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年級孩子做作業太墨跡,該怎麼辦?

林家茶鋪


幼兒教育與成人教育不同,本身幼兒的自制力就不如成年人,心智發展也不成熟。因此教育過程中更要注意。

一年級的孩子本身注意力集中程度就不如成年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和老師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一個學生的成長來說,十分重要。

怎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我有三個建議。

第一,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往往一上來就對孩子嚴格要求。對孩子傾注過多心力的同時,也要求孩子必須表現優秀。其實這是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一年級的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非常正常。作為家長要為孩子設定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然後再通過鼓勵、表揚等方法正向強化孩子的學習習慣。

也就是說,如果作業量大,寫作業的時間長,家長要幫助孩子人為的控制寫作業的時間。舉個例子,比如今天的作業,你估計要花兩個小時完成,那麼作為家長,你應該幫助自己的孩子分割作業的分量。半個小時寫語文半個小時寫數學,或者半個小時做作業,十分鐘後休息一下。

有些家長擔心這樣會不會讓孩子有畏難情緒或者無法集中注意力,更不好養成習慣。其實集中注意力高效寫作業,這才是孩子在學習初期需要養成的學習習慣。

第二,多與孩子溝通,平等對待孩子,儘量減少命令的語氣。

這一點可能對家長們來說有一些困難。平常對待孩子,我們都知道,但是往往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難以按耐中的怒氣。這是非常正常的。但為什麼還要把這一點寫出來呢?就是為了提醒家長們,因為輔導孩子作業而生氣,是最沒有效果的。還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與孩子溝通,不是簡單地對他/她說話。而是通過觀察,去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第三,教育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不要急於一時。

能感覺到家長對孩子不認真學習而產生的焦慮情緒。但教育本身就是一個互動的過程,需要多方的配合,所以在教育孩子時,要放平心態。一個好的心態,往往會收穫意想不到的結果。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我是一名醫學院的大學老師,主要回答醫療、教育等相關問題。歡迎關注和提問。


喝奶茶不長胖


我閨女也是上一年級,之前不到睡覺之前作業寫不完,甚至有第二天早上讓我喊醒她寫作業,但我找老師溝通後,強調孩子必須養成回家寫作業的習慣。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原因,老師給我總結了三點:

1.題不會,看到題就頭大不會做。

一年級的題型基本幼兒園都有接觸,孩子都會有個印象,但也需要家長耐心的陪在孩子身邊輔導寫作業,給孩子講解,孩子會了做題就很快。

但家長切忌著急吼孩子,一年級的題型簡單作業也少,家長慢慢帶著孩子做作業,並且做完建議給獎勵!

2.孩子還沒有適應一年級的生活,我閨女就屬於這個原因。

幼兒園老師全方位的管孩子,安全第一,學習次之。導致孩子玩心大,需要老師帶著一步一步跟著做,但一年級不一樣了,學習第一,課間休息十分鐘,需要自主學習,孩子成績就會跟不上。

家長需要幫著孩子度過這個適應期,先讓孩子定點上學放學,按時做作業,按時睡覺,規劃好自己的時間。相信孩子的作業就會按時完成。

3.孩子被其他東西分心,比如手機,電視,遊戲啥的

一年級的孩子自制力差,禁不住誘惑。但可以給孩子制定時間規劃,比如作業寫完了才可以看電視,作業全做對了媽媽有獎勵等等。讓孩子明白作業很重要,必須寫完作業才可以做別的,這樣他就有個大腦記憶,每天寫完作業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永遠記住一句話:沒有不對的孩子,只有不對的家長。其實孩子不想寫作業,只有家長多點耐心陪著孩子,幫助孩子渡過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期就可以。


