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小寶寶咳嗽厲害怎麼辦?

笑容悠然


咳嗽是促進清除呼吸道異物和分泌物的關鍵反射動作,具有一定的保護性作用,是兒童呼吸系統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1]。為了方便理解,首先介紹一下咳嗽的三種基本的分類方法(也是重要的辨別依據):

根據有無痰液,可將咳嗽分為乾咳和溼咳。前者指無痰,聽起來較為尖銳、刺耳;後者有痰,聽起來較為沉悶。

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的病程通常在2周以內,而慢性咳嗽的病程要超過4周(注意,成人慢性咳嗽的標準是8周[2])。

根據伴隨症狀,可分為特異性咳嗽和非特異性咳嗽。前者指咳嗽是疾病症狀之一,而非唯一症狀;後者則指咳嗽為主要或惟一表現。

在此基礎上,我們列出孩子咳嗽的常見誘發因素:

1. 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感和哮吼,三者合起可佔所有始發因素的90% [3]。其中最常見的是普通感冒,佔59% [4]。這類的咳嗽通常是特異性的,即除了咳嗽外還有其他病症表現,比如鼻塞、流涕、發熱及打噴嚏等常見感冒症狀,比較容易辨認。絕大多數的感冒咳嗽都會在急性期內痊癒。

2. 哮喘:如果您的孩子咳嗽超過4周,就要考慮哮喘的可能性了,因為在我國,咳嗽變異性哮喘是引起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慢性咳嗽的最常見原因[5]。哮喘通常為喘息性的乾咳,可能伴有呼吸急促、胸悶,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運動、遇冷空氣後加重。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慢性咳嗽,需要儘早就醫干預。

3. 過敏:過敏性咳嗽通常是慢性的乾咳,容易發生在冷熱交替的季節。除了咳嗽以外,過敏性咳嗽還可能伴有流涕、皮疹等過敏現象,一般抗生素治療對過敏性咳嗽無效。絕大多數過敏性咳嗽的患兒都有典型的過敏體質,如果您的孩子有過敏史,又總是莫名咳個不停,建議帶孩子去醫院診斷是否為過敏性咳嗽,並篩查過敏源。

4. 胃酸反流:此類咳嗽僅佔我國兒童慢性咳嗽的4.7% [1],但有專家認為,由於很多家長拒絕侵入性檢測,導致它的發生概率被低估了[6]。胃酸反流誘發的咳嗽通常是乾咳,通常在孩子進食後,尤其是食用了產酸食物(含糖量高的水果、零食等)後會加劇。一般認為,胃酸迴流本身並不會導致慢性咳嗽,但它會引發並加重患兒潛在的呼吸系統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長期咳嗽反過來也可能導致胃酸反流[1]。

5. 氣管異物:異物堵塞氣管引發的咳嗽尤其常見於低齡兒童,通常表現為陣發性的劇烈嗆咳,通常還伴隨有呼吸音降低、喘鳴等症狀。對待這種咳嗽不能掉以輕心,要儘早幫孩子把堵塞氣管的異物排出。因為一旦沒有及時干預,異物進入小支氣管以下,就可能進入所謂的“沉默區”,孩子可能不咳嗽[1]。這樣的沉默可長達兩週,最終以肺炎的形式爆發出來。

6. 心因性/習慣性咳嗽:是的,心理問題也可能是導致孩子咳嗽的一個可能原因。此類咳嗽多表現為非特異性的乾咳,在孩子夜間休息時和全神貫注於某件事時則不咳嗽。由於此類咳嗽常伴有焦慮症狀,如果您的孩子被診斷為心因性咳嗽,要考慮孩子是否過於緊張、壓力太大。

7. 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以外,空氣汙染、鼻炎和心臟病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兒童出現咳嗽症狀,但相比較而言較為少見,故在此不贅述。

需要注意的是,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發現,18%的兒童咳嗽是由超過一種以上的原因引發的[7],這無疑給我們的「辯證」增加了難度。因此,如果您對孩子咳嗽的原因沒有把握,還是建議您把這項工作交給專業的醫學工作者。

二、孩子咳嗽了,到底該不該吃藥?

