也願,在你遇到人生困境的時候,這兩句話,也能給你一些力量。


墨緣晨曦


很榮幸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回想自己讀過的書,最難忘的應該是《格林童話》之類的童話書,你可能會問我,一本童話書,都是虛構的,有什麼值得慶幸的呢?

我想說,就是這些童話書打開了我邁向書籍世界的大門,塑造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給與了我對生活生生不息的期待。

書中的童話世界,讓我野蠻的童年時光多了幾分高雅的志趣

在我小時候,最流行的電子設備就是電視機了,那時候的動畫片還不是很多,如果沒有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對電視這種物種根本不會太迷戀,不像現在的手機,能把孩子的魂都勾了去。


我會和小夥伴一起玩跳皮筋、丟沙包、過家家,窮盡各種的想法,發揮到幼稚至極,當然在那時看來,這不能叫幼稚,而是童趣。


我深深地沉迷在和小夥伴的你追我趕中,但是在夥伴都被媽媽叫回家吃飯,或者不太方便出行的雨天,我獨自在家時,也不會覺得無聊,因為受父母的薰陶,我從小就喜歡看書。


雖然那時的家境並不算富裕,但父母在給我買書這件事上,從來都不吝嗇,只要我喜歡的書,他們都會給我買來,現在想想這在當時也算“揮金如土”了吧,畢竟別人家的錢都揮霍在了吃和穿上這些生活必需品上。


那時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讀書算是件高雅的事,只是經常聽見來我家串門的人,經常誇我說看看人家**,沒事就看看書,我家那熊孩子可好,每每這時,我心裡還是得意的。


而且,那些書也沒有白讀,我從小作文就寫得很好,記得有一次還拿了縣裡的作文二等獎,這都要歸功於我讀過的這些書,雖然我沒有刻意地模仿,但是都印在了我的腦海裡。


童話打開了我想象世界的大門

讀童話書的時候,總有種停不下來的感覺,讀完一個故事,緊接著就想讀下一個故事,作者離奇的腦洞,讓我欲罷不能。



我對童話世界裡的一切都感覺好奇,那是我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到的神秘和豐富,我被深深地吸引著,雖然心裡知道那是一個與我所處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時空,但我依然相信其中的美好。


我還隱約記得,匹諾曹在說謊後,鼻子會變得很長很長;農夫在好心救了一條蛇之後,卻被蛇無情地傷害了;睡美人在沉睡了許久之後,會有個王子來將她吻醒。


這些所有現在看來荒誕的,可笑的,不切實際的故事情節,都化作了震驚在我幼小的心上,原來世上還存在這樣的傳奇,雖然我知道這些只存在在書裡,但是依然豐富了我想象的觸覺。


因為,我從書中看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我相信這個世界也不應該只是一個樣子,也許花草之間是朋友,種下的種子也許一夜之間就可以長得比房子高,沒準哪一天我就在世界的某一角落發現了一個寶藏。


童話讓我相信這個世界無論多麼糟糕,最後都終將回歸美好

《奇葩說》有一道辯題,是要不要告訴孩子童話世界都是騙人的,印象很深的是傅首爾的答辯。


她講到自己小時候家境很不好,和媽媽住在米倉裡,老鼠亂竄,她很害怕。可是媽媽卻對她說,那些老鼠會對她說,老鼠晚上會給乖乖睡覺的小孩送糖果,每次她早上醒來,枕邊都有一顆彩色的水果糖。


傅首爾說,童話不是謊言,是生活對靈魂的救贖,我很贊同。


當我們被生活一次又一次無情地捶打,總覺得世界末日就快來了的時候,我們總要相信點什麼才能繼續走下去吧。


我慶幸無論自己跌落到多麼低的谷底,內心的底色永遠是明媚的顏色,我想指引我一直向上的,除了父母的支持和愛,就是我曾讀過的那些,看似不夠真實,卻讓我相信世界足夠美好的童話故事。


