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安家》講述房產中介的這部劇你感覺怎麼樣?

觀影365


我覺得說《安家》這部劇很有魅力,這是在沒有帶任何偏見的情況下看的,初初看,第一感覺就是部很平凡的生活片,但是看著看著就入戲了,很自然的想繼續追下去,到底有什麼吸引?我認為大概是這樣吧。

首先,賣房買房是很貼近我們生活的事情,片中故事是圍繞賣房展開的,裡面有很多買房人故事,他們或多或少都會飾演著我們的角色,讓很多人感同身受。

像賣包子的老夫婦,辛苦一輩子賺的錢都花在了給兒子買房子上,是件高興的事,但準兒媳也要在房子上加上名字,加不加關係到各自的利益,不少人能從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抓住了觀眾的共鳴。觀眾也能透過劇看到中介的營銷手段,也能從中學兩手以備不時之需,吸引觀眾的興趣,儘管不知演的是不是貼近真正的房界職場。

然後,這不僅說的是賣房,也體現了現代職場的部分現象,引起了不少職場觀眾的共鳴。涵蓋了職場掙搶,競爭,合作… 反映了像朱閃閃這類人,在現代職場上很多混日子的員工,工作沒有追求,意在混日子。對比房似錦就那麼積極向上,喜歡看房似錦遇到難題時,是如何去解決,如何爭取機會的,感覺看了不是說能學到什麼,起碼學習到她那認真努力的態度,和如何面對困難迎刃而上。

感覺這部劇很好看,值得追,也值得我們反思。


探言視頻


本人正好有幾個好朋友就是在國內房產中介領域獨角獸企業工作,近期也是有好多話題圍繞這部劇展開的,在此談下我個人對此劇的感覺。

直接拋個結論:《安家》這部電視劇還是挺有意義的,可以讓更多的人瞭解、認識房產中介,但真實的房地產中介跟戲裡的真的有很多不一樣。

1、真實的房地產中介遠比電視劇裡的辛苦和殘酷

在電視劇裡,店長讓經紀人去派傳單,經紀人都覺得很反感。但現實生活,這些工作是經紀人每天必備的工作,而且大部分都是自願去做這些辛苦的工作。有績效的壓力、有個人生活的壓力、有領導的壓力,這既是經紀人的家常便飯,不去做就沒有客戶,沒客戶就沒有成交的機會,沒有成交就要吃土了。

雖然現在國內大多房產中介都標榜自己有底薪,而且還不低,對不起,實際情況是底薪和按提成績效算工資,哪個高按哪個支付給你,而且無責底薪是有期限的,期限已到對不起,你可能不適合這份工作。沒有真正養你幾年不開單,拿著底薪混日子的。

類似吉祥物:朱閃閃這種,入職2年業績還是零,天天領底薪的還活的悠然自得的肯定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剛入行的經紀人,吃住的費用都是個問題。哪敢隨便拒絕領導的要求,都是主動去想辦法做事。

正常來說,剛入行的經紀人,每天至少要打200通電話、找到3個意向客戶,做10條網經,可能還要出去踩幾次盤、帶幾個客戶。有時候一張單,經紀人要跟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從接到客戶到帶客看房再到談判,可能都已經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成交之後還要幫助客戶辦理過戶、網籤、按揭等一系列的工作。

能夠成交收到佣金還好,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前功盡棄,經紀人一分錢都拿不到,只能自我安慰。能熬下來的經紀人業績都不差,熬不住的也就自己離開了。一間門店一年能有40%以內的人員流失率已經是非常優秀的門店了。

做了三四年以上的資深經紀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客戶群體,平時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但每個月都有業績。房地產經紀人的收入呈現明顯的“二八原則”,20%的人可以賺到錢,剩下的80%要麼繼續努力耕耘,要麼離開這個行業。

2、中介人員很難介入裝修改造

安家中房店長憑藉針對性的房屋整體裝修,憑藉自己的口才,化劣勢為優勢,輔以“詩和遠方”,讓最挑剔的客戶下定決心“買它”!也順利賣出了這套掛了十年都賣不掉的房子。

但實際裝修是個線下作業很重的工作,依靠專業性很強的工長和作業流程,經紀人很難會自主變更參與裝修改造設計之中。

裝修是一場持久仗,而不是靠中介人員的一廂情願來實現,試想一下,萬一房店長沒有推銷成功這一單怎麼辦呢?為了下一個客戶拆了重新改裝麼?