如果孩子剛剛開始咳嗽,家長們不需要過於緊張,因為臨床研究發現50%的小病人會在10天內痊癒,只有10%孩子會演變成慢性咳嗽[8]。在此期間(兩週內),如果孩子除了咳嗽外精神狀態良好,不影響行動和思維,又沒有其他嚴重的症狀表現(詳見下文),可以考慮不吃藥先觀察一陣。

但是,如果孩子還伴隨出現了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症狀,最好儘快將孩子送醫處理:

1. 痰液濃稠不易咳出,影響吞嚥和呼吸;

2. 呼吸障礙:包括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呼吸發出口哨音等;

3. 持續高燒不退;

4. 痰液的顏色較深,呈現棕黃色甚至深棕色;

5. 長達數小時的劇烈嗆咳;

6. 嘔吐不止;

7. 出現皮疹或其他過敏症狀;

8. 任何你無法解釋的現象。

最後,如果孩子的咳嗽持續了4周以上,那就進入了兒童慢性咳嗽的範疇。此時不管你覺得孩子狀態多麼好,都應該尋求專業醫生干預。

三、常見的兒童用藥誤區

咳嗽只是孩子生病場景的其中之一,面對各種常見病,大人們也經常會慌了神,關心則亂,導致了一些常見的用藥誤區。

1. 劑量錯誤

劑量錯誤是最常見的兒童用藥錯誤,沒有之一。而咳嗽和感冒用藥更是此類用藥誤區的常客(佔總數的24.6%,屈居第二,第一是鎮痛消炎藥25.2%[9])。其中,雙倍劑量和錯誤測量是導致劑量錯誤的最主要原因。

在雙倍劑量錯誤中,除了部分因遺忘導致的重複給藥外,很多家長至今信奉“一次漏吃,下次加倍”的錯誤信念。而錯誤測量則多發於液體藥品(如止咳糖漿),根據16年10月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兒科學》(Pediatrics)上一項研究,超過80%的家長估不準兒童的用藥劑量[10]。因此,美國兒科協會(AAP)建議,如果要給孩子喂液體藥,不要使用茶匙和湯匙,最好使用注射器或帶刻度的計量杯。

2. 濫用抗生素和消炎藥

很多家長迷信抗生素的力量。事實上,抗生素對於非細菌感染型的咳嗽(如上文所述的哮喘、過敏)基本沒有幫助。不僅如此,長期服用抗生素還會導致體內菌群失調,增加耐藥性,可謂得不償失。除此之外,一些家長在沒有醫生指導的情況下,擅自用止痛消炎藥來控制症狀(之前提到,止痛消炎藥使用錯誤是第一大兒童用藥錯誤),如阿司匹林或乙酰氨基酚。事實上,由於兒童使用阿司匹林會增加雷氏綜合徵(Reye's syndrome)的風險(一種嚴重的腦部疾病)[11],甚至在部分案例中會誘發兒童哮喘[12],如阿司匹林等乙酰水楊酸類抗炎藥在很多國家已經禁止被用於16歲以下的兒童了。因此,對症用藥才是科學的用藥方式。

3. 服用阿片類止咳藥

就在19年2月,加拿大衛生部發布了一項新的兒童用藥指南,提出18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不應該使用阿片類(如可待因,氫可酮和去甲美沙酮)止咳產品,因為此類藥物可能增加孩子長大後藥物濫用和成癮的風險。其實早在去年1月,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也下發了類似的通知,並開展了大規模的對阿片類感冒藥的審查。審查結果發現,從2008年到2015年,由阿片類藥物誘發的12歲以下兒童的不良反應一共有98例,頻頻現咳嗽、嗜睡和呼吸抑制等嚴重的不良反應[13]。而我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也於去年7月出臺了《關於徵求“含可待因感冒藥說明書修訂要求”意見的通知》,決定將含阿片類成分的用於感冒或過敏引起咳嗽的藥物禁用於18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14]。所以家長們在給孩子選擇止咳藥物時,務必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看清楚配方中是否含有阿片類成分,防止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健康風險。

