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請問您們是什麼時候接觸美食的?現在手藝怎樣?

維尼vini


本人07年畢業於廚師專業學校,08年初開始參加廚師行業,跟師傅組團到廈門承包酒樓,至10年期間,廚房所有檔位都做過,基本廚房流程都熟悉。

因個人興趣所在,選擇這個行業,喜歡餐飲以及嘗試新菜製作,目前自己經營一家小型餐飲店,生意還過得去。


陳達達CDD


你好!我是快樂的逸王致李!我是結婚後開始發誓一定要成為一個美廚的!關於我接觸美食,那是一個眼淚的故事😄

在三十多年前,一個傻的冒泡小姑娘,懷著美好的夢想到北京上班了!期間被一小子騙取回家了!

在婚後的某一天,上完班中午回家,看到一大家子人都在玩麻將,這媳婦進到廚房,想做飯!這可犯了難,就會煮個麵條,這一大家子人也不能大中午的吃麵條啊!就又走出廚房問婆婆吃啥,婆婆說有隻雞在冰箱,你給燉了吧!我蒙圈一樣轉身去把雞拿出來了,哎媽呀!咋這大一整隻雞呢,還凍的嗄嗄硬!於是又轉身出去了,在麻將桌邊轉悠了兩圈,因為麵皮子薄沒好意思開口!只好回到廚房各種折騰那隻雞!我的那個天,從小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的主,哪裡幹過這活計.憑著自己的感覺終於把雞弄鍋裡了。看看時間不短了,老開心的叫大家收攤吃飯!大傢伙上桌後,傻媳婦馬上就開吃,因為只有十幾分鍾要上班了!

正吃著就聽到大家左一句右一言的說開了!這雞咋頓的,還沒爛糊呢!這雞咋還柴!各種吐槽!聽著聽著眼淚就掉下來了!那時候人小面淺,從小又是被哥哥姐姐們寵著長大的,哪裡能聽的了批評啊!邊哭心裡邊發誓!今後練習廚藝,於是哭出來一個超愛做飯的老李!至今廚藝咋樣可不敢自誇,能夠讓家人吃的開心幸福吧!

其實放現在就什麼都沒所謂了,做不好聽取意見下次再來。總不能你沒做好人家還要誇你做的好,來哄著你。你又不是小孩子了,結婚就代表成熟,得為生活負起責任了!再說人家憑什麼要哄著你呢!你的親人哄你寵你那是他們願意,和你是至親骨肉!別人可沒那義務來哄你!

美廚奮鬥之眼淚篇講完了😄!謝謝你的提問!


逸王致李


我是2019年7月21號,第一次把蒸的紫薯花樣饅頭,拍照發布到頭條微頭條的!

原來我也喜歡換著花樣做好吃的,但是自從在頭條視頻裡,看各種美食的製作,就跟著視頻學做,從此一發不可收!

2019年12月27號,我申請了美食領域的興趣認證,回答第一個問題,28號上午就通過了,第一個優質問答,下午接著回答問題,29號上午又通過了,再接再厲繼續回答問題,30號直接就通過了兩個優質問答。我用了四天時間,就完成了美食領域的興趣認證!這更增加了我對美食的學習和製作!

現在得到了很多,頭條朋友的支持和鼓勵!手藝也進步很大!活到老,學到老!我要繼續努力,學做更多的美食!











哲兒的媽媽


大家好!我是黑豆士食光機,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提問的好,一下把我當初的回憶拉了回來。

美食愛好者的萌芽

1.

小時候:自己小的時候就是一個小吃貨,每次聽到外面有人喊“砵仔糕咯”“涼粉咯”“豬紅咯喂”“三角糕”“豬腸碌咯”,我都會哭著讓家裡人趕緊買,不然就一直大哭,家人沒法只好給我買,吃上了就笑嘻嘻,對於我來說,它們的味道真的很神奇,吃過了總會讓我流連忘返。直到現在都很喜歡那些味道,只可惜有一些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消失了,應該是當初的帶貨人已經老了。

2.

