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期間食材不多,大家有什麼既簡單又實惠的菜系推薦嗎?

小胖美食燴


黃金炒飯,土豆絲炒飯,蛋炒飯,拌飯。沒有菜就做飯糰。實在不行,還有泡麵[捂臉][捂臉][捂臉]


泚泩芣換ov


做為一名家庭煮婦,做飯是日常工作,但家裡人少,平時也就做一個菜或兩個菜。只有每次全家人能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我才會特意提前去一趟超市,看著超市裡的各種時鮮食材,想好食譜,再進行採購。像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的生活節奏比較快,多爸經常加班到很晚才回來,一個星期裡我們能一起吃午飯和晚飯的時間並不多,所以我也挺重視我們能一起吃飯的時間的。

平日裡每次做菜,雖然我們家只有兩個大人兩個孩子,我也是按照四菜一湯的標準,而且儘量讓食材豐富一些,基本上都會用到十種以上的食材來製作一頓家常飯菜,營養上豐富一些,好吃又不貴,非常經濟實惠,在家吃飯就是香!像圖上的這一頓飯菜,用到了十來種食材,有葷有素,有菜有湯有主食,有口味清淡的也有鹹辣的,同時照顧了大人和孩子不同的口味。

比如這頓飯我準備了白蝦、豆腐、胡蘿蔔、芹菜、西紅柿、雞蛋、菜心、豆角、洋蔥、青椒等十種食材,再加上大米和紫薯,做了四菜一湯一主食,看起來是不是挺豐富的呢,分享一下我的做法,有喜歡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說說自己喜歡什麼家常菜吧!

第一道菜:芹菜炒蝦仁

做法:芹菜去葉留莖,斜切成小條;胡蘿蔔切薄片當配菜,量很少;白蝦去殼去蝦線,加鹽醃製片刻;湯鍋裡燒開水,把切好的芹菜放進去焯1分鐘取出瀝水,蝦仁也放進去焯熟後撈出瀝水;炒鍋上火燒熱,放少許油,把胡蘿蔔片放進去翻炒變軟,再放進焯過的芹菜和蝦仁,加鹽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蝦仁鮮嫩,芹菜清脆,口感非常不錯,因為都是焯過的,所以翻炒的時間短,很快就可以出鍋。

第二道菜:醬燒豆腐

做法:豆腐切厚一點塊狀,炒鍋上火燒熱,放食用油,把豆腐塊放進去煎至兩面發黃,如果比較厚,可以把四周的豎面也都煎至發黃,用生抽醬油、雞粉、清水、郫縣豆瓣醬混合成料汁,倒進鍋裡,水量沒過豆腐塊,燉煮入味即可出鍋裝盤,撒上香蔥裝飾一下也不錯。

簡單易做,鹹鮮味濃,豆腐可以久燉,先煎後燉不鬆散,用了料汁都有鹽味,所以不用單獨再加鹽了,喜歡吃辣的可以放點辣椒,是道下飯菜。

第三道菜:紅燒肉燒豆角;

做法:豆角去豆筋掰成小段,大蒜去皮,燉好的紅燒肉半碗備用;炒鍋上火燒熱,放少許油,把豆角放進去翻炒變色,放入半碗紅燒肉,加一些大蒜,再倒進一大碗熱水,水量蓋住豆角即可,加少許鹽燉煮至豆角入味,開蓋大火收汁即可。

上一頓飯給多爸留的紅燒肉他沒吃,燒豆角的時候正用上,不浪費。燉出來的豆角香嫩美味,好吃。

第四道菜:青椒炒洋蔥

做法:洋蔥去外皮洗淨後切絲,青椒去蒂去籽切絲,胡蘿蔔去皮切絲;炒鍋上火燒熱,放少許食用油,把胡蘿蔔放進鍋裡炒軟,再放進洋蔥絲和青椒絲,加少許鹽調味,很快就可以出鍋裝盤了。

簡單易做的快手家常菜,我喜歡把洋蔥炒的嫩一點,口感清脆,還有點兒洋蔥的辛辣味,顏色也比較好看,營養又好吃的一道菜。

湯:番茄雞蛋湯

做法:湯鍋裡燒開水,把切碎的番茄放進去煮開,一大勺玉米澱粉加一勺清水攪拌均勻,倒進鍋裡,邊倒邊攪拌均勻。湯鍋裡再次沸騰時放進切碎的菜心,趁著水滾時再把攪拌均勻的雞蛋液倒進去,蛋花漂起即可關火,加鹽調味,淋入香油即可。

主食:紫薯米飯

做法:大米洗淨放進電飯煲裡,紫薯去皮切成小塊,擺放在大米上方,注入適量的清水,啟動電飯煲的燜煮米飯功能,等電飯煲工作結束即可盛出。

總吃白米飯覺得沒意思,加點紫薯顏色又好看,白米飯也更香糯,兩個孩子也挺喜歡吃紫薯米飯的。

我家這頓飯,食材簡單平常,做法也都不難,雖然比不上專業大廚的手藝,但我也在努力把家常飯菜做得更好看更好吃,讓家人吃的健康吃的開心,花錢少還能吃好!









