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你覺得老師這個職業,現在和以前比,是否更受尊重?

畢竟是書生1


看到這個題目,心裡有種異樣感覺,現在的教師比起以前,是更受人尊敬了嗎?好像是吧,要不為什麼現在考教師的這麼多。但心裡總不同意這個說法。

以前的教師。

工資低,地位低。記得剛上班的時候,一位男同事總不在校門口下班車,害怕別人知道自己是教師看不起自己。我們老笑他掩耳盜鈴,經常坐一路車,時間長了,誰不知道你是教師,他也苦笑。記得有一年,教師節發了質量還行的毛呢大衣,同事們穿著逛街,碰到熟人,人家半真半假的開玩笑說:一個個穿得蠻闊,就是沒有吃喝。在別人眼裡,教師是一群顧得了吃,顧不了穿的人。

教師的心是踏實的。那個時候,學生是信奉老師的,教師是敢管學生的,家長和教師是配合的。學生出問題了,教師可以教訓學生,學生知道教師是為自己好。那個時候,請家長的時候很少,教師能管理好學生。家長不光理解教師,還支持教師,一起攜手管教學生。教師的心理是平靜的。

現在的教師。

工資高了,地位也高了,好像更受人尊敬了。隨著教師工資的提高,地位相應的也高了一些,加之這幾年教師行業相對穩定,教師成了比較看好的職業。這幾年教師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了,從這些看來,教師是越來越受到尊重的職業。

心裡卻沒了底。這幾年的教育,讓教師有點不知所措。學生的叛逆,厭學,不好管理,不少家長也不大配合老師。教師輕不得重不得。管得輕,管不住學生,起不到教育學生的作用;管得重,學生逆反或者反抗,達不到管理學生的目的,有時候還惹來麻煩。一有事就要請家長,需商量解決。就這樣有的學生,家長還在惹事,成天不得安寧。出了事情,要保障正常教學秩序,學校一般也要息事寧人。有同事開玩笑說,不知何時,教師行業也成了高危職業。

結語,願教師職業真正成為受人尊重的職業。

我是心月聊教育,一線教師。關注我,一起聊教育,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


心月聊教育


我是一線高中教師,我們的職業是否更受尊重,說啥“太陽底下……”一萬遍,毛得用;每年過十個職業節,毛得用!還是用事實說話吧!

以前:擇偶是面鏡子

2003年,我大學畢業後上班,從事高中教學!半年後跟單位40歲出頭的老教師熟悉了,驚奇地發現:嫂子們居然沒有所謂正式工作,不是在小廠子打工,就是在超市當營業員!我世俗地好奇。

為了愛情?好像不像!一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老教師們說:哎呀,你不知道,你嫂子跟我就不錯了,誰跟一教書的!!

有一大我十歲的老哥,嫂子是醫院護士,已經算“高攀”了!為啥?他說當年,老丈人打死也不願意把女兒嫁一教書滴!……

時間到回15年前,也就是1988年!老哥們25歲左右!儘管一個個大學畢業,國家包分配工作,吃所謂商品糧,還在城裡工作。但在擇偶這種終身大事上,毫無優勢可言!

教師有多高的地位,多麼崇拜啊!說這些,在那年代是不是很蒼白?為啥呢?根本原因,教師待遇太差了!!多麼差,我沒了解過!

但有個對比。我太太告訴我,2000年前後她上高中,她同學在城裡工廠打工,一個月800左右。我問了下同事當時的工資也就是六百多元,當時它已經是中級教師了!

如今:更多人選擇教育

去年下半年我去參加教師編制監考,嚇我一跳——4000人參加考試!小小一個縣城,崗位也有限,但有如此多的人參考!有個最大的居然只比我小五歲!!!

可能你會說,工作不好找啊!但也可以找別的工作啊!當一個行業能吸引更多人的參與,你不能否定其價值!正如相聲演員于謙老師說的一句話,挺在理!大意是,你別老批判我們的相聲這不好那不好,一個專場做下來,一個億的門票,最有說服力!多有道理!受群眾喜歡,它就有相應的價值!

