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抗疫戰場的“幕後英雄”,他們的默默付出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在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技一支部就有這樣一群默默付出、堅守崗位的“幕後英雄”。

抗疫战场的“幕后英雄”,他们的默默付出

疫情形式嚴峻,為防止疫情擴散,武漢於1月23日10時起“封城”。與此同時,武漢出現臨床用血緊張局面,大疫當前,必有大愛,醫技一支部書記陳永剛走進獻血屋,捋袖捐獻熱血。在2月24日醫技一支部劉佳等人也踏入獻血屋義務獻血,特殊時期,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支援抗擊疫情前線有很多方式,獻血也是其中一種。

抗疫战场的“幕后英雄”,他们的默默付出

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馬豔俠身先士卒帶領檢驗科全員立即取消春節休假,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戰鬥中。疫情發生以來她每天加班加點、堅守崗位、統籌安排,按照醫院安排積極響應,迅速組建科室應急分隊,高效地完成日常檢驗工作,夜以繼日完成疑似病例的實驗室篩查。組織全員反覆學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診療方案、檢測技術指南、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等,制訂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工作流程,並邀請疾控中心的專家對醫院相關科室醫生、護士、標本運送及檢驗人員進行了標本釆集、運送、檢測方面的規範化培訓,使大家明確了工作流程、保證生物安全,切實做到“零誤診漏診、零交叉感染”。

抗疫战场的“幕后英雄”,他们的默默付出

馮飛雪博士帶領王凱、周嘉迪及分子生物組團隊,經過連日的溝通協調和攻堅克難,在咸陽市醫療機構中率先開展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除了對本院的疑似病例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以外,還承擔起咸陽市各縣區送檢的疑似或密切接觸者的檢測任務。

抗疫战场的“幕后英雄”,他们的默默付出

馮飛雪博士帶領團隊一遍又一遍優化核酸檢測實驗流程、驗證檢測試劑盒的性能質量、參加新冠病毒核酸的室間質量評價、和醫護人員一起改進標本採樣方法,不斷學習檢測技術規範和指南,在保證核酸檢測結果準確可靠的前提下,和時間賽跑,使每一批的檢測報告從6小時縮短到4小時。遇到可疑的實驗結果,一定再次複核,和主管醫生反覆討論、追蹤病情,結合患者的CT影像資料,不放過任何一個蛛絲馬跡。新冠核酸檢測大大縮短了疑似病例的診斷和治療時間,減輕了疾控中心的檢測壓力,是實施科學防控體系中舉足輕重的環節,為患者及時診治贏得寶貴的時間。

抗疫战场的“幕后英雄”,他们的默默付出

檢驗科急診組蘇彥娥每天及時彙總大量檢測信息,準確及時地上報給馬豔俠主任,經過馬豔俠主任核對審核後上報給省、市及醫院疫情防控工作辦公室,為上級部門及時掌握疫情防控信息提供第一手資料。實驗室每天面對大量疑似病人的血液、痰液、咽拭子等標本,既要保證醫護人員的防護,又要保證生物樣本的規範處置,更要保證為臨床提供準確的診斷依據。蘇彥娥在全科學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工作流程後,組織急診工作人員多次學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標本運送、檢測及生物安全方面的規範化培訓,反覆強調大家絕不能帶任何僥倖和麻痺思想。

抗疫战场的“幕后英雄”,他们的默默付出

檢驗科蔡飛在醫院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下,發動朋友,千方百計籌集防護物資,為大家開展檢測安全工作保駕護航。

針對疫情嚴峻,醫用防護用品緊缺的情況下,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長劉佳帶領科室人員利用科室現有材料,組織員工學習自制口罩,自給自足,不佔用醫院醫用防護資源。疫情期間,黨員成楊發揮積極帶頭作用,主動提交請戰書,作為科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救治梯隊中第一梯隊人員上報。通過晨交班學習新冠肺炎相關文件、微信群新冠相關知識理論培訓、科室理論考試、華醫網線上培訓和考核等多種形式進行全員“掃盲”,強化規範學習,緊抓防護培訓,做到人人掌握,人人重視。疫情期間,科室制定《環境管理、空氣管理、用具管理消毒質量表》,加強工作區域環境管理和終末消毒,全員參與,確保工作正常安全運行。

抗疫战场的“幕后英雄”,他们的默默付出

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醫技一支部所有黨員響應院黨委號召,積極參與黨員志願者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部黨員參加醫院黨員示範崗,在繁忙的工作的同時,堅持在預檢工作的一線,為群眾測量體溫、科普宣教。

疫情發生後,無數普通人勇於奉獻,積極投身戰“疫”行動中,或堅守崗位,或勇敢衝鋒,或默默奉獻,成為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重要力量,全社會的每一個你我共同努力,必能形成排除萬難、一往無前的強大合力,必能徹底打贏這場阻擊戰!

(GB)

抗疫战场的“幕后英雄”,他们的默默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