3、同門店內撬單是不存在

《安家》劇中房店長翹了店內同事的單子,還翹的這麼明顯,這如果在現實中,肯定會被開除的。尤其像這種連鎖機構的中介房產公司,對於這方面管控是十分嚴格的。

目前業內比較流行的就是:ACN合作網絡(Agent Cooperate Network,經紀人合作網絡)。是指在遵守房源信息充分共享等規則前提下,同品牌或跨品牌經紀人之間以不同的角色共同參與到一筆交易,成交後按照各個角色的分傭比例進行佣金分成的一種合作模式,是共生經濟在居住服務領域的首個落地模式。

這個的核心在於把整個服務鏈條細化,然後根據不同人在各個環節的貢獻率進行分傭,從而使分傭機制趨於均等化。

例如在一單交易中,有“房源錄入人”、“房源維護人”、“委託備件人”、“房源鑰匙人”、“房源實勘人”、“客源轉介紹”和“客源成交人”等角色,合作網絡中的經紀人可以通過任一個環節的貢獻最終獲得收益。

這種的好處在於:1)提高資源利用效率;2)降低內部惡性競爭,推動良性競合;3)促進精細分工、人才沉澱。4)提升服務品質,消費者受益。

4、中介行業的管理層真的沒那麼風光

《安家》劇中從北京空降到上海做店長,同一個城市、同一個行政區域的市場情況都不一樣,更何況跨城市呢?這些在店長層面很少見,更高級別的城市管理者倒是可能會存在。劇中的空降店長房似錦演出了上市公司CEO的霸氣,鐵腕管理者的典範。但實際中真實的中介店長,其實是當爹又當媽,生怕自己的業務員出現什麼問題。

房地產中介行業是拿業績說話。管理者自己沒有什麼業績,是沒有資格去管理他人的。很多門店的業績是靠幾個資深經紀人的業績來維持,久而久之,這些資深經紀人就會有懶散的心態。這種懶散會影響團隊其他成員。

店長不敢輕易開除他們,如果店長不能平衡門店的狀態,很容易被一些老油條拉下水。一旦把這些資深經紀人趕走,這些資深經紀人會立馬走進旁邊的門店,成為這個店長的對手。

店長是最難做的崗位,哪有那麼多光鮮亮麗,都是責任和壓力。

現在很多中介公司都在做股權改革,店長佔有一定的股份。有點類似於阿米巴模式,店長作為股東需要按照比例自負盈虧。這種模式沒有晉升障礙,也不存在店長壓榨經紀人,只要經紀人自己有能力達到經營門店的能力,可以晉升合夥人。這種方式是最能激發店長和經紀人的激情。

總結一下:

《安家》這部電視劇裡面的一些銷售技巧確實值得現實生活中的房產銷售學習。

但是真實的中介更加辛苦,行業競爭也更加殘酷,但哪個行業又不是呢?

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電視劇存在劇情設計的必要,有些情節過於巧合或者戲劇化,大可不必當真。


大影視小偵探


這算是業界的一個通病嗎?很多網友總喜歡牽一髮而動全身。最近由孫儷主演的《安家》一經出世就引起了軒然大波。理由是孫儷鄧超夫婦,只為武漢捐款30萬。很多網友為此而選擇不去看《安家》這部戲。建議廣大朋友們認真對待“捐款”二字的定義。

還有人說《安家》這部戲是抄襲。自我認為那些木有看過《安家》就開始胡亂吐槽的人,未免也太失之偏見了吧。

《安家》這部戲聚焦備受國人關注買房問題,從房產中介這一視角來透析生活,通過一個個孑然不同的角色來反應出房產中介這一群體的真實生存現狀。力求在還原真實的現代人的同時,還傳遞著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超強的影視陣容。無愧一姐之稱的精湛演技。娘娘的頭銜絕非空有虛名。這部《安家》可謂是看點滿滿。

《安家》這部戲其實是由日劇《買房子的女人》改編而來。所謂改編是指編劇或者導演獲得了著作權後或是授權許可的情況下所進行的改動行為,在原著作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及創意性的改動行為。當然這些改動,製片方是有支付版權以及改編費用的,因此這不能算是抄襲