小學:小學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小賣部,一個讓小吃貨上課都分享它的美食的地方,記得當時的“網紅”小吃是小當家乾脆面,辣條,泡泡糖,辣條,旺仔小饅頭等等,這些單純的味道現在還是很想念。

3.

初中高中大學:人就是這樣,到了某個階段無論以前多喜歡的零食小吃都會少吃或者不吃了,自己那時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外公家做的各種魚的菜式,有蒸魚,煎魚,魚餅,魚乾,魚湯等等,真的讓我挑的話全部都好吃,還有過年的時候做的調味料,聞起來特別香,用一塊白斬雞鴨鵝肉沾上去,別提有多好吃了。

4.

工作:人一但進入了工作,加上是工作強度很高的話,那伙食就不是美食了,有填飽肚子的東西就很不錯了,工作開始三年基本都是吃外賣或者在快餐店吃飯,有時候自己真的有些麻木,為什麼我會活成這樣,快節奏的生活真的沒辦法調慢嗎?

從我工作5年後自己開始慢慢關注吃的美食節目,有直播的,有視頻的,印象深刻的有深夜食堂和孤獨的美食家,自己才發現自己吃貨的本質瞬間被提取了出來,是時候做改變了,從此以後,我每週最少抽一天的時間自己做美食,開始做的真的很差,不是焦了就是鹹了,但是我沒放棄,慢慢練習,從每週都一次變成每週三次做飯,炒菜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升,雖然跟廚師沒得比,但是起碼自己越過了那最初的坎,很開心,做美食也讓我體會到了“慢的過程”,這個過程跟我以前畫面有些類型,一畫就是幾個小時,心情平穩,跟現在生活工作高壓力的情況反差巨大,從此我喜歡上了做美食,當然,還有吃美食。

目標:現在的我是今日頭條美食板塊的新創作者,感謝這個平臺,除了能讓我分享自己做的美食,還能鍛鍊我做美食的功力,不斷進步,不斷督促我自己;在這上面有很多前輩和大廚值得我學習,現在還是在學習摸索的階段,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讓自己的廚藝得到提升,能給家裡人和朋友們做出幾道像樣的美食,也讓以後的自己看到當年的我一直為了美食在奮鬥著!

健康飲食,從我做起!我是黑豆士食光機,期待與更多的美食愛好者結緣,分享健康的美食,再次感謝提問者,讓我能說出自己的心聲。


黑豆士食光機


什麼時候接觸美食?仔細回想一下應該是認識我老公的時候,十幾年前了。

他是四川人做的一手好菜,回鍋肉、辣子雞、還有他最愛的火鍋……這些都讓我讚不絕口,認識他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飯菜可以很如此美味,受他的影響,我自己也開始慢慢摸索著怎樣把簡單的食材變成美味佳餚。

現在我的廚藝不僅得到我們這個大家族的認可,還得到了親戚朋友的認可,當然還有更多的美食需要我繼續去研究學習,我也相信未來我可以做的更好,加油!

下面這些都是這兩天做的飯菜,大家覺得怎麼樣?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愛生活的雯雯媽


【感嘆】說起接觸美食,回憶滿滿,我算是比較早接觸做美食,差不多7歲的時候,當初年紀雖小,卻要照顧好家裡的妹妹,父母的外出工作,早出晚歸的生活,讓我逐漸學會自己做飯,雖然煮的不是特別好吃,但是在家人的臉上卻吃出幸福的味道!80年後的我們,兒時的條件很一般,煮飯基本就是用燒柴火灶煮。


起初都是看著父母怎麼做,然後我們就跟著學,我記得我的第一次煮的就是鍋巴飯,原本是煮白米飯,卻煮過了,就成為香噴噴的鍋巴飯,現在條件好了,卻吃上那種香氣十足的鍋巴飯,米飯米香,鍋巴卻越嚼越香。不會炒菜的我們卻喜歡搭點酸菜也就解決了一餐,至少我們可以自己動手,解決了吃的問題,還幫忙了父母。於是因為父母吃了我的第一餐鍋巴飯,說了一句好吃,我就很努力了開啟做美食的生活。


