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印度現在的軍力,能比得上日本和以色列嗎?

快樂的工作當中


印度的軍力比不上日本、以色列的軍力。雖然印度軍力數量龐大,但各種武器落後、靠大量買別國武器支撐自己的國防力量,自主研製的少之又少。既然是買別人的武器,那就不是最先進的,所以軍事專家們都說印度的武器是萬國牌的,假如遇到戰爭,這樣的國防力量協調作戰能力,維修保養能力會有很大的缺陷。而日本、以色列就不同了,大量的武器都是自主研發,或者和美國等軍事強國合資研發,當然也有少許的純進口武器,但和印度比較要強大的多。


致簡


印度目前的軍事實力是在日本、以色列之上的。從《全球火力》網站公佈的世界軍力排名來看,印度是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後的世界第四軍事強國。空軍方面,印度擁有包括538架戰鬥機、172架攻擊機和250架運輸機等各型戰機在內的2123架飛機;海軍方面,印度海軍擁有1艘航母,10艘驅逐艦等各式艦艇總噸位約34萬噸;陸軍方面,有4292輛主戰坦克、8600多輛裝甲車等,從數據來看,確實配得上第四的排位。日本的排名則位居第六,以色列則不在前十榜單當中。

當然,印度的戰鬥力如何還是要打一個問號的,還有些人認為它只是一個“數據刷子”,因為印度根本沒有獨立自主的的國防工業體系,大部分武器需要進口,軍事裝備“萬國牌”,不注重軍事力量發展的健康程度,而且還出了一大堆糗事,比如居高不下的戰機墜毀率,為了買先進裝備被各種"敲竹槓"等,個人認為印度的軍事實力是比不過日本的。

至於以色列,雖然它是中東地區的軍事強國,但體量實在是小,面積只有一個北京市那麼大,而人口800來萬,印度軍事實力比它強也沒什麼好說的。


錦繡中源


印度紙面上的軍力強於日本和以色列,而且還強很多,但是真打起來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圖為印度海軍航母艦隊。

圖為印度海軍護衛艦群。


從紙面上看,印度是一個裝備體系比較完整的國家。以印度的海軍為例,印度海軍擁有攻擊核潛艇(租借自俄羅斯的“阿庫拉”級)、導彈核潛艇(自己製造的“殲敵者”號,可以發射K-15和K-4兩種潛射彈道導彈)、航空母艦(從俄羅斯進口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區域防空型盾艦(自己製造的P-15A“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導彈護衛艦(從俄羅斯進口的11356型和自己製造的P-17A“什瓦里克”級)。

圖為印度11356型護衛艦。


可以說,印度海軍首先無懸念的強於以色列海軍。以色列海軍最大的軍艦不過是排水量2000噸級的薩爾-6型輕型護衛艦,而且裝備量很小,以色列海軍沒有兩棲攻擊艦、航母、核潛艇、驅逐艦等大中型艦艇,不具備遠洋作戰能力,更不可能擊敗印度海軍,即便是印度海軍的訓練不足、聯合作戰水平不高,以色列也斷然不是對手。

圖為印度海軍“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圖為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


日本海上自衛隊倒是很強大,擁有4艘直升機航母、11艘“蒼龍”級AIP常規潛艇、40多艘驅逐艦,其中包括6艘宙斯盾艦(4艘“金剛”級、2艘“愛宕”級)。從驅逐艦數量來看,印度海軍僅僅擁有11艘驅逐艦,其中盾艦隻有3艘“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因此從數量上看,印度海軍在驅護艦上弱於日本海上自衛隊,常規潛艇上也不如日本海自。

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通用驅逐艦。


然而,印度海軍比日本海上自衛隊強就強在體系完整上,最起碼,印度海軍擁有核潛艇和航空母艦。印度海軍的航母是“維克拉瑪蒂亞”號,排水量4.5萬噸,可以搭載24架米格-29K艦載機,米格-29K艦載機可以發射KH-31系列超音速反艦導彈,射程120公里,無論如何,都可以在日本宙斯盾艦的防空導彈攔截半徑外鎖定併發射。