娛樂Rensheng


由安建執導,孫儷、羅晉、張萌、王自健、田雷、孫佳雨、楊皓宇、張曉謙、王藝哲等自帶笑點萌點實力派演員,主演的都市劇《安家》於2020年2月21日正式開播。

講述了年紀輕輕的房似錦,已是安家房產中介公司的金字招牌。她在上司翟雲霄的授意之下,臨危受命到靜宜門店與徐文昌共同擔任店長的故事。

房似錦空降門店第一天,就把安家靜宜門店情況摸得清清楚楚。反觀隔壁兩家競爭對手,在店長帶領下喊口號做早操就氣不打一處來。

經過幾日相處,房似錦跟店內員工也有了個大概瞭解。不瞭解還好,這一瞭解可算是驚掉眾人下巴。安家上海靜宜一個小小門店,竟是臥虎藏龍老中青一代什麼人都有。

有50高齡的當地人爺叔謝亭豐,銷售向來都是喜歡年輕有活力的員工。房產銷售更是如此,像這種高齡老油條小職員房產銷售,只要業績差點分分鐘會給淘汰。

謝亭豐能在店裡待這麼久也是奇蹟,因為就算謝亭豐願意只拿底薪幹活,公司也還不願意養一個高齡普通職員,這都是職場宣而不語的潛規則。


有混吃等死漂亮美眉朱閃閃,作為一個房產新人入職已經兩年零三個月一單都沒開。這種員工放在現實中,無論是哪個房產公司都是絕不能容忍的。

更別提朱閃閃在門店只是充當吉祥物的作用,發傳單不會、找客戶也不會、什麼都不會只會在上班時間打扮聊八卦。房產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店長能包庇屬下這麼久還不被撤職也是活久見。

小職員朱閃閃職場硬氣生活更硬氣,兩博士一起奮鬥都買不起一套大點的房子,她竟然能靠房產中介底薪在上海生存兩年多,還動不動就要買香奈兒確實了不起。

啥時候房產中介底薪都能讓人衣食無憂了,怪不得有985名牌大學畢業的小職員也在店裡工作。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魚化龍,雖說是公司總部剛派過來歷練不久,但是這會不會有點大材小用啊。

現實生活中,房產銷售一直都是秉持人海戰術。入職門檻也比較低,985高校人才幹房產銷售還是很少見。少見不代表沒有,房店長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就說明了一切。

為了能讓宮蓓蓓醫生買到合適的房子,房店長一人搞掂毛坯房裝修設計包找人精簡裝修好。

啥時候房產中介這麼厲害,都能全程一條龍服務啦,購房者再也不用為毛坯房裝修操心直接拎包入住。

房產中介要是都有這本事,還不如去開一家裝修公司給自己當老闆。房店長確定是開外掛房產中介無疑,難怪敢放出豪言沒有她賣不出去的房子。

現實生活中,房產中介真沒有像電視劇中那麼高大上,大多數銷售都過得不容易也沒有影視劇說的美好。

《安家》存在著誇大事實的成分,打著給房產中介職場的旗號,實則是一部嬉笑怒罵的職場喜劇。把它當作茶餘飯後消遣的影視作品就好,就像武林外傳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客棧裡。

房產中介確實有可能帶你走上人生巔峰,但是這個行業要面對的困難也非常多。每天早上空喊口號那兩家房產中介更像是真實的生活狀態,並不是說入了房產中介這行鈔票房子男朋友不久將來統統都會。


90後回憶剪輯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感覺這部劇非常不錯,劇情和現實還是比較接近。一下說幾個劇情和現實中介接近的片段。

老夫婦全款買房,未來兒媳婦要求房本上加名字,房似錦:看著為客戶好,實則挺缺德。這兩個點我分別以劇情中和現實中作比較如下:

劇情:老嚴夫婦全款買房,兒子和未來兒媳並沒有出任何房款,由於資格問題房本寫兒子名字,但未來兒媳婦要求加上她的名字。加還是不加?

稍微懂點房產知識的人都知道,不加!

不然就相當於贈送給兒媳婦一半產權!萬一以後兒子兒媳離異,兒媳擁有房產一半的處置權,更何況現在還沒結婚!

現實:現實生活中,子女婚嫁購房,老人一般會給予首付上的幫襯,餘下的房款進行商業貸款,由小兩口自行承擔。這時候,由於另一方在婚後也負擔了家務、家庭開銷和房貸,婚前要求在房本上加名字,相當於贈送了一半首付款給對方,相對合理。

所以,出於為老嚴家考慮,徐文昌在聽到要加兒媳婦名字的時候,勸說二老改成商貸。

其實,在現實中買房時,也更鼓勵購房者使用貸款。

正如徐文昌所說,房貸是我們個人所能接觸到的最划算的金融槓桿;利息數額看似龐大,但算上通貨膨脹,其實並不多。

與其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不如分散投資,還能給老人留下一些養老錢。

2.劇情:

房似錦能不知道全款買房還加兒媳婦名字的壞處、買房使用商貸的好處嗎?

她知道!但她還是要極力引導老嚴夫婦繼續全款買房!

她可不是為了給二老省下賣80萬個包子的力氣,而是另有所圖:一是為快速完成這筆單子;二是為了讓該房源的原房主也就是博士夫婦儘快拿到錢,促成下一單新房的交易。

難不成房似錦雙標,算計老嚴夫婦、諂媚博士夫婦?

