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果你是一個農民工,你願意你的孩子做一個二代農民工嗎?

頭頭是道杜大人


農民工是值得社會尊敬的群體。國家的建設離不開他們辛勤的付出。大多數農民工由於家庭或其它原因,沒有更好的出路,為了養家餬口去打零工,勞動強度大,勞動報酬相對低。對於他們的下一代,應該加強教育,多學知識和技能,努力使他們成為知識技能性人才。每個人的發展經歷各不一樣,如果努力了,還是免不了做農民工,那麼,更應該學習知識技能,做一個既腳踏實地又善於思考的建設者。






漢臺雪中火


我是一個農民工,19年從遼寧的蓋州到山西的長治,後來又到了北京,這一年來沒少走,說起來農民工確實不容易。

每個農民工都不想讓自己的子女還做二代農民工。

一,大多數迫於生計。

我也是一個農民工,所以各地的農民工接觸不少,有的農民工根本沒有時間去照顧好自己自己的孩子。

小張是我在北京認識的,他是河南省的,他說他們老家大多數都是出來打工,有能力的能把孩子帶在身邊,沒能力的孩子只能在家裡由老人照顧。有的孩子大了,也不讀書了,也跟著父母出來打工。

我接觸一個東北的,老王,他是自己開的物流沒有經營好賠了,無奈之下領著自己年僅14歲的兒子出來打工。我有時候問他的小兒子願意這樣一直打工嗎?小孩說:“沒有辦法我父親現在沒有能力了。”“我只能自己賺點錢,以後有機會再通過學習,我也不願意就這麼一直打工。”

像小張這類的農民工非常多數,老王這類的農民工是極個別現象。但凡有一點希望的,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走農民工之路。

二,還有一部分農民工是農閒出來的。

這部分人一般都是家裡條件比較好的,出來打工就是想賺點零花錢,這部分人的子女一般都安排的比較好。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絕大部分農民富裕起來了,從市場上的銷售情況就能看出來,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大慶,每年回家過年,都免不了購置年貨,到市場裡多數都是從農村來的,城裡人佔得比例很少。

市場管理員對我說:“都能看出來,農民收成不好了,市場的人就少了很多。”

我認識一個老範,他家是牡丹江的,已經來北京5年了,每年都是農閒時過來,他說農閒時在家裡待著沒意思,不如出來賺點,手頭還寬裕。我問他子女做什麼呢?“孩子大學畢業以後。在一家500強企業上班,不用我管了。”老範看樣子非常自豪的說。

三,國家在不斷的出臺政策改善民生。

讓人欣喜的是人民日報昨日發消息稱:山西、河南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河南我沒有去過,但19年我去過山西,走了幾個縣,當地人對我說:“山西主要以採礦為主,這些年礦產資源也不行了,農民土地少,多數都得出去打工。”我在長治市帶了能有兩個月,當地的莊家收成也不好,由於去年降雨量少的原因吧,玉米減產嚴重。

總結: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差異性大,隨著國家民生政策的不斷推廣和完善,相信各地的差異一定會慢慢縮小,人民的生活一定會好起來的。

我是(選對方向一直努力吧)歡迎關注,留言探討。


選對方向一直努力吧


就農民工這概念,述說下個人些觀點

我是第二代農民工,但性質已完全變了,首先,農民已不是了,雖然在老家,隊裡有兩畝地,但今天中國飛速發展,種兩畝地帶來的收入已遠遠無法滿足社會生存需要,只能另謀出路,成了不種地的農民,非農民,只是戶口本上標識農民二字

其次,農民工的工,農民工進入了各個行業,其實冠以農民的打工者,已不合其稱呼,真正來說,農民工是各行業工人主要來源,應該說是社會工人,真正的工人階極

無論你讀多少書什麼大學畢業,那都是崗前培訓,因為你所學的知識全部來自勞動中,所以我們的孩子當不當下一代農民工已沒有什麼概念,說到底是生存發展的為式罷了,

我當然不願孩子當下一代農民工,就是從事農業也行,現在的農業已和過去的務農完全不同,現在農業已專業化,規模化,所產生的效益遠比打工者強,遠比務農強

今天的時代已不同,一日千里的快速發展,下一代的生存更具競爭,沒有豐富的學識真功底,會比農民工更苦,因為低端產業已在中國生存不了,與其說不願下一代成為民工,不如引導教育其成為國家棟梁

喜歡同意我觀點的請關注我,謝謝大家欣


A桃花緣204137726


農民工的叫法是過去,在不久的將來會改變種叫法,因為過去對人進行分類,農村人和城市人,農村是從事農業生產,生產的糧食等物資供應給城市人食用,那時農民最光榮都叫農民伯伯。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革,物別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建設,道路建設,企業發展與擴大需要大量的人,所以農村人湧撲城市搞建設才叫農民工。經過三十多年的農民工奮鬥,換來了現在的繁榮,現代農民根過去農民是兩個概念,過去文化技術滿後,只能從事體力活,現代農民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能,當老闆的多如牛毛,所以國家都取消了戶口管理辦法,過去分為農村戶口,城市戶口,現在統一叫居民戶口。



李好飛狐


首先要搞清楚,農民為什麼去做農民工。

農民做農民工,有兩種情況,兩個目的:

一種是農民中的有識之士。他們做農民工,並不是單純做農民工。他們知道,我國農民人多地少,小農經濟,只種三五畝地,收入低微,改變不了貧困的命運。他們當農民工,是把農民工當做跳出農門,融入城市的跳板,邊打工,邊尋找紮根城市的機會。一旦找到機會,他們會跳出農門,融入城市。他們大多數在城裡買了房子,盡最大努力讓孩子在城裡唸書,長大不再當農民工,所以,他們的二代,是不會再當農民工的。

