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在中國的所有親戚裡面,舅舅是個非常獨特的存在?

如果有如果嘞


過年期間,大家應該都被大人一本正經的囑咐過:“正月裡不能剪頭髮,會死舅舅”,很多人肯定是奇怪的,為什麼這個事情跟舅舅有關,跟叔叔伯父沒有關係?按理說,不是叔叔伯父的關係更近一點嘛?

其實這個問題是跟地位有關係的,而且還是一個歷史遺留的問題,從上面那句話就可以看出來,舅舅的地位是要高於叔叔伯父的。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人類是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原始生活的,那個時期沒有倫理道德一說,他們在一起生活的理由來源於擁有一個共同的母親,也就是專家所說的母系社會。群體內沒有父親,母親照管孩子沒有辦法打獵,這個時候,舅舅就要扮演打獵者的角色,也因此舅舅的地位僅次於母親。

由於女人的能力跟男人相比還是處於劣勢的,於是母系社會漸漸的過渡到了父系社會,男人開始當家做主了,這個時候,舅舅身為一個男性,更有說話權了。在父系社會期間,他們搶地盤,確定領地的時候是以武力解決為主的,就是誰的拳頭夠硬,誰就有話語權,舅舅的地位直接可以影響到他們姐妹在夫家的地位,如果舅舅很有權威,那他完全可以插手姐妹家裡的事情。

後來發展到封建社會的時候,就不是爭地盤那麼簡單了,隨時的一個位置替換就代表著權力的高低,尤其是許多皇子,為了登上皇位,肯定是要藉助母親家族的勢力的,所以歷史上經常會出現外戚獨大的局面。說到外戚,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這個詞,外戚的意思就是外邊的親戚,也就是指母親那邊的親戚,那有外就有裡,裡面的親戚自然就是指父親這邊的親戚了,畢竟從血緣方面看,父親這邊的血緣關係更弄一些。為什麼自古以來都是外戚獨大,而很少出現叔叔伯父獨攬大權的情況呢?

其實用現在的繼承權來解釋的話,會更好理解一些。如果皇帝去世了,那他的一切自然是轉到他指定的繼承人名下,如果他沒有指定的繼承人,那就轉到子女名下,如果沒有子女,那隻能是轉給自己的兄弟姐妹,也就是說,叔叔伯父都是有資格競爭皇位的。不防著已經是不錯了,怎麼可能還去尋求他們的幫助,萬一陰了自己,地位不保就算了,說不定小命也丟了呢。而外戚獨大就很好控制了,等到他們幫助自己穩固地位之後,可以慢慢收回他們手中的勢力。

這麼一分析,兩者相比較之下,當然是舅舅的地位更高一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