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第四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徵文活動啟動

第四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徵文活動啟動

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社會發展也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準確把握這些情況和問題,對黨和政府科學決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從各個角度記錄和呈現當代社會的全景和細節,既有助於認識社會、認識中國,在學術研究和史料留存上也有重要意義。

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聯合新華網、騰訊網、華僑城創新研究院共同發起第四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徵文活動。面向社會各界人士徵集田野調查作品。

“田野調查”即實地調查研究,通過“親眼觀察、親耳聆聽、親身體會”的調查,撰寫著述,呈現都市和鄉村中人們的日常社會經濟生活,反映社會變遷中的各種現象、各類問題及趨勢。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新華網、騰訊網、華僑城創新研究院。

學術指導單位:中國社會學會。

協辦單位: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徵文要求

1.近期通過田野調查所寫的文章,字數要求在8000至13000字範圍內。田野調查專著或以田野調查方式獲取並通過剪輯編排的視頻、圖片作品也可參與本次徵文活動。

2.調查(觀察、採訪)地域可以是全國各地,範圍可以是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對象可以是某個地域或某種身份的群體。

3.來文要求反映真實情況和問題。可以對內在規律和趨勢作進一步研究,對矛盾和問題作深入分析,並提出意見建議。避免過多的理論闡述和學術表達,不可直接以學位論文投稿。

4.來文需註明調查組成員、聯繫方式,調查的時間、地點、對象。

5.禁止抄襲、洗稿。鼓勵未公開發表過的原創文章。

6.參考範文:毛澤東同志的系列農村調查文章,費孝通先生的《江村經濟》(又名中國農民的生活)和《行行重行行》等著述。

徵文評獎標準

組委會將組織權威專家和學者,從4個方面進行評審,並最終評定等次。

1.選題。調查(觀察、採訪)的地域、範圍、對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反映的問題比較重要或有升級演化的趨勢,視角獨特,選題新穎。佔20%。

2.調查質量。確為“親臨現場、親眼觀察、親耳聆聽”的調查,鼓勵綜合運用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及大數據等方法開展深入調查,形成的結果能夠比較全面準確地反映社會真實情況。佔30%。

3.寫作。邏輯清晰,材料豐富,語言流暢,圖表專業且簡明扼要,視覺材料易於觀賞。佔20%。

4.應用價值。是否達到有助於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有助於國民認識社會認識中國、有助於學術研究和史料留存的徵文目的。佔30%。

徵文時間

即日起至2020年9月10日截稿。

獎勵辦法

徵文活動將評選“費孝通田野調查獎”一等獎5篇,獎金人民幣各2萬元;二等獎10篇,獎金人民幣各8千元;三等獎20篇,獎金人民幣各3千元;優秀獎若干,獎金人民幣各1千元。

個別特別優秀的作品可獲特別獎。

獲獎作者將獲得由主辦單位頒發的榮譽證書及獎金。特別獎、一等獎、二等獎的作者將受邀參加“費孝通田野調查獎”頒獎儀式。

徵文使用

國務院參事室選擇部分對政府決策有參考價值的文章,形成專報,報送國務院領導及相關部門。主辦方選擇文章發表在《國是諮詢》內參刊物及主辦方的報紙、刊物、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刊登。所有獲獎徵文將按照要求編入年度《“費孝通田野調查獎”獲獎作品文集》,正式出版發行。

作者可通過以下四種渠道之一投稿,注意電子版來稿請用Word格式(不要使用PDF格式文本):

1.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投稿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標題註明“田野調查徵文—作者姓名”。

2.新華網“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徵文活動平臺,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標題註明“田野調查徵文—作者姓名”。

3.騰訊網“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徵文活動平臺。

4.郵寄:北京市前門東大街11號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收,郵編100006,信封請註明“田野調查徵文”。

注意事項

1.徵文來稿不退回,請自留底稿。

2.如文章有多人署名,由第一作者參加頒獎儀式並領取獎金。

3.出版發行獲獎作品文集將不再另付稿酬。

4.在使用中,主辦方可能會對文章進行刪改處理,也可能會要求作者進行補充完善,請作者予以配合。

5.徵文活動解釋權歸“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徵文活動組委會。

“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徵文活動組委會

2020年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