話說回來,有更多人願意投身教育,起碼說明教師的地位沒有降土裡面去吧?我一典型的“北方漂流一族”,如果身處同事大哥那年代,我至今應該是妥妥單身貴族了!

沒想到,我孤身一人投身教育行業,娶了個大學本科畢業的太太,家有二寶,生活安定,也挺好的!很多人吐槽教書這不好,那不行,但也沒勇氣打破雞蛋,扔掉雞肋!我挺感恩這個時代,這份工作!

分享這些吧!一孔之見,在學歷和體驗範圍內交流!


時光情書02


我父親年輕時,也教過書,一年一石穀子,教了一年,跑回來了,因為十石穀子養不了妻子兒女。

我也是教書的,六九年開始,當民辦教師,二十五元錢,七二年轉為公辦,連糧價差,三十七元五角,二十七斤糧票,四兩油票,經濟緊巴巴的。

我外甥女前幾年師範畢業,是教書的,有四五千元,加上其他補貼,肯定有六七千吧。從經濟角度來看,現在的經濟大幅度的改善了,這是政府尊師重教的結果。

父親教書時,對學生講的是師道尊嚴。一片無情竹,不打書不熟,父母若愛子,寧可莫來讀。教法簡單,棍棒之下出孝子,:教鞭打掌心,培養好人才。似乎體罰學生是常理。家長也無可非議。家長尊重學生,碰到節日,學生送的食品,半月吃不完。

我教書時,破舊立新,沒有學生給老師送禾西了。家有三鬥糧,不當小兒王,誰都會教書,初中未畢業,,也能上講臺,把教師的職業當兒戲了,社會議論教師,貓教虎上樹,其塵囂上,有知識的教師還被冠以臭老九。後來撥亂反正,終於使學校走正規。那時的教師隊伍,魚龍混雜。有的教師南方和北方都不知道分界線在哪裡,是否江南江北?所以,那時的教師地位確實低。後來才慢慢好起來。

我外甥女這一輩,大學畢業才能教初中,小學還是大專畢業的人教的呢!自然,社會上對當今的老師已刮目相看,普遍地尊重教師了,工資也高了,得到了社會的普遍重視。

人們普遍重視教育,對教師當然更加重視,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教師的地位地高了,一成了人們崇向的職業。

我對我外甥女說,教師的職業好,不要和老闆比,要和教師的前輩比,只要一比,你就會更加崇:尚教師的職業!

我父親時代,並沒有什麼教學法。教的是三字經,五字經,講究的是背,教法死板。

到了我這一代,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特別初高中,講究的是升學率,做老師的真辛苦,不過在辛苦的同時,工資也往上升。

到了外甥女這一代,


江山毛春旺


老師這個職業,從古至今都是受人尊敬的。我雖然學習成績沒能讓老師滿意,但我在心裡一直對老師充滿著感恩。曾經的一件小事,更讓我體會到師恩的偉大。

有一天,兒子問我守株待兔是什麼意思。我感覺以前好像學過,又感覺好像聽人說過。我一時之間想不起來,可也不敢憑主觀臆測隨便說。文言文裡有通假字,株是不是豬的通假字。守株待兔,就是守著豬逮兔子。我決定切身體會一下,就去叔叔家的豬圈,在那兒待了大半天。可是沒逮到兔子呀!還是不理解它的意思。

我去找我的小學老師陳老師。他已經退休,獨自一人住在鄉下。他老伴和兒孫都住到市區了。陳老師給我講了守株待兔的意思。我總算明白了。臨走時我問陳老師,老師,您家人都在市區,您為什麼一個人住鄉下。他說,我以前上課不是經常和你們說,現在學不好,將來你們還是會找我求學的。我怕搬到市裡了,你們就很難找到我了。

我熱淚盈眶,原來老師一直在等我們這些懶兔、笨兔向他求學啊!


