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在心理諮詢中,當諮詢師與來訪者的諮詢目標不一致時怎麼辦?

大學校園心理一角


首先,說下心理諮詢的定義(參考錢銘怡老師寫的《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

心理諮詢是通過人際關係,運用心理學方法,幫助來訪者自立自強的過程。諮詢中過程中,最基本的核心條件就是共情、理解和尊重來訪者。

再回到您的問題:當諮詢師與來訪者諮詢目標不一致怎麼辦?分兩種情況:

1、當來訪者的諮詢目標是切實可行,符合諮詢倫理的,要以來訪者的諮詢目標為準,因為諮詢目標是諮詢師和來訪者共同就來訪者的問題商討決定的,如果有不一致以來訪者的目標為準,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治療同盟,在諮詢中建立雙方的信任關係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建立共同的認知是有必要的。

2、諮詢的根本目標是幫助來訪者自立自強,比如變得更加自信等,都是心理層面的目標,如果來訪者要求諮詢師幫助他升職加薪、與前任複合,這些目標是不現實、不可行的,諮詢師要與來訪者溝通清楚,如果來訪者仍堅持這類目標,那麼諮詢關係無法繼續,因為這並不是諮詢師的職責和能力範疇。


以上供您參考。

一看就懂的心理學,成己達人,歡迎大家多關注我

一看就懂的心理學


大家好,我是博特班長,關注我一起學習心理學知識,快樂人生!

這個問題,在心理諮詢的實務中也是常見的,題主在這裡提的這個問題或許羅傑斯曾發現的問題,即過高的諮詢目標可能誘發對標的焦慮問題,為了更好解決這個問題,給你提供以下幾點參考:

一、確認目標的時機:

諮詢目標的確定通常在瞭解情況,確認問題,來訪者產生改變的意願後開始討論確立諮詢目標。

二、誰來確定諮詢目標?

可以確定的是雙方共同參與諮詢目標的確定。但這時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做法,有些依諮詢師為主,有些依來訪者為主,但就我國當下執行的倫理要求及專業規範要求以來訪者為主,諮詢師為輔;(忌諮詢師主導,容易導致直接的價值干預,影響諮詢效果而造成對來訪者的傷害)

三、對諮詢目標的評估與處理辦法

1、  來訪者的期望與諮詢目標評估時,常遇見的不一致問題

a來訪者的諮詢目標太過概括化,即不具體、模糊(廣泛性),不具有可觀測性(內隱性)。這時需要將目標進行具體化,達到可觀察或可評測性條件的行為;

b來訪者的諮詢目標一提出就是終極性目標,這種終極目標往往一步到位。這時需要與來訪者共同商量制度中間性、階段性的目標。

c來訪者提出的諮詢目標非心理機能層面的改變的,可能是一些現實性問題。這時需要向來訪者澄清心理諮詢的目標是限制在來訪者心理機能、行為方式的改變上,而非直接解決現實問題。

2、  諮詢師對自己的諮詢技術、專業能力與諮詢目標進行評估其可操作性;

 

3、  對於諮詢問題不一致的其它處理辦法

a尋求督導師的幫助與支持;

b諮詢師可與來訪者重新共同協商諮詢目標;協商不成時,可與來訪者協商進行轉介

c若諮詢師不能更好的服務於來訪者,不能給來訪者帶來福祉時,需跟來訪者說明情況,進行轉介或結束諮詢關係;

四、諮詢目標結構化

1、  確定終極目標。雙方先確定諮詢的最終目標,如果終極目標不止一個,就必須確定出優先順序。

2、  現狀評估。對來訪者在正式治療開始前的心理情況評估,是定量評估(而非在探索階段的定性評估)。

3、  確立階段性目標。明確為實現終極目標所設立的階段性目標的具體內容。

4、  確定目標成功的指標。即可觀察或可評估的指標。

5、  把目標結構記錄下來。明確這是來訪者自己確定的目標,只有來訪者為自己的目標負責,才會取得更好的諮詢效果。

五、關於諮詢目標的修正。

在諮詢實務中,隨著諮詢的進行,往往會出現階段性諮詢目標的修正,這時也是來訪者與諮詢師共同商定的。執行辦法同樣可參照前述辦法。



博特班長


在心理諮詢中,當諮詢師與來訪者的諮詢目標不一致時怎麼辦?