生活實苦,我們總該懷揣著一些美好,一些不被生活洪流沖垮的堅持,繼續行走。我慶幸我幼小的心靈種植過這些善良純粹的種子,它們也許不能幫助我怎樣邁過現在的難關,卻可以一直陪伴我度過生命中那些艱難的日子。


女人閒話坊


最慶幸自己讀過馮唐的《春風十里不如你》,理由是這本書讓人極盡歡喜,極盡通透。

今年9月,馮唐出版了30年文字生涯金線之作《春風十里不如你》,我迫不及待的先讀完電子版,購來紙質書通宵達旦的閱讀,愛不釋手。這本書道出馮唐人生金線,年輕時極盡歡喜,年長後極盡通透。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 家喻戶曉的這句詩出自詩集《馮唐詩百首》,這是我擁有的第一本馮唐的書,這首也是我最喜歡的詩。我記得當時讀馮唐的文字也是深秋,下著雨,我握著一杯咖啡,馮唐彷彿已經坐在我對面了,他的文字在瞬間和我沒有間隔。我透過文字,看到了大智慧,他的思想牽引著我的靈魂,讓我無法停下來,讀完整本詩集,我如有人握著我的手一樣寫了美篇,《春風十里,不如你》,自由者聯盟推薦加入精華散文詩,蹭著馮唐這句詩詞的熱點,我的美篇,第一次有了2.4萬的閱讀量和無數的留言點贊。

馮唐,詩人、作家、醫生、商人、古器物愛好者,2013年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作家、醫科博士、前麥肯錫合夥人,這三種身份同時放到馮唐身上,很好的融合,在他身上能夠找到這三種工作的共性——敏銳。《春風十里不如你》這本書,不絕如縷,跨越半生的馮唐金線,寫盡揮霍不盡的青春,寫盡對生活的洞若觀火。從文學到做事,從情感到人生,獨特張揚充滿態度,充分領略馮唐眼中的塵世風景。

“馮唐金線”這詞兒,來源他的文章《大是》。他在文中寫道:“文學的標準的確很難量化,但是文學的確有一條金線,一部作品達到了就是達到了,沒達到就是沒達到,對於門外人,若隱若現,對於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觀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雖然知道這條金線的人不多,但是還沒死絕。這條金線和銷量沒有直接正相關的關係,在某些時代,甚至負相關,這改變不了這條金線存在的事實。君子可以和而不同,我的這些想法,長時間放在肚子裡。”

《春風十里不如你》值得靜下心來靜靜品讀。我最喜歡的文章有:子不語兩部:《不二》、《天下卵》;詩集《馮唐詩百首》的詩詞選。馮唐早期的作品一直影響我,如“北京三部曲”:《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萬物生長》、《北京,北京》。在馮唐的書裡,很容易通俗易懂的讀懂愛情、人生、金線、名聲、勝負、無常、終極。

《春風十里不如你》對待感情,只花時間給三類人:好看的人,好玩的人,又好看又好玩的人。“春風十里”的出處,原詩為杜牧《贈別•其一》:“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朱簾總不如。”我喜歡這樣的觀點,愛情的第一眼就是好看的人,其次是有趣的靈魂。

馮唐的小說《萬物生長》裡有大宗師氣象,蘊藏有無限可能性。對於生命,人生沒有終極意義,如果有些意義,就是那些過程中的美好時光。對於無常,要及時行樂,要儘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無常是常,就在門外,就在路邊。對於終極,涉及終極的事兒,聽天、聽命。讓自己和身體盡人力,其他多想無益。

《春風十里不如你》,收錄了馮唐39篇散文,6部精華小說、62首詩歌、14幅親筆書畫,33幅私人攝影作品。一本書讀盡馮唐人生金線,極撩的情詩,動人的故事,透徹的感悟,寫給過往的青春、寫給此時的青春、寫給春風十里的你。