妙玉娘子


好吧,這個問題可以分享我已經的經驗給大家。我女兒也是剛上小學,因為她是8月初出生,所以我和爸爸商量直接給她跳過學前班上小學,這樣的話她就是剛過六歲就成為一名小學生啦😄😀一年就剛開學,我們就商量著怎麼讓她進入這種學習模式,就是專人負責管理她的學習制度,任務就教給爸爸了!爸爸是受過中西方文化薰陶的,他對於孩子的分數,成績都不看重,主要就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他吧觀念就是隻要孩子的學習習慣好,那麼成績也不會差。我女兒是下午4點20放學,回到來需要5分鐘這樣,回家後,廁所,點心……這種規定15分鐘完成,然後就進入寫作業的模式。剛開始的一個星期都是爸爸帶著她寫(因為識字量不夠,很多子還需要教她認識,理解字的意思)小學作業還不算多基本也就半小時可以完成了。這樣的模式連續了兩個星期後,就給姐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了,遇到不懂的可以跳過,等全部作業寫完了可以過來找家長解決。當然在她寫作業的期間我們都不要進出她的書房(在這裡特別的備註一下,小盆友上學如果有條件的話儘量給他們自己一個學習的地方,一個類似於家庭的讀書吧,讓他們知道這個地方就是學習,看書,寫字的地方),每天自己完成作業後我

也都會有她喜歡的零食,玩具,文具……的小獎勵。每次領獎品的時候她都是很興奮,久而久之這習慣已經養成了,姐姐現在已經是二年級的學生科了,每天我下班(我下班也是六點,回到家也是六點10分這樣)進門的時候她都會跑過來說:媽媽我今天的作業寫完了,晚點我們去練鋼琴吧!

其實姐姐她現在對於時間規劃得很好,她知道自己每天需要做什麼,每天要完成什麼,都會很自覺的去做,做完後就屬於她自己玩的時間的,這時候媽媽會陪著她玩過家家,畫畫,做小裙子給娃娃,吃零食,看動畫片……她會覺得很滿足!

所以養成好的習慣至關重要,適當的監督,在加獎勵,獎罰分明,這些一定要灌輸給小孩。

所以學習前就該培養好的習慣出來,而不是等著孩子已經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才來亡羊補牢,雖然為時不晚,但是有一部分的小盆友也是很難糾正過來。即使打罵可能還會適得其反,遇到這種小盆友也只能鼓勵鼓勵要鼓勵,一定記得是親生的,親生的,儘量不過過多的批評。軟硬兼施應該可能慢慢改過來的。

教育任重道遠!

'


寶媽的生活記錄


一樣的,每個孩子的思想都不一樣,性格也不一樣,認真的一下就做完了,其實小朋友的思想是領悟最快的,就是愛玩,還認識不到寫作業的重要性,慢慢來,慢慢培養,會養成好習慣的,我兒子讀幼兒園,我有時間就會教他寫字畫畫,他也說很喜歡寫字,算數自己一個人在那裡數手指頭算,他現在放學都會主動拿作業本出來獨自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每次回來都很開心說老師又獎勵小紅星了



閃耀星空世界


我就是老師,但是對自己的孩子也是身心俱疲啊我家的孩子也是拖拉,陪他寫作業心太累了。後來我就給他規定時間,假如作業10分鐘能寫完,我就給他20分鐘的時間,如果做不完,就罰他再做一篇。一個星期後,再鼓勵他,規定時間做完,給獎勵。下一個星期再懲罰,反反覆覆,好像有些變化了。


YE愛你在心口難開YE


我家的孩子算是最墨跡的了,一年級開始光為寫作業這事就的把我整的頭大,什麼方法也用了,就是不見效果。我看著他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手上小動作太多還話嘮,寫不完最後急的自己哭,現在四年級了,比以前有點進步了,不那麼不愛寫作業磨蹭了,也行是大點了自己覺得作業不寫不行了


紫雲7372


我家孩子也出現這樣問題的,所以我直接不讓他做作業了,等上課的時候老師找他的時候,我狠狠地批評幾次,還有當他邊寫邊玩的時候,可以叫他不要寫,幫忙做家務活,和他邊做邊聊,這樣,試試和他談談心,讓他開竅開竅,等開竅了,自然而然就會省心了。他自己的作業呀衛生啊,什麼都回自己做起來,家長要慢慢來,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改過來的,多試幾次,就會好點!


