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法國駐北約代表,1980年考入軍校,中將軍銜,兩次指揮航母打擊群

眾所周知,法國是北約重要的成員國,與德國一樣,都是地位僅次於美國和英國的北約主要軍事強國。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和研究法國海軍中將、法國駐北約軍事代表埃裡克·查佩隆(Eric Chaperon)的軍旅人生。

法國駐北約代表,1980年考入軍校,中將軍銜,兩次指揮航母打擊群

1980年,埃裡克·查佩隆加入法國海軍學院,先後在“珍妮·德阿爾克”號、“海軍上士號”、“布萊松司令”號、“沙內海軍上將”號、“喬治·萊格”號護衛艦、海軍學院“野貓”號訓練艦上服役。

1991年至1993年,埃裡克·查佩隆擔任法國國防部長副官,之後被任命為國防部公共關係司司長。在此期間,他與教育部和文化部合作,負責宣傳“國防精神”。他還作為聯保部隊指揮官的發言人,曾經在薩拉熱窩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海外部署。

1995年至1996年,埃裡克·查佩隆擔任“阿謬特”號艦長,之後被任命為巴黎海軍司令部作戰部參謀,負責發展聯合特遣部隊(CJTF)概念。1999年,擔任海軍行動部隊(FAN)“讓·巴爾”號護衛艦作戰軍官,在印度洋的赫拉克勒斯行動中被任命為法國航母戰鬥群的高級作戰軍官。隨後,他被任命為土倫ALFAN參謀總部計劃和演習部門負責人,從2003年起擔任法國海上反應部隊(EUROMARFOR)常設打擊群群長。

2004年至2006年間,埃裡克·查佩隆擔任“卡薩爾”號驅逐艦艦長,2006年至2009年,擔任國防參謀部部隊訓練、戰備、作戰局副局長,主要負責管理危機、特種部隊、信息作戰和兩棲作戰。還曾在國防參謀部擔任研究、全面協調和管理局特別顧問,後來又擔任國際組織局局長。

2013年至2016年,埃裡克·查佩隆擔任法國海上反應部隊指揮官,先後兩次指揮法國航母打擊群,在印度洋實施動博伊斯貝洛行動和傲慢行動。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巴黎聯合參謀部擔任作戰部副部長。2017年9月1日,被任命為法國駐歐盟和北約軍事代表。


法國駐北約代表,1980年考入軍校,中將軍銜,兩次指揮航母打擊群

埃裡克·查佩隆參加過首席作戰官(PWO)培訓課程,專門研究防空戰,1999年完成了陸軍聯合國防學院的培訓課程,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在羅馬參加了北約國防學院的高級課程。

法國駐北約代表,1980年考入軍校,中將軍銜,兩次指揮航母打擊群

埃裡克·查佩隆獲得過法國榮譽軍團勳章、國家功績勳章、法語系國家榮譽勳章、通用戰役勳章、戰爭十字勳章等軍事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