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江蘇高考又要變了嗎?

用戶4642062717286


江蘇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高考綜合改革主要包括五方面內容: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製度,二是深化統一高考考試科目改革,三是建立健全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四是改革統一高考招生錄取模式,五是推進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招生。

考生總成績滿分為750分,採用“3+1+2”模式。

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

其中“3”是指,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1”是指,在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中,考生在物理或歷史中所選擇的1門科目,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2”是指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的2門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使用全國統一試卷,每門滿分150分,共計450分,不分文理科,成績當年有效。其中外語科目含聽力考試30分。

選擇考由省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組織閱卷、統一公佈成績。

選擇考從2021年開始實施,每年組織1次,時間安排在當年6月份全國統一高考同期進行。普通高中在校生只能在高三年級參加選擇考。

選科組合,可以見回答中的配圖,等級賦分也可以看圖!

以上就是江蘇新高考的改革內容!





江蘇升學招考


劃重點:改用全國卷,省內985211提高省內錄取比例(終於像京滬開始把高校資源優勢轉變為高考優勢),爭取提高省外高校對本省錄取指標。

我非常詫異的是原來像省外的清華,在江蘇的錄取比例只有江蘇人口占全國比的1/5,一本人數比內蒙還少…

如果消息屬實,婁書記的撥亂反正真可以在本省流芳了。上高中時很多同學都去做偏遠省份或者京滬做高考移民。難度真的相差太多了。

所以現在大學畢業,很多同學相比南京蘇州都更願意去江蘇之外工作,我所知道江蘇高考人數已經從幾年前55萬降到35萬人了,其中肯定有用腳投票的原因。

高考劣勢減輕,也更利於吸引人才和阻止人才外流,真的是利在千秋啊。劃重點:改用全國卷,省內985211提高省內錄取比例(終於像京滬開始把高校資源優勢轉變為高考優勢),爭取提高省外高校對本省錄取指標。

我非常詫異的是原來像省外的清華,在江蘇的錄取比例只有江蘇人口占全國比的1/5,一本人數比內蒙還少…

如果消息屬實,書記的撥亂反正真可以在本省流芳了。上高中時很多同學都去做偏遠省份或者京滬做高考移民。難度真的相差太多了。

所以現在大學畢業,很多同學相比南京蘇州都更願意去江蘇之外工作,我所知道江蘇高考人數已經從幾年前55萬降到35萬人了,其中肯定有用腳投票的原因。

高考劣勢減輕,也更利於吸引人才和阻止人才外流,真的是利在千秋啊。


神奇動物集錦


不得不說,2020年是江蘇獨立命題(語數英)的最後一年,好好珍惜吧!

到了2021年高考,也就是2018年秋入學的高中生,江蘇考生將不再考江蘇卷,而是考全國卷!

目前,江蘇新高考採用“3+1+2”模式,總分值由480分變成750分。

第一個“3”,即語文、數學和英語3科。

中間的“1”,即從物理或歷史中任選1科。

最後一個“2”,即從政治、地理、生物和化學中任選2門科目。

江蘇作為教育大省,到了2021年改為全國卷後,能否比其它省份考生考得好嗎?

老穆認為,第1年或許很難,但是再往後推3—5年,江蘇或許能成為最強。

這是為什麼呢?老穆為大家分析如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

老穆就拿語文舉例,江蘇2019年以前,2010—2018,連續9年,從未考過“實用類文本”,而全國卷年年考,因此,我們老師在“實用類文本”教法上還需要時間打磨。

反觀全國卷老師,已經磨得非常溜了。這樣一來,直接比較,是否有失公平呢?

但老穆堅信,以江蘇雄厚的文化底蘊和學生刻苦努力的精神,成績上超過其它省份,是遲早的事情,但或許不是2021年。

老穆認為,江蘇之前一直是獨立命題,試卷與全國卷有較大差別,從而造成老師在教法上有所不同。

倘若現在讓江蘇的老師與考全國卷的老師比誰做“全國卷”成績高,我想,考全國卷的老師必定佔優。

同樣道理,如果讓考全國卷省份的老師和江蘇老師比誰做“江蘇卷”成績高,我想,江蘇老師肯定佔優!

老穆認為,這些都是需要時間來沉澱的,包括教學方法……

作為江蘇人,老穆對江蘇老師和考生充滿信心……

新高考,加油!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老穆說語文


江蘇的高考歷來都是以“難”著稱,像我們東北地區在做高考真題卷的時候,一般的理科試卷,江蘇省的都忽略掉,因為江蘇省的一些理科試卷真的不適合我們這裡,大多數學生做學霸作業做還可以。

對於2018年秋入學的高中生,江蘇考生將不再考江蘇卷,而是考全國卷!

目前,江蘇新高考採用“3+1+2”模式,總分值由480分變成750分。

第一個“3”,即語文、數學和英語3科。

中間的“1”,即從物理或歷史中任選1科。

最後一個“2”,即從政治、地理、生物和化學中任選2門科目。

江蘇省如果使用全國卷的話,可能對於江蘇省的考生來說是比較幸福的一件事情,畢竟全國卷的難度並不是很高,像我們吉林省地區屬於用的是全國二卷全國二卷的,使用省份都是經濟相對落後的省份,甘肅、青海、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內蒙古、陝西、重慶、海南。

江蘇省的考生素質是非常好的,無論是使用哪套試卷,相信都沒有太大的問題,而且全國卷的難度並不是很高,對於江蘇省的考生來說應該不是特大的問題。

雖然江蘇的高考試題即將發生變化,但是也沒有必要過於緊張,畢竟江蘇省的教育水平在那放著,在全國來說江蘇省的教育水平都是數一數二的,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只不過可能在個別問題上或者是一些教法學法上稍微做一點點改變,這並不影響大局。


宇宙最好老師


江蘇高考一直是全國基礎教育改革的“試驗田”。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最會折騰的教育大省。

2008方案,“3+2”模式將到2020屆高三結束。基層對08方案的評價,是太偏文,有利於女孩子。而且大學不喜歡。

不知道啥原因,反正從2003年開始,江蘇省獲得的重點高校(985/211)分配總名額就一直在減少。

江蘇高考模式的確又要變了,希望越來越好吧!


