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PMI創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低,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應更具彈性——高頻數據看復工復產

PMI創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低,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應更具彈性——高頻數據看復工復產

文 | 邵宇 陳達飛

原文首發《財經》

考慮到本次疫情對經濟的短期衝擊可能會隨著海外疫情的擴散而更為嚴重,以及不同地區疫情擴散的差異,國內復工復產與疫情防控政策應更具彈性。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的擴散已基本限定在武漢市,湖北省內除武漢以外的城市,以及湖北以外的省份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已降至個位數,且多數省市已連續多日出現零增長,但是,海外疫情仍在快速擴散,尤其是韓國、日本、意大利和伊朗。隨著檢測力度的加強,美國的確診病例數也有可能增加。這將對全球價值鍊形成較大沖擊。而中國,作為亞洲,乃至全球價值鏈的核心國(之一),受到的衝擊程度也將最為顯著。(參考筆者文章:新冠疫情對全球價值鏈的衝擊:三足鼎立格局與中國的位置——系列之一)

自採取高級別防控措施以來,新冠疫情對中國2020年1季度和全年GDP增速的影響便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市場有共識,但更大的是分歧。共識是不改變經濟增長的中長期趨勢,但短期衝擊要超過2003年的SARS。對於中國1季度GDP增速,中性的估計約5%-5.5%,更為悲觀的估計是4%,但也有觀點指出,不排除負增長的可能性。對於全年來說,中性估計約0.5個百分點(Vanguard估計)。具體情況還需要看疫情後續擴散態勢(國內與國外),以及逆週期政策。

我們認為,新冠疫情對經濟的短期衝擊或超市場中性預期。從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20年2月採購經理指數(PMI)來看,製造業PMI及其分項均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參考圖1);非製造業中的建築業、商務活動與服務業PMI分別為26.6、29.6和30.1,也為金融危機以來新低;按企業規模分類,PMI指數的排序與企業規模正相關,規模越小,PMI指數越小,而且,也是近8年來新低(數據起始於2011年)。(本月PMI詳細分析,可見:中國PMI製造業全國綜述2002概況:復工每日1.65% “復人”難於復工 全球格局新截面)

圖1:從採購經理指數來看,本次疫情的衝擊堪比08年金融危機(製造業)

PMI创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低,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应更具弹性——高频数据看复工复产

從這個角度來說,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宏觀經濟的短期衝擊堪比08年金融危機。而且,比較來說,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更加全面,因為不僅是外需衝擊,還有內需衝擊,以及供給側衝擊。

根據21財經的實時監測數據,按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統計,自2月10日復工復產以來,各地復工率顯著提升。全國百強城市復工率70%以上的城市佔比約7成,一線城市復工率明顯高於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結合PMI數據可以看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可能存在一定誤導,高估復工復產進程。第一,監測數據實為開工數據,人員到崗率和企業內部採取的防控措施都將影響生產,故產能利用率迴歸常態仍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將等到解除響應之後才能恢復;第二,中小企業在經濟與就業的重要性上來說,整體上超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但中小企業復工率顯著低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從6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來看(參考圖2),當前復工率僅為常態時的65.97%。以前三年同期平均耗煤量為參照系(常態),1月31日開始(正月初七),產能利用率便持續下降,2月16日降至最低,為60%,其後開始復甦,2月28日已升至常態的66%。

圖2:6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

PMI创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低,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应更具弹性——高频数据看复工复产

圖3高德交通大數據。可以看出,其與發電量走勢,以及企業復工復產進度高度相關。以前四年平均值為參照系,2020年城市交通擁堵延遲指數顯著低於往年同期,但各地存在一定的差異。除成都與北京之外,其他6個城市均已經迴歸到常態的70%以上,北京僅為64.24%,成都為64%。與從業人員PMI相互驗證,可以看出,大量返鄉人員尚未回到工作所在地。這一點還可以從鐵路、公路和航空客運量中看出。

圖3:從擁堵延時指數看不同城市復工進度

PMI创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低,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应更具弹性——高频数据看复工复产PMI创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低,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应更具弹性——高频数据看复工复产

數據來源:高德交通大數據,WIND,東方證券

說明:擁堵延時指數作為城市擁堵程度的評價指標,即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實際旅行時間與自由流狀態下旅行時間的比值;延時指數越高表示出行延時佔出行時間的比列越大,也就越擁堵。

是否復工復產是0-1二值變量,但與經濟相關的,卻是產能利用率和人員到崗率,部分原因是防控政策缺乏彈性。考慮到本次疫情對經濟的短期衝擊可能會隨著海外疫情的擴散而更為嚴重,以及不同地區疫情擴散的差異,國內復工復產與防控政策應更具彈性。第一,以市,而非以省為單位,靈活調整相應級別,以此為依據採取有差別的防控措施,不僅是非湖北城市與湖北城市的區別,在湖北省內,武漢與其他城市也應有所區別;第二,人員市內流動與跨市流動防控措施應有所區別,不同市人員跨市流動措施應有所區別,市內流動相對寬鬆,跨市流動可以更為嚴格,而非像當前,即使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城市(尤其是湖北省內城市),市內人員的“流動性”仍是凍結的;第三,由於返崗前(或外地出差)自我隔離14天的限制,復工復產緩慢的進程或將持續到3月中下旬。

我們認為,各地可根據隔離人員確診或疑似情況,彈性調整隔離期限,可選擇性逐步壓縮隔離期(依次降至10天、7天等)。

為了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級政府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但從2月的微觀數據來看,效果仍不明顯。經濟迴歸常態,人、財、物三者的流動缺一不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復工缺口對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邊際影響會增加,財政上的減稅降費政策,貨幣上的信貸投放政策,並不能惠及停工的企業,而這些企業才是更需要幫助的企業,而能夠讓這些企業“起死回生”的,最有效的可能就是儘快復工復產,儘快讓人流動起來。

邵宇為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達飛為東方證券宏觀分析師;李志騫為東方證券博士後;編輯:蘇琦。

一瓣公益

PMI创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低,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应更具弹性——高频数据看复工复产

這是一瓣在2018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發起的一個公益活動。每篇文章獲得的讚賞,全部捐獻給“深圳市石門坎教育公益基金會”,為石門坎的孩子建一個“圖書館”。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目前已為小朋友們籌集6350元“圖書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