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直升機航母。

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基洛”級潛艇。


要有效應對印度海軍的航空母艦,日本海上自衛隊必須要用戰鬥機進行攔截,然而日本海自沒有航母,無法實施攔截。日本海自的4艘直升機航母並不能等同於真正的航空母艦,其中最大的“出雲”級排水量2.7萬噸,也只能搭載20多架直升機,其中10多架是反潛用的SH-60J直升機,根本無力攔截印度海軍的米格-29K艦載機。

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日本海自完全不能戰勝印度海軍,畢竟印度海軍雖然有航母和核潛艇,然而數量比較少,其航母艦載機也不算太多,日本海自的宙斯盾艦很多,除了宙斯盾艦,還有“秋月”級和“朝日”級等使用FCS-3相控陣雷達的點防空驅逐艦,其餘的“村雨”級和“高波”級也都使用了MK-41垂髮,均能夠搭載100多枚ESSM“先進海麻雀”中程防空導彈,足以應對和攔截印度海軍艦載機發射的反艦導彈。

圖為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15戰鬥機。


考慮到印度海軍較弱的訓練水準,曾經有1艘P-17A“什瓦里克”級新型護衛艦,在返廠保養時發現減搖鰭掉落丟失,軍艦橫向穩定性不足。然而在維修前,誰也沒有發現這件事,這艘軍艦就這樣在不安全的狀態下服役了1年多。這還不是印度海軍“奇葩”事蹟的全部,什麼航母首航炸鍋爐、“基洛”級潛艇在港口發射魚雷擊沉自己等等不一而足,所以說,印度海軍能否在實戰中發揮出紙面實力很讓人懷疑,所以印度海軍實際戰鬥力恐怕不如日本海自。

圖為以色列陸軍梅卡瓦-3主戰坦克。

圖為日本F-2戰鬥機。


印度的空軍和陸軍也是同樣的道理。從紙面看,印度空軍對日本航空自衛隊基本差不多。印度空軍有200多架蘇-30MKI戰鬥機、40多架米格-29戰鬥機、40多架幻影-2000戰鬥機,一共有300架左右的第四代作戰飛機,還包括最新交付的幾架法國“陣風”戰鬥機(還有30多架等待交付),除了這些,印度還有3架A-50I“費爾康”雷達型預警機。

圖為日本航空自衛隊F-4戰鬥機。

圖為印度海軍國產航母建造現場。


日本航空自衛隊也非常強大,擁有200架F-15J戰鬥機,其中100多架被升級為F-15DJ型,另有90多架F-2戰鬥機,一共近300架第四代戰鬥機,另外還剛剛服役了10多架F-35第五代戰鬥機。但是日本的預警機很多,有13架E-2 C“先進鷹眼”預警機和4架E-767預警機。應該說,紙面上看日本空自稍有優勢。

圖為印度空軍蘇-30MKI戰鬥機。

圖為以色列陸軍梅卡瓦-4主戰坦克。


實際上看,印度空軍的保障能力很差,建國後迄今為止已經累計墜毀了1000多架各類型戰鬥機,因此在實戰中肯定無法發揮出紙面實力。有分析認為,印度的空軍戰鬥機完備率甚至不足40%,實戰中隨時可以出動的飛機更是少的可憐。當然,日本航空自衛隊在這個方面也強不了太多,F-15J機體老化嚴重,出勤率也不高,甚至發生過空中解體的事件,不過總的來說,日本的航空自衛隊飛行訓練時數更高,後勤保障也更加規範高效,實戰肯定強於印度。

至於以色列空軍,那是真正的強於印度。以色列有150多架F-15戰鬥機和200多架F-16戰鬥機,一共有近400架第四代戰鬥機,還有10多架已經服役的F-35I戰鬥機,空軍完備率很高,戰備狀態也很高,經常參加實戰,打出過貝卡谷地空戰這樣經典的大勝仗,加上自己能研發先進的“費爾康”預警機,實際戰鬥力遠超印度和日本。

得益於陸軍規模較大,印度的陸軍從規模到質量上都略強於以色列和日本,光是坦克就有4000多輛。當然,印度擁有核武器,而以色列和日本沒有核武器,這是印度最大的優勢。所以說,印度軍力在紙面上還是略強於日本和以色列,但是實際打起來,還真不好說了,尤其是如果不打核戰爭,那印度恐怕真的不是以色列和日本的對手呢。


海事先鋒


挺多的媒體把印度排在中美俄之後的世界第四名,而日本和以色列卻排在印度後面,紙面數據印度是排在第四,可質量就另外說了。實質上很多方面印度還比不上日本和以色列呢!


