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人說考高中比考大學難,為什麼呀?

數學山人行


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工人,在完成義務教育之後分流,有的地方普高與職高錄取比例為1:1,也就是說有一半的學生將進入職業高中學習。

考高中就是參加中考。對於中考達不到普通高中分數線的學生,只能讀職高,並且鼓勵初中畢業生不參加中考直接讀職高。也就是說,一部分九年級學生不參加中考(指考試分數較低的學生)直接進入職高,一部分參加中考又達不到普通高中最低線的學生將進入職高,這個比例達50%,很高。而進入高中學滿三年,參加高考進入大學相對容易了。不同的是所讀大學層次不同而已,所以說,考高中比考大學難。這是有依據的。


數學山人行


為什麼考高中比考大學難,是社會發展的畸形還是教育分流,我認為說教育分流可能更貼切一些。我們都知道九年義務教育,不允許留級,就近入學,學生與學生之間還是有一定差異的。中考只不過是對所有學生的一次篩選,優勝劣汰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我們本縣每個鄉鎮都有初中,縣城也有好幾所初級中學,而高中也就只四所,一所縣重點高中,兩所普通高中,還有一所比較差的高中。整體錄取率還是比較低的,雖然現在好像擴招了,但是還是遠遠不夠,大部分孩子初中畢業後只能選擇去職高讀箇中專或者大專。

很多人說大學錄取率高,可以達到百分之80左右,所以有人認為中考比高考難。其實不然,要知道能考上高中的孩子,在初中基本處於中等或者中等偏上,學習能力很強,經過高中三年的努力,也基本能考上大學。但是要想上985,211還是有相當大的難度。就像很多人提到的,高中只是在本地區的幾千人中競爭,而大學卻要在全省幾十萬考生中去競爭,自然難度要大很多。

最後,雖然國家現在已經有人提議普及高中,但是正真執行還需要有一段時間,我們的孩子也不一定能趕得上。所以不管是社會發展畸形,還是教育的分流,孩子想要上高中,就得把成績保持在中等偏上,至少能保證上到普高,才有機會高考。


陪讀媽媽談教育


說到考高中 有多難,我曾經問過一個朋友,他是一個很懶散的人,什麼都幹,什麼又都不幹!


那次他給我說:考高中啊!

超級簡單……日子一晃就過去了。什麼感覺都沒有。安心吧……

後來我考的那時候,只是每天完成老師的作業就要1:00才可以睡覺。(那時候突然覺得作業其實也值得寫)

。我考的那時候,每天在大馬路上跑步。(體育考試要拿分)

。我考的那時候,家裡人天天買好吃的。(補充營養)

後來我們也都考上了,沒什麼大問題!

但是高考就不一樣了!

給你舉個例子吧,我們這裡中考總分680,縣一中起碼630,市一中就不說了,才差50分,高考總分810,浙大怎麼著也得650+,北大就不說了,查了100多分。

而且高考試卷全國不統一,河南的六百分給浙江的六百分有差距吧!河南的六百分給北京的六百分又有差距,所以說,怎麼辦?

難易程度很明顯。中考是過關性考試,題目會簡單的,高考時選拔性的,要的是人才,題目會難。所以當你經歷了高考你才知道中考是有多!



油漆工帶你看汽車


本人常年從事一線教育,早年剛畢業的時候在貴族學校教高中,後來成家立業回到自己的家長教公立中學,常年帶畢業班,其實我最明白,為什麼很多人感覺考高中比考大學還難。但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遠沒有大家想得那麼簡單,且聽我分析一二:

一、就知識量而言,初中三年所學的知識不及高年一年所學的皮毛多,而很多初中生學習成績不佳,完成是因為心理承受能力差、學習態度不端正所致。

上初中的孩子大多還沒有離開父母的呵護,心理年齡小,總覺得自己是孩子,就應該邊玩邊學,還有一部分中學生正值青春期,不理解父母和老師的苦心,什麼都不懂,學了一點斷章取義的道理就以為掌握了真理,於是天不怕地不怕,整天幻想著早日混跡社會,早日發財,學習沒動力。於是學習成績越落越遠,最後只能與高中失之交臂。

也就是說,初中升高中看上去一半的孩子升不上,以為有多難,實際上就知識量而言,初中這點東西拼得真不是智力,而是學習態度和努力程度。

二、就升學率而言,地方高中的招生能力受國家教育規劃,充許招生數量已定,只能招收一半的學生進高中,其他學生響應國家和社會的需要被引流到職高、中專、技校,成為實用型人才,走上社會急需的中低級技工的崗位。

這也就是說,無論中學生怎麼努力,高中所招生的人數是有限,總有一半的考生無法進入高中學習。這個現實在農村,家長和學生考不上高中還不覺得怎樣,他們很自然的選擇上技校,然後出來打工。但是在城市,家長普通對孩子寄託了更高的希望,更重視教育,所以據我在農村和市裡教書的經驗來看,市裡的中學生普遍比農村的學生學的拼命,然而當他們拼命學習也不能考取一個好的高中時,就覺得中考太難了。