客座評論員


作為一名老師,說真的,較比以前的時代的話,真的沒有以前受尊重。

原因一方面出在受教育者身上,而另一方面也出在老師身上。

在我的印象裡我的父輩,包括我這一輩,對自己的老師都非常尊敬。我的父輩時至今日將近六十歲的人了,遇到當年自己的老師也一樣非常尊敬,哪怕那個老師也僅僅只比他大了十幾歲而已,因為他們那個年代一方面是能夠有受教育的機會就很幸運了,更何況能夠遇到一個對自己有莫大幫助的老師。那個時代能夠稱的上老師的人只有少數人,而且一般都是真正教授知識的人才有資格被稱為老師。現在社會老師這個稱謂恐怕和專家要等同了吧。

另一方面現在的教師隊伍確實需要存在一些不好的現象,引導學生補課,收禮,有的甚至對不在自己這補課的學生區別對待等等,更有甚者侵害學生的現象也有所發生。種種情況都影響了老師在人們心中的形象。


曉旭老師


沒有。理由有以下兩點:

一、在全面開放的今天,全球一體,各種思潮也洶湧而來,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優秀傳統文化被丟棄,尊師重教的觀念已被淡化。我們可以在社會上看到許許多多和傳統不一樣的東西,崇洋、衰己、拜金、無德,過洋節忘土節,贊西醫貶中醫,購洋貨棄國產等等,彷彿一切西化才好,包括思想領域的。有的為了金錢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出賣人格,唱衰治病救人的醫生,唱衰教書育人的教師,對這兩個以“德”字直接緊密聯繫的職業極度汙名化。曾經有一段時間,關於醫生和老師的負面報道可謂連篇累牘,大有非把這兩類人搞殘搞臭不可。抓住老師隊伍中的極個例,對整個教師隊伍進行大肆抹黑。在這種情形下,又何能說比以前更受尊重?

二、教師這個職業的應有之義沒有受到尊重。慈愛和懲戒是教師實施教育的兩種必要手段,但“懲戒”於今被剝奪了,教師一旦使用,輕者被批評教育,重者則被開除教師隊伍。諸不知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輕描淡寫的批評,對某些學生來說只是隔靴搔癢。我們看到唐僧很慈悲了,可感化孫悟空了嗎?如果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一輩子都是一個潑猴。但這個道理似乎我們的專家也不願接受。​

綜上,我認為教師這個職業,沒有比以前更受尊重,反而跌落神壇,人們似乎忘記“天地君親師”裡還有“師”這個神聖的職位。​


七夕來客


不知道題主對比多久的以前,那麼我就結合自身教學經歷和學生時代對老師的態度做一個對比,答案是否定的。為何會有這樣一個結論,源於社會發展下的教育制度所導致的結果。

常聽父輩言,以前的人好簡單,好純粹,有飯吃就行了,同理,以前的教師也很純粹,傳道授業,教書育人,別無他求,一心只做一件事,老師熱心,學生愛戴,那時候,教育沒有私心,有的只是一顆熱愛教育事業的熱忱之心。那時候的我常和老師打成一片,找老師下象棋,同老師一起踢足球,去辦公室海闊天高的聊天,很是快樂,然而,成績下滑時老師臉一黑,我便瑟瑟發抖,內心滿是內疚。

現如今,物慾橫流之下,大多老師也很難獨善其身,升學率,教學比賽,職稱評定,教學質量提升,一座座大山壓力之下,老師不得不由原來的專注熱忱變得“無所不能”,而傳道授業的初衷卻漸行漸遠,但是學生及家長的期許只是孩子能學會更多知識,如此背道而馳,何來敬重?

