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唐代的鼎盛,富庶、多元化使其仕女畫成為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時期的仕女畫極力追求體現生活中女性豐腴豔麗的身姿和氣質華美的服飾形象。

唐代仕女畫以極具代表性的典型服飾來表現唐朝貴族婦女生活情調為這一時期仕女畫的主要藝術特徵。接下來,主要從唐代仕女畫的風格入手,以具體的作品分析仕女畫中女的服飾的特點,以表現出唐代女子獨一無二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繪畫中唐代女子

01、唐代仕女畫別樣的風格:題材更為開放,生活氣息濃厚,注重描繪人物的形態,表現婦女點滴的日常生活!

仕女圖主要是以美女、貴族婦女生活為題材的畫,是人物繪畫的一種,最早始於戰國。唐朝經濟繁榮,文化開放,獨特的社會環境給仕女畫注入了新的元素,成為仕女畫發展的繁榮時期。在這一時期,仕女畫的題材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不再侷限於六朝前期的烈女之風,而是注重描繪人物的形態,表現婦女點滴的日常生活,有遊春、勞作、嬉戲玩鬧、撲蝶、抱嬰搗練等場景。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唐仕女畫中的搗練場景

另一方面,唐朝仕女畫的風格獨一無二,這與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息息相關。畫面以豐肌厚體、豔姿麗態為主要風格,這一時期婦女以胖為美,但卻是豐腴圓潤的健康之美,畫家們對畫中仕女的描繪,無論筆法、線條、還是色彩運用,均靈活多變,嫻熟異常,對女性的衣著裝扮和神態氣質描繪的極為仔細,表現出唐朝主流的審美趨向,同時也反映出唐朝的繁榮昌盛。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畫中描繪精細的唐朝貴族婦女

02、唐朝仕女畫中的服飾語言:服飾樣式、風格演變與服裝元素在仕女畫中的另類表現!

在古代的仕女繪畫表達中,服飾的描繪是表現古代女子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中曰:

然服裝與眾物既甚奇,作女子尤麗,衣髻仰俯中,一點一畫,皆相與成其豔姿。

畫家們對女子服飾的精細描繪,不僅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她們的外貌妝容,還反映出她們的神態氣質。服飾美是古代仕女畫的獨到特點,傳統仕女畫極力刻畫服飾的精美,因為仕女服飾能體現仕女的風采與氣質,又能體現朝代、身份與個性。總之,服飾的精美多樣為仕女畫增添了不一樣的形式美。

(1)基本特點:衫、帔和裙的統一

唐代女子服飾的基本特點是衫、帔和裙的統一。裙襦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飾,襦是唐代仕女畫中常見的女上裝款式,常以短襦長裙搭配的方式出現。裙是一種方片直裙,呈長方形,常常被女子以絲帶系在腰部以上的部位,還有的人將其直接系在腋下。

從初唐到盛唐,女子的裙襦也有一定的變化,服飾造型由原來的緊身貼合到寬鬆肥大為主要特徵,襦的變化大多體現在袖子和領子上面,領子越來越低,以展現婦女豐滿的胸部輪廓,同時領子的裝飾感更加豐富華麗。袖子越來越寬碩,袖子也極有裝飾感。具體的繪畫作品如《搗練圖》《宮樂圖》等都有這一類型的服飾。裙也逐漸寬大,長度增加,上口和底擺也發生變化,像《簪花仕女圖》中的弧形上口和弧形底擺。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裙襦搭配

衫可以看做是襦的演變款式,一般很寬鬆、肥大,對襟, 袖口很大,通常穿在裙子的最外面。一般在衫長度的四分之三的地方設有結帶,主要目的是美觀。《簪花仕女圖》中人物的穿著便是十分典型的衫裝,長衫薄如蟬翼,有一種靈動感,衫與紅色的長裙搭配和諧,恰到好處,帶給觀賞者無限的想象空間。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簪花仕女圖》中的衫裝