三、高考和中考相比較,由於近年大學的擴招和高職高專院校的大量擴建和招生,使得高中生總分700多分的高考,只要考350多分就可以上本科,而只要考200多分就可以上專科。即使高中生的智力水平不拔尖,只要不放棄學習,一直努力的話,最終也可以有學上。

這樣看來,高考真得比中考容易得多,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答案絕非如此,實際上高中生要想上985、211等一流的名校的話,實在不好考,絕對不是努力就能收穫的結果,它靠的除了勤奮以外,更多的還有智力因素,也就是說,按目前初中生的學習的知識量和學習狀態,即使你智力水平一般,只要你努力學習,一樣能考上重點高中,但是高考時智力一般的孩子想考一流大學,簡單比登天還難,這麼一想說,高考比中考容易,是絕對說不通的,因為能考上高中的學生中,能上985、211名校的畢竟佔少數。

由此看來,高考之所以受全國人民的矚目,確實也是有道理,而且高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的成熟,他們更懂得努力為自己的理想打拼, 他們為了高考所付出的努力和煎熬確實也比初中生要多,理應有一個高校來接收他們,並培養成有用的人才。


指尖教育帝國


我的感覺和提問者恰恰相反。我就是考高中覺得簡單點,考大學覺得還挺難的。之所以會這樣想,有這樣幾個原因。

考高中的時候,我是在農村中學上的,那個時候競爭壓力不大,我們一屆的,最後去參加中考的,也就30來人,沒錯,所以,我自始至終都頭頂著一個好學生的帽子。中考的時候呢,還有體育加分,最後,我如願以償,考上了我們縣一中,當時考了662分吧,一中的錄取分數線,好像是615,有個同學考了609花了點錢,也進去了。

而且,除了體育加分,以及競爭壓力不大,還有就是我在農村上的,那時候旁邊還沒有網吧什麼的,基本上沒有誘惑。

再說高中,同屆的3000多人,在這裡上學,能明顯的感受到競爭壓力,我在班級的成績,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了,中等偏上一點吧。

然後就是上了高中,進了縣城,旁邊的網吧什麼的,好多好多,到了高三,我還迷失了一下,所以第一次高考,考的不是很理想,三本,第二年高考呢,稍微強了那麼一點點,二本,但也就壓了一分。

就我自己而言,我還是覺得考大學更難一點,畢竟大學那麼多,想考上好的,不容易啊,當時我們班考的最好的一個,也就是安大。也就兩個考的一本。反觀我的初中,上一中的就有五個人了。

我的初中,現在已經改成小學


我的高中,老校區


小幸福的萌萌雷


好好學習了,真學到東西了,沒啥可比性。我家兒子,會學習,。考高中,分數下來,想上哪個學校,都可以。但認為上學沒用。高中念3個月,不上了。這樣,折騰來折騰去,他同學大學畢業了。他才考進大學。他是在家自學一年,高了個縣上文科狀元。基礎好,會學習。都一樣。


種石成玉1965


在我們的印象中,高考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其難度和競爭程度不言而喻。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的更加重視,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考一所理想的高中要比考上大學難上好幾倍。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可以說,中考和高考,哪個考試的家長壓力更大?這三點分析,猛戳淚點。

一.初中要比高中科目更加繁多。

初中,雖然不需要有太大的壓力,但面對功課的繁多,會讓好多孩子迷失學習的方向。初中要學九門功課,雖分主次,但都要一視同仁。而高中只需學六門課就可以參加全國性的考試。初中的學習生活是瑣碎的,凌亂的,高中的學習生活是有條理性的,有規劃性的。初中是更好的為高中打基礎,要是能夠進入重點高中,起碼我們會離夢想的大學更進一步,這無疑不給孩子增加了無形的壓力。

二.重點高中數量少,招生少。

進入初中,好多父母就會讓孩子為了進入重點高中而努力奮鬥。隨著中考人數的增加,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加,進入重點高中的要求也隨著升之又升。如果你是一塊金子,重點高中就會用心栽培,反之,就會錯失進入高中的機會,以至於好多學生沒法上高中。他們不能參加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高考,只能選擇去職業學校,學一門技術,來養家餬口。

但對於高考,我們可以進行沙子裡挑石頭。成績好了重點大學就在等你,就算成績不好,也有好多的專科大學可以就讀。

三.中考只有一次,高考可以選擇重頭再來。

由於本科大學的擴建和私家大學的增加,好多高中生在高中這個階段,可所謂是過著神仙般的生活。面對七百多的總分,學生只要能考上四百分就能上一所本科大學;更有甚者,會有學生在高三結束後再來一年高四。

但對於初中生來說呢?中考機會只有一次。我們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階段中,不論學習成績有多差,學校都會給予畢業,不給任何留級,跳級的機會。這種情況真的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要是不能好好把握,就會有一大批的學生與重點高中失之交臂。

初中是高中的地基,只有打好基礎,一棟樓房才能長久的聳立。以上就是我認為考高中要比上大學難的原因,希望大家一起加油。

總之,中考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以上這三點分析,戳中家長淚點。


教育譚


事實確實是如此。從錄取率上來看,考高中遠比考大學要難!