教育部門經常發文件,聲稱提高教師待遇,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其中癥結,豈是一紙文件所能解決?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當下有很多不忘教育初心,牢記教師使命的好同志,他們也必定深受愛戴,受人敬重。而於我本人,也立志做一名“苦行僧”,心無旁騖的站穩三尺講臺。





教育郎


尊師重教一直是咱們民族的傳統美德,教師,單對這兩個字而言,絕大部分人都認為它是高尚的、光輝的;但是一個人去當了老師,那麼這個人受不受尊重?不單單是取決於“我是老師”就行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品行和能力。

首先,作為一個老師,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中學,如果你不尊重學生,學生憑什麼尊重你?前段時間網絡上火爆的“男子20年後遇到小學老師,後將其毆打一頓”,為什麼打老師?因為我小時候老師經常打我。這個例子足以說明教師的品行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一生。

其次,決定一個教師能否持續生存下去的是教師本身的業務能力。你是一名老師,可是學生問你相關問題是你一臉懵,有時還要網上搜索,久而久之,你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就淪落為了不中用的老師,此時,你滿足不了學生,家長埋怨你,那麼,對你的尊重也會降低。

所以我覺得,教師這一從過去到現在都是令人尊重的,只是並非每個教師都能做到令人由衷的敬重。

如果每位老師都努力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那麼我們的教育會越來越好,人們對教師的尊重也會日漸增長。


默空文


教師這個職業應該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書育人,被人們稱頌為“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本應該受人們萬世敬重。

孔子是教師這一職業的開山鼻祖,自古至今,受人朝拜和敬仰。很多朝代為表對他的推崇,把孔姓當作第一姓,皇帝並把一個女兒嫁給孔子嫡親為榮,這足以看出歷代對教師的尊重。

遺憾的是在文化革命中知識分子受到衝擊,教師也成了“臭老九”的代名詞。教師地位急劇下降,教育事業也成了最黯淡的事業。

國之興旺在科技,科技興旺在教育,教育興旺在教師。當國家認識到教師的重要性的時候,提出了尊師重教,無論是中央或者是地方,都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力度,並多次發文提出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工資。也許是國情複雜的原因,也許是教師太多的原因,也是是地方政府財政困難的原因……總之提高教師工資雖然喊了十多年,“空調”卻是教師工資的諷刺語。

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沒有經濟收入的只能是乞丐,沒有豐厚收入的老師地位也難以提高,讓全社會去尊師重教也只能是一句空話。現在雖然比以前工資有所提高,但如果真正攆上公務員工資還有一段距離。

沒有靈魂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對塑造靈魂工程師的不敬是對國家的不敬。網絡時代,言論的自由不能成為噴子們黑老師的理由,同時也希望教師們都能真正的為人師表,潔身是好。我想,不久的將來,教師一定會成為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地位也會越來越高,教師也會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手機用戶漁翁


一是因為教師這個職業已不再是神聖的職業了。過去,在傳統社會里,教師的職業聲望非常高,“天、地、君、親、師”,教師是除了天、地、君、親之外,排行第五。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社會地位?因為,傳統社會里,教師就是知識學問的化身,是知識的壟斷者,你不尊重老師,就學不到真本領。所以,社會上普遍尊敬教師,連皇帝對自己的老師都要恭敬三分。而當今正處於互聯網時代,教師已不再壟斷知識了,人們可以從學校之外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師這個職業只是普通職業,亳無神聖可言了;

二是因為教師這個職業群體太龐大,兩千多萬人的一個職業群體,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難免會有少數敗類,再加上網絡的推波助瀾,難免就盡人皆知,渲染得過火,就難免費抹黑了教師這個職業。

三是教師這個職業地位、身份下降得厲害,這也讓一些過去對這個職業偏激、固執的評價也就紛紛湧現出來了。由於這個職業是面對所有家庭,而現在家庭對教育的需求太多,既想擁有精英教育的服務,卻又只想承擔大眾教育的費用,典型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只一味要求教師不得有更多的物質需求,教師應給只付出不求回報。這樣,顯而易見出現了更多對教師的責難。的確,教師是應該教書育人,是應該奉獻犧牲,但教師也有家人要養,家庭責任也要承擔。所以,教師不是聖人,也只是普通的人,他們的家人也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