從戶型上看,是一個典型的“跑道房”,但比普通的“跑道房”更過分——次臥在套外,需要走出家門、走過電梯廳、再過一個可以給孩子開畫展的走廊;這就算了,最重要的是沒有衛生間,住在次臥的人需要經過以上反向路線才能上個廁所。

這種戶型,也是活該那麼多年賣不出去;就算有人買了,再當作二手房出售時,也會無人問津。

但房似錦很“會”,她先是找了裝修公司給房子打扮了一下,又費盡心思單獨遊說宮醫生。

現實:我們見到的中介也有好有壞

藝術來源於生活,《安家》中的中介形象,不是憑空捏造的。

管城區有一大爺,在一箇中介的介紹下,買了兩套住宅,隨後又買了兩套新公寓:一套是位於新密白寨鎮浩金元保利城,一套是位於西四環的元通雅居。

買公寓前,大爺還挺猶豫,這小夥子介紹的倆公寓,都不在市區,能有人租嗎?

但中介說了,他個人買了白寨的公寓,自家姐姐買了元通;這小夥子看著也很老實,正是因為他,大爺才給倆兒子買到了稱心如意的住宅。

那,就買吧!

於是,大爺就跟著這個中介,到兩個樓盤各交了50%的房款當作首付。

但目前這兩套公寓,都處於維權狀態:白寨的浩金元保利城停工已久,售樓部連個說法都沒有;元通雅居是早就建好了,但目前既沒有簽約也沒按照約定返租。

後來,大爺才知道,其實這倆樓盤在買房時就已經有各種問題出現;中介小夥兒說是自己也買了,但他既沒有在維權群裡,也沒在現場出現過。

“不是所有的人的心都是肉長得啊!”在最近一次交談中,大爺感慨。


YXX精彩電影推薦


孫儷的新劇《安家》正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熱播,該劇由著名編劇六六操刀,展示了當下都市裡房產中介的職場現狀。從目前播出的情況可以看得出來,雙臺實時收視率破二,網絡播放量達2.5億,孫儷在電視劇上的號召力果然還是很強的。另外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作為一部都市職場劇,該劇目前為止也一直圍繞著這個主題和核心展開。

這個房產中介公司分店的原店長徐文昌,可以說是萬金油一個,雖然門店業績排名倒數,但是一點也不急不躁,反倒經常回頭教育女主房似錦,看似平時做著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沒想到最後還能從這種事情裡面得到好處。就拿接收快遞這件事來說,一個房地產中介的門店幫鄰里鄰居接收快遞,無形中還招攬了不少顧客。除此之外,徐文昌還幫忙管看小孩,看小狗,儼然成為了一個大型複合託管所。

我國的特色職場有個很關鍵的一點就是人情社會,很多時候,和一個人要想有生意的往來就先得兄弟相稱,套了近乎,才能有下一步的發展。徐文昌在面對來了貪得無厭的物業經理姚總時,還得要堆滿笑臉,喜氣相迎,不僅如此,還得買他兩百份根本不存在的粽子禮盒。

更誇張的是,有個黃老闆過來說要買兇宅為自己擋煞,結果住進去了以後,家門一開,外面就是泡狗屎,誰知到了徐文昌嘴裡,他連連向黃老闆賀喜,這泡狗屎就是象徵著狗屎運,這立馬就變成了否極泰來的徵兆,黃老闆立刻就可以憑藉這套房子轉運,幾句話,就把要來鬧事舉報的顧客哄得眉開眼笑,樂不可支,還連連向徐文昌說謝謝。

嘴皮子利索也就罷了,徐文昌還是能夠觀察和體貼下屬,能看到他人的不易。窮孩子出身的樓山關剛剛拜了房似錦為師,跟著師傅準備開單大的,做了一中午的功課就急急忙忙吃了朱閃閃的一瓶過期酸奶,誰知道這瓶酸奶釀成大禍,讓提前去樣板間的樓山關拉了肚子,直接用了樣板間的馬桶,但是樣板間是沒有開水閥的,面對著這一馬桶的東西,樓山關著急地出汗,腦子裡根本轉不過彎來想不出解決辦法,只能抱著僥倖心理蓋住馬桶蓋子,掩耳盜鈴,祈禱顧客不要看到。

可是不巧的是,顧客偏偏看到了,而且大發雷霆,憤然離去。樓山關只能眼睜睜的把豪宅拱手讓出,還要等著師傅房似錦的教訓。

後腳跟著來的王子健看見了不對勁,於是趕忙進去樣板間查看,看到了馬桶慘狀,當即想出辦法給物業打了電話,謊稱客戶要用,請開一下水閥,這樣的變通和機智,是需要多年的工作積累才能沉澱下來。打開水閥的同時,王子健脫下西裝,擼起袖子,跪在地板上,開始打掃馬桶。為了做成這一單,王子健毫不猶豫地穿著西裝革履洗刷馬桶,讓無數的觀眾都覺得這真是當代社畜的真實寫照。