馮唐的《春風十里不如你》,讓我領悟到:人生苦短,只花時間給好看、好玩兒的人和事,用有趣的文字,明白豐富的道理。真的是活著活著就老了,把握定力走完自己想要的路。

對深愛的那句詩詞“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在深秋時節,手捧這本深愛的書,也附上我一句真心有溫度的詩詞:秋風漸冷,秋葉漸黃,秋思萬里,賦予你。

文字:海貝兒








海貝兒美文優質創作者


從古到今,從國外到國內,讀了好多書,但是在印象最深的,也帶給我最大鼓勵的是汪國真的詩集,讓我在落魄的歲月裡始終咬緊牙關,也讓我在迷惘的時候找到前進的方向,至今想來,心裡還是感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岱溪


我是八十年代初高中畢業的農村人,愛好文學,喜歡讀書。要說哪一本書是觸動靈魂的,當屬路遙的小說《人生》。

《人生》是以八十年代為背景,塑造了農村知識青年高加林對人生的艱難選擇。他有才氣,心氣高,不安現狀,嚮往城市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明。他為生活的不公抗爭過,為爭取美好的生活選擇過。在那個時代,夢想只能是夢,四面高牆林立,根本就沒有出路。高加林的吶喊掙扎,我也都曾有過,高加林就是我,是當時農村知識青年的一個

縮影。

在那個時代,農村孩子能讀完高中,己是姣姣者了,何況我是女孩子,我高傲的存在著。當時我村民辦教師有一空缺,我想這個職位非我莫屬了,幾年下來,民辦轉公辦,我也可以拿國家固定工資,脫離農村戶口成為城市人了。可走馬上任的是一位初中還沒畢業的工人子弟。我看到他留在教室黑板上的字,歪歪扭扭不成形狀。我憤然在黑板上留言:天生我材必有用,誤人子弟不可行!

我自信的尋找另一條出路,自我感覺作文好,就能著書立說。白天種地,晚上煤油燈下揮灑文字。終於一篇散文變成鉛字,我捧著10元稿酬失聲痛哭。本以為前方一片光明,找到了人生方向。怎奈我涉世未深,文學功底淺薄,一件件投稿如石沉大海。接下來的路,就是世代農村女人都必經的路,嫁人生子,這是我最後的歸宿。

多少無奈的選擇我們這一代人都經歷過!多少掙扎糾結我們這一代人都承受過!《人生》的問世,讓我動盪的心靜靜的得到安放……。





畫扇之人


我曾認真讀過而且至今仍然慶幸的那就是《小王子》了,因為這本書是一個女孩在我十八歲高三畢業那年送給我的。

如果你愛上了某個星球的一朵花。那麼,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會覺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

星星在黑夜中閃閃發光,也許是為了讓每個人在天空中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星球……

我總以為自己很富有,擁有一朵世上獨一無二的花,實際上,我所擁有的不過是一朵普通的玫瑰而已。一朵普通的玫瑰花……

馴服對我是有好處的——因為麥田的顏色。再回頭看那些玫瑰花吧!到時你就明白你的玫瑰花仍是舉世無雙的一朵花。

你們很美麗,但也很空虛,不會有人為你們去死。尋常路人會認為我的玫瑰花和你們差不多。但她比你們全部加起來還重要,因為我給她澆過水,因為我給她蓋過玻璃罩,因為我給她當過風,因為我為她消滅過毛毛蟲,因為我傾聽過她的抱怨和吹噓,甚至有時候也傾聽她的沉默。因為她是我的玫瑰。

她比你們全部加起來還重要,因為我給她澆過水。因為我給她蓋過玻璃罩。因為我為她當過風。因為我為她消滅過毛毛蟲(但留了兩三條活口,好讓它們變成蝴蝶)。因為我傾聽過她的抱怨和吹噓,甚至有時候也傾聽她的沉默。因為她是我的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