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我姑娘都四周歲了,不會說話只會叫爸爸媽媽怎麼辦?

孫洋169


感覺跟我家寶寶情況有點像,孩子之前是我一個人帶到9個多月,那個時候咿呀學語了,開始喊爸爸媽媽,後面我自己做點小生意,孩子給婆婆帶了,那年公公剛去事幾個月,婆婆心情不好,基本不怎麼說話,從來不知道逗孩子玩,平時喂點吃的,換換尿布,嚴重的一次竟然17天都沒有帶孩子出過門,每天放把孩子放爬行墊上坐著,自己連續看半天電視,孩子也跟著一動不動,,推出去也只是在馬路邊一起發呆,漸漸的,孩子也很少說話了,經常發呆,總是喜歡抓長條狀的東西在手裡,例如筷子,筆,麵條,吸管這些,後來連爸媽都不叫了,我才開始意識到有點不正常,有意識的在陪他的時候引他講話,用玩具互動,效果很慢,後來我帶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疑似孤獨症,我是害怕又擔心,把孩子帶到身邊自己帶,孩子挑食很嚴重,不吃一口蔬菜,只吃白米飯,白麵條,雞蛋,連有顏色的蔬菜面都不吃的,水果只吃蘋果。現在是三歲八個月了,挑食還是嚴重,水果開始吃草莓和獼猴桃了,說話也會跟著說長句子了,但是自主回答情況很不好,我也在疫情期間到網上查了好多,想買促進語言中樞發育的產品給他吃,但是和老公商量,老公說沒有科學依據,不可信,就算了。疫情期間本來時間也多,就多拉著他跟我們互動,用各種方式引導他說話,比如他喜歡拿起手機發微信語音,我就經常弄給他發,有時說一大堆我聽不懂的話,但是這是激發他開口的方法,最近真的進步好多了。還有發現他的記憶力很好,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背下古詩詞,三字經也會背了好多了,我也開始有點放心了,相信他只是發育緩慢,我們多多陪伴肯定會變得正常的,還有我家二寶是比他小18個月的妹妹,現在也會說好多話,跟他也有交流,雖然有時是爭風吃醋,但是互動也挺多的,這個我很慶幸,所以你也一定要自己多花時間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心裡有愛,還是要經常帶出去多見識,多很小朋友玩耍,他不玩,你也要帶著他融入集體,讓他覺得大家一起玩樂趣多,讓他產生興趣,這個過程會很漫長,親,一起加油吧,相信會越來越好的!


陸壹媽媽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些孩子說話很早,有的比較晚,但是孩子會有過程。

比如我家2個寶寶,說話相對算晚的,在快2歲半的時候去社區醫院體檢,大夫說會說話嗎?我答到只會說疊字,不會說句子。大夫說如果2歲半還不會說,需要醫院做檢查,回來後我們趕緊買繪本,天天陪著他說話,慢慢他就會說了。

我講一個我身邊的例子。我們樓下有一個小朋友,和我家老大基本差不多年齡,大概大2個多月吧。在他們同齡的情況下,我們都沒發現孩子有什麼異樣。但當孩子逐漸到了3歲的時候,孩子也還是隻會說媽媽。我愛人曾經建議過孩子的媽媽去醫院查查,但孩子媽媽說孩子的爸爸就說話晚,應該沒事。結果錯過了最好的時間。

目前孩子被診斷為語言障礙,需要做康復治療。

我希望寶寶能夠健康發展,但在育兒的過程中,也需要家人放棄那些錯誤的觀念,在覺得有異樣的時候就需要去醫院做檢查。

再次希望寶寶能夠健健康康。


劉敏育兒知識分享


您好,這個問題我身邊有幾個類似的情況,其中有一個就是我舅舅的孫子,我給您說說他的具體情況,您可以參考一下。

一般來說遇到這種情況,您第一時間應該帶孩子去醫院做專業的檢查,排除孩子是不是屬於自閉症,因為自閉症是越早發現越早干預治療越好。

很多寶媽看到孩子很大了不說話都擔心是自閉症,我舅舅的孫子當時的表現就跟自閉症很像,但是去醫院檢查不是。如果不是的話就不必太過擔心。有些小孩的語言發展要慢一些。我舅舅的孫子就是三歲之前只喊爸爸媽媽和奶奶,四歲多之前,五個字一句話的他都要分成兩句才能說清楚。去幼兒園根本沒辦法跟老師同學進行正常的交流。

