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家住農村的人,很少發病,為什麼絕大多數新冠病例都發生在城市?

新冠病毒疫情在中華兒女近1個月的艱苦努力下,得到了初步遏制,各地湧現出的凡人“英雄事蹟”不時讓人淚奔。

今天看到街道上的人群逐漸多了起來,不時傳出歡聲笑語。

在我們共克時艱之後,生活還要回歸本來的面目。

家住農村的人,很少發病,為什麼絕大多數新冠病例都發生在城市?

街道上的人群

筆者梳理了全國各地的疫情數據發現,家住農村的人,在此次的新冠疫情中,很少發病,為什麼絕大多數新冠病例都在城市?

這裡面有很多現實的原因,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反思生活本來的模樣。

1. 農村人際關係更緊密。

2月初的時候,我鎮某村委會接到舉報,稱某某家的女兒從武漢偷偷返鄉,躲在家裡一直沒出門,也沒有報告政府。

後來經村委會的工作人員調查發現屬實,立即對該返鄉人員進行了隔離觀察。

反觀有些城市的返城人員,如果躲在家裡不出門,幾乎沒有被發現的可能,除非發病。而且很多的家庭聚集性病例,就是因為返城人員沒有進行自我隔離,反倒是走親訪友造成了病毒的傳播。

這件事情說明,農村的人際關係更緊密。同在一個村鎮的人,大多都彼此熟悉,鄰里之間對彼此的家庭情況更是“瞭如指掌”,有事情可以互相照顧,出了問題也可以互相監督,而不像是在城裡,很多人連對門都不認識,更談不上了解,也就難以發現是否有從疫區返城的人員。

家住農村的人,很少發病,為什麼絕大多數新冠病例都發生在城市?

鄉親

2. 農村地廣人稀,聚集性差。

雖然我國的大數人口仍然是農民,但是隨著近幾十年城鎮化建設的加快,數以憶計的農民工發生遷移,導致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動。

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部分村鎮已經出現空心化,很多的自然村人口不足百人,而且大多是留守的老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自然村在不久的將來會逐漸消失。

農村呈現出地廣人稀的局面,而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少則數百萬,多則上千萬的人口。人口越來越密集,一個居民小區就可達數千人,甚至上萬人,對於傳染病的預防難度更大,也就容易造成人員的大量傳播,農村相對人口稀少,造成傳播的幾率也就下降。

家住農村的人,很少發病,為什麼絕大多數新冠病例都發生在城市?

村莊

3. 農村空氣好,懸浮物少。

近幾年來,通過農村的“廁所革命”,垃圾清除,環境衛生得到極大改善,青山綠水又迴歸常態,空氣質量也是大幅提升。

農村地區機動車少,工廠也不多,人們的環保意識也不斷增強。空氣質量好,空氣中的懸浮物也就少,病毒的傳播失去了重要的媒介。

家住農村的人,很少發病,為什麼絕大多數新冠病例都發生在城市?

鄉村的空氣環境

4. 農村人相對容易管理。

農村人口普遍實行村、片管理,而且村長、片長、隊長和大家都是鄉里鄉親,彼此熟悉,溝通交流順暢,對於上級的政策容易傳達到戶。而且中國的農民更樸實,也就相對比較容易管理。

城市人口的構成則相對複雜,大家通常都是“熟悉的陌生人”,彼此之間很少來往,工作忙碌,作息不一,管理難度較大。新聞曝光的擾亂疫情防控以及不聽工作人員管理的情形,也是多數發生在城市。

家住農村的人,很少發病,為什麼絕大多數新冠病例都發生在城市?

村裡人

5. 農村人看新聞多。

農村的娛樂設施較少,看電視仍然是人們的主流消遣方式,而且因為工作、生活的需要,對電視新聞的關注度較高。也就更容易接收到與疫情相關的權威防控知識。

現在城裡人已經普遍不看新聞了,他們有更多的資訊獲取渠道,消遣方式也豐富多彩,而網上的內容則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往往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對於科學、有效、枯燥的疫情防控知識可能會被選擇性遺漏,從而造成個人的防護失當,不利於病毒的控制。


家住農村的人,很少發病,為什麼絕大多數新冠病例都發生在城市?

看電視

每次大的災難性事件,往往會對人們的既有認知和心理造成衝擊。等人們從傷痛中恢復過來,會作出更加有利的選擇。

雖然前路仍有曲折,但是勝利的曙光已經到來。希望此次新冠疫情對每個人的改變,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和諧,祖國更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