4. 不區分成人用藥與兒童用藥

由於兒童在在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潛在的給藥途徑,藥物相關毒性和口味偏好等許多方面與成人不同,因此兒童用藥與成人用藥不能一概而論,需要科學的、獨特的用藥指導[15]。這點尤其在中樞神經類鎮咳藥的使用上最明顯。可以舉一個極端點的例子:Tessalon (苯佐那酯)是一種鎮咳藥,可通過抑制肺-迷走神經反射,阻斷咳嗽反射的傳入衝動,從而產生顯著的鎮咳作用。然而這種藥會對兒童產生嚴重的、甚至致命的後果,在服用後的20分鐘以內就會使兒童經歷驚厥,昏迷和心臟驟停。因此,我們在給孩子選擇咳嗽用藥時,應儘可能地選擇專門的兒童用藥,這類藥物經過了大量的兒科臨床實踐,用起來更安心。

5. 孩子有痰和無痰未能區別對待

前文提過,可根據有沒有痰液將咳嗽分為乾咳與溼咳。乾咳多出現於咳嗽初期,並有可能會隨著症狀的加重而逐漸演變成溼咳。二者雖然沒有絕對的先後順序,但由於痰液的加入,溼咳的治療相比較乾咳而言要更復雜一些。患兒的痰液中往往攜帶有大量異物和病原體,會持續破壞呼吸道環境,並刺激呼吸道,從而阻礙治療效果,甚至加劇咳嗽。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有針對性的抗生素治療也效果不佳,治療週期很久(超過三個月)且容易反覆[18]。因此,用藥之前辨別是孩子是否是有痰,也是重要的科學用藥原則。如果在沒有明確咳嗽是否有痰的情況下就貿然用藥,導致痰液長時間滯留體內,不但耽誤了治療時機,甚至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呼吸道感染。

因此,在有痰咳嗽(溼咳)的科學用藥原則中,止咳往往是以化痰為前提的。而在眾多祛痰藥中,氨溴索(ambroxol)是其中的佼佼者。根據我國15年公佈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氨溴索屬於黏液溶解藥,它能夠破壞類黏蛋白的酸性黏多糖結構,使分泌物黏滯度下降,還可促進纖毛運動和增強抗生素在呼吸道的濃度[2]。而多項臨床研究也證實,鹽酸氨溴索對於治療我國兒童呼吸道炎症、感染引發的溼咳具有非常好的效果[19-21]。


婦產科毛醫生



孫賀5940946


我們家寶寶在沒滿月的時候就出現過咳嗽,當時寶寶就是偶爾咳幾聲,大人抱著睡覺都不安穩,後來就抱到婦幼去掛了號,醫生一聽是肺炎,當時都嚇住了,很擔心,因為寶寶太小,就讓住到icu,不能見孩子,為了寶寶能快點好起來,只好把寶寶放在醫院。

過了十多天之後,寶寶出院了,醫生的建議就是多喝水,多曬太陽,因為孩子太小,最好不吃藥。

如果是大一點的寶寶,一歲左右的,咳嗽不是很厲害,可以先試下煮的梨水,這時候的寶寶咳嗽也不一定是真的咳,也有可能是吞嚥口水,自己玩的時候嗆住了,如果是真的咳嗽,可以先試下網上的方法,煮水和蒸橙子。


如果寶寶咳得厲害,還是得去醫院看看才放心,能說會走的寶寶,可以喝一些止咳糖漿,早點治療,早點好,拖時間長了,大人也心急。


無1310821


咳嗽也要分類別。寶寶太熱或冷了都會導致咳嗽!