但是現在五歲了,語言功能開始正常。所以只要是排除自閉症和病理性得一些原因,寶媽就不用太過擔心,畢竟她會喊爸爸媽媽說明她也不是啞巴。

我還有個同事,跟弟弟是龍鳳胎,她告訴我她七歲才開始說話,之前父母一直以為她是啞巴,可是她現在比誰都能說。

所以孩子說話晚點沒關係,不要太著急,多和孩子交流,多多引導,會慢慢好起來的。





袋鼠麻麻育兒屋


寶寶正常的語言發育規律是這樣的

0-6周:啼哭(最早的發聲訓練),有時發一些元音和少數輔音。

12-16周:高興時大叫、笑出聲,會“咕咕”發聲、“呀呀”作答,發輔音。

28周:發“ba”、“da”等音節。

32周:發“ba-ba”、“da-da”等兩個連續的音。

1歲:會有意識叫“爸爸”、“媽媽”,會說2-3個有意義的單音字,並表達自己意願。

1歲半:進入雙詞句階段,逐漸掌握母語的語法規則。

2歲:能說2-3個字的句子,詞彙量達300-500字左右。

3歲:正常說話。

寶寶出現語言障礙有哪些表現呢?

1.到了說話的年齡卻不說話

孩子到了年紀卻不說話是家長帶孩子來就診的最主要原因,家長可以對照正常兒童語言發展的規律來監測孩子語言發育的情況。作為最常見的兒童語言障礙表現,其發生原因也多種多樣,可能是多種疾病的早期表現,並且會影響兒童語言學習、交流和社會能力的發展,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對兒童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2.說話不清楚

兒童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通常會有發音不清的情況,但如果孩子到了4歲以上仍有發音問題,即可被稱為構音障礙,可表現為吐字不清以及音調、音量異常和發聲異常等,這可能會造成兒童的交往困難和情緒、行為問題,學齡兒童還可能出現學習困難,各位家長應予以重視,及時就診確定病因,並進行專業的訓練。

3.說話不流暢

有不少家長會提出困擾,“孩子三四歲了,講話總是結結巴巴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口吃是一種很常見的兒童語言問題,多發生在2-5歲的兒童之間,發生率達5%,隨年齡增長大部分兒童的口吃會消失,但由於家長處理方式錯誤或語言環境不良,也有部分發展為持續性口吃,對於持續時間較長、不流暢、明顯的口吃,家長應予以重視,及時就醫,及早糾正,減少繼發不良影響。

當寶寶出現語言問題,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神經系統障礙

兒童語言障礙最常見的原因屬精神發育遲滯,雖然語言發育進展是按照正常兒童的順序,但其速度比正常兒童慢。指先天性或圍生期,在生長髮育成熟以前,由於各種致病因素,如遺傳、感染、頭部外傷、內分泌異常、中毒或缺氧等因素,使大腦正常發育受阻或發育不良。

2.發音器官異常

包括呼吸系統、聲帶和構音器官,常見有先天顎裂、上下頜咬合不良、舌繫帶短等異常。(神經系統問題同時可以導致發音器官的問題,思維認知上有缺陷會使兒童對口腔肌肉運動的精度和協調性控制困難,而語言理解上的問題也會影響之後的學習和鍛鍊。

3.孤獨症譜系障礙

孤獨症兒童的一個重要特徵即交流障礙,並伴有交往困難和刻板的重複性動作。其語言障礙可表現為完全不理解,沒有語言或語言過於刻板,語言應用也出現問題。

4.環境不良

兒童接受語言刺激的環境不良和缺乏語言刺激都會導致語言發育遲緩。父母與孩子交往中所使用的詞彙量,在語言交流中重複和擴展詞彙,都能直接影響到兒童詞彙量的增長和語言發展的速度。

5.聽力障礙

嚴重的聽力損失可使兒童完全聽不到聲音,慢慢失去說話的技能;而輕度的聽力損失也可能使兒童無法聽清部分聲音,導致發聲的異常。有聽力障礙的兒童一定要及早通過聽輔設備補償聽力損失,並通過訓練來提高孩子的聽覺能力,為孩子口語的發展提供良好基礎。

注意:家長應配合醫師排查兒童語言障礙的病因,如有聽力缺陷、孤獨症譜系障礙或腦癱等疾病,需要配合進行相應的治療與訓練,以免延誤病情。

希望能幫到您。


婦幼朱朱君


家長你好:

第一、通常每個寶寶說話都是不一樣的,有早有晚,早的八九個月就開始說了會發出疊音,晚的一歲半左右才開始說但是正常情況下孩子的語言能力在這個階段都已經開始發展。

第二、如果說話過晚就要注意孩子發育遲緩的問題了,孩子4歲只會叫爸爸媽媽那語言已經明顯存在過晚。

第三、發育遲緩不單單指孩子說話遲,而且還會伴隨其他問題出現的,如智力落後、自閉症、語言中樞發育遲緩等。所以必須引起重視哦。

第四、很多父母等孩子大了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孩子已經無法治療了,造成了終生遺憾,所以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治療哦。