那時候的父母總是忙碌工作與農活,做飯都是靠自學,就這樣不斷的磨練,於是才有現在的手藝,傳統的小吃,我基本都是跟鄰居學,人家在做,而我就會主動幫忙,幫忙的過程學會了製作的方法。父母大膽的放手讓我嘗試,他們只要最後的結果,美食的創造都是我自己想法。


九歲學會做這道茶點,父母至今依舊喜歡,我喜歡傳統的美食。現在很多傳統的美食都慢慢減少了,因為做的人少了,年輕人也吃少了。但是我依舊給父母做傳統小吃,我們當地特色的酥角茶點,外皮酥脆,餡料是花生和芝麻的混合。這個茶點可以放置很久,基本都是讓工作的父母攜帶外出當點心吃,那時候覺得父母帶走不是點心,而是我牽掛的心,至少有東西不會讓他們餓著。

分享一下家常一餐的美食:

家常美食,條件好點,花銷沒有那麼緊張的情況,我一般都是會弄豐盛點,給孩子營養,自己一份美食帶來的小快樂,靠海的我們喜歡海味,但是也鍾愛山貨,生活中基本也都是葷素搭配,每個食材都是自己風格的煮法。


這算是豐富的一餐


魚清蒸然後調汁潑油


海蝦清蒸沾醬吃,製作簡單,擺盤講究


肉質的燉煮,不同部位不同煮法,但是燉滷總是需要砂鍋帶來的美味


葷素的搭配,我鍾愛綠色,只要綠色的食材簡單的爆炒口感最好


調味簡單,美食清淡,但是食材必須新鮮挑選習慣


海鮮的搭配也是需要各種花樣的變化,製作也換做學


時常也會學著北方做的美食,我更加喜歡的他們的麵食

麵食方面也是很喜歡,雖然沒有專業的能力,但是有著特色的家常,今天就做了饅頭,於是分享一張饅頭的發酵圖


發酵到位,把握時間與溫度


以上就是我個人分享,美食給我帶來不一樣的快樂,保證了家人的一份健康,也提高自己的一種技能,有些人覺得煮飯很累,我卻很享受過程中美味的轉變,食材碰撞的不一樣的美!喜歡的可以多關注甜寶解說,甜寶四歲就開始學做甜品及各種美食!


甜寶解說


第一、經歷這塊、因為我是農村人,爸媽經常外出工作,在我8歲的時候就開始自己做飯菜吃了。

第二、做飯這塊,剛開始我連飯都煲不好,洗米總是掉米,我們那時候還是用柴火燒飯菜,沒有現在用電飯鍋煮飯那麼先進。現在26歲了,知道米水比例1:1煮出來的飯更好吃,但還是以前用柴火燒出來的飯更香!

第三、做菜這塊。因為我比較喜歡做菜,喜歡研究,現在做菜手藝很不錯,家人朋友都愛吃我做的美食,但是手藝這塊也是練出來的。我時常買一些烹調書參考、照做。也會經常去特色飯店吃飯研究他們的菜,正好可以提高自己烹調技藝。

第四、手藝是練出來的,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一步一腳印。以下是我最近做的美食,歡迎你們給些參考意見!

圖1烤香蕉

圖2涼拌折耳根

圖3咖喱肉丸

圖4涼拌粉條

圖5炸醬麵

圖6包粽子








七號不滅


大家好我是廚路行者

現在29歲了,學廚有10個年頭了,對於廚師這個行業來說不算長。從廚這麼這麼多年對廚師這個行當算是理解的比較透徹。

這個行業呢,苦,累,髒,油煙味重,逢年過節是最忙的時候,也是和家人分離時間比較長的一個職業了。這個職業呢低不成高不就得,餓不死人也喂不飽人(相對來說)。我自己對這個行業是即喜歡也討厭。不過喜歡還是多一點點😆😆😆😆😆