我家寶寶有時氣候乾燥早上咳嗽,熬梨子汁喝幾次就好了。


感冒涼寒咳嗽 去醫院看了咽喉,肺部無大礙,咳嗽只有多喝白水,緩解不適!

與其她寶媽交流因夏天空調長開導致寶寶只有晚上咳嗽!都看過多家醫院收效甚微。在交流中我說到‘人的身體好壞就是種平衡,因為白天晚上溫度來回轉換,寶寶本身調節能力弱,破壞了平衡咳嗽久治不好,再急也沒用,'近日天氣轉涼.停了空調!寶媽說咳嗽也停了!


寶媽們無論寶寶是哪種咳嗽,都不要太焦慮!吃藥也好,靜養也罷!它都有一個過程!我們不把壞的情緒傳遞給寶寶,或許寶寶好的更快!



淘氣包真淘


我家孩子咳嗽時我會給他熬生薑紅棗紅糖水喝,喝上幾次就好了,孩子不喜歡那樣的味道,可以少量多次讓喝。

平時多給寶寶喝白開水,不要給穿的太多,小孩比較好動,容易肺熱。

給孩子吃清淡,建議少吃肉,少吃難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

謝謝


唐小糖


我這個上上上星期有點咳嗽,但我沒帶她去醫院,她也不是老是咳,她吃飯,睡覺,精神都很好,但有天晚上她躺在床上老是咳,一站起來就不咳了,就給她吃那個化痰止咳的,剛開始也不願意吃,後來喝了下,哄了下就自己吃完了,我這個如果感冒,咳嗽不是很嚴重,我就看她吃飯,精神怎麼樣,我都沒給她吃藥,就這樣,個人體質吧。


一枕落花香8


現在的人與人已經缺失了一定的信任度,看到這樣的情況,我是真著急,我想說的是艾灸調理試試,吃藥,點滴,基本離不開激素,抗生素,維生素,至於傷害度,不言而喻的,我想說的是艾渡有緣人,給我信任,還你健康


艾灸艾


一、寶寶咳嗽不一定是病

為了讓寶寶止咳,父母常常再三懇求醫生趕快開些好藥止住咳嗽。然而,孩子用了許多價錢昂貴的藥物,為什麼症狀並沒有多少好轉?這其中存在善意的誤會——“醫生看病一定要開藥,咳嗽一定要吃止咳藥”。

從醫學角度出發,咳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防禦反射,是人體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唯一辦法。3歲以下的小兒咳嗽反射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父母一見小兒咳嗽,便給予較強的止咳藥,咳嗽暫時停止,但痰液不能順利排出,而大量蓄積在氣管和支氣管內,會造成氣管堵塞。另外,小孩子早上起床有幾聲輕輕的咳嗽,這是生理現象,只是清理晚上積存在呼吸道的黏液,父母不必擔心。

二、注意疾病引起的咳嗽的同時,寶寶的咳嗽症狀還是應該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

因為它也是諸如感冒、支氣管炎、咽炎、哮喘、肺結核等疾病的表現。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疾病所導致的咳嗽聲是有區別的,如果此時父母能懂得一些知識,就能立即瞭解疾病的輕重緩急,這對治療是有幫助的。

聽音辨病

1、普通感冒:咳嗽時帶痰,不伴隨氣喘或是急促的呼吸,不分白天黑夜;

2、百日咳:猛烈而沙啞的陣咳——呼吸一次陣咳多達25下。孩子用力吸氣的時候會發出尖銳的吼鳴聲;

3、哮喘:持續咳嗽並常常伴有喘鳴或氣喘,咳嗽時間長達10天以上,晚上或是在運動後病情會加重,而且當孩子接觸到花粉、冷空氣、動物皮屑、粉塵或是煙霧的時候,咳嗽都會加重;

4、流感:由喉部發出的、略顯嘶啞的咳嗽,隔一段時間咳一下,有時候乾咳,有時候帶痰;

5、細支氣管炎:咳嗽時有痰或伴有氣喘,呼吸短促、微弱,或是呼吸困難;

6、反流性食道炎:孩子進食之後出現氣喘及持續的沙啞的咳嗽;

7、義膜性喉炎:表現為強烈的乾咳,聲音非常清晰,類似於海豹的吼叫聲,通常發生在午夜。這種聲音不同於你以前聽到過的咳嗽聲。

<strong>

三、家庭護理

專家認為:光吃藥不護理,對寶寶疾病的恢復沒有好處。因此,父母應該認識到家庭護理的重要性。可護理工作應從哪些方面做起呢?