帔帛是唐代服飾的代表。帔帛通常為長方形,如同現代人的圍巾和披肩一樣,製作材料主要是紗羅,這種材料以輕薄著稱。唐代仕女圖中的帔帛寬度並不一致,但是長度通常超過兩米,部分帔帛上面還印有圖案。唐代婦女一般將帔帛披在肩部或臂部,它可以被穿插成多種不同的形態,從而極大地滿足了她們愛美的需求。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手臂處的帔帛

(2)風格演變:初唐清新淡雅、盛唐華麗開放、晚唐柔美細膩

從初唐到盛唐,唐代的文化狀況、藝術風格等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女子服飾風格也不同以往。表現在初唐清新淡雅、盛唐華麗開放、晚唐柔美細膩幾個階段,這其中,盛唐女子服飾豔麗大方,複雜多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初唐仕女畫以《步輦圖》為代表,畫中女子上穿窄袖衣,外披帔帛,系紅綠相間長裙。為典型的"高腰掩乳"女裝形式。這一時期的服裝特點沿襲了隋代的樣式,表現出一種清新簡約的小女人風格。到盛唐風氣逐漸開放,女子服飾也變的多樣,華麗絢爛是這一時期服飾的主流,如《搗練圖》中的女子著裝,就是典型的唐代女裝式樣,窄袖短襦,下著長裙,裙腰高系,袒露胸,裙長及地,身披帔帛,長及地面。《宮樂圖》中的女子服飾則以紅、青寬袖衫為主,散點紋紅色帔帛,高腰線裙裝,長裙及地,充分表現出晚唐柔美的服飾特點。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步輦圖》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搗練圖》局部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宮樂圖》局部

稍作總結,唐代衣服裙的款式,從初唐到盛唐在美學風貌上有一個從窄小到寬鬆肥大的演變過程。這樣的服飾變化與當時的社會文化密不可分,唐朝時候流行以胖為美

健康豐碩的姿態是主流,所以相對應的,寬大的服飾也逐漸流行起來。綜觀以上,唐代仕女畫中的服飾受文化影響,又極致地體現了唐代獨特的審美文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仕女畫中的領口變化

(3)唐代仕女畫中的服裝元素表現:不要求線的繁複,講求點到為止,線到意到的舒適感

我們看繪畫作品,要具體到每一個小的元素,那麼,聯繫到仕女畫,無論是繪畫造型還是服裝語言,線條、紋理以及色彩等都是不可忽略的元素

就外在的概念而言,每一跟獨立的線或繪畫的形就是一種元素就內在的概念而言,元素不是形本身,而是活躍在其中的內在張力。

在唐代仕女畫中是以細線為主要的繪畫手段,多用於表現女子的潤彈的肌膚、飽滿的肌脂和服飾的長韻。主要線型有"遊弦描""鐵線描""高古遊絲描"等。"琴絃描"是"遊弦描"和"鐵線描"的結合,細勁有力,含蓄典雅,適合表現仕女畫中服飾垂地那種靈動的質感。周昉筆下豐滿的仕女形象就很好的表現了這種線型。

唐代仕女畫中線的表達講求"少即是多"

,不要求線的繁複,講求點到為止,線到意到的舒適感。線條表現的是一種形態、動感、韻律,形態是指線的寬細、長短、方圓;節奏是指線所傳達了急緩、動靜、快慢;韻律指的是線條的曲折、橫豎、起伏;唐代仕女畫中講究勻速的線條,不急不緩很好的表現出仕女的柔美感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仕女畫中的服飾線條

除線條之外,色彩在唐代仕女畫中女子服飾的描繪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唐代是中國色彩運用的鼎盛時期,所以這一時期的仕女畫的色彩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早在《續古品畫錄》中,姚最就評價二十位畫家"衣紋賦色,時表新意""賦彩鮮明,觀者悅情"由此可見,色彩在仕女畫中的地位極高。唐代人物畫注重色彩的表達,既有濃重的風格也有淡麗的風格。色與形的完美結合,靈動傳神的效果呼之欲出。比如,《虢國夫人遊春圖》設色豔麗而不失秀雅,畫中一人著綠襦紅裙,一人著紅襦綠裙,並有青綠,絳紫,紅色出現。鮮豔明快的服裝襯托出貴婦形象,身材豐膚,衣著色彩明豔。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虢國夫人遊春圖》的典雅色彩

