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明朝同樣重文輕武,為何軍事實力沒有像宋朝一樣不堪一擊?

盛唐夢


雖然都有重文輕武,但是明朝的重文輕武與宋朝有著本質的不同。


一,宋朝與明朝的立國精神不同。

北宋重文輕武是國策,擺在明面上的,從一開始就為了改變唐末五代以來的藩鎮之亂,處心積慮要削弱與控制武人的力量。無論是杯酒釋兵權,還是在品級上面文官高於武官,以及對士兵的態度(入伍都要刺字),都是非常明確地輕武。這樣的情況下,老百姓普遍不想當兵,文官集團更是明目張膽地輕視武官,以從軍為恥。宋太祖之後,宋朝就外戰不行了,可以說先天不足。

而明朝不一樣,明朝是在反抗異族的統治中起來的,朱元璋帶領群雄,百戰以取天下,可以說對於軍人和武將是不薄的,對於文官反而是不看重的。明朝的開國六公,只有李善長算是文官,其餘五公都是軍人,侯爵伯爵也幾乎都是封給武將,大名鼎鼎的劉伯溫只封了個伯爵。武官的品級和爵位都是高於文官的。


二,軍官選拔不一樣

北宋實行募兵制,軍官從士兵中選拔上來。但是士兵地位低下,入伍都要刺字,災年把大量的流民也招進軍隊,為的是防止起義,結果徒耗軍費,還沒有戰鬥力。明朝實行衛所制度,士兵和軍官有一個大致穩定的群體,而且武官可以世襲。即使服兵役的軍戶積極性不高,但是明朝軍官的素質要高。比如戚繼光,俞大猷,儘管他們是後來自行募兵抗擊倭寇,但是他們都是出身武官集團,接父親的班。這對於培養軍官的榮譽感和素質都是有幫助的。


三,國防策略不一樣

宋朝重內輕外,將最精銳的禁軍放在首都附近,“收四方勁兵,列營京畿”,地方上都是一些沒有戰鬥力的廂軍,平時派出一些禁軍到地方輪流戍守。而明朝高度重視邊防,從一開始就在邊防線上修長城,設衛所,並且設立了一批“塞王”,手握重兵,為的就是邊防,後來明成祖更是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這與北宋重內輕外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


四,明朝的重文輕武不是國策,而是文官集團與武官集團後來的發展此消彼長的產物

明朝在朱元璋和朱棣時期,武官的地位是很高的,反而是文官地位較低,明朝還實行廷杖,宋朝是“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所以明朝沒有像宋朝那樣重文,也沒有像宋朝那樣輕武。

只是到了明朝中期以後,由於社會承平日久,文官集團發展的比武官集團要快。在中央明朝的內閣大學士取得了批奏摺的“票擬權”,在地方有了常設的總督巡撫,可以節制地方的武官,但是他們對於軍官的態度,也絕沒有宋朝時期那種囂張跋扈氣。而在這樣的風氣下,明朝又有文官尚武,武官好文的風氣,比如王陽明是文官,但他熱衷武事,後來還因功封伯爵(在明朝,無軍功不得封爵),再如戚繼光,雖然是個武將,但是與文官們作文唱和,還出版了個人文集《止止堂集》,寫了兩本練兵的書(《紀效新書》,《練兵紀實》),簡直如同曾國藩一樣。明朝中後期邊患嚴重的情況下,文官好武更是一種風氣,像袁崇煥,熊廷弼,孫傳庭,史可法,孫承宗,都是文人好武事。這是宋朝士大夫輕視武事不能相比的。


所以,明朝的戰鬥力比宋朝要強,就不奇怪了。舉兩個例子,當年蒙古人在土木堡之變中俘虜了明英宗,打到北京城下,但是沒有打贏,後來想報復,襲擊明朝長城九邊之一的大同,在城外的沙窩之戰中被大同參將郭登擊敗。直到明朝中後期,蒙古俺答汗要求明朝封貢,想搞城下之盟,張居正沒有答應,最後在保持主動地位情況,將俺答汗收服,對比宋朝的澶淵之盟,不知道強多少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