來了兩年沒開一單的朱閃閃,依舊還像是個職場新人的她被房似錦推出去發傳單,只要領導不說,她就堅決不動,氣得房似錦說,你是算盤嗎,撥一下動一下?職場新人裡面,真的不乏缺少這種沒有眼力見,心裡沒活,惹得上司無可奈何的人存在。

天天早上吆喝搞團建的各位房地產中介,包子鋪老闆媳婦想在房本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讓二胎逼的生活又緊張了一步的博士夫妻,這些出場的配角,多多少少也展現了都市人的生活不易。該劇展現職場的殘酷,不是來自於白領之間的勾心鬥角,而是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都能遇到的糟心瞬間。從這一點裡看,這部劇就算得上是真正的職場劇了。


影視口碑榜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這個電視很好,很貼近真實。

《安家》演員陣容強大,房屋中介真實的讓人心寒

《安家》是由孫儷、羅晉、張萌、王自健、田雷、孫佳雨、楊皓宇、張曉謙、王藝哲等主演的一部都市劇。講述了某房地產中介公司大區經理房似錦,臨危受命去挽救一家業績不斷下滑的門店之後所發生的故事。

安家

《安家》演員陣容十分強大,除了主演孫儷和羅晉,還有身材傲人的張萌、脫口秀主持人王自健、《龍門鏢局》龔叔楊皓宇,甚至就連賣包子的韓童生、串門的王阿姨、隔壁的閆學晶、中介老總李宗翰、婦產醫生海清······配角陣容強大無比,隨便一個路人甲都是老演員!

孫儷飾演的房似錦下放到上海門店當店長,發現員工有談笑的、有化妝的、有遲到的,紀律鬆弛散漫,每天沒有工作總結匯報,沒有出去拉客戶,早晨沒有例行打氣,員工也在針對她,於是開始針對門店吉祥物朱閃閃,拉攏樓山關,企圖掌握門店大權!

安家

房似錦這個角色目前看來極不討喜!業績出眾就目無餘子,凡事一板一眼急功近利。在對待婦產醫生宮蓓蓓的問題上,房似錦先是從專櫃出獲取宮蓓蓓的個人信息,瞭解到宮蓓蓓的需求之後先把一套擠壓10年的跑道房重新裝修後賣給宮蓓蓓,一邊截取下屬客戶去買宮蓓蓓的房,直接銷售了兩套房,能力槓槓的!

這部關於房屋中介的現狀真實的讓人心寒!

安家

1、房屋中介很辛苦

房屋中介每天要著正裝,早晨洗腦打氣跳廣場舞,蒐集房源信息,陪客戶看房子,打無數電話,來回奔波於轄區,別人下班中介還得工作,確實很辛苦。不過做工作誰不辛苦,誰不是起早貪黑,都是為了賺錢,為了活著!

安家

2、只管售前不管售後

大多數中介都與房似錦一樣,在售出之前不厭其煩的打電話,極力美化想要出手的房屋,他們不會管你以後是否難買,不會告訴你這是凶宅,不會告訴你房屋有問題,他們想要的只是提成!房屋售出之後需要聯繫他們時就會發現總是打不通電話,畢竟錢已賺到剩下的麻煩事誰愛管?

安家

3、個人信息沒有隱私

看過一個關於個人隱私的短視頻,講得是在超市買東西可以通過個人信息支付獲取優惠,但同時超市會把你的個人信息賣給貸款公司、二手車公司、房屋中介甚至是醫院等等,你的需求所有的行業都知道!房似錦通過專櫃拿到了宮蓓蓓的個人信息,以前肯定也拿到過很多人的信息,個人信息由此傳播,什麼時候你的名下出現詐騙公司、商業貸款都不知道!

安家

4、兩個博士買不起房

很現實也很寒心!宮蓓蓓一家兩個重點大學博士生,工作七八年,卻連一套像樣的房子都買不起,而她的要求只是臥室朝陽,有一個書房而已。房價肆意上漲,與收入極不匹配,揹著幾十年的房貸,每月還款七、八千,不能辭職不能休息更不能失業。房子好似不再是人們的依靠,更像是枷鎖、鐐銬!

安家

《安家》很真實,很現實,很好看,很期待!