姐姐弟弟弟弟


你好

現在每個小孩都慣養,加好多小孩在讀書,可能爸媽不在身邊,為了養家餬口壓力也無奈,你說小孩給老一輩在照顧,做不做也不知道,一個才讀一年級六歲人,他會去主動自覺的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那不現實,剛好是愛玩的年級,不會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像我小孩馬上要幼兒園了,我買了學前班看圖認字卡貼在家裡,有時候自己自覺去認字,而且還比認真,但是認了幾遍了,又去玩去了。所以說剛剛才讀有些一下接受不了,慢慢來培養,我相信大多數小孩都差不多這樣的。


華哥在農村


說到孩子辦事老磨磨唧唧這個話題,很多媽媽都氣的牙癢癢,為什麼自己家孩子看上去就這麼磨蹭呢?別人家孩子都乾淨利落,自己家的跟樹懶似的,行為舉止比人家都慢上那麼兩拍,做作業慢,吃飯慢,甚至一起出門逛個街出門都要慢上幾分鐘,這時候媽媽們火氣就上來了,輕則不停催催催,重則一通訓斥,一邊還會著急,孩子這慢性子能不能改了?其實,孩子的性格多與家庭教育有關,所以說,孩子做作業太磨嘰?是媽媽們用錯了方法,教你3招改掉拖延壞毛病。

很多媽媽會說,我平常就在培養孩子時間觀念了,做作業時恨不得十分鐘報一次時。問題就在於孩子不懂十分鐘多久,類似的一分鐘五分鐘都一樣。當媽媽們對孩子說的只是一個簡單數字時,除非是按秒倒數,不然孩子很難真正感受到媽媽口中的時間有多長。所以,媽媽們應該給孩子設置明確的時間點,配以鐘錶,時不時提醒孩子:一個小時玩耍時間是從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讓孩子明確時間長短。

我之前看過一個故事,一位媽媽讓孩子規定時間內把作業做完,孩子提前完成的話,她就會把孩子省下的時間計算出來,換成“玩耍時間券”給孩子,獎勵他超前完成任務,下次玩的時候可以使用這張券多玩一段時間,孩子自然欣喜若狂。我想,下次媽媽再讓他做作業時,他也一定不會左顧右盼了,因為他明白,提前完成是有獎勵的。

孩子之所以有恃無恐的慢悠悠,說白了,就是因為他知道媽媽分擔後果,上學出門晚了,媽媽會打車;逛街出門遲了,媽媽會等著他;早上洗漱慢了,媽媽不會提前開飯。孩子小,但心思敏感比誰都精明:慢悠悠沒關係的話,我為什麼要快呢?

所以,想改掉孩子磨嘰的壞毛病,首先媽媽們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學習承擔拖延的後果。上學你慢悠悠,那就等著被老師罰站;逛街慢悠悠,那媽媽自己先去逛了;早起賴床,媽媽先吃了,你就吃點剩菜好了。次數多了,孩子自然不敢再犯。



幸運色四葉草


輔導孩子作業,意味著親子戰爭的正式爆發,寫作業慢更是一個普遍的爆發點。但是,展現出來的只是結果,我們需要思考問題產生的原因,從源頭出手解決問題。

1、日常的時間概念培養:吃飯、睡覺、看電池,這些日常行為是否有讓孩子有時間的概念,及時的獎勵是什麼,遲到或拖拉的後果是什麼。時間概念很抽象,所以需要給孩子再特別具體的事件中感受與學習。

2、做好事前準備。在開始做作業之前,喝好水上好廁所,提供一個乾淨整潔的學習環境,桌面只留必要的學習用具。甚至可以做一些心理暗示,比如每次在做作業之前做一些特殊的動作,長期以往形成生理記憶。當日後再做出這個動作時,身體自然進入做作業狀態。

3、寫作業時的時間概念。需要說明,3年級之前孩子的自主意識並不強烈,需要有大人的陪護與指導。寫作作業時,可以在桌子上放一個計時器或者表。每做完一個作業,就在本上記錄,以此自我挑戰更能激發成就感。但是時間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還不能完全理解,需要家長協助。

當孩子步入校園,就意味著求學時代的開啟,這期間還會有大量的問題爆發。作為大人,不能只關注與問題的表面而忽略背後的原因,否則治標不治本,只要小學階段用心陪伴和引導,初中後有了自主學習能力,家長們們就能輕鬆很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