一般來說,來訪者做心理諮詢,就是因為自己有症狀,自己擺脫不了,需要心理諮詢師幫助。來訪者的目標是通過諮詢消除症狀,恢復正常的工作學習,再進一步,希望自己更好,更加有能力適應工作,自信心得到提升。

心理諮詢是心理諮詢師依照心理諮詢的有關技術和原理,幫助有心理問題的人(來訪者),消除症狀,恢復正常的工作學習,完善人格,達到好的狀態。

這樣看,諮詢師和來訪者的目標基本是一樣的,如果出現不一致的,可能來訪者要求更高一些,即所謂達到少花錢多辦事的目的。這也正常,可以和來訪者解釋,想達到更好的狀態,也是心理諮詢師希望達到的,但需要來訪者更加積極配合,勤奮體會和練習,就可以達到。


霍體清


你好,我是張滴滴,一位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一起用心理學美好生活。

在心理諮詢中,當諮詢師和來訪者的目標不一致的時候,必須要以來訪者的目標為諮詢目標。

這是首要的心理諮詢原則。

我們來說一下分歧的原因,首先,在諮詢中,有時候來訪者的創傷,會造成諮詢師的情緒反應,諮詢師需要及時發現這是一種反移情,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才能良好的協助來訪者真正調動自己的內驅力,按更適合的方式解決和緩解心理問題。

而如要是按諮詢師的目標來進行,這就說明,諮詢師已經對來訪者產生了強烈的反移情,而且由自己的主觀判斷來控制來訪者的意識。

這對於心理諮詢,是可怕,且有害的。

以上是我,如果有不妥之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諮詢師張滴滴


在心理諮詢中,諮詢目標,由諮詢師和來訪者共同確定,當諮詢目標不一致時,以來訪者為主。

因為,一個完整的諮詢流程如下:

一、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收集來訪者求助問題的相關資料。

①良好諮詢關係的建立是有效諮詢的前提。

②收集資料的目的是為了弄清來訪者的問題背景,以便決定從何入手分析他們的問題。

二、分析診斷。

①確定來訪者是否適宜作心理諮詢。

②確定來訪者問題的類型、形成的原因及深層心理機制。

三、實施諮詢階段。

①確立諮詢目標,商定諮詢目標在諮詢裡面進行討論,有諮詢師和來訪者共同確定,當諮詢目標不一致時,以來訪者為主。

②諮詢目標與諮詢方式、方法確定後,就要與來訪者一起研究制定諮詢方案。方案中要有明確的諮詢目標、步驟、諮詢活動的形式、時間安排、會見次數等。諮詢方案的確立應是由諮詢雙方共同完成的,或者至少要得到來訪者的認可和同意。

五、評估與結束諮詢

①在諮詢目標達成,或者來訪者不願意繼續進行諮詢時,諮詢即告結束。

②有的諮詢師在諮詢結束後一段時間裡,還會對來訪者進行回訪,瞭解來訪者的改善情況。

心理諮詢的首先基本要求就是,諮詢的目的必須基於來訪者的需要,是以來訪者為中心的。


聞訫心理


作為諮詢師,談談這個情況:

1,諮詢前,諮詢師會問:“你希望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樣的改變?”或者“你遇到了什麼困擾”?諮詢師是為來訪者服務的。一般很少有諮詢師自己確定諮詢目標。

2,在諮詢過程中,諮詢師如果產生了一些對來訪者的假設或者看法,一般會選擇合適的時機與來訪者核對,對來訪者進行反饋。

3,目標不一致可能會對諮詢關係產生很不利的影響。一般諮詢師會在收集來訪信息的基礎上,與來訪者制定合理的諮詢目標,並根據會談的進程進行修正和調整。

一句話,以來訪者為中心,以來訪者的福祉作為最大的利益。



心理諮詢師趙銀


單刀直入,是心理諮詢師最忌諱的錯誤!側面迂迴,用好歷史或名人典故,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飄忽田園塵埃落定


心理諮詢師只是服務於來訪者,諮詢中的任何設置,包括諮詢師的一言一行,都是以諮詢效果為目標導向的!



心理諮詢師蘭小兵


其實世間萬物一致,萬物一理,接受對方的訴說,走進對方的世界,找到根源!然後分析找到陽光的方向



子午縱橫1


諮詢前,請先捋清諮詢目標再做諮詢,否則諮詢無法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