可可加油


您好,相信您現在一定很著急吧,請您先不要著急,真誠的給您一些建議吧🌈

1.首先,我們要相信科學,請帶寶寶去做一個全面的檢查,看寶寶的語言功能發育遲緩,聽力功能障礙,發聲的器官發育不完全或者身體發育出現異常,是不是缺哪些維生素造成了寶寶說話比較少,如果檢查出寶寶有哪方面的問題,即時補給治療

2.作為一名啟蒙英語的老師,在寶貝語言發展這一方面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給到您一些建議的,我接觸過很多孩子,很多孩子的語言和思維發展到什麼程度,適不適合學習英語,我接觸一下就能知道了❤️下面跟您仔細談一談這個話題

3. 目前您孩子的語言發展肯定是遲緩的,請您先找到問題所在,如果寶寶檢查完發現各項指標發育良好,那可能就是環境的影響所致,人並不是天生就會說話的,需要不斷的去教,每天聽家長說成千上萬次的“爸爸 媽媽”寶貝語言需要不斷的去刺激練習,嘗試,最終還能說出來,別的也一樣,像“吃 ,水水,飯飯”都是需要家長有意識的去教,慢慢的從一個字到兩個字,到最後的句子,平時多和寶貝在一起,和他溝通,相信他慢慢的一定會說出來的,加油

4. 最後給您一點小小的建議,建議孩子不要讓保姆帶或者老人單獨帶,多多陪陪孩子,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和愛,保姆很多時候都只在乎寶貝身理上需求,是不是餓了,尿了沒,很少去關到寶貝的情感需要,和很少和他們說話玩耍,老人也起,所以掙錢再累,也請您每天晚上去陪陪孩子,跟他聊聊天,一起讀故事書都是很好的

相信您的寶貝會越來越好的,慢慢來👊👊👊


魔法唧唧貓系小姐姐


按照大多數孩子的成長規律來說,4週歲的孩子應該能很流暢的整句表達自己的想法了,雖然孩子發展有個體差異,但4歲瞭如果還只能叫爸爸媽媽,那我還是建議你們先去醫院檢查看看的。

如果能夠排除病理性原因,做父母的也能放下心來。那麼怎麼能幫助孩子儘早開口說話,或者說豐富孩子的表達能力呢?

家長您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1)如果想要孩子擁有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就要有豐富的語言輸入,比如多給孩子講故事,多和孩子說話,多讓孩子接觸豐富的語言環境(包括動畫片、音頻故事等資源)

2)有意識的和孩子對話,就像和小寶寶咿呀學語一樣:你想吃什麼?香蕉?奧,你想吃香蕉。你說說看,香蕉,我想吃香蕉~

你想做什麼?想和媽媽玩兒?你說說看,和媽媽一起玩~玩什麼呢?...

在日常生活中,把孩子能夠接觸到的場景儘可能用語言表達出來,並鼓勵孩子複述你說的話。

久而久之,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3)兒歌,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兒歌童謠大多韻律感很強,且朗朗上口,最適合小朋友語言啟蒙。可以多和孩子聽一聽,唱一唱。

先排除病理性因素,再耐心地為孩子提供豐富語言環境和練習機會,最後不要著急,一日一日慢慢來,靜待花開~

那一天,一定會來。

希望能對你有一些幫助。


樹人繪玩家Echo


按照大多數孩子的發展規律而言,四周歲的孩子可以完整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描述相應的畫面或者事件。個人建議帶著孩子去醫院做檢查,看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這種與眾不同。

平時多注意跟孩子溝通交流,多和她說話,可以買一些繪本,卡片跟孩子一起閱讀,增加語言的輸入,當娃娃說話的時候及時給予正面的反饋。

最後給你講個故事吧!我弟弟是到了三週歲吧,然後說的話也不過是特別的多,曾經一度被別人懷疑是啞巴,後來慢慢的開始說話,從結結巴巴到慢慢的能表達自己的意思,九幾年的時候是因為家裡條件不好也沒有去做檢查,所幸我弟弟只是說話晚但是現在也挺能說的。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素衡


我自己身邊有兩個案例,都是三歲半上幼兒園了還只會說疊詞,通過練習和補充營養,不到半年都有改善,現在都完全正常了。

首先,建議你去正規醫院做一下檢查,排除病理性原因。

只要身體是健康的,就積極面對,一般來說就是通過發音訓練和補充營養這兩方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碩寶媽育兒悅讀


不用擔心,既然能叫爸爸,語言和聽力方面肯定沒問題,我認識好幾個小的時候說話晚,五六歲了還不怎麼說話,家人一度以為是啞巴的,後來慢慢長大可就厲害了,一張嘴能說的過一圈人,主要是靠大人引導,不要心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cf1e74f4b8a42c998efdc1ccb88857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