養生食療課堂


抗擊疫情,安心宅在家裡才是防疫的正確姿勢。當開啟“居家模式”時,“吃什麼”、“怎麼吃”就成了大家格外關心的問題。

關於吃,很多小夥伴表示,在這個假期基本都以消耗“屯糧”為主,吃完家裡的最後一口乾糧才肯出門採購。然而,疫情期間,除了戴好口罩、做好防護,飲食也要格外注意,保證營養攝入,才能有效增強免疫力。

為了讓大家吃得健康安心,我們整理了權威專業學術組織——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CSPEN) 《關於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飲食營養專家建議》的5條飲食建議以及專家解讀,供你們參考:

如何通過飲食提升免疫力?

建議一

每天攝入高蛋白類食物,包括魚、肉、蛋、奶、豆類和堅果,在平時的基礎上加量;不吃野生動物。

解讀:過年吃肉肯定不會少,但千萬別忽略奶、豆和堅果。雖同為優質蛋白來源,但這幾類食物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種類和數量卻大有不同,“雨露均霑”才更補。蛋白質的攝入量要比平日更多,因為您的免疫防線上需要更多“士兵”。有了專家背書,小夥伴們就敞開了吃吧。

另外,奉勸愛吃野生動物的小夥伴放下執念,畢竟它們營養並不高,還有致病風險。

建議二

每天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在平時的基礎上加量。

解讀:蔬菜和水果中豐富的維生素和植物化學物質對身體很重要,尤其是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推薦每日吃300~500g蔬菜,外加200~350g新鮮水果。如果您平常吃蔬菜和水果達不到推薦量,那麼在這個時期,一定要儘可能地多吃些。另外,建議水果也要換著種類吃,莫要執著於某種水果,而放棄了整個“森林”。

建議三

適量多飲水,每天不少於 1500ml。

解讀:過年大家喝酒、喝飲料從不是問題,說到喝水卻都犯了難。即便終日腹中滿滿,也要保證飲水量充足。不用多,一天用普通規格的水杯喝5杯水就夠了。

建議四

食物種類、來源及色彩豐富多樣,每天不少於20種食物;不要偏食,葷素搭配。

解讀:每天吃20種食物其實並不難,尤其是過年期間。關鍵是要色彩豐富,那就要在蔬菜上做文章。赤橙黃綠藍紫,七色蔬菜要吃全,在某種意義上食材的顏色與營養價值間是有關聯的。

建議五

保證充足營養,在平時飲食的基礎上加量,既要吃飽、又要吃好。

解讀:吃飽和吃好是兩個概念,單一食材吃再多也只能算是吃飽,最多算吃撐,依舊會出現營養不足或過剩。吃好講求的是“五



騰念念


做法:芹菜去葉留莖,斜切成小條;胡蘿蔔切薄片當配菜,量很少;白蝦去殼去蝦線,加鹽醃製片刻;湯鍋裡燒開水,把切好的芹菜放進去焯1分鐘取出瀝水,蝦仁也放進去焯熟後撈出瀝水;炒鍋上火燒熱,放少許油,把胡蘿蔔片放進去翻炒變軟,再放進焯過的芹菜和蝦仁,加鹽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蝦仁鮮嫩,芹菜清脆,口感非常不錯,因為都是焯過的,所以翻炒的時間短,很快就可以出鍋。

第二道菜:醬燒豆腐

做法:豆腐切厚一點塊狀,炒鍋上火燒熱,放食用油,把豆腐塊放進去煎至兩面發黃,如果比較厚,可以把四周的豎面也都煎至發黃,用生抽醬油、雞粉、清水、郫縣豆瓣醬混合成料汁,倒進鍋裡,水量沒過豆腐塊,燉煮入味即可出鍋裝盤,撒上香蔥裝飾一下也不錯。

簡單易做,鹹鮮味濃,豆腐可以久燉,先煎後燉不鬆散,用了料汁都有鹽味,所以不用單獨再加鹽了,喜歡吃辣的可以放點辣椒,是道下飯菜。

第三道菜:紅燒肉燒豆角;