以色列完爆印度,印度軍隊的數量和武器數量是比以色列多,可質量比以色列就差遠了,印度軍工自研能力太差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武器都進口,買俄羅斯美國歐洲的,自己生產的實在太少!光輝戰鬥機搞了30年才出來,但印度空軍不要,說這戰機質量差,實在不想開,一個不小心就沒命了!甚至印度連最簡單的步槍還不能夠自主生產,其他大型武器沒那個技術造,就算一兩個造出來,都是問題多多!以色列能夠國防自主生產,技術先進,坦克,戰鬥機,導彈,軍艦,幾乎所有大型的武器以色列都能造,造出來的東西還先進,連美國都進口以色列的軍事技術呢!比士兵素質,以色列也完爆印度,印度連巴基斯坦都搞不定,以色列打了五次中東戰爭都獲得了勝利,就這個印度還真比不了呢!


日本比印度還是要強一些的,日本自衛隊數量遠比不上印度,可質量好!日本雖說受美國的限制,但一些方面的製造還是比印度強!日本的潛艇造的數量多,還是AIP潛艇,印度造不出潛艇,就算能造也是組裝而已,數量只有一兩艘,多數購買俄羅斯!大型武器,日本能造驅逐艦和航母,印度的航母零件是外國的,10多年了還沒組裝完成!日本有些武器雖說也是組裝,可國產零件佔比還是不低的,而印度百分之九十都是外購的,這還真比不上日本呢!說到士兵素質,日本自衛隊都是以軍官來培養的,畢業了就可以帶一個班。自衛隊的文化水平高,印度普通士兵參軍都是混口飯吃,很多連字也認識不了多少,就這種水平比自衛隊確實差遠了!


當然不要小看了印度,印度一直都有建設軍事強國的雄心,追求的目標可是要超越美國呢!我們不能說印度好高騖遠,至少有夢想呢!印度潛力大,經濟還不錯,所以未來有上升的空間,雖說進步慢,但並沒有不進步,只要印度完成了自主國產化,那它的軍力真的不可小覷呢!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所謂軍力?至少有三點:一是武器因素,二是數量基數(包括人);三是科技含量;作為印度是人口大國,GDP的絕對值在世界靠前;論武器,雖全是進口貨,也不是很先進的,但數量不少;論科技,印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自主科技軍工產品?全靠進口;論軍隊數量?絕對是優勢?日本與以色列並不是優勢?

但是,軍力不等於戰力?戰力是無法估量的動因:如武器的發揮;科技的利用;人的因素;加上戰略戰術;等等,這些印度是無法做到的?而日本與以色列是不爭的優勢!在戰爭中,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武器而是人!可以說,印度是“外強中乾,繡花枕頭”,遠不及日本與以色列;陋見;


雲墨世界_


首先印度的武器裝備這塊嚴重依賴進口,主要是採購俄羅斯和美國,但是印度的陸軍規模是相當龐大的。陸軍規模強於日本和以色列。而日本主要是缺乏強大的進攻型戰略武器,比如核武。但是日本整體的工業實力,是具備在短期之內達到龐大的武器裝備規模的。再來是以色列,以色列是屬於高精尖的,以色列的空軍實力號稱是美軍空軍的壓縮版,規模不是特別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他的體系非常完備,而且長期處於戰爭邊緣,作戰經驗豐富。但是以色列雖然裝備質量高,但是量小,這是短板。綜合來看,印度軍工業受制於人,但是規模大,綜合實力強於以色列弱於日本