另一種是文化低,老守田園,還想繼續在農村生活的農民工。他們看不清我國人多地少,必須大力減少農業人口,才能使土地承載力與農業人口相適應,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這個大趨勢,還想繼續當農民。他們打工,只為了眼前利益,老了幹不動了,回農村繼續種那幾畝薄田。他們的第二代,必將象第一代一樣,繼續打工,繼續循還如此。所以,他們的孩子,還要走繼續當農民這條路。


琿春徐飛768


我自己就是個農民工,大家都嘴上說,職業無貴賤,都是為社會做貢獻。但是大家心裡清楚的很,社會地位,工作環境,薪資待遇卻相差的是鳥與魚的距離。甚至,有些人都不好意思說出自己是農民工的事實。

坦白說,我不想讓下一代繼續成為農民工,因為農民工的艱辛,辛酸,無奈我自己最清楚。

比如我,雖然身處這個沿海的準一線城市,但是她的繁華與喧囂與我似乎沒有絲毫關係,每天不是上班就是加班。除了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少的可憐!但到了發薪水的時候,除去房租水電,日常生活開銷,又能剩下多少?還要考慮孩子的學費及教育支出。所以,旅遊,娛樂,大餐等這些都與我無緣!

即使這樣,我還是把孩子從老家接到城市來上學,買不起房子,只有上高價,壓力很大,但是我也依然堅持讓孩子到城裡來上學。一家人節衣縮食,擠在狹小的廉價出租房裡生活。即使這樣,我和老婆也從未後悔過,只因這麼一個心願一一讓孩子長大後不再走父母的老路。


農民工小啟品人生


我是農民工,城市建設需要我,各個行業需要我,我是農民工,我驕傲。

農民工不是貶義詞。職業沒有高下,勞動不分貴賤。過去農民工大多沒有文化,沒有技術,憑力氣進城幹活,那些城裡人不願意乾的最苦最累最髒最險的工作,工作時間最長,獲得報酬最低。對城市建設貢獻大,身份卑微,待遇低下。慢慢的農民工就成了刺耳的稱呼。

現在的農民工大多數有文化、有素質、有技術。會開車,會用電腦,會修機器。農民工不單純是搞建築幹苦力,開公司,辦廠礦農民工更多了。這些人現在不叫農民工了,叫老闆。有了文化知識墊底,農民工素質修養隨之提升,資金積累也慢慢的多了,再加上全國到處拆遷,誕生一群群資產超百萬千萬的農民。生活條件比城裡人不差,過的比城裡人愜意,享受著田園風光的居住環境。

新一代農民工也有理想,有追求。在舉國疫情的時候,農民工修路平地建醫院,送各種生活物資,開動機器加工口罩,我們大衣哥捐款40萬,曹德旺捐款1億,以舉世聞名速度建起的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有農民工的身影,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農民工捐款捐物支持抗疫,大衣哥捐款40萬,曹德旺捐款1億。這都是農民工的榜樣。

我以農民工為榮,我是農民工,我自豪,我驕傲!!!








易茗易心經


首先要搞清楚,農民為什麼去做農民工。

農民做農民工,有兩種情況,兩個目的:

一種是農民中的有識之士。他們做農民工,並不是單純做農民工。他們知道,我國農民人多地少,小農經濟,只種三五畝地,收入低微,改變不了貧困的命運。他們當農民工,是把農民工當做跳出農門,融入城市的跳板,邊打工,邊尋找紮根城市的機會。一旦找到機會,他們會跳出農門,融入城市。他們大多數在城裡買了房子,盡最大努力讓孩子在城裡唸書,長大不再當農民工,所以,他們的二代,是不會再當農民工的。

另一種是文化低,老守田園,還想繼續在農村生活的農民工。他們看不清我國人多地少,必須大力減少農業人口,才能使土地承載力與農業人口相適應,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這個大趨勢,還想繼續當農民。他們打工,只為了眼前利益,老了幹不動了,回農村繼續種那幾畝薄田。他們的第二代,必將象第一代一樣,繼續打工,繼續循還如此。所以,他們的孩子,還要走繼續當農民這條路。


社會一哥688


是否做農民工,處於現實的考慮。和大學畢業的年紀比較,可以打工的年齡顯然小得多,不需多大的知識,僅憑力氣,聽話,即可佈置任務,最多帶一段時間,熟手即可脫手不管了。一旦開始打工,總會有收入,也許一兩個月的工資,就和一年的莊家收入不相上下,比做農活收入高得多;而且,打工環境人多熱鬧,新刺激多,城市生活模式遠比農村有趣,過癮,年輕人非常向往。

許多農民及其子女,也知道大學畢業容易就業,但學制太長,投資太大,讀書太苦,實在不願意受那份苦。打工嘛,一般就是出大力,比之枯燥的文化學習好對付,所以,也就放棄讀書之路了。

可見,農民的子女也去打工,常常不是單方面的選擇,既有父母的短視,急功近利,也有子女的厭學。畢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形形色色的誘惑,比埋頭苦讀更有吸引力。如果子女是這樣的目光短淺,父母再不情願,也是無可奈何,勉強不得的。


青山不掩


這個根本不是願意不願意的事兒對吧。過生活,誰不向好向高向所儀?奈何力所不能及啊。

能活著都是蓋世英雄。無論哪種方式。

做個土裡刨食流血流汗的農民工也沒啥說不出口的。

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在父母沒有能力幫他謀劃的前提下,依靠自己立身養息的方法都是值得稱讚的。

普通人的成功就是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