錫惠書生


不知道是從哪裡得到的消息,看到這個消息,我立刻就查了一下,目前除了江蘇教育廳對疫情開學安排的通知外,並沒有對高考是否要變做出通知。

不過我查了一下,有關江蘇高考的變化,江蘇可以說是國家教育強省,實施的自主命題,開個玩笑說,江蘇有葛軍這樣的人物,那也必須強啊!
回來說正題,江蘇省最近的一次高考改革,發生在2019年4月23日發佈正式改革消息,如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江蘇將在2021年,也就是明年高考採用全國卷,總分也是750分。

也就是說,今年是江蘇省自主命題的最後一年,每個考生都要把握好這最後一次自主命題的機會,明年就是新高考第一年。

現在全國新高考模式分兩種,一種是“3+3”,另一種是“3+1+2”。江蘇採用了第二種模式,也就是:“3”指三主科——語數外,滿分各150分;“1”指從物理、歷史中必選一科作為主科,滿分100分;“2”指從政地化生四科中任意選兩科作為高考科目,也是100分,但這兩科是賦分制,也就是按排名比例給分。



綜上所述,就2020年,江蘇還沒有發佈有關高考改變的通知,只是在2019年4月正式發佈了高考改革的通知!

你覺得呢?留言一起來討論新高考的成績是怎麼算出來的吧!記的點贊噢!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這個變字指的是哪個方面呢?如果說是從現在的高二開始,那的確等到明年2021年的高考,江蘇將採用3+1+2模式結束08年高考模式。樓主現在有什麼變化我不知道,這個新聞是去年4月23號公佈的。


笑瘋了69258580


早就應該變了,耽誤了多少屆江蘇學子了!


清水一碗


八十年代的理科七門文科六門模式相對現在的模式科學得很,科學得多!


美醜不論


不清楚這個問題的前提是什麼?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改變?還是整個江蘇的高考模式或者是體制,因教育局要求要改變?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假設是因為疫情原因進行的變化進行分析。


如果是因為疫情的原因,不僅江蘇的高考有可能今年的高考時間或形式都會有所調整

目前疫情尚未得到最終的控制,我們和疫情仍然在進行著激烈的戰鬥和博弈。好消息是,除了湖北地區以外其他省市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連日來新增確診病例,在逐步減小且多省市區已出現零增長的良好勢頭。這充分說明黨和政府最初的決定是及時正確的,一線的工作人員辛苦的付出是得到回報的。但是我們還要清楚的認識到,目前還不是談最終勝利的時候,還不是歡慶的時候。疫情很狡猾,它隨時都有抬頭的可能性。最近新增確診病例也不是很平穩的逐漸下降,而是出曲線式的下降趨勢,這充分說明我們還需要仍然提高警惕,加強自律。不到最後的勝利,絕不輕易收兵。

所有的學校均延遲推開學,這也是為了避免因為學校這種特殊場所,因為學生和老師人員聚集而造成疫情的二次爆發,個人是非常認同這個觀點政策的。現在看各省市區開學時間還沒有最終確定,教育局部門已明確發文要繼續延遲中小學開學時間。在這樣的前提下,每個省有可能會是自己疫情的控制情況,酌情決定開學時間,但是以目前信息最早的有可能是青海省開學時間也在3月20號左右,而且是初高中階段分批次逐漸開學。對於中小學小學和幼兒園開學時間另行規定。

在這種情況下,最焦慮的應該是初三級高三學生,因為他們馬上面臨著中考和高考,目前教育部門已經協同相關專家在綜合評估這次疫情對於教育系統的影響以及今年高考的影響,會根據最終的評判結果酌情考慮高考形式以及高考時間是否會作出相應的調整。而且根據疫情情況已經要求建議擴大今年研究生的招收比例,這也是為了緩解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而做出的積極正確的方向的努力。

高考延時或是改變形式,無論是哪種方式作為學生,這個時間只能宅在家中不出門,那麼我們如何利用好這段時間呢?這就需要學生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律性,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搭建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樑,縮短彼此的距離,以此來達到學習知識和課程的目的。

高三好在數沒有太多新的知識,只是對於之前知識的複習和鞏固,所以在這個期間只要學生的自律能力強,自學能力強,完全可以在家達到一定程度的學校的學習效果。做好每日的學習計劃,掌握好適當的作息規律。同時對我於自己薄弱的知識點要著重進行學習和鞏固,通過網上和老師的溝通,按照老師的學習計劃進行學習,同時如果對於不瞭解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微信或是其他的溝通形式和老師加強溝通,以達到學習和掌握的目的。

疫情來得比較突然,突然到整個中華民族都沒有做好過冬的準備。但是我堅信在經過了最初的慌亂之後,黨和政府領導的中國人民必將戰勝這次疫情。疫情之後,中國人民必將變得更加團結!中華民族必將變得更加強大!讓我們一起為祖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