安家


囧視覺


最近孫儷演的《安家》熱播,衝著娘娘的收視口碑趕緊去看了幾集。孫儷飾演的角色是房似錦,安家天下的金牌銷售員,接到調令後來到上海市靜安區的一個門店當店長,做事果決有狼性,以結果為導向。該劇記錄了發生在房產中介公司的一系列小故事。

但這部重點在講房產中介的重頭戲,看的過程中代入感卻不是很強,總覺得買賣房子這事,在劇中也顯得忒簡單了吧。更何況交易的還都是二手房。

女主一上來就租了一套凶宅自己住。凶宅的租金顯然要比市場價低不少,但幾百塊錢的差距,這麼能賺的金牌銷售居然要為這點錢摳,實在是不符合人之常情,從劇情來看,房店長租房之前也並未跟業務員大刀闊斧地討價還價。如果是單純地為了省錢,女主完全可以利用公司內部渠道,跟同事打好關係,讓新同事推薦一下合適的房源,省錢是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啊,女主一上來就租個凶宅的動機,實在是無法理解,只能說房似錦是個狠人!

房店長拿到了老油條啃了大半年都沒有啃下來的客戶,就是海清飾演的宮醫生一家。客戶兩口子博士畢業,工作穩定,因為即將二胎想買一套置換型兩居室。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宮醫生的要求是要朝向好,學區好,且必須要有儲物間。但因為預算有限,老油條帶她看了幾十套房子都沒有相到合適的。

房店長最後把十年沒賣出去的一套過道房成功銷售給了宮醫生,戶型奇葩,頂樓,前房東把垃圾間改造成了一間房。房店長拿到房子後,先是自掏腰包裝修了,連傢俱都是按照宮醫生的家庭現狀打造的,單憑見過客戶兩次,女主就對把這套過道房成功地賣給宮醫生是堅定不移和迷之自信啊。同時,為了增加賣點,房店長使出了殺手鐧:這是一套在上海能看得到星空的房子。一句話說得宮醫生想起了詩和遠方:我很久都沒有看過星星了。當宮醫生詢問價格時,房店長說,別擔心,你買得起。如果你這樣的精英人士都買不起,那是不對的。

講真,像宮醫生這樣年紀也不小的二次購房客戶,並且即將成為二胎媽媽,真的會為了情懷而不是實用買單嗎?過道里單獨隔出來的那個房子,且不說整體看起來不像一個家(就算過道里貼上一圈小朋友的畫也無法掩蓋這個事實啊),實際上連窗戶也沒有,每次想開個窗,看個星空,還要緩緩地放下升降梯,不嫌麻煩麼。既然兩口子的事業處於上升期,難道更好的方式,不是一家人想辦法湊出一個可以用三成首付來買一套更好的房子嗎。

因為宮醫生家需要先賣房再買房,為了快速成交,房店長得知同事那裡開發維護的包子店老闆有意全款買一套一居室,於是動了心思,半路截胡,讓自己同事在烈日下苦等了兩小時。這點我更不能理解了,妥妥的撬單,還是內部人的單,作為一枚空降兵,行為充滿了挑釁,這樣“咬群”的房產銷售,可能真的比較少見,情商都用在客戶那裡了吧。

如果你自己經歷過租房買房,就知道這裡面的故事要比劇中看似簡簡單單地成交要複雜地多。

看了這部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畢業進入社會後,租房買房的一系列故事,回想一下,打過交道的每個中介都有著不同的品格,不同的性格的人真的都有不同的生存之道。

剛畢業那會,租房子為了節省中介費,自己一般都是在各種論壇19樓,58同城等找房東聊,後來經歷過幾次後,還是覺得找中介靠譜,一來買賣雙方時間有限,精力也是成本,二來中介手裡的資源更多,花錢買服務也變得越來越普遍了。其實,這年頭碰上一個腦子活絡,辦事利索,人品優秀的中介真的靠運氣。

對顧客而言,一枚好的中介, 懂得判斷客戶的實際需求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另外,人品誠實可靠也至關重要。之所以覺得《安家》這部劇有點氣質浮誇,還因為它裡面不經意間充滿了各種套路,房店長帶人看房時事先請一些託來烘托房子搶手的緊張氣氛;王子為了快速促成簽單故意說別人已經先定下了,你要是能多付點定金我能替你想想辦法等等。講真,有過一定社會經歷的人,是不太會相信這些幌子的,反而過度使用這些所謂的小技巧會讓人心底生出滿滿的戒備感。

我買房子的時候,碰到的兩枚女中介現在回憶起來還特別有印象。當時那個樓盤的價格屬於低位,但是周邊配套還是一片荒蕪,我們瞭解了幾次後就有意向下手,但是還拿不下決心,畢竟首付對我們而言也是比較大的一筆錢。買房子就是這樣,除了土豪客戶,買房子像買白菜一樣,基本上大部分普通客戶還是會對商品精挑細選的,反覆甄別對比的,畢竟這筆錢有可能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筆開支。