1、鼓勵孩子多休息。睡覺時可用幾個枕頭把孩子後背和頭撐起,以防止分泌出的黏液滴落到他的喉嚨。嬰兒可在頭部的褥墊下放一個枕頭;

2、讓孩子有一個無煙的環境,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煤氣、塵煙等刺激;

3、做好寶寶排痰護理,寶寶感冒咳嗽期間易發痰,有時痰排不出,寶寶喉嚨容易發癢,咳嗽連續不止,為了讓寶寶更舒服些,介紹幾種為寶寶排痰的家庭護理法。

①拍背法———痰咳不出時的應急方法

在寶寶咳嗽的間隙,讓患兒側臥或抱起側臥。家長一手五指稍屈,握成空手拳狀,輕輕地拍打患兒前胸及側胸背部。拍左側向左側臥,兩側交替進行。拍擊的力量不宜過大,要從上而下,由外向內,依次進行。

每側至少拍3-5分鐘,每日拍2-3次。拍背法不僅能促使寶寶肺部和支氣管內的痰液鬆動,向大氣管引流並排出,而且可促進心臟和肺部的血液循環,有利於支氣管炎症的吸收,使疾病能早期痊癒。

②飲水法———讓咽喉保持溼潤

咳嗽的寶寶,經過呼吸道的不顯性水份丟失會很高,氣管內相對缺水,可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稠度,使之不易咳出。讓患兒多飲水,尤其是23℃左右的涼開水,對咽喉部有良好的溼潤和物理治療作用。

多飲涼開水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稀釋,容易被咳出,利於止咳和祛痰,有利於局部炎症的消除。同時,涼開水還能改善血液循環,使機體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或毒素迅速從尿中排出,從而減輕其對呼吸道的刺激。

③蒸氣法———不錯的物理療法

將沸水倒入一大口罐或茶杯中,抱起孩子,使其口鼻對著升起的水蒸氣並吸放,可使痰液變稀利於咳出,還可減輕氣管與支氣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腫,減少咳嗽。但千萬要小心燙傷,避免發生意外。

④藥物法———最快速的化痰止咳法

寶寶用藥應非常的謹慎,不能隨便服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咳嗽中樞不利於排痰。痰少黏稠不易咳出的,可選擇止咳祛痰藥物,需諮詢兒科醫生後再用藥。家長還可在家中製作川貝燉雪梨、銀耳湯也有利於化痰止咳。

寶寶的抵抗能力較弱,面對突然轉變的氣候或者溫度,不能像大人一樣很快適應,這時候家長就要多注意了,注意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給寶寶增減衣服,同時讓寶寶多吃水果,均衡補充維生素,最重要的是要增強寶寶的運動量,從身體素質上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心連心好月嫂


咳嗽是兒科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一般寶寶咳嗽還會伴隨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發燒、流鼻涕、甚至拉肚子。所以咳嗽就像發燒一樣,是不同疾病的一個伴隨症狀,也是機體自我保護的一種反應。

當病原或者異物刺激呼吸道時候,機體就會用咳嗽的動作將異物排出,就像成人嗓子或氣管有異物時就會通過不斷的咳嗽,將異物咳出來一樣的效果。

咳嗽可能是疾病的一個主要表現,比如肺炎、支氣管炎,也可能是炎症過去後的一個拖拉表現。家長也會發現有時寶寶是乾咳,有時嗓子或者嗓子下面還會聽到有痰伴隨的聲音。

不論是乾咳還是有痰(分泌物)的咳嗽,家庭護理很重要的措施是設法保持寶寶呼吸道的溼潤,比如使用室內空氣加溼器,或者在近距離用溫熱水的熱氣讓寶寶呼吸,當然注意避免燙傷!

