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做好辦公廳(室)工作應處理好這四種關係


做好辦公廳(室)工作應處理好這四種關係

辦事,是辦公廳(室)工作人員的重要工作內容。每一件事都由不同的要素構成,每一次辦事都會面對新的情況,看起來紛繁複雜難以把握。但是,從認識論來看,什麼樣的事該怎麼辦,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和一定的必然性,需要不斷探索、研究。筆者總結,掌握“辦事的藝術”,把握好以下幾種關係至關重要。


正確處理過程與結果的關係


判斷辦事成功與否,是以結果為標準而不是以過程為標準。不過,沒有成功的過程,一般來說也不可能有成功的結果,很難想象辦一件事過程千瘡百孔、問題迭出,卻能得到好的結果。同樣,也不能以過程的成功來掩蓋結果上的瑕疵。處理好這對關係,主要解決的是“其他都不錯,就差一點點”“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等思想誤區,防止“不思耕耘,只想收穫”的投機作風。在辦事過程中,重視既樹立“結果”導向,也在每一個步驟環節都追求精益求精,以可控的、正確的過程,確保得到預期結果,達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狀態。


正確處理獨立決斷與請示報告的關係


辦事過程中突然出現新情況,而領導沒有交代應對措施,怎麼辦?如果獨立決斷錯誤,會產生不良後果;選擇請示報告,把問題都交給領導,個人失去一次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也可能在請示過程中延誤機會。如何選擇?我體會,請示報告是第一選擇,能請示的儘量請示。但這個請示不是簡單地把問題上交,而是在向領導報告情況的同時,拿出自己對該問題的處理意見。如果因為種種客觀因素無法即時請示,可以獨立決斷,但事後要及時向領導報告處理情況。值得一提的是,辦事過程中,有些東西未經請示報告不應擅自改變。如:有明確制度規定的,不應擅自更改;文字材料中領導親自改動的,不應擅自更改;領導專門交代的事項,不應擅自更改;多年堅持的慣例做法,不應擅自更改。要堅決防止“先斬後奏、斬而不奏”的思想和做法。


正確處理規範性與靈活性的關係


規範性是評價辦事水平的一項關鍵指標。每一類事經過打磨積累,都會形成相對穩定成熟的內容、流程、要求等,也就是規範。遵守規範,按照規矩,事就容易辦得好。有的事是開創性的,沒有舊例可循,但在辦的過程中也會逐漸形成規範。規範不是萬能的,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現有規範不能解決的問題時,需要靈活應對,創造性地完成任務,這就是創新,是對規範的豐富和發展。


但明明有規範,偏偏不遵守,把個人的“靈活性”凌駕於規範之上,凡事總覺得自己正確、規範不對,動輒要改規矩、“搞創新”。如此種種,實際上已經超出了靈活性的範圍,是個人主義作祟。在規範性與靈活性的問題上還是應當做到堅持規範,適當靈活。首先要學習規範、掌握規範,之後是堅持規範、運用規範,最後才是創新創造、發展規範。


正確處理團隊作戰與單兵能力的關係


當前,辦公廳(室)工作分工日益精細,任何一個位置都像是大機器上的螺絲釘。辦公廳(室)的許多工作任務,需要多人分工承擔,講團隊作戰。團隊作戰考驗的是合作能力,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明確任務,勇於擔當。作為領導,佈置任務要不留死角,注意各個環節無縫對接;作為工作人員,要敢於承擔重要任務,不躲不閃,攻堅克難。二是積極完成,不拖後腿。對分配承擔的任務,要在規定時間內按照規定要求高質量完成,儘可能提前完成,絕不能拖延。如自己承擔任務較多實難完成,不要礙於面子隱瞞不說,要及時彙報負責同志,適當請其他同志分擔,避免耽誤整項工作的進度。三是溝通交流,密切配合。要時刻強調團隊意識,及時互通情況、交流進展,虛心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以融洽的合作關係保證任務圓滿完成。講團隊作戰,並不是否認個人能力,注重團隊作戰的同時,也要積極加強單兵作戰能力,勤於學習,勤于思考,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以單兵能力的增強促進團隊作戰能力的提高。 (文章摘自《秘書工作》雜誌2014年第10期,原題目為《說說辦事的藝術》)




注:本文來源為《秘書工作》雜誌及微信號“秘書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