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江德斌:防疫“一米線”不應淪為擺設

2月23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三十一次會議強調,公共場所要將“一米線”作為規定動作。目前,北京商超服務業復工已超90%,面臨市民生活消費的復甦,各大超市、果蔬市場等公共場所如何落實“一米線”要求?記者分赴城區多地現場探訪看到,在部分商超櫃檯、蔬菜攤前,肩並肩人擠人的扎堆兒現象仍較普遍。專家建議,通過有序引導入場、現場疏導控制、貨品多點擺放等方式,推進落實“一米線”。(2月27日《北京日報》)

目前,疫情形勢趨於好轉的地區,相繼進入復工復產階段,促進社會經濟恢復正常化,保障市民生活消費需求。由於尚處於疫情防控階段,還不能完全放鬆,因此為了滿足防控和消費所需,確有必要遵從醫學專家的建議,在公共場所實施“一米線”方案。比如排隊間隔、交談距離、用餐距離、公共交通間隔、排隊等梯、參會人員間距等,均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如此確保人與人之間擁有相對安全的空間,防範飛沫傳播風險。

從各地“一米線”的落實情況看,商務樓宇、企事業單位、銀行網點、郵政局、餐飲等實施情況較好,均畫出了“一米線”,將座位分隔開,並有專人引導、控制人流。但是,一些商超、菜場、店鋪等情況不容樂觀,存在顧客扎堆、擁擠、搶購等現象,基本上無法保持“一米線”標準。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就會令疫情防控成果付之東流,可見,需要對公共場所的“一米線”標準予以規範,嚴格要求商家落實“一米線”,令其真正發揮管控作用。

正如專家所言,在疫情期間,商家應出於公共利益,暫時摒棄利潤優先原則,以安全第一為最重要原則,可以採取有序引導人流入場,增加人手現場疏導控制,貨品多點擺放等措施,確保“一米線”標準得以實施。同時,廣大市民也應保持高度警惕,重視公共衛生安全,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積極配合疫情防控要求,主動遵守“一米線”標準,保持足夠的個人距離,降低病毒感染風險,這也是在為疫情防控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