做法:豆角去豆筋掰成小段,大蒜去皮,燉好的紅燒肉半碗備用;炒鍋上火燒熱,放少許油,把豆角放進去翻炒變色,放入半碗紅燒肉,加一些大蒜,再倒進一大碗熱水,水量蓋住豆角即可,加少許鹽燉煮至豆角入味,開蓋大火收汁即可。

上一頓飯給多爸留的紅燒肉他沒吃,燒豆角的時候正用上,不浪費。燉出來的豆角香嫩美味,好吃。

第四道菜:青椒炒洋蔥

做法:洋蔥去外皮洗淨後切絲,青椒去蒂去籽切絲,胡蘿蔔去皮切絲;炒鍋上火燒熱,放少許食用油,把胡蘿蔔放進鍋裡炒軟,再放進洋蔥絲和青椒絲,加少許鹽調味,很快就可以出鍋裝盤了。

簡單易做的快手家常菜,我喜歡把洋蔥炒的嫩一點,口感清脆,還有點兒洋蔥的辛辣味,顏色也比較好看,營養又好吃的一道菜。

湯:番茄雞蛋湯

做法:湯鍋裡燒開水,把切碎的番茄放進去煮開,一大勺玉米澱粉加一勺清水攪拌均勻,倒進鍋裡,邊倒邊攪拌均勻。湯鍋裡再次沸騰時放進切碎的菜心,趁著水滾時再把攪拌均勻的雞蛋液倒進去,蛋花漂起即可關火,加鹽調味,淋入香油即可。

主食:紫薯米飯

做法:大米洗淨放進電飯煲裡,紫薯去皮切成小塊,擺放在大米上方,注入適量的清水,啟動電飯煲的燜煮米飯功能,等電飯煲工作結束即可盛出。

總吃白米飯覺得沒意思,加點紫薯顏色又好看,白米飯也更香糯,兩個孩子也挺喜歡吃紫薯米飯的。


永恆的太陽168


咖喱土豆雞肉飯,超級下飯

食材:土豆一個,胡蘿蔔一個,雞胸一塊,好侍百夢多咖喱塊

做法:1:雞胸肉切小塊放澱粉、料酒醃製備用

土豆、胡蘿蔔削皮切小塊備用

2:起油鍋,將醃製好的雞肉塊倒入滑炒,再將切好的土豆胡蘿蔔塊倒入翻炒,加少許鹽(口味淡的不用加)和咖喱塊,因為咖喱塊本身就有味道,不用額外再加調料了。加入水沒過食材大火煮開轉中小火,煮至收汁就可出鍋了。

3:盛飯的容器中盛好白米飯,把煮好的咖喱土豆澆在飯上,色香味美的咖喱土豆雞肉飯就做好了



可樂麻麻de悠閒時光


這個問題提的好,“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在全國抗疫期間尤為顯著。那麼有哪些只需要一兩種食材,簡單易做、絕佳的美食呢?

1、西紅柿炒雞蛋,這個菜大部分人都會,而且酸酸的西紅柿補充維生素等營養,雞蛋又補充蛋白質,最主要的是下飯。

2、油潑面,自動動手,麵條用油一潑,香氣逼人,一頓飯吃兩大碗,下午都不餓,可以躺著玩遊戲玩一天。

3、有興趣的喜歡吃什麼就做什麼,反正有的是時間。


小R剪輯


疫情嚴重儘量避免少出門,最好不出門,當然人還是得生活的,一些居家必備的飲食就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大家在補給的時候應該選擇一些適宜長期存儲的蔬菜,比如蘿蔔,白菜,洋蔥,密封的火腿腸等等,最主要的是要避免浪費,因為每天都在家裡活動的少,人吃的也就比平時少很多,這時候就要避免炒菜做飯過量而造成的不必要浪費,個人觀點歡迎大家借鑑



豫南小黃生活記錄


我是一次買一星期的菜,出去戴以前的N95存貨,青菜,(菠菜,豆角,韭菜)耐儲存菜(蘿蔔,土豆,洋蔥),乾菜(幹蘑菇,腐竹,木耳)各三分之一!肉類若干!順便帶點水果,啤酒白酒,小零食!每天學學自媒體,淘寶,小遊戲打發時間!奉旨休假,何樂不為!


張三的幸福人生


我覺得東北大鍋菜就是不錯的選擇。比較適合多人聚餐的一種菜餚,特別是此時和家人一起的時候,這個時候來過大鍋燉菜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圍著鍋直接開吃,那樣的情形實在是令人懷念!



海圖之夜


我覺得小吃吧,多做做外地的小吃!我是成都的,平時很少吃麵食,現在幾乎天天做麵點,包括一些網上的暗黑料理。超市裡面面粉都經常斷貨,說明買麵粉的人多[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