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多少沒有消失?

孫義新


該消失的都消失了,沒消失的也有不少該消失的。基本上關於等級的都可以消失,沒有階級基礎了,只會給人拖後腿。還有一些永遠不會消失,比如三教當中非迷信的內容,關於思辨的內容,關於人與人人與自然相處的內容。這些東西和階級沒關係,能夠適應現代社會。咱們要樹立文化自信,也要杜絕文化自大。妄自尊大者沒一個好下場,沒有自信的上不了舞臺,這叫中庸或者堅持適度原則。

胡塞爾主張回到事實本身,咱們漢書裡就提出實事求是,這是咱們文化的優點,腳踏實地。但是文化不決定一切,否則歷史上也不會那麼多農民吃不了飯要起義。

即便是古代人,在操作裡也不是按照聖賢之言來的,也不可能,理論一旦脫離實際就沒意義。聖賢之言(不分中外)再動聽,只要影響你心情了,你也不會不打折扣的執行。比如說今天心情不好,有個人還老在你面前逼逼賴賴的,很可能就甩他句暴喝,但是絕對不符合理性對伐?文化是建構起來的,同時也在不斷解構,該怎麼樣是有社會存在決定的。或者說傳統文化是老百姓決定他的去留,不是民族主義宣傳一下能留住的,也不是逆向民族主義想否定就能否定的。


來自中國的阿拉丁


未消失的傳統文化還挺多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首先分:儒、佛、道三家主流文化。

依此延伸出來的有:文字、語音、書法、武術、曲藝、節日、民俗、棋類、音樂等。

具體的有:古文、古詩、詞語、民生戲曲、民族音樂、民族曲藝、國畫、書法等為載體。

傳統文化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七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臘月三十除夕等。


柳影人家起炊煙


基本不會消失的!只要有書在,只要有人在。歷經數次浩劫,依然很好的保存了下來。詩書典藉,禮儀人倫,不認識字的人都知道回家,這就是傳統文化!


逢敵亮劍1


很多很多,比如五倫、八德,尊老愛幼,真善美,天人合一,和諧大道,諸子百家,兵家法家,商賈商家,墨家,道家 佛家 很多都一直延續下來了。


財富系統導師


回到農村裡面看看就知道了啦!


醫療管理不太好厄


都沒有消失,只是在迴歸和復興。


奇秀武夷大美五夫


你最近看了李子柒沒有?我覺得這應該是對你問題的最好的回答。傳統文化應該一直都在,只是它不再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它慢慢地滲入了生活的紋理中,而你會在不經意間觸碰到它。不好量化,文化更多的是一種意識形態。


行走建築評論


子不教父之過,永遠不可消失


手機用戶朱志松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 ,傳統文化存在需要土壤,土壤失去有些文化就可能消失了,有些消失是不能與時俱進不符合現在的情況,有些需要進行改良或者在進行改良。


cyouhong


娶媳婦生孩子,沒有丟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