當時接待我們的女中介比較年輕,一直在強調這個樓盤的開發商實力,其實並不能很好地打消我們購買的顧慮。最後一次,我們在售樓處裡坐了一會,正好碰上了一位年紀稍長點的部門女經理,她瞭解到我們的現狀後,並不再跟我們講這個樓盤的優勢和劣勢,而是從城市發展的大層面聊了許多她的個人見解,包括另一個熱點區域的房產是什麼現狀,價位,以及未來的發展。最後她也蠻直白地告訴我們,從她的專業角度來看,這個樓盤並不算城裡面所有在售樓盤裡發展最有潛力的,但是勝在價格低位(從投資角度虧不到哪裡去),並且質量和物業都有保證(從居住角度業主很省心),對於剛落腳的年輕人而言,算是一個比較折中、現實和安全的選擇。

什麼是專業?這就是專業。跟聰明人交流是很省心的,短短十來分鐘,這位女經理就非常能理解我們作為特定客戶的痛點是什麼:年輕人剛工作幾年兜裡銀子有限,以及當時半投資半居住的投資理念。並且能用她作為房產資深人士的意見打動我們,理性,不空談情懷,後來我們就成功簽約了。

再說個小插曲,前面接待我們的那位女中介,在我們付定金的時候,說是售樓部有油煙機還是啥的禮品贈送,下一次會給到我們。但是我們第二次見到她的時候,詢問禮品事宜,她直接就說沒有的,是上次搞錯了。雖然我們選擇相信了她,但心裡難免會有所芥蒂。並不是贈品的問題,本來也不值多少錢,而是這個小細節容易讓人質疑這筆單子的合理性。中介這個行業看似很簡單,其實這裡面的修煉還真的不少,細節非常重要,說出去的每一句話都會構建成別人對你的信任度,資深的銷售經理絕對不會說沒有把握的事。

劇中有一個情節是房店長為了找到宮醫生本人,瞭解購房需求,給宮醫生用不同的手機打了十幾個電話。看到這個情節,我不禁想起了我一個親戚的遭遇,當時她已經購房簽完合同了,然後需要打一個什麼回執,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要緊事。那段時間她趕項目正好很忙,電話都沒有接,那天手機裡有十幾個陌生未接來電,最後還有一條惡狠狠的短信:我給你打了電話,你沒接,錯過重要信息,後果自負。她看到這條短信後馬上撥回去,敢情是房產中介催她交回執。她當時又氣又好笑,跟中介理論了一通,並且把這短信發到群裡說:現在有些中介怎麼都像黑社會這麼嚇人了。

我想那位能給客戶發出這種短信的中介估計是入錯了行,在這個行業也難以長呆。任何一位經歷過買房賣房租房的朋友,提到房產中介這個行業都會生出好多感慨,整個交易過程中總會碰到一些枝節,碰到一枚拎得清的中介真的是緣分加運氣。能在中介行業安營紮寨十年以上的金牌銷售,一定是會真心實意為客戶著想的人,同理,善良,忍耐,積極,勤奮,機敏,拎得清...這些品質一個也少不了。

不管吃的是哪一碗飯,最後拼得都是專業度啊。


TOP娛樂


電視劇《安家》熱度口碑持續上升,為何此劇如此受歡迎?接下來我從影視題材,劇情內容,房子對於家的意義三個方面給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這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講述當下社會故事,貼近生活原貌,觸摸真實情感,極具現實溫度。所以當然就會觸發熱點討論。前段時間的姚晨與郭京飛主演的《都挺好》就是因為貼近現實,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而受到了觀眾們的好評。而本劇更是通過房屋中介這個點,再為客戶安家之餘也見證了他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的故事。

其次本劇是以兩位中介店長為主線,同時也洞察了當今社會職場問題。房似錦代表狼性文化,注重效率,業績,創造價值的能力。徐姑姑更傾向佛系文化,人性化經營,人性化管理。在我看來這就是編劇的高明之處,把這兩種對立放在一起,讓觀眾自己去評定,討論從而得出自己的看法。不偏不倚把最終看法扔給觀眾,讓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謂之高明。

還有劇中對人物刻畫的也相當精彩,嚴老倆口子辛苦一輩子攢錢買的房子最終寫上媳婦兒名字的時候鏡頭給那個特寫,老倆口眼中表達的一絲猶豫和無奈真可謂是表達的入木三分啊!徐姑姑假離婚買房從而成假戲真做的那一段真是對現實社會赤裸裸的諷刺啊。隨著劇情的深入房似錦和徐姑姑意外住到了一起期待倆人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最後,我們說說房子對家的意義

