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活到老學到老,走出校園,終身教育該走向何方?

我已40不惑,曾經在澳大利亞留學生活多年,08年回到祖國,光陰如過眼雲煙,10年一晃而過,見證了祖國的高速發展和強大。

祖國之崛起已是不用爭論的事實,我相信在有生之年定能看到盛唐中國的到來。而祖國之崛源於國人的崛起,這和祖國在教育上的重視和投入息息相關。

有著這麼一批願意終身成長、終身教育的中國人推動著中國快速向前發展。我特別喜歡一個APP——學習強國,這是咱們國家中宣部推出的一個學習平臺,裡面內容豐富,品質優良。

活到老學到老,走出校園,終身教育該走向何方?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當然,在國家推動全民學習的過程當中,也會發現這樣一群人,文化層次不低,工作輕鬆,經濟收入不錯,生活安定,但是很遺憾,每天的生活除了必要工作以外就是吃喝玩樂

我把這群人叫做高學歷的文盲。當然,說的倒不是他們不識字,而是當他們自從學校完成學業出來以後,除了必要的工作需要的學習以外,基本上不做其他更多的學習。

這裡面最明顯的一個標誌,就是越來越少讀書了,大量的時間被互聯網那些無營養的知識所佔用。

我這裡非常想表達的是,祖國未來的持續發展需要的是能夠持續進行終身教育、終生成長的中國人。特別,未來AI時代的到來,如果此時此刻無法持續學習,培養自己更多的技能,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被AI所替代的無用階級

活到老學到老,走出校園,終身教育該走向何方?

AI人工智能

那麼,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探討一下,如果我們都能認可持續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重要意義,現在的海量學習信息我們又該如何去甄別和選擇呢?

個人從自己的人生閱歷當中,篩選出幾個個人覺得每個人走出校園以後必須持續接受教育的領域,我稱之為人生的基礎教育或者基本素養的養成教育

首推健康教育,這個部分為什麼是首推呢?道理誰都懂,健康是1,其他所有的都是0,如果在這方面的素養太低,導致像很多名人專家那樣英年早逝,管你有多高的其他領域教育水平和專業水平都免談。

但是,非常遺憾,這方面的教育在我國還是很多人不重視這次疫情就是最好的例證。如果這些吃貨稍微學點關於病毒的相關知識,我相信絕對不會冒險去吃野生動物。

活到老學到老,走出校園,終身教育該走向何方?

疫情防控

目前,國內的肥胖人士和慢性疾病的人數呈現幾何指數增長,究其背後的本質原因,就是無知,健康素養太低導致

我在國外的時候,在小學生的教科書裡面都會學到關於某些營養素,比如硒能夠防癌抗癌的科學事實,可見西方國家對於

健康教育是從小抓起的。

而目前很多國人在不論是在健康理念,還是基本的健康知識方面的水平還是需要進一步提升,因此這次疫情事件積極的一面,勢必推動國人在健康和公共衛生方面教育的重視和關注。

當然,健康教育是一個多維度的教育,包括營養、心理、運動、生理多方面,有時間有能力都需要去接受,缺一不可。

這裡給讀者推薦一本對於我來說影響深遠的健康類教育書籍:《營養聖經》

活到老學到老,走出校園,終身教育該走向何方?

《營養聖經》

其次,財商教育,個人認為,財商教育對於個人和家庭都非常有必要。但是,非常遺憾,目前國內很多國人要麼是摒棄財商教育,視乎和錢扯上關係的都入不了教育之流;

要麼,就是接受錯誤的、不理性的所謂的財商教育,導致經濟上的巨大損失。前幾年的股市風波,就是最大的例證。這裡強烈推薦一本關於財商教育的科普讀物《陳志武的金融通識課》

活到老學到老,走出校園,終身教育該走向何方?

金融其實很簡單,但是很重要,因為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再次,父母育兒教育,畢竟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都希望能夠培養好自己的孩子。但是,非常遺憾的是,育兒理念學了一大堆,仍然當不好合格父母的大有人在。

究其原因是,自我教育沒有做好,自己成長的不夠,指望孩子成長就好了。

育兒教育本質上實際上父母自己的教育。現在啥工作都需要資格證或者上崗證,但是全世界最複製的工作“如何做父母”,卻沒有資格證的要求。

這個情況匪夷所思,非常有必要在做父母之前,就應該接受相關的如何做父母的教育培訓。這裡也推薦一本育兒類的書籍:《父母的語言》

活到老學到老,走出校園,終身教育該走向何方?

《父母的語言》教會家長如何和孩子說話

最後,人際關係教育,人是社會性的群居動物,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不用多說,直接影響人的幸福指數。很多人說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這方面的能力不如以前重要,我要說:“錯錯錯”。我的觀點是更加重要。

互聯網時代,雖然很多人際關係網絡搬到了線上,但是對應維繫人際關係的實質挑戰反而更大,如何使互聯網和人際關係網達到無縫連接?

這不僅考驗一個人的溝通能力,同理能力,連接能力,還需要一個人很好的思辨能力,信息處理能力、互聯網的操作能力。這裡也推薦一本相關經典溝通類書籍:《非暴力溝通》

活到老學到老,走出校園,終身教育該走向何方?

《非暴力溝通》教會你如何在人際關係中好好說話

以上,就是個人認為的學校以外的終身教育的基礎部分。上面推薦的書籍是個人覺得可以在家自學的教材類讀物,通俗易懂,不僅具有很深的理論基礎,而且也很具實操性。

當然,如果學有餘力,還有其他很多教育也很重要,比如,科學觀教育,美學教育等等。這些教育可以說,在未來中國會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有值錢。

總而言之,個人終身教育不是一種口號,一種流行或者時尚,而是人生必修課,特別AI時代的到來,能夠持續終身教育的人擁有更強大的競爭力和反脆弱能力

今日話題:

你們覺得,走出校園的終身教育包括哪些方面呢?

來留言聊聊您的觀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