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覺得給釘釘打低分一星的學生都是什麼樣的心態?

曾較瘦


停課不停學以來,我一直使用釘釘給學生上課。隨著釘釘的持續更新,感到越來越方便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了。

至於釘釘上出現學生打一星低評的現象,我認為這也是正常的。具體分析如下:

1、任何新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是在質疑和反對聲中,逐步成長起來的,釘釘也不例外。

2、學生們習慣了,坐在教室裡,在同學們的陪伴下,和老師零距離交流上課,這種上課是有溫度的。乍一換成線上,同學不見了,老師變成了虛擬的圖像,自己感到孤立無援,強大的心裡落差,感到這是釘釘造成的,理性人都知道,這是疫情造成的。學生畢竟是學生,出現認識上的偏差,也有情可原。

3、學生這一族群中,也有不同的心態。有人自覺性很強,按部就班來學習,有人對線上的家長監督、老師監督感到反感,於是就把氣撒在釘釘上。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分析,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春風數學課堂


作為曾經的學生黨到現在已工作好幾年的工作黨,看到最近學生們給釘釘打打低分一星的新聞上了熱搜,感覺十分理解但是內心又十分複雜。理解是因為釘釘奪命連環call和各種打卡模式逼的難的放假在家想偷點懶的學生黨們被處處遠程遙控,剝奪了自己自由時間,而且這種強迫性的遠程控制無形中又給了大家心理壓力,難免有些學生以後再聽到Ding的聲音神經衰弱還想摔手機~就像身邊帶了個定時炸彈。強制性的控制學習會對一些惰性學生帶來負面效果,產生叛逆心態,就像叛逆期的少年越是逼著他讀書,他越是要逃學上網一個道理,只不過互聯網時代學生們的怒火也需要一個發洩途徑,沒法向老師學校發洩,也就只有向釘釘發洩了~希望釘釘今後也多點人文關懷,畢竟冷冰冰的機器還是代替不了真實的世界


莫妮卡的夏天


首先,學生是個群體。大家可以想想自己學生時代不就最喜歡一群人跟風嗎?一群人打一星,逐漸擴散更多的一群人打一星,這才讓釘釘一星逐漸變成學生群體間的話題!到後來為跟風而跟風!

其次,現在的社會更多講求的是娛樂性。暫且不管事情好壞,先拿出來娛樂一番,更多的學生對釘釘的厭惡程度其實到不了一星甚至零星,他們追求的更多是新事物的話題性,想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這一點,他們做到了,而且做的比誰都好。

對小編而言,其實更希望的是大家多多理解當下上課環境,不要為了毀謗而毀謗,因為走向社會,你會遇到更多“釘釘”,珍惜當下吧大家[祈禱]


北冥有隻小鯤


聯合起來表達自己的階級利益(享受假期),本質上是一個群體動物,群體有低智商的特性,及易煽動。不敢對抗老師,學校。便通過破壞中間者(釘釘等)來表達階級的憤怒(不能享受既得利益-被延長的假期)。技巧拙劣,行為荒誕,類似的群體都這樣。

通過展示自己的破環力來表達憤怒,從而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這本是慣用手法,但是:

釘釘的名聲早就已經打出去了,下架釘釘受損失的是應用商店。會失去很多流量,因為很多上班族需要釘釘。所以絕對不可能下架釘釘。

事實上他們這種做法非但沒有破壞釘釘(不佔理),反而讓很多人關注釘釘(同情,為其喊冤,功能齊全)。本來是要破壞釘釘,反而讓成了受益者,可以說弄巧成拙。

所以成了一場滑稽戲,本來佔理,一鬧,成了施害者。原來的受害者(釘釘等)卻成了受益者。


硬核學霸說


人性使然

人之初性本善,但我覺得,並非性本善,而是我們選擇了善。

如果想明白這事的本質,你要懂得人性的陰暗面,比如郭德綱在相聲中常說的一句話:窮生奸計富長良心。還有我們最火的行業遊戲行業,為什麼都是打打殺殺的最能娛樂?還有就是微信的朋友圈裡,為什麼只發美好的東西,而不發自己的困難和缺點?我相信有很多理由。


所以,這個打分的小事情上看,你要通過現像看到事物的本質。


北京IT肥宅啦哥


這些天一直在釘釘直播上課,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釘釘這幾天一直在更新 兩天一更新,緊湊著線上課堂的需要,最為老師直播,我覺得釘釘還可以,但是在直播過程中互動比較麻煩,只能老師等著被學生連麥,在上課互動環節不太方便,其他的都還可以。



Ai民謠是最安靜的角落


智憂為您解答:

釘釘軟件。在疫情之前,多是用來打卡之類的活動。疫情期間,釘釘用戶暴漲。許多家庭和公司都在用釘釘辦公或者釘釘線上學習。給釘釘軟件打低分。智憂給出了相對理由。其一釘釘軟件本來就不是在線學習軟件。還有許多要改的地方。其二就是有許多同學想著疫情期間能夠好好玩玩,卻沒想到被釘釘軟件打斷了計劃。所以心情非常的傷心。因此給予一點點報復行為。


智憂


當然是希望他下架[大笑]


檸檬超甜Y


也就是班級中坐後面的同學


小楊tth


討厭學習,不想上網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