比如劇情裡#倆位博士買不到合適的房子##房產證上該不該加兒媳婦的名字#說到底就是個錢的問題,就是我們現在人均收入水平是否還能支撐起日益上漲的房價問題,即使我們承擔幾十年房貸買房同時不得不降低我們生活水平這到底有沒有意義。顯然我是持悲觀態度的。因為我認為鋼筋混凝土搭建起來只是為遮風擋雨而已。家並不是房子,房子只是家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買房需要考慮到自身的經濟實力。


喆哥鄂爾多斯


這兩天,有一個講房產經紀人(中介)題材的電視劇,叫《安家》,在房產圈比較火爆。

對於宅在家裡的房產人來說,這部劇當然是首選。

可是看了10分鐘,我就想棄劇。

在看這部劇之前,我就可以判斷它肯定與實際生活離得很遠。說這個劇很寫實的經紀人們,他們一定是想忽悠群眾。

01空降霸道總裁

果不其然,這部劇,開局就搞了一紙調令。安家天下是一個總部在北京的集團公司。派了一個人空降上海靜安店做店長。這是500強公司職場劇的劇情啊。

總部的大領導怎麼不叫王耀慶來演?

我們看看這部劇的設定。

徐文昌在上海靜安區的中介門店,做了十年的店長。

靜安區是什麼地方,上海市中心,遍地都是單價10萬元的房子。放在全中國,也要排進前十了。可以說是一個戰略要地。

而這個重要的門店,店長盤距了十幾年。他在總部裡面,總該有些朋友吧?關鍵時刻就沒有人給吹吹風,透露一些消息?

居然等到新領導來了,徐店長一無所知。下屬打小報告才知道。

徐店長的職場,混得失敗到家了。

房似錦這個空降,帶著一張紅頭文件就來了。這不禁讓我想到了《讓子彈飛》。葛大爺拿著一個官文,就跑到鵝城去收稅了。編劇是回到了100年前嗎?

新領導來,就算不給員工們發個郵件,發條微信也可以呀。

02兩個打工仔

這部劇的另一個設定:靜安門店,由安家天下集團百分之百控股。從店長到店員,全都是打工的。

徐文昌佛繫了十幾年,沒想過自立門戶。

房似錦打了雞血一樣銷售狂魔,也是一想只想打工。

在現實中,一個成功的有經驗的經紀人,必然是老闆,也就是股東。而且,多數老闆,都是同時入股好幾個門店。

有時候,一條街上綠中介、紅中介、黃中介(你懂得),背後都有同一個股東。

事實上,全國知名的房產經紀公司,類似於鏈家、我愛我家,中原地產,都是採用“合夥人”與“加盟”相結合的模式。

大家共同承擔風險。

很多人會奇怪,為什麼有的小區,同一個中介品牌,會有兩家甚至三家門店?花這麼多租金是不是有錢燒的?

背後的邏輯是這樣的:這種門店多如牛毛的中介公司,總部是不掏租金的。他們的管理方式是這樣,比如,設立幾個員工等級。普通的員工,拿著很少的無責任底薪。而當員工業績比較好,升為經理別後,就要承擔一部分店面租金。一個店面,三個經理,一個店長,4個人就可以把房租給分攤了。

徐文昌和房似錦,說得好聽點,是雙店長,說得不好聽,就是兩個打工仔。這不就是菜雞互琢嗎?你五十步,我一百步,誰也高明不到哪裡去。

03一條龍服務

房似錦是一個狠人。

在“跑道房”的交易過程,沒有房東。房產交易一條龍服務,房似錦一個人全都搞定了。

一套二手房的成交流程有很多工序,每個工序都需要相當的操作人。交易過程中,是需要很多個角色的。以鏈家地產為例,角色名稱有:房源所屬人、房源實勘人、房源委託人、鑰匙委託人、成交人等。

鏈家公司在總業績中提取管理費15%,經紀人計提業績85%,其中錄入10%,維護委託5% 實勘5%,其餘是銷售。

房產交易,需要一個龐大的網絡。每一個門店,只是其中一個節點。很多信息在網絡上共享,大家需要相互協作。

簡單的講,一套二手房,有一些經紀人,手裡有房源。有一些經紀人,手裡有買家。99.9%的情況下,他們是分離的。

比如一個住在A小區的家庭,他們要買房子,通常不會在A小區買,而是要到一個更優質的小區B去買。

所以這個時候,就是A小區經紀門店提供客戶,B小區門店提供房源。

房似錦天神下凡,把自己手裡的房源,賣給自己手裡的客戶。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

我們看劇,要有一個好心態。

把電視劇當綜藝看,把綜藝當電視劇看。世界和平。

關於經紀人有關的事情,我們隨著《安家》的播放,以後再慢慢分析。

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