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遂平石寨鋪:“老油條”結草銜環戰“疫”情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郭春生 禹勳啟)“這油條炸的排場,宣騰的很。‘老油條’這技術真不是吹的。”在遂平縣石寨鋪居委會小夥房裡,正在為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炸油條的朱波,聽到有人誇,秒現眉開眼笑。

遂平石寨铺:“老油条”结草衔环战“疫”情

“老油條”是朱波的綽號,據說是他自己封的。根根秧秧大致是這樣。幾年前,在一次廟會上,朱波的生意特好。一食客問他幹炸油條這行幾年了,他當時心裡高興,有點興奮,就順口幽了一默:“連學帶幹十來年了。不冇你,我是老油條啦。”自此,朱波就成了“老油條”。

在農村,“老油條”是不實在、滑頭的代名詞。叫朱波“老油條”可是真真的技術“職稱”,沒有半點滑頭、不實在的意思。

朱波是石寨鋪居委會張莊一組居民,今年44歲,發稀謝頂,形象滄桑,看起來像50多歲。他家6口人有4人殘疾。2016年1月,朱波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幫助他家脫貧,鎮村按照相關政策為他家落實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殘疾人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同時,又協調安排朱波到一家大型生活超市就近就業上班,為超市炸油條、菜角、糖糕、菜丸子,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2019年10月,朱波家光榮脫貧。大年初一,疫情拉響警報,戰“疫”就此打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聲令下,黨員幹部衝向疫情防控第一線。禁足宅家的朱波對一線人員的吃飯問題十分牽掛。大年初四,在居委會疫情防控監測服務點看到一線人員開水衝方便麵,他連說三個“不中”。大年初五,他不到六點就起床幹家務,八點多一點就帶著傢伙什到了居委會小夥房。當天中午,看到一線人員吃上熱氣騰騰的油條和外酥裡嫩的菜丸子時,朱波滿臉欣慰。“您家老的老,小的小,還有幾個殘疾人要照顧,太不容易,心情能領,事不忍心,走時拿些雞蛋,把家人照顧好,就是對防疫最大的貢獻。”黨支部書記叮囑他。“人不能忘本,政府幫俺脫了貧,幹部為俺操碎了心,俺感激不盡。現在國家有難,俺幫不了大忙,會炸個油條,幫一點小忙,還給俺雞蛋,叫俺說啥。人不能沒良心,家裡是忙,雖然不能天天來,每次我多炸點,夠吃個兩三天,以後我三天來一回,保證大家天天有油條吃。”朱波說到做到,自正月初五到現在,他每隔三天都會準時為防控一線炸一次油條。

這就是“老油條”朱波,這就是飲水思源感黨恩的脫貧戶,這就是抗疫人民戰爭的普通群眾,這就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強後盾和力量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