總體來說,仕女畫中的服飾色彩是有一定的用色規律的。既有統一,又有對比。服飾用色的統一主要表現為色彩的單純性,技巧多平塗和渲染。以暖色調為主,紅色系較多,這主要是為了描繪宮廷女子形象。比如,《虢國夫人遊春圖》中仕女裙裝和上襦中的"紅",《簪花仕女圖》"紅"的紗衣衫裙等。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仕女畫中"紅色"的唐裝

03、唐代仕女畫的服飾美:繪畫的"意境"是中國畫要表達的最高境界,也是仕女畫追求雅緻之趣的最高體現!

繪畫的"意境"是中國畫要表達的最高境界,也是仕女畫追求雅緻之趣的最高體現。仕女畫藉助形象傳達出意蘊,形象又包含多種因素,其中,服飾的表現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代仕女畫中獨特的服飾樣式作為一種形式語言,慢慢演變成一種風格特徵而獨立存在,有自己獨特的美與韻味。

首先唐代仕女畫中的女子服飾體現出富貴華麗的美。唐代社會風氣使得唐代的審美思想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這種社會環境間接地造成了女子服飾的多樣化。<strong>唐代女子服飾上身為衣,下身為裙,上衣領口式樣很多,如方領、圓領、直領等很多種不同的樣式,且常常在上衣的外面再著一條帔帛,絢麗的帔帛與素雅的長裙相得益彰,衣袂飄飄,女子的端莊、秀美躍然紙上。唐代印染技術和紡織業的發展,使得服飾顏色和紋樣不再侷限於小的範圍,色彩豐富,紋樣增多,圖案特點豐滿、自由。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唐代仕女服飾中華麗的圖案

其次,唐人子服飾有一種大膽開放的美。到了唐代,受異國文明和宗教文化的影響,女子衝破了"笑不得露齒、行不得動裙、站不得依門、出門不得露面"的傳統束縛,開始追求開放的審美風格。唐人追求的不是纖瘦,而是纖瘦中帶著曲線飽滿。於是,在一系列的仕女畫中,給人的第一直覺便是一種"柔"調、輕柔、豐盈。另外由於民風開放,她們追求著身心的自我解放,所以唐朝社會盛行以胖為美。當然,最能體現大膽開放之美的還是袒胸裝的流行,這也側面反映出了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畫中仕女輕盈大膽的著裝

最後唐代仕女服飾具有兼容美。唐朝多種文化的碰撞與交融體現在服裝領域,一度出現了獨具特色的唐朝服飾。最顯著的就是胡人服裝對女子服飾的影響,雖然胡服已經傳入許久,但是在唐朝受到女子的廣泛歡迎,有一定的影響。如《步輦圖》中的宮女的服飾就深受胡風影響。由於女子地位的提高,女著男裝在唐朝也開始出現。這種種現象,都體現了唐朝服飾的兼容性。

「紅飛翠舞」唐代仕女畫中蘊含著怎樣的服飾內涵與文化特質?

畫中女子服飾已有胡人裝束元素

04、結語:唐代仕女畫中服飾的豔麗雍容華貴、大膽開放、兼容幷包的美,正是唐代經濟文化空前發展、民族自信的表現!

唐代仕女畫中描繪的女子服飾,無論是風格的多樣,還是服飾元素的獨特,不約而同的都體現了唐女子服飾特殊的美和韻味。唐代作為一個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封建王朝,在繪畫中也得到了體現。

唐代仕女畫中服飾的豔麗雍容華貴、大膽開放、兼容幷包的美,正是唐代經濟文化空前發展、民族自信的表現,體現了唐代的經濟文化特色以及藝術審美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