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看待疫情在意大利蔓延,瑞士、奧地利等地陸續出現確診病例的趨勢?

白船


疫情不只是在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在意大利等歐洲國家也開始爆發,如今地球是一個大的自然村,人類也是命運共同體。所以,目前可以說疫情從區域化正慢慢變向全球化,以至於鍾南山院士質疑中國可能並不是病毒起源國。


再來看看國外對於疫情的防控策略:日本對於鑽石公主號的不重視導致日本國內疫情迅速,韓國疫情迅速升級已經趕超日本,伊朗疫情也到了嚴峻的階段,英國出現了超級傳播者,意大利宣佈學校停課……不爭的事實是,新冠病毒正在席捲全球。


疫情對於國家是一個考驗,疫情全球化對於抗新冠病毒藥物的研發具有促進作用。全世界的醫藥科研工作者共同應對這個共同的敵人。目前,疫苗正在加急研發,藥物也在緊鑼密鼓的篩選和研究,相信這場抗“疫”戰最終會取得勝利。


2月24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在日內瓦總部提到了新冠病毒出現全球大流行的擔憂,但是目前看來還沒有達到這個地步。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很難做到傳染病的完全隔離,由於交通便捷發達,人與人交流之間的增多,更加為傳染病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最後加一句,如果疫情防控都像中國一樣嚴謹認真負責,相信疫情就不會發展的如此之迅速。


健康之初科普


意大利至今為止 ,新型肺炎已確診655例,治癒45例,死亡17人。這是継中國、南韓和日本後,疫情最為嚴重的歐盟國家。

隨著中囯疫情得到控制,一些國家也借鑑中國控疫模式,實行封閉城區控制人流,取消公共聚會,甚至禁止外國人入境等措施。

當然各國採取的一些防控措施是可以理解的,必竟新冠病毒是通過人傳人散播出去,減少人員之間的接觸也是疫情最好的控制方法。那麼意大利的疫情會否擴散,其相鄰的法、瑞、奧等國疫情會否也蔓延呢?這當然取決於其國家的控疫措施和力度如何,而且還很難估計其疫情動向。下面引用一些科學論點簡單解讀一下冠狀病毒的存活情況僅作參考。

每年冬季至春初是各種病毒的活躍和傳播期,如SARS,禽流感,豬流感及今次的新冠病毒均在冬季開始暴發。有科學家用類似SARS病毒測試,病毒會生存於又冷且較為乾燥的氣溫下,而且亦逐漸消亡於攝氏27度以上潮溼的氣溫中。意、法、瑞、奧一些歐洲國家的地理位置處於北緯36.28度以上,屬溫、寒帶地區。在阿爾卑斯山高原冬季氣溫的影響下,每年三、四月份是寒冷相對溼度偏低的季節,這種低氣溫下也就是病毒的滋生和傳播期。5月中後,歐洲氣溫才漸升至27度以上,也就是說較高氣溫下病毒會減少生存和傳播機會。目前意大利和一些歐洲國家仍處寒冷期,這對其抗疫會帶來不少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