胖胖哥影視


軍力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實力,還有後方的配套工業支持,戰略物資儲備,當然經濟實力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單從印度的現役軍人數量來說,印度約130萬現役軍人,軍費開支高達700億美刀,單從這上面說,可以在世界上名列前幾。但印度的武器裝備絕大多數來自購買,並非本土製造。就戰機來說,戰機有來自俄羅斯的,由法國的,以及少量的印度本土戰機,這造成維護上的麻煩。所以一旦武器裝備有所損失是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修理以及補給。

而日本雖然自衛隊在數量上以及軍事設施的裝配上有所限制,但一發生戰爭,日本強大的工業足以在短時間內生產大量的武器裝備。以色列就更不用說了,國家常年處於戰爭狀態,軍隊的質量在實戰中得到檢驗。

所以,印度目前在軍隊質量還是裝備上都是無法和日本,以色列相比的。


彬彬駕到01


首先印度在工業領域的發展始終得不到大的提升,一直以來,印度的武器裝備全部依賴進口,至此印度逐漸成為世界上進口武器裝備最大的國家。據調查顯示,印度幾乎國內90%以上的武器裝備全都是進口的,而且每年還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來進行維護。雖然印度的軍事工業並不發達,但是軍隊卻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論作戰實力絕對不差。

嚴酷的生存環境使得以色列各屆政府均高度重視軍隊與軍事工業的發展,力圖打造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和技術先進的軍工部門。經過幾十年的勵精圖治,如今的以色列軍隊已成為一支裝備包括間諜衛星,高科技無人機等先進武器的,中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強大軍隊。 眾所周知,一國軍隊的強大與其武器裝備的精進密不可分,以色列是中東頭號軍事工業強國,其軍工產品技術先進, 不僅能夠滿足本國軍隊的要求,以色列始終處於現代武器和防禦系統發展的前沿。其雷達預警系統、機載電子設備、全方位主動防護系統、電子支援和電子情報系統 以及無人偵察機和先進的數據鏈等技術世界領先。 另外,以色列在機載電子系統,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坦克以及其他作戰平臺的整合升級方面經驗豐富。其費爾康預警機,梅卡瓦主戰坦克,箭式反彈道導彈系統世界領先。 嚴酷的生存環境造就了以色列人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團結精神。日本和以色列基本上是一樣的現代化系統非常的先進,

印度現在的軍事能力遠遠不能和以色列'日本相比。雖然有各種先進的武器,但是他的綜合能力是很差的。小規模衝突還是可以的,如果是常規大型作戰,他的後勤保障是非常薄弱的地方。別人的戰機壞了自己可以修,但是印度就不一定了,他的武器彈藥各方面太雜了。





手機遊戲狂魔


如果是單比作戰裝備的話那麼印度的軍事裝備和戰爭動員能力是要明顯超過以色列和日本的;但是軍力不是單單隻對比武器裝備的數量的,個人認為武器質量也尤為重要,武器裝備和人員只要不存在極其誇張的對比,那麼武器質量更為重要。

相比較而知,印度相較於日本和以色列軍事工業尤為落後,且日本是準擁核國家,而以色列是核武國家,在這一層面不存在差距,只要不是爆發全面戰爭,我認為印度是很難超越兩個國家的。

如果是全面戰爭對抗的話,那麼憑藉武器裝備數量,戰爭動員能力,國土防禦縱深,那麼印度可以慘勝。


用戶3186311983


我認為現在的印度雖然比過去經濟和軍事實力增長了一些,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經濟方面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看似經濟體量巨大,但人均收入低,而且貧富差距大,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裡,產業多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沒有核心競爭產業,底層醫療衛生條件差!在軍事方面,大量武器裝備長期依賴進口,國產化低,從它的航母研製進程就可以看出來!軍隊的人才建設跟不上,軍紀渙散,經常爆出強姦醜聞。雖然印度兵力上遠勝以色列和日本,但現代戰爭不是以前的冷兵器時代,比的是科技實力、經濟實力、歸根結底是人才的培養!在這些方面以色列和日本都勝它!但印度有優勢,就是領土面積,打持久戰它會堅持得久一些!影響戰爭的結果是多方面的,天時地利人和,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敵人,用武力解決從古至今都是下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