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期間孩子居家學習效率不高,自主性差怎麼辦?

回首三千


這個假期一拖再拖,

學校紛紛開啟了網課模式,

有不少學生開始懷念學校生活,

在家待的無聊煩悶;

也有不少學生適應不了網課學習,

沒有氛圍,學不進去;

還有不少同學面臨中高考,

考試日子越來越近,

如何保證功課不落下?

孩子從出生到成年,大致可以分6個核心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渴望和需求,做父母的一定要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特點,從行為發生的核心因素著手,才能更好的掌握孩子的內心世界,改進自己的心態和行為。以下幾個案例,我們可以一起來探討!

一、孩子除了上網課,不知道該怎麼學?

案例1

寧寧早早就把寒假作業完成了,打算自己主動學習,但又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每天除了上網課,就是吃喝、睡覺,一天下來感覺自己好像什麼也沒做,心裡很沒勁。

【建議】

思考未來有時機,自主學習快樂多

這次疫情的發展,相信孩子們也看到了各行各業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作為。比如:政府、新聞媒體、醫療、科研、企業、民間團體等,這些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抗擊疫情。家長不妨給孩子出道題這些專業和行業帶給自己的思考和啟發是什麼?

思考自己的興趣愛好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興趣愛好有些懵懂的想法,可以讓他利用這段時間大量閱讀相關書籍,或者看相關的電影或紀錄片,或者做些手工、廚藝,也許從中可以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合理制定計劃巧

先思考這段時間的學習目標,把它具體細化出來,安排好具體內容和相應的時間安排,並且請孩子按照所制定的具體安排去執行,每天晚上進行自我對照、自我評價和自我督促。

善用身邊資源

假期延長,各個公共文化平臺推出了免費在線課程,小文也為孩子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課程,同步課堂、課外讀物,可以充分藉助這些課程,開拓視野,整合學習,提高綜合學習能力。

二、孩子沉迷電子產品該怎麼治?

案例2

小剛已經居家十幾天了。剛開始還想著學習,可才堅持了幾天,小剛就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電子產品上,刷手機、玩遊戲。小剛內心很愧疚,但又控制不住自己。

建議

【建議】

電子產品雙刃劍,合理應用才是理

幫助孩子培養自控能力

嘗試親子約定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控制時間,增強時間觀念。比如家長可以這樣說:你決定玩多長時間,10分鐘還是15分鐘,一般孩子都會選擇15分鐘,那麼你可以補充一句:如果你能說到做到,我可以多加一分鐘,你覺得如何?記得附加一句媽媽相信你能做到。當孩子能夠在約定的時間內離開手機,那麼家長就一定要兌現承諾,如果他沒有做到,也不必凶神惡煞,直接說:時間到,手機放回去。如果孩子央求說再玩一會兒,你也應該堅決,並明確能夠守約才可以獲得加一分鐘。

關注電子產品的學習功能

電子產品上有很多幫助學習和促成長的軟件,家長要建議孩子們將注意力集中到這些軟件上。但要切記不要長時間忘我的使用。軟件植入廣告的時候,不妨閉眼或者眺望遠方。任務完成的時候,做些室內運動或者吃些東西調劑。還有很多學習網站值得去體驗一下,比如慕課、研究性學習自適應平臺等等。

親子溝通代替線上交流

很多中學生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是出於在家感到孤獨感。藉此全家在家之際,正是親子溝通的良機。我們也可以發起一些有趣的家庭話題,讓親子溝通代替線上交流。比如召開家庭會議、做一些親子游戲、一起做家務、共讀一本書等等。

三、孩子面臨中高考,感覺緊張又不知從何學起?

案例3

小明馬上就要面臨高考了。因為一個人在家學習,沒有學校學習的氛圍。高三複習階段,知識點繁多,習題冗雜,不知從何學起,眼看高考的日子一天天臨近,小明越來越焦慮。

【建議】

學會時間管理,提高學習效率

作息飲食規律

保持鎮定心態

保持規律的作息和飲食,會讓孩子的一天張弛有度,節奏有序,做事和思緒穩定;關於疫情,提醒孩子慎擇信息,明辨是非。可以設置關注疫情的時間,而且只從正式渠道瞭解疫情的進展。

制訂學習計劃

學會時間管理

建議孩子制訂切實、可行、效的學習計劃,將知識點強化、細化、條理化,全面提升綜合實力、整體水平。利用空中課堂網路在線課等多媒體信息化手段實現教育局提倡的停課不停學。比如,最近某學校的高三學生一日家庭作息時間表,和學校的作息沒有任何不同。

遵循認知規律

提高學習效率

家長可以幫孩子找到一天中精神最好的時候,讓孩子在這段時間學習弱勢學科,累積一段時間需要換一門學科換換腦,此外提醒孩子及時複習,在每天睡覺之前,總結一天的學習效果和成果,鞏固一天的學習成果。

四、對著屏幕學習,如何更投入?

