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國內職業足壇轉會未完待續,中國職業足球金元退潮大勢所趨

球天下特約記者肖赧撰文

按照國際足聯有關規定,2020賽季中國國內足壇首次國際轉會窗口於瑞士當地時間2月28日24點,北京時間2月29日早上7點正式關閉。

國內職業足壇轉會未完待續,中國職業足球金元退潮大勢所趨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足協有關2020賽季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職業俱樂部的准入工作尚未收尾,各級聯賽准入名額分配還沒有產生最終結果,因此在部分俱樂部存在“遞補升級或被取消准入資格”可能性的情況下,國內職業足壇的轉會工作並沒有因“冬窗”關閉而截至,中國足協為解決相關俱樂部引援工作的後顧之憂,已確認在新賽季職業聯賽開賽前推出為期3周的“國內在冊球員(含外援)轉會窗”。不過綜合經濟大環境、足協推出的行業調控治理措施等因素,中國足協即便開放新轉會窗,投資人不計成本揮金如土大搞引援軍備競賽的局面本賽季也不會復現,國內職業足壇“金元退潮”已成大勢所趨。

按照國際足聯有關規定,包括中國足協在內,各會員協會國(地區)必須在2月28日關閉2020年冬季國際轉會窗口,儘管各國(地區)存時差,各協會也基本在各自當地時間28日24點關窗。從已知轉會確認信息中,不難發現,相比於以往季內職業足壇轉會市場的紅火,今年冬季轉會市場冷清了許多,引人矚目的重磅轉會屈指可數。以中超為例,本次開窗期間,身價最高的轉入外援為上海上港巴西籍新援裡卡多·洛佩斯。對比2011賽季中超轉會標王,恆大外援克萊奧400萬歐元以及2017賽季上港外援奧斯卡6000萬歐元左右的身價,洛佩斯546萬歐元的身價無異於“一夜跌回10年前”。

在中國足協出臺一系列旨在打擊俱樂部非理性消費、為投資人減負的投入限額舉措後,2020賽季國內轉會市場的“價量齊跌”早在去年底就已被各界所預判。說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中超衛冕冠軍廣州恆大。雖然受本俱樂部“全華班”戰略的影響,恆大自上賽季就在引進超級外援方面有所收斂,而將引援目標集中在諸如張修維、高準翼、何超等年輕精銳球員身上。恆大奪回中超冠軍實際也得益於去年的引援工作。而經過1年打磨後,恆大隊中、外力量配合日臻成熟,在本土後備人才“一撥不及一撥”背景下,持續掌握本土最優質人才的恆大這個賽季改變了策略。從數據統計來看,恆大新賽季僅“回收”了費南多、阿蘭、洛國富3名入籍球員,而在阿蘭出租中赫國安、洛國富待租情況下,恆大今年並沒有引進實際意義的“新人”。相反,他們卻將包括功勳球員郜林、馮瀟霆、曾誠在內的6名球員輸出到其它俱樂部。

就交易總體情況看,2020賽季冬窗開啟之際中超各俱樂部累計引進球員明顯少於輸出球員。比如天津天海、山東魯能分別輸出13人、11人,而在奪冠第一集團中引援動作最大的北京中赫國安在引進楊帆、阿蘭,召回比埃拉過程中,相繼輸出包括老隊長楊智、後防大將雷騰龍等7人。俱樂部甚至一度做好放行巴坎布的準備。

上港今年僅引進了洛佩斯1名外援,而在內援交易上,只有買提江的引進比較有分量。中超其它俱樂部,尤其是廣大成績在成績方面長期處於中下游位置的俱樂部本次開窗之際,引援總體給人感覺“小打小鬧”,除了大連人通過引進童磊等球員掀起一陣“青春風暴”外,各俱樂部的引援人選雖然個別出現“國腳級”,但比起像保利尼奧、奧斯卡、登貝萊、卡拉斯科這樣的“BIG NAME(大牌)”,新外援明顯在各方面遜色不少。

對於引援,各俱樂部的策略不同,但從結果來說,他們今年大多通過輸出更多剩餘力量而取得套現方面的實惠,在確保本隊實力“不打折”的情況下,也適當緩解了經濟壓力。而不得不說的是,疫情雖然打亂了國內職業足壇的各項賽事安排,但也一定程度加劇了轉會市場的冷清。在各類情況不確定的情況下,卡拉斯科、伊哈洛等中超名外援也適時選擇以租借方式加盟歐洲豪門俱樂部,這對個人及俱樂部來說都可謂理性選擇。

2020賽季國內足壇首次國際轉會冬窗按FIFA要求已經關閉,但三級職業聯賽新賽季開賽前的引援工作其實並沒有結束。上週,中國足協通過官方渠道發佈通知,結合當下疫情對足壇的影響,協會將在新賽季職業聯賽開賽前開啟一段不少於三週的“轉會窗口”。對於這份通知,據瞭解仍有部分俱樂部不完全理解其中的涵義。有些俱樂部因存在“遞補升級”的可能性而擔心冬窗關閉後,無法及時補充適宜的內外援,而部分俱樂部因欠薪問題不能妥善解決面臨被取消相應級別聯賽准入資格,甚至面臨解散,因此其球員也非常擔心未來出路問題。

中國足協恰恰也是充分考慮上述因素而決定增開轉會窗的。2月28日,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特意與職業聯賽、競賽、註冊、准入等部門代表就“三級職業聯賽”新賽季健康有序銜接的問題進行溝通。陳戌源也重申,對於准入等工作,“必須嚴格按規矩、按規律辦事”。不到1天后,中乙保定容大俱樂部投資人孟永強公開表示,拒絕按足協要求提交俱樂部准入所需提交的資料,並喊話中國足協“欲正人,先正己”。不爭的事實是,孟永強已承認欠薪存在,且目前無力解決球員工資獎金髮放問題。欠薪問題不解決,意味著俱樂部按規定不可能獲得准入資格。

雖然足協規定5家相關俱樂部必須在28日前提交資料,但由於資料核驗以及相關程序落實還需一定週期,因此中國足協不可能在轉會冬窗關閉前落實三級職業聯賽准入名額的完整歸屬結果。而近期中國足協鑑於疫情發展情況,已對新賽季各級聯賽開賽日期及賽程編排已經做了多份預案。甚至不排除聯賽5月、6月開賽的可能性。這意味著新轉會窗口的開啟短期內也無法確定。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足協公告中確定加開的3週轉會期安排在職業聯賽開賽前,其中涉及的轉會球員是目前已在中國足協註冊的本土及外籍球員,而這期間的轉會實際為國內不同俱樂部或單位間球員的轉會,而非國際間轉會。中國足協考慮到不同俱樂部對國際轉會,特別是其他會員協會註冊外援引進的需求,還會在此次窗口開啟之後,向國際足聯申請在聯賽開賽後,再補開一次國際轉會窗口。國內足壇轉會工作未完待續,而在非常時期,通過非常手段治理的中國聯賽還會面臨諸多新問題。但無論如何,國內職業俱樂部受各類內外因素影響,在引援投入上明顯收手,中國職業足球正在一點點擠掉曾經過度膨脹的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