目前各省份的高中錄取率多數處在50%左右的水平,意味著有一半的學生初中畢業後,要麼流入中職、要麼流入社會。而目前中職教育,說實話對社會、對考生吸引力不強,這就倒逼了很多中考考生、家長千方百計想往普通高中去擠。

國家提出2020年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網上有人謠傳是“普及12年義務教育”,事實上並非這麼一回事。按照國家的制度設計,2020年後,高中階段(含中職)毛入學率要達到90%以上,但高中、中職在校生規模要基本相當,意味著未來仍然是隻有50%的孩子能上普通高中,剩餘了50%將分流到中職學校。

目前高考錄取率總體上達到了80%以上的水平,部分省份已超過了90%。專科批次,部分高職院校徵集時投檔線僅100多分,而單招時門檻就更低了。在排除了部分確實不想繼續升學的高中生外,大多數高考生只要想升學都能升學;而在初中升高中時,錄取率僅50%的水平,要上高中從概率上來說難度就不小了。

當然,高考總體錄取率高,但要上好大學依然是十分困難的。在高考時要想上985、211高校(很多省份985錄取率在2%以下,211錄取率在5%以下),難度遠大於中考時上重點高中。個人淺見,歡迎討論!


高考志願梁老師


就升學率而言,確實如此

就升學率而言,的確是如此。據說現在大學的錄取率已經達到了80%,但大多數地方普通高中的錄取率只有50%。也就是說,讀職業高中和讀普通高中的學生的比例是1:1。從這個角度理解,考高中確實比考大學難。

考高中難不難與一些放棄學習的學生根本沒關係

普羅大眾對於做事情難,其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1、非常在乎,所以覺得難;2、難度真的大,所以覺得難。如果從第1個方面的角度理解,那麼有些學生根本不會感覺到考高中難不難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現在的很多學生幾乎已經放棄學習了,他們根本不在乎是否讀普通高中,所以考高中難不難根本與他們沒多大關係。我們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呢?例如廣州中考總分是810分,而我發現廣州普通高中錄取的最低分數是480分,810×0.6=486>480。也就是說,考上普通高中最低分那個學生,連全科及格都達不到,那更加不用說其他沒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學生。全科及格都達不到的學生,那麼他們有多在乎學習,我們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考普通高中難不難,根本與這些不在乎學習的學生沒關係。

結語

綜上所述。表面上是考普通高中難,但實際上,對於一些放棄學習的學生來說,考高中難不難根本與他們沒關係。

期待你的認可和關注。


肥仔老師談教育


為什麼感覺現在考高中比考大學還難考?

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因為這是一種假象!我們來分析一下家長們的心理:考高中就是考當地最好的重點高中,而考大學是“只要有學校錄取就是考上了大學”!如果這樣去對比,當然是考高中難考大學易。因為目標定位錯誤!

1、重點高中錄取比例低。一個地區的重點中學招生是受當地的教育主管部門審批的,為了更好的服務社會服務百姓,教育局往往會均衡學生生源,不可能所有學生都到重點中學去報到學習,重點中學是按比例招生,如按25%的比例招生。那註定還有一些學生不能上重點高中。目前是哪些人能上重點高中呢?是不是離校住得最近的附近學生呢?不是!而是學習成績排名前25%左右的人才能進入重點高中學習。中考就是擇優錄取的考試,雖然各地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線不一樣,但680分的統招線是一個重要參考線!以江西省中考總分為800分為例,680分的得分率是85%,確實很少學生有這個學習能力。中考,感覺就是幾萬個學生去搶幾千個座位,可想而知,註定多數人是要失敗的。所以在印象中考重點高中很難的感覺。

2、專科大學的錄取分數線超出想象的低。高中考大學,如果理解為“有學校錄取就是考上了大學”,那當然容易了。因為專科學校錄取線近年來很低了,以福建省2018年高考錄取分數線為例:

本科一批:文史類:551;理工類:490

本科二批:文史類:446;理工類:378

高職(專科):文史類:362;理工類:258

在2018年錄取分數線還漲了不少的前提下,理科生只要考258分就能考到一個專科學校!高考總分是750分,258分的得分率是34.4%,老天!只要考三分之一的分就能上大學!可以這樣講,讓成績一般的初中畢業生,去參加高考,都基本上能到258分,很容易考上這所謂有“大學”!(實際上很多初中學生都不願去上這樣的大學。)

正因為認識上這種的錯誤定位,才認為考重點高中難,考大學易!

如果認為考上211學校才算是考上了大學,那麼情況就不一樣了!

從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除北京、上海少數發達地區外,多數省份的211大學招生比例低於10%,很多在5%左右,就是100個考生中,只有5人能考上211大學!你說難不難考?

更不應說考985大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