2019年9月份參加了四川技能大賽—(豪吉杯)第六屆川菜職業烹飪技能大賽中僥倖獲得了熱菜銀獎這也算是對這麼多年廚師生涯的一個交卷答案了吧。很可惜離金獎一步之遙,也是自己沒有準備充分,菜品沒有整巴適。四年後繼續參加目標金獎。

這個(;`O´)o當時做的菜品,確實得分不好,還好後來1個小時做兩個菜品做的還可以拉回不少分。

當時獲得的證書和獎章。

這個是和中國烹飪大師張中尤老師的合照。自己很喜歡的一位大師。

後面就是自己做的一些菜,不多。

就和大家分享到這了。打字太累。太累。😀😀😀😀😀😀


廚路行者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是三胞胎美食,一位家有三胞胎,熱愛美食的80後爸爸!

我們家三個可愛的寶寶

在我眼裡美食更多的意義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和自己愛的家人在一起,用心給愛的家人烹的每一餐都是美食!美食之所以美,除了味道,更多時候是因為有愛有陪伴,所以我記憶裡自己最早接觸美食,應該是在知道自己老婆懷孕並且懷的是三胞胎,開始學著做好吃的給老婆的時候。有美食,才有美時!學著做美食,才會有更多美好時光。

自己做的糖醋魚

記得第一次陪媳婦做完B超,醫生給我的叮囑就是,懷的是三胞胎,一定要讓家屬吃好,營養一定要跟上。那個時候我和老婆還在北漂,住的也是合租房,廚房也是大家公共的空間,每天晚上下班後是最幸福的時間,終於可以親手下廚給老婆做點好吃的了。其實那時候做的無非也就是最簡單的炒土豆絲,或是清蒸條魚之類,這種比較好學的菜,那個時候只是單純的想自己親手給懷孕的老婆做點好吃的!

給我們家三寶做的早餐

後來,我們有了三個寶寶,二人世界到五口之家,自己肩上也感覺有了更多的責任,一個丈夫的責任,一個父親的責任!而讓三個孩子吃好,也無非就是一位父親能滿足三個孩子最基本的要求了吧!於是自己開始網上查,買書研究怎麼做飯,或許這個時候才是我真正意義上接觸美食吧。轉眼間,我們家三個孩子已經上了小學,自己做飯的手藝也從一開始的拙手笨腳到後來得到親戚朋友們的讚許。

一般早餐的話,我會給我們家三寶做一點比較有創意的早餐,這樣孩子們早晨起床後看到美美的食物才更有食慾。

我給三寶做的早餐

麵包雞蛋愛心

土豆餅

火腿腸太陽煎雞蛋

午餐的話,一般會做的比較豐盛一些,葷素搭配均衡一些,糖醋里脊,回鍋肉,西芹蝦仁等菜家人和孩子都比較喜歡,還經常會被點名要!

我做的回鍋肉

手撕杏鮑菇

西芹蝦仁

現在家人和孩子都非常喜歡自己做的飯,其實更多時候美食不是多好吃,有時候家人更多隻是想聚在一起幸福的吃一頓飯。現在疫情非常時期,自己有了更多時間去學習更多道菜,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能通過自己的不斷實踐,讓自己的廚藝不斷成長,給家人做出更多好吃的菜來,無美食不美時,給家人美食才會給家人美好時光。


三胞胎美食


只從有了孩子以後,廚藝跟著孩子一起成長,孩子斷奶之後,就研究輔食的搭配營養,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每天變換花樣做給孩子吃,那時候看見許多家長或者老人拿著碗追著孩子滿街跑覺得不可思議,我家孩子每次吃飯坐著乖乖的做什麼吃什麼,吃完飯才能玩。

我還慢慢學會了烘培,孩子想吃什麼我就上網找方子學什麼,麵包,蛋糕,披薩,甜點……失敗了再來,總有學會的那天,外面吃的總覺得添加的東西太多。

從廚藝小白,到現在可以隨手就做,別人都誇我手巧,其實,每個媽媽都是超人,因為孩子她會無所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