有的家庭女士使用的面部溼潤霧化器,放些生理鹽水,也很方便近距離的給寶寶呼吸溫溼的蒸汽,就像去醫院做霧化吸入一樣的效果。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是保證寶寶的飲水充分,要少量多次的主動喂水。不論是發燒、嘔吐、進食差都會影響水的攝入,同時不斷的咳嗽,自然會使呼吸道水分丟失,這樣乾燥的呼吸道更容易受到空氣的刺激,加重咳嗽。特別是有痰(分泌物)的情況,沒有充分的水潤是不容易排出呼吸道道的。

一般去除了刺激,比如干燥的空氣、呼吸道的分泌物,寶寶的咳嗽就會明顯減輕,寶寶還小不會主動吐痰,呼吸道的分泌物大多會隨著寶寶的哭鬧或嘔吐,與嘔吐物一起吐出來,或者嚥到消化道。

總之要保持呼吸道溼潤和暢通是關鍵,除了局部處理,如果有嚴重的細菌性或支原體病原感染,有粘稠黃色的分泌物,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抗生素,不要自己濫用抗生素哈!


兒科醫生鮑秀蘭


小兒咳嗽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若不及時護理和治療,很有可能引起支氣管感染、肺炎等。那麼,遇到小兒咳嗽,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1、如果寶寶舌苔薄白、微黃,舌尖邊紅多考慮為風熱咳嗽。這種情況通常還伴隨有發熱、出汗、咽喉紅腫、鼻流黃涕、小便發黃、大便偏乾等症狀。這時要多喝水,疏風散熱。當然,這個時候也不宜吃辛辣刺激、魚蝦、桂圓等容易上火的食物,母乳餵養的寶媽也是不宜吃這些食物的。必要時可以辨證選用百咳靜糖漿、兒童咳液等中成藥。

2、如果寶寶舌苔薄白多考慮為風寒咳嗽。還常常伴有咳聲較粗、咳出的痰液較稀,呼吸氣急、喉嚨發癢。大多數寶媽還會發現寶寶流清鼻涕、沒有精神等症狀。這時要禁食比較寒涼的食物,如香蕉、西瓜等。必要時可以辨證選用通宣理肺口服液等中成藥。

3、如果寶寶舌苔發白、偏厚膩多考慮為積食咳嗽,細心的寶媽還會發現寶寶睡覺容易磨牙出汗,面色發黃,眼袋顏色加深,鼻翼兩側隱隱發青,食慾不振,有口氣,大便較臭。這時要控制孩子的飲食,適當進行消食,飲食以清淡為主,晚上不要吃太多等。必要時可以辨證選用健兒消食口服液、健兒清解液、健脾消食丸等中成藥。

4、不要急於給寶寶喂咳嗽藥:如果寶寶白天玩耍正常,只是晚上咳嗽嚴重一些,這種情況中醫認為多與風寒有關,我們要做的是祛寒、防寒和保暖,而不是清熱化痰。必要時可以用香菜、蔥白煮水喝,也可以用生薑、紅糖煮水喝。

5、不要急於給寶寶服用抗生素:其實咳嗽如同感冒一樣,很多時候並不一定是由細菌感染導致的,而是屬於病毒感染。這個時候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否則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加重病情。況且,濫用抗生素還容易產生耐藥或導致菌群失調及過敏等。所以建議還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比較好。

最後,再給大家強調一下,咳嗽也分很多種,臨床上往往多種情況同時存在,所以嬰幼兒咳嗽建議還是在醫師指導下選藥比較好。咳嗽期間,也不宜濫用咳嗽藥或抗生素。治療過程中,若服藥3天效果不明顯或出現新的症狀建議立即停藥,並及時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