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地球的黑板擦

一本讲述埃博拉病毒及其七大姑八大姨的科普类非虚构类作品。

地球的黑板擦

这大概是最近最应景的一本书了,即使阅读过程中伴随着诸多的心理不适,其中包括恐惧,害怕,恶心等等诸如此类。不过能够让自己硬着头皮一字不差的全部读完,除了作者本身扎实的写作功底,还有就是那无可救药的好奇心了。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恶魔来到了人间?

不完全统计,在本书中登堂亮相的主要杀手有埃博拉病毒,其中又包括苏丹埃博拉病毒和更加凶残的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另外还有马尔堡病毒,猿出血热,还有丝状病毒大家庭里面的各位小弟。这些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窥得真面目的小家伙之所以让人类闻风丧胆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地球的黑板擦

首先,致死率极高,百分之五十起步,最高可达百分之九十。如此骇人听闻的比例意味着一旦感染,基本就是等于跨进了鬼门关,令人不寒而栗。这就是为什么在病毒爆发的时期,疫区会出现大片无人区的主要原因。具有荒诞性的一点是,正是因为如此之高的死亡率,加上潜伏期极短,一旦爆发,作者精妙地用了一个词“黑板擦”来形容病毒的高效,高效到什么程度呢?病毒猛烈而迅速的摧毁了人类宿主,速度之快到来不及传播到下一片地区。这也就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埃博拉病毒并没有形成大范围流行的原因,假如稍微想象一下,真的是不寒而栗……

地球的黑板擦

其次,极其痛苦。从病人的临床表现来看,最显著的特征是出血,大范围,无法抑制的,极其猛烈的内脏大出血。如果借助显微镜,人们会惊恐的发现千奇百怪的病毒植株是彻底摧毁了细胞,用书中的原话来说就是“细胞被融化到腐烂的状态”。由此引发的诸多症状包括病毒会凶狠的攻击人体的结缔组织,粘膜和五脏六腑,同时伴有高烧和剧烈的疼痛,以至于发病后期病人会进入无意识的精神恍惚状态,出现无法言状的攻击性行为,通常到了这个时候,死神挥舞的镰刀可能反倒是一种仁慈的解脱了。

地球的黑板擦

最后,与其说是无药可治,不如说是一头雾水。从1976年爆发至今,虽然每隔一段时间埃博拉病毒就要出来肆虐一番,大肆收割生灵,引起一波又一波的恐慌。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完全彻底了解这个恶魔的真正面目。它从哪里来?致病机理到底是怎样的?传染途径又是如何?原始分子结构是怎样的?变异机理是怎么一回事?等等,正是因为存在如此之多的未知数,使得这一场面向病毒的战争,迄今为止人类还是处于处处防守,被动应付的状态。 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作为非虚构写作大师约翰•麦克菲的得意弟子,最擅长的写作领域就是用非虚构手法来处理相关科学题材。这本《血疫》是他继《第一道光》之后,又一部大火的作品,曾经雄踞《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榜首达61周。正因为如此,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以非医师身份获得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防疫斗士奖的得主。

地球的黑板擦

基于本书极其敏感和特殊的题材,其实并不是很好写,因为一不留神就会变成要么煽情飙泪要么散布恐惧的泛泛之作,那样的话,对于向大众普及病毒常识,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理查德•普雷斯顿就不是这样的。

作为一名写作技巧娴熟的高手,理查德•普雷斯顿同时又是非常冷静理智的,于是乎这样两种特质鲜明的标志同时出现在这本书里面,令人印象深刻。

一方面,在大量深入一线的观察基础上,作者的描写笔触是非常细腻的。尤其是一开篇介绍埃博拉病毒爆发时的惨状,无论是对于病状细致入微,纤毫毕现的描写,还是对于疫区环境乃至相关人员的心理描写乃至氛围烘托,对于尚未完全做好准备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击迎头大棒,措不及防之下,难免有点头晕目眩。就算是连见多识广的知名作家斯蒂芬·金,同样著文写到“«血疫»的第一章,是我这辈子读过最可怕的。”

地球的黑板擦

不过,如果理查德•普雷斯顿技止于此,那么我猜他也拿不到美国物理学学会的科学写作奖。接下来的篇幅中,可以用“克制”这个词来形容作者的行文。娓娓道来,语调平和的水面之下是海量的调查研究,独立的深度思考和个人认为是基于人性本身的慈悲之心。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在度过了最初的惊恐之后,读者的心情随着情节的展开逐渐平复,在作者的引导之下,开始进行抽丝剥茧的思考,这是为什么?

人类,作为这个蓝色星球上目前最成功最强大的生物,经过千百万年来的进化,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在他们的脚下,是剑齿虎,猛犸象,霸王龙等等无数强极一时的生物,似乎看上去人类已经是生物界最终的强者,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地球的黑板擦

其实不一定。

虽然直立行走,运用工具,语言能力还有最重要的大脑发育使得人类面对其他脊椎动物的时候,获得了相对而言压倒性的优势,逐渐把原本捕食与被捕食的命运掉了个,猎物变成了猎手,猎手倒是沦为了猎物,但是这种情况仅仅适用于脊椎动物圈子里。埃博拉的出现,其实就是在提醒人类在这个小圈子以外,还有太多太多生物界的强者和我们同样生活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孰强孰弱,谁胜谁负,尚未可知呢!

其中最为强横的莫过于微生物届了吧?迎面走来的是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霉菌……

个头太小,肉眼不可见,来无踪去无影;

生存能力爆强,高温低温,强酸强碱,有氧无氧,统统不在话下,想想也不难理解,很多前辈是在地球有了生命之后就登台亮相,延续至今,妥妥的原住民;

地球的黑板擦

可甜可咸,亦敌亦友,与人类的关系大可用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若犯我,嘿嘿,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其中最大的杀手锏莫过于一波又一波,席卷全球的大疫了。鼠疫,天花,伤寒,霍乱等等,这些都是曾经纵横天下,杀人无数的狠角色背后始作俑者就是各式各样的微生物,他们的出现一度改变了世界文明历史的进程。在人类有了抗生素,疫苗以及其他医学手段的辅助之后,好不容易才算是勉强压制住这些大魔头。不曾想其他诸如埃博拉,马尔堡,寨卡,MERS又开始兴风作浪,就连人类一度以为已经完全征服的肺炎,这些年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头换面,重新出来祸害人间。更不要说大名鼎鼎的流感病毒了,遭其毒手的人类,远远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而且令人头大的是,老人家依然孜孜不倦的持续升级修炼,所以每一次新的出现,就像是一枚黑板擦,挥挥手,轻描淡写地就抹去了人类存在的痕迹。

地球的黑板擦

面对如此这般局面,我们应该如何是好?

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我想恐怕不仅仅是戴口罩,勤洗手,不吃野生动物那么简单。

最起码,请保持一颗面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吧。

所谓人定胜天,有些时候就像是一个并不好笑的笑话一样,切莫当真。

地球的黑板擦

虽然还有一个月,不过二零一九年的最佳读物就是它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件小事:关于努力以及幸福如果看了这十二部电影,你不流口水的话,算我输!于谦先生真的是一个妙人儿啊如果你想知道生活的黑暗面……看电影,学英语如果可以早几年遇到这本书,大概会有些不一样吧:《飞跃5000年》好的地方非常好,不好的地方,依然很糟糕心中有微光西行漫记-在那黄沙飞舞和鲜花盛开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