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印度會加入北約嗎?

陽光者2


以美國為主導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模本未來的亞洲不可能有同樣是組織,像日本、韓國、印度、澳洲、越南、新加坡這些國家既有聯繫又有分歧。彼此的共同點都是積極發展與美國的外交及軍事關係,依賴於美國龐大的消費市場發展本國經濟,甚至常年依靠美國來打壓對手的經濟發展削弱對方的地區影響力。

日本以亞洲第一發達國家自居瞧不上任何其它亞洲經濟體,日本對二戰造成被侵略國家的傷害沒有徹底的認識阻擾了與鄰國的經濟貿易發展。韓國與日本持續出現的貿易摩擦和被制裁已經不堪其擾,半島六方和平談判計劃進程遲遲沒有結果讓首爾頭疼不已,國家領導人“走馬燈”式的頻頻更換使其國家戰略發展定位一直搖擺不定。印度有控制整個印度洋的野心謀求將印度洋成為自己的內海,而亞洲國家紛紛堅決反對印度的地區霸權主義,印度做為發展中國家一直採取窮兵黷武的國家發展策略帶來了地區戰略安全隱患。越南自改革開放招商引資以來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經濟發展的成果讓管理者衝昏了頭腦大肆親近美國,目的就是發展南海經濟進行戰略佈局,企圖控制南海國際航線,控制並惡守東亞經濟發展能源運輸安全。

新加坡地理位置優越控制了國際黃金水域“馬六甲海峽”,憑藉國際航線大肆親近美國不惜允許美國建立軍事基地,於周邊國家造成地緣政治威脅大家都是貌合神離。澳洲一直想參與亞洲事物但是做為太平洋國家有些鞭長莫及,澳洲是美國在第二島鏈的代言人屬於被亞洲國家邊緣化的經濟體……

綜上所述印度不可能加入北約,亞洲也不可能有像北約一樣的國際組織。


西非太守


印度是否能加入北約,印度自己說了不算,那得看北約組織要不要它。

印度想要加入北約,自身的籌碼還有所欠缺。畢竟印度洋還沒有成為自己的內湖,印度還沒有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原本印度加入北約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就最近的蝗災而言,印度70萬軍隊,在一群蝗蟲面前,毫無招架之力,竟然連一個邦都守不住,被迫撤離。這讓外界對於印度軍隊的實力有所質疑。

在質疑聲中,加入北約,印度是否會成為北約國家的拖累,還有待考證!畢竟,北約讓印度加入是為了加強自身的防禦能力,可印度軍隊的實力實在是太差。萬一坑隊友怎麼辦?這是北約所要顧及的。

因此,印度想要加入北約,必須展現出自己的實力。如何顯示實力呢?印度的選擇並不多。要麼打敗巴基斯坦,要麼佔領整個印度洋,要麼成為亞洲第一強國。只有這樣,北約才放心印度不會坑隊友。

印度也沒那麼傻,加入北約的印度,很可能會被北約國家所利用。畢竟,印度如今的好多軍備武器都要依賴俄羅斯進口。加入北約,印度公然與俄羅斯為敵,那更是苦不堪言,雪上加霜。印度不會那麼傻,北約這是在拉印度下水!印度不幹!

所以,無論是從北約還是從印度方面而言,印度加入北約的時機還不太成熟。也基本沒有可能。


新概念傳媒宋晨聲


從自身、北約乃至全球三個維度看,印度都沒有加入北約的理由與可能。

首先,印度獨立伊始自身定位“有聲有色的大國”,它力足南亞,做好兩極對峙結合部的“不結盟”事業,成為獨立於美蘇的第三世界代言人。

冷戰之後,印度更不急於與西方或俄羅斯“結盟”,相反,互不得罪,兩面交好符合印度大國利益。在此背景下,印度不會加入任何軍事性質的聯盟。

從北約視角看,該政治軍事組織定位於跨大西洋安全,收納參與一戰、二戰的歐美國家,它曾以蘇東集團為對手,2001年後又將全球反恐作為緊迫目標。

當下與未來,北約沒有擴容至亞洲的計劃,因為盟約有地理和政治限制,而且它既“消化”不了更大範圍國家,也承擔不起惡化國際安全的嚴重後果。

第三,從世界範圍看,和平發展依然是時代主題,政治軍事聯盟是集團利益化和大國維護霸權的工具。

南亞、亞洲乃至世界不能承擔北約吸納印度的集團化與軍事化重壓!



ruixuezhaofeng


印度加入北約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除非印度自尋死路。但最後與中俄聯盟的可能性較大


心有蓮花次第開


它想但還得美國點頭方可!!!


為活而累


北約慢慢會變成破車!誰都能上


矇眼摸大象


不會,它認為自已是亞洲老大,趕超美國指日可待。


西南286394234


印度進北約,就是大象在澡盆裡洗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