案例4

初二的小遠最近開始上網課,但他總是覺得隔著屏幕學不進去,看到同學們發彈幕感覺很新鮮,時不時就想走神,完全感覺不到在校學習的那種氛圍。對此,他感到很苦惱,開始懷念在學校聽課的日子......

【建議】

用好線上工具,建立生生師生互動

不懂及時提問

切勿堆積問題

線上學習最大的難點就是及時反饋,當場釋疑。學校裡的學習是集體學習,而在家裡只有學生一個人,更需要獨立思考。通過網絡學習,老師的監督指導會有很大的削弱。建議學生在家學習時,建立和老師以及同學的良好溝通,遇到不懂的知識點,要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別讓問題堆積。另外,主動和老師交流學習進程,對學生也能起到監督作用。

細化每日時間表

量化鼓勵自主學

與真實課堂相比,網上課堂有一定的侷限性,但網課的資源可以重複使用,也有助於學生嚼碎知識點,慢慢消化,掌握得更透徹。建議學生制定好每天上課、複習、做作業的時間,列好時間表,上完一節課打一個勾,給予自己一定的獎勵,以督促自己完成全部學習任務。

學會自我約束

準確評估狀態

線上學習絕不是學過就算,它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的學生看完網課就幹其他事情了,但有的學生會進行課後溫習,做題鞏固,自我評估學習的效果,這樣一來,收穫肯定有所不同。建議學生上完網課別急著去玩,通過老師或者自己找來的練習題,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進行自我評估,精準定位自己的薄弱環節,攻克不足,提升自我。

5、孩子整天無所事事感到煩悶無聊,怎麼辦?

案例5

自從過年遇到疫情開始,浩浩就開啟瘋狂玩耍模式:睡懶覺吃早午飯看新聞、陪家裡老人聊聊天下午看看書晚上打打遊戲上上分夜深了再找幾部好劇刷一刷,每天如此循環。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錢感覺到無聊煩悶了,怎麼辦呢?

建議

生活作息有規律,全家活動趣味多

生活規律作息好

在最長寒假面前,如果一味放任自我、晝夜顛倒,不僅無益身心,更會得不償失。所以,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為自己制定一份規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保持規律合理的作息,是應對焦慮和無聊的良方。

課內學業不能放

休息好之後,孩子們不能鬆懈學習,尤其是對即將面臨中考高考的同學們來說。考生家長監督孩子跟隨學校即將開始的網絡教學,也可以幫他私人定製自己的寒假學習計劃,讓孩子保持一定的學習狀態。

課外拓展不能忘

孩子學累了,可以讓他把愛看的書、紀錄片、豆瓣高分電影等拿出來好好品味,勞逸結合、增長見聞兩不誤。還可以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如上海市教委發佈推薦的在家鍛鍊方式,也可以下載KeepApp,持之以恆進行練習。

全家遊戲歡樂多

隨著科技與電子產業的不斷推陳出新,現在很多適合全家一起完成的遊戲都可以投屏到電視上,不妨和孩子來一場親子挑戰賽!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傳統又不乏新意的室內遊戲值得嘗試

6、孩子對未來產生思考但不知如何行動,怎麼引導?

案例6

看著新聞和網絡上的各種信息,小王熱血沸騰,立志大學一定要報考醫學院當醫生救治病人。可再看看眼前的作業,小王就歇菜了,作業和習題都攻克不下了,未來之路在哪裡呢?

【建議】

根據自我特點,進行生涯規劃

給自己定一個目標

讓孩子想一想自己以後想上什麼樣的學校,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這個目標需要怎樣的積累;理想的職業要怎樣的學科優勢,孩子目前可以為這個目標做些什麼樣的努力。

分析人生榜樣的生命故事

家長可以給孩子推薦一些人物紀錄片或者人物傳記,繪製他的生命線,探索人生榜樣的成長經歷。

眼前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多跟孩子講講鍾南山院士等人的抗疫事蹟。這一場戰爭出現了無數逆行者,他們的平均年齡高達79歲。鍾南山,84歲,不僅拉響了警報,還奔赴武漢前線。黃錫璆,79歲,設計了火神山醫院,讓中國又創造了一大奇蹟。李蘭娟,73歲,帶隊抵達武漢說,我沒考慮什麼時候回來。正因為有逆行者衝在前線,我們才能安心守在後方。告訴孩子,別人為我們負重前行的時候,我們不能忘了成長。學習,是現在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好好學習,將來有一天我們才能真正報效祖國。

上面這些案例,

如果您的孩子恰巧也正在經歷,

不妨